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分布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玉璇 龙涛 +4 位作者 祝欣 王磊 孔令雅 李一平 石佳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4-975,共12页
土壤中污染物通常以复合污染的形式存在,各种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修复的难度,仅针对单一污染物进行治理通常难以达到土壤修复的要求。该文对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几种复合... 土壤中污染物通常以复合污染的形式存在,各种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修复的难度,仅针对单一污染物进行治理通常难以达到土壤修复的要求。该文对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几种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淋洗法、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电动法)的作用机理及适用条件,并对该类型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多环芳烃 复合污染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污染土壤中镉钝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荐 吴运金 +7 位作者 王梦杰 李仁英 杨敏 范婷婷 胡洁 潘成杰 郝琴 何跃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2-809,共8页
为提高凹凸棒石(ATP)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性能,以ATP和水稻秸秆(稻秸)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法制备了ATP占稻秸质量分别为25%(F-25)、50%(F-50)、75%(F-75)、100%(F-100)和125%(F-125)的ATP–稻秸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污染土壤镉(Cd... 为提高凹凸棒石(ATP)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性能,以ATP和水稻秸秆(稻秸)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法制备了ATP占稻秸质量分别为25%(F-25)、50%(F-50)、75%(F-75)、100%(F-100)和125%(F-125)的ATP–稻秸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污染土壤镉(Cd)的钝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复合材料对土壤Cd的钝化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减少了土壤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含量,而增加了残渣态Cd的含量,其中,F-25分别使土壤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Cd含量减少了14.11%、5.95%和10.66%,而残渣态增加了29.15%。3%添加量的复合材料F-25或5%添加量的复合材料F-50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较好,钝化率分别为59.88%和62.50%。复合材料对土壤Cd的钝化率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加,但15 d后,钝化率增加缓慢。综合考虑复合材料配比、修复材料添加量及钝化时间对土壤Cd钝化效果的影响并兼顾成本,在污染土壤Cd修复时,应优先考虑复合材料F-25并推荐3%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 土壤 钝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氯代烃污染的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备条件优化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祥 邓绍坡 +1 位作者 李川 万金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6-1632,共7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BC),并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以获得其结构性质,研究了nZVI/BC材料对3种常见的氯代有机污染物(三氯甲烷、氯苯、三氯乙烯)混合配制的模拟地下水中污...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BC),并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等多种表征方法以获得其结构性质,研究了nZVI/BC材料对3种常见的氯代有机污染物(三氯甲烷、氯苯、三氯乙烯)混合配制的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00℃热解的花生壳生物炭(BC)收益率最高,为44.07%,结构上相对而言保存较完整;纳米零价铁(nZVI)在花生壳BC表面负载较均匀,没有出现大的团聚,呈现链状结构。投加量相同时,炭铁质量比为2∶1的复合材料对混合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果较好,对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66.59%,三氯乙烯为72.40%,氯苯为7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 氯代污染物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降解菌在不同土壤无机胶体表面的吸附研究
4
作者 甘信宏 滕应 +3 位作者 牟婷婷 刘国强 徐建 骆永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基于等温吸附实验,结合扩展DLVO(Ex-DLVO)理论、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与手段,探究高岭石、蒙脱石和赤铁矿胶体对苯并[a]芘的高效降解菌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 aminovorans)HPD-2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种典型土壤无机胶... 基于等温吸附实验,结合扩展DLVO(Ex-DLVO)理论、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与手段,探究高岭石、蒙脱石和赤铁矿胶体对苯并[a]芘的高效降解菌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 aminovorans)HPD-2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种典型土壤无机胶体对菌株HPD-2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其理论最大吸附量由大到小为赤铁矿>>蒙脱石>高岭石。Ex-DLVO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赤铁矿对菌株HPD-2细胞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而高岭石和蒙脱石对降解菌的吸附均需要越过能障;胶体颗粒与细胞之间的静电力作用在吸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产生的作用能远高于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力。FTIR结果表明,高岭石和蒙脱石对菌株HPD-2的作用力主要为细胞表面蛋白质构型的变化,相互作用较弱。除氢键外,赤铁矿与菌株HPD-2发生吸附的作用力还形成了较强的P—OFe化学键。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性质无机矿物胶体与菌株HPD-2细胞间的界面作用机制,为研究无机矿物对降解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在无机矿物表面定殖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无机胶体 苯并[a]芘降解菌 扩展DLVO理论 界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预加甲醇对地块污染风险判定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群 龙涛 +3 位作者 周艳 范婷婷 左斐然 吴运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248,共7页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时预加甲醇会使得方法检出限提高,可能导致含量超标的VOCs未检出,进而影响地块污染风险的判定。首先通过分析得出添加甲醇后方法检出限的提高范围,其次假设土壤中常见的62种VOCs含量等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时预加甲醇会使得方法检出限提高,可能导致含量超标的VOCs未检出,进而影响地块污染风险的判定。首先通过分析得出添加甲醇后方法检出限的提高范围,其次假设土壤中常见的62种VOCs含量等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或风险控制值),比较提高后的检出限和筛选值(或风险控制值)大小,对地块污染风险判定影响划分等级,并提出相应采样建议。结果显示,在第1类建设用地方式下,采样预加甲醇对地块污染风险判定影响较高的污染物有1,2,3-三氯丙烷和1,2-二溴乙烷,影响中等的污染物有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氯仿、1,1-二氯丙烯、二溴-3-氯丙烷、1,2-二氯乙烷、溴甲烷、1,1,2-三氯乙烷、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1,2-二氯丙烷,其余污染物影响较低。在第2类建设用地方式下,采样预加甲醇对地块污染风险判定影响中等的污染物有氯仿、1,2,3-三氯丙烷、1,2-二溴乙烷和氯乙烯,其余污染物影响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值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醇 地块污染风险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质促进污染物化学氧化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浩 杨璐 +5 位作者 祝欣 黄剑波 郭洋 盛峰 龙涛 石佳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7-1146,共10页
