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矿库环境事故因素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华山 张明慧 +4 位作者 陶霞 王宏洋 赵鑫 张国宁 江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6-1033,共8页
基于我国尾矿库环境风险特征,分析近年来尾矿库环境事故原因,并针对环境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及环境次生灾害应急处理展开讨论。针对我国尾矿资源存量大、类型多,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以及矿山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 基于我国尾矿库环境风险特征,分析近年来尾矿库环境事故原因,并针对环境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及环境次生灾害应急处理展开讨论。针对我国尾矿资源存量大、类型多,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以及矿山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一是要实现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减量减排的目的;二是要对尾矿库采取系统性的污染治理,特别是针对因不可抗拒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减少溃坝等安全风险,从源头降低安全事故次生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尾矿 环境风险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用机动车基于台架试验CO_(2)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谦 曹芳 +5 位作者 付明亮 苏盛 王明伟 赵祝钰 林煜棋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本研究选取14辆中国目前常用的在用轻型和重型机动车,利用底盘测功机,分别在WLTC(世界轻型车测试程序)和C-WTVC(中国重型商用车辆瞬态循环)工况的冷启动程序下,测试CO_(2)排放因子,同时研究了相应的油耗,并比较不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本研究选取14辆中国目前常用的在用轻型和重型机动车,利用底盘测功机,分别在WLTC(世界轻型车测试程序)和C-WTVC(中国重型商用车辆瞬态循环)工况的冷启动程序下,测试CO_(2)排放因子,同时研究了相应的油耗,并比较不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机动车CO_(2)排放因子受到排量、冷热启动、燃料和驾驶路段的影响;机动车在城市路段冷启动条件下油耗最高,导致CO_(2)排放因子更高,比全工况冷启动和城市路段热启动条件下分别高出了26.6%~199.7%和8.3%~35.5%;高排量重型柴油货车在市区油耗更高,导致CO_(2)排放因子大幅增加,因此禁止大排量重型柴油货车进入市区能有效控制CO_(2)排放;使用液化石油气替代燃油会降低机动车CO_(2)的排放,液化石油气公交车和出租车在城市路段的CO_(2)排放分别降低37.2%和12.1%,而高速路段则分别降低51.8%和20.3%;当前更为符合道路实际的WLTC工况依旧会对中国实际道路轻型机动车CO_(2)排放因子和油耗分别产生31%~46%和17.7%~26.8%的低估.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排放因子数据,我国须加快工况的本土化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CO_(2) 排放因子 台架试验 温室气体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河流环境应急拦污坝及配套纳污湿地建设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生旺 李萌 +4 位作者 郝爱民 朱建超 刘晓宇 夏训峰 雒新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35-241,共7页
我国跨境河流较多,为保证跨境断面水质达标,需加强对跨境河流水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探讨了跨境河流环境应急拦污设施的解决方案及其设计思路与原则,提出环境应急拦污设施包括应急拦污坝及配套纳污湿地,并从拦污坝设计、配套纳污湿地设... 我国跨境河流较多,为保证跨境断面水质达标,需加强对跨境河流水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探讨了跨境河流环境应急拦污设施的解决方案及其设计思路与原则,提出环境应急拦污设施包括应急拦污坝及配套纳污湿地,并从拦污坝设计、配套纳污湿地设计、配套应急措施、环境影响最小要求及运行工况等方面阐述了设计要求。以我国西北地区某跨境河流为例,进行环境应急拦污设施的案例设计,在该跨境河流特点和水环境风险源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地址比选、拦污坝坝型选择及坝高设计、配套纳污湿地主要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对该环境应急拦污设施处理效率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环境应急拦污设施的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该河流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且在未发生水污染事故时该设施可起到引流和促使沿岸其他湿地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河流 环境应急 应急拦污坝 湿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8年山西省车用柴油质量状况分析
4
作者 王运静 郝春晓 +2 位作者 龚兴晓 屈小梭 田苗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944-950,共7页
基于GB 19147—2013/2016《车用柴油》,以山西省车用柴油抽检样品为对象,分析2015—2018年车用柴油实际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2015年抽检样品合格率最低,为58.3%,随后样品合格率以11.7%的年均增长率升至2016年的70.8%和2017年的82.... 基于GB 19147—2013/2016《车用柴油》,以山西省车用柴油抽检样品为对象,分析2015—2018年车用柴油实际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2015年抽检样品合格率最低,为58.3%,随后样品合格率以11.7%的年均增长率升至2016年的70.8%和2017年的82.1%,2018年抽检合格率稍有降低,为81.3%。其中国Ⅳ、国Ⅴ、国Ⅵ样品合格率分别为65.3%、78.9%和97.4%。不合格样品主要超标项目为硫浓度和闪点,超标样品硫浓度平均值为(671.7±1061.4)mg/kg,闪点平均值为(47.0±9.4)℃。空间上,山西省车用柴油抽检样品合格率呈现以“2+26”城市为主的中东部城市高、西南部城市低的规律;时间上,各城市的车用柴油合格率变化呈稳定改善型、后进追赶型和恶化型3种类型。建议建立分级分区精准油品监管制度,加强对车用柴油的质量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 山西省 硫浓度 闪点 分区分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