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乙烯亚胺改性纳米磁球的木瓜蛋白酶固定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杰 林国荣 +6 位作者 邹汉勋 周凤超 郭天章 曾捷 刘涛 杨磊 蔡力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51-160,共10页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高效固定化,本文构建了易于磁分离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固定化载体,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固定条件。在磁性Fe_(3)O_(4)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磁球Fe_(3)O_(4)@PMMA...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高效固定化,本文构建了易于磁分离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固定化载体,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固定条件。在磁性Fe_(3)O_(4)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磁球Fe_(3)O_(4)@PMMA,接枝不同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de,PEI),将PAP物理吸附在PEI上,以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为交联剂,构筑易于磁分离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固定化载体Fe_(3)O_(4)@PMMA-PEI,对PAP交联封装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以纳米磁球的固定化能力为评价指标,探究其固定PAP的最佳交联时间、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交联转速等。结果表明,磁球表面PMMA酯解后形成的羧基含量为0.95 mmol/g,接枝不同分子量PEI后,磁球表面氨基含量为0.16~0.48 mmol/g;纳米磁球对PAP的固载量可通过接枝PEI的分子量进行调控,当PEI分子量为1800时,固载量达到120.71 mg/g,选择PEI1800为接枝空间臂。纳米磁球微观形貌较规整,单体分散性良好,粒径约150~200 nm。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当交联时间为32 min、戊二醛浓度为0.02%、交联温度为25℃、交联转速为90 r/min时,Fe_(3)O_(4)@PMMA-PEI 1800对PAP的固载量达139.80 mg/g。Fe_(3)O_(4)@PMMA-PEI 1800-PAP在重复使用5次之后,相对酶活力能保持80.35%。本研究设计合成纳米结构的磁性微球,实现PAP在纳米磁球表面的高效固定,为固定化PAP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球 木瓜蛋白酶(PAP) 聚乙烯亚胺(PEI) 固定化 固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及酶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梁杰 林国荣 +6 位作者 周凤超 杨磊 邹汉勋 刘涛 章丽 郭天章 蔡力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8,共8页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固定化,通过悬浮聚合法在磁性微球Fe_(3)O_(4)表面均匀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PMMA,进一步使PMMA微球表面酯解形成羧基,接枝聚乙... 为实现木瓜蛋白酶(papain,PAP)的固定化,通过悬浮聚合法在磁性微球Fe_(3)O_(4)表面均匀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制备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PMMA,进一步使PMMA微球表面酯解形成羧基,接枝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将PAP物理吸附在PEI—1800长链上,通过交联剂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对PEI进行交联封装,构筑具有磁响应且表面富含氨基的亲水性三维立体结构的载体Fe_(3)O_(4)@PMMA-PEI 1800,实现PAP在纳米磁球表面的封装固定。对载体的形貌特征和理化性质表征分析,评价固定化酶Fe_(3)O_(4)@PMMA-PEI 1800-PAP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Fe_(3)O_(4)@PMMA-PEI 1800比表面积为151.30 m^(2)/g,孔容为0.27 cm^(3)/g。Fe_(3)O_(4)@PMMA-PEI 1800-PAP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6.0,在40~80℃维持80%以上的相对酶活力,在90℃时依然能保持66.84%以上的相对酶活力。Fe_(3)O_(4)@PMMA-PEI 1800-PAP热稳定性良好,在60℃下温育2 h后能保留80%以上的酶活力,在90℃温育2 h后仍能保留36.63%酶活力。Fe_(3)O_(4)@PMMA-PEI 1800-PAP在pH 5.0~pH 9.0均能维持80%以上相对酶活力。经过7次重复使用与洗脱之后,Fe_(3)O_(4)@PMMA-PEI 1800-PAP酶活力依然保留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球 固定化 木瓜蛋白酶 接枝 聚乙烯亚胺 交联封装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抗氧化剂对鳄鱼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傅丽君 王海燕 +3 位作者 郑雅鸿 杨磊 李华亮 丁玉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6-120,共5页
为了筛选天然抗氧化剂和提高鳄鱼油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烘箱法,比较3种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维生素E和植酸对精制鳄鱼油的抗氧化效果,并优选出了天然抗氧化剂。在此基础上以优选抗氧化剂和V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抗氧化... 为了筛选天然抗氧化剂和提高鳄鱼油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烘箱法,比较3种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维生素E和植酸对精制鳄鱼油的抗氧化效果,并优选出了天然抗氧化剂。在此基础上以优选抗氧化剂和V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抗氧化法考察添加优选抗氧化剂的鳄鱼油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_(2)^(-)·)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及Fe^(2+)螯合能力。结果表明: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鳄鱼油的抗氧化效果为TP>维生素E>植酸;鳄鱼油对DPPH自由基、·OH、O_(2)^(-)·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Fe^(2+)螯合能力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添加0.02%TP后鳄鱼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添加TP的鳄鱼油对DPPH自由基、·OH和O_(2)^(-)·的IC分别为0.874、0.064 mg/mL和0.96 mg/mL,均低于鳄鱼油的(5.448、0.684、4.53 mg/mL),而还原能力和Fe^(2+)螯合能力均高于鳄鱼油的。综上,TP可有效提高鳄鱼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鱼油 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