通过向体系中添加天然有机物以提高污染物化学氧化降解效率的技术近年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有机物既可通过促进过渡金属还原、络合过渡金属等机制加速经典氧化反应进程,也可直接活化氧化剂构建高级氧化体系。基于典型有机官能团对污... 通过向体系中添加天然有机物以提高污染物化学氧化降解效率的技术近年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有机物既可通过促进过渡金属还原、络合过渡金属等机制加速经典氧化反应进程,也可直接活化氧化剂构建高级氧化体系。基于典型有机官能团对污染物化学氧化降解过程的促进作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得以发展及应用。该文综述了促进氧化反应的常见有机物种类及作用机制,以期为化学氧化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质 化学氧化 芬顿 活化过硫酸盐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al-surface capped hydroxyapatite nano-amendment with tuned alternate long-short chain configuration for efficient adsorption towards multi-heavy metal ions in complex-contaminated systems
7
作者 GAO Mochou MENG Shan +7 位作者 ZHANG Jinzhong FENG Wenhua DONG Shuo CHEN Jianping ZHAO Yanbao YU Laigui YING Rongrong ZOU Xueyan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7-1438,共12页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HAP NPs)were synthesized by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The surface of HAP NPs was grafted-SH and-COOH chelating groups via in situ surface‐modification with iminodiacetic acid(IDA)an...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HAP NPs)were synthesized by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The surface of HAP NPs was grafted-SH and-COOH chelating groups via in situ surface‐modification with iminodiacetic acid(IDA)and 3‐mercaptopropyl trimethoxysilane(MPS)to afford dual surface‐capped nano‐amendment HAPIDA/MPS.The structure of HAP‐IDA/MPS was characterized,and it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Hg^(2+),Cu^(2+),Zn^(2+),Ni^(2+),Co^(2+),and Cd^(2+)was evaluated.The tota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0.10 g HAP‐IDA/MPS nano‐amendment for Hg^(2+),Cu^(2+),Zn^(2+),Ni^(2+),Co^(2+),and Cd^(2+)with an initial mass concentration of 20 mg·L^(-1) reached 13.7 mg·g^(-1),about 4.3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HAP.Notably,HAP‐IDA/MPS nano‐amendment displayed the highest immobilization rate for Hg^(2+),possibly because of its chemical reaction with-SH to form sulfide,possessing the lowest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 among a variety of metal sulf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HYDROXYAPATITE nano-amendment configuration tuning synergistic 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胜田 李梅 +4 位作者 李群 范婷婷 刘景亮 邓绍坡 陈纪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5-1513,共9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爆发,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安全处理引起了国家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我国医疗废物相关管理制度及处置措施等尚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医疗废物的产生、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爆发,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安全处理引起了国家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我国医疗废物相关管理制度及处置措施等尚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和处置现状,总结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及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强化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制度、确立生产者回收制度、充分落实集中处理制度、加强各环节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深化处置技术研发和构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我国该领域的进一步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废物 管理体系 应急处置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焦化厂地块土壤中PAHs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群 李梅 +5 位作者 李杨 周艳 邓绍坡 张胜田 范婷婷 吴运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3-1632,共10页
该研究检测了某大型焦化厂地块土壤中被列入美国环保局优控名录中的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了16种PAHs在该厂不同功能区的垂直和水平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生态风险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该研究检测了某大型焦化厂地块土壤中被列入美国环保局优控名录中的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了16种PAHs在该厂不同功能区的垂直和水平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生态风险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厂区16种PAHs总量最大值位于土法炼焦区,为47912.23 mg·kg^(-1);土法炼焦区、化产区土壤中PAHs含量较高,以萘为主,且总体来看<3 m土壤中PAHs含量较高。(2)不同功能区生态风险排序为土法炼焦区>化产区>焦炉区>煤场>办公区。(3)通过低环(2~3环)和中高环(4~6环)PAHs含量比值分析,化产区PAHs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焦油泄露,焦炉区、煤场和办公区PAHs主要来源于焦炉产生的煤烟类物质的沉降作用等,土法炼焦区上述2种来源均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厂 土壤 多环芳烃 生态风险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对水中17β-雌二醇光降解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梦杰 李建华 +3 位作者 彭建彪 高士祥 刘国强 张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51-3359,共9页
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在外加过氧化氢(H_(2)O_(2))的条件下可有效地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17β-雌二醇(E2)是水体中常见的雌激素,低浓度下仍具有极强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过氧化物酶可通过利用腐殖质产生的H_(2)O_(2);从而影响... 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在外加过氧化氢(H_(2)O_(2))的条件下可有效地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17β-雌二醇(E2)是水体中常见的雌激素,低浓度下仍具有极强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过氧化物酶可通过利用腐殖质产生的H_(2)O_(2);从而影响腐殖质介导的E_(2)的光化学过程,但其是否可直接影响E2的光转化尚不清楚.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E_(2)光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活性的HRP可显著促进E2的光化学转化,且促进作用随着活性的增大而增强.活性氧猝灭实验结果表明E_(2)自敏化产生的活性物种可激活HRP,从而促进了E_(2)在光照条件下的酶降解,且E_(2)在HRP溶液中的光解产物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过程.HRP对E2酶降解的效率高于常见水质成分Suwannnee River Humic Acid(SRHA)和Fe^(3+)的促进效率,弱于NO_(3)^(-)引起的促进效率,表明HRP对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环境归趋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本文为深入认识雌激素的环境归趋提供科学数据,并为酶处理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带来巨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17Β-雌二醇 酶降解 光降解 水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