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草胺胁迫下水位对湿地芦苇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岚 严岩 +1 位作者 闫兴成 韩建刚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9,共6页
为揭示除草剂乙草胺胁迫下不同水位对湿地植物芦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土壤酶的响应,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乙草胺胁迫下水位在0、5、10、15 cm时,对湿地芦苇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深15... 为揭示除草剂乙草胺胁迫下不同水位对湿地植物芦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土壤酶的响应,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乙草胺胁迫下水位在0、5、10、15 cm时,对湿地芦苇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深15 cm时,除草剂乙草胺降解速率较快,乙草胺胁迫下水位波动对湿地芦苇的株高生长量、茎粗和干重无显著影响,湿地芦苇的生长不受影响,在生理特性方面水深10 cm时,芦苇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为0.36 mg/g,显著高于水深0 cm时的含量,而此时,可溶性糖含量最大为42.17 mg/g;在水深15 cm时,芦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乙草胺胁迫下随着水位的加深,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个处理水平间差异不显著,水深10 cm时,蔗糖酶活性最大,为0.19 mg/g。因此,除草剂乙草胺质量分数为139.88μg/kg,水深10 cm时,土壤酶活性较高,可增强土壤中相关营养元素的转化效率,促进湿地芦苇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乙草胺 湿地 芦苇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