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铃薯体细胞杂种后代青枯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检测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朋
蔡兴奎
陈琳
柳俊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6期321-327,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创新团队(IRT1306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10-P06)
-
文摘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主要存在于一些野生种中,体细胞杂交是创制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具有对青枯病抗性的体细胞杂种与栽培种杂交产生的100个后代为材料,对其进行青枯病抗性评价,旨在筛选可供育种利用的青枯病抗性资源。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试管苗组培鉴定中100个杂交后代共有6个基因型表型抗青枯病,温室钵栽接种鉴定有8个基因型表现为抗病,在两种接种鉴定中均表现为抗病的有3个基因型(07SF.3-79、07SF.6-8和07SF.6-5)。选用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4对SSR标记引物(STI0051、STI0054、STI0056、STI0057),对100个基因型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有3个标记(STI0051.180、STI0054.180、STI0056.205)可以明确鉴定抗感基因型,它们表现为抗病稳定的3个基因型的标记位点与抗病对照的带型一致,而在感病对照中缺失,与表型鉴定结果吻合,表明筛选的SSR标记可以用于具有S.chacoense遗传背景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辅助选择。
-
关键词
马铃薯
体细胞杂种
青枯病
抗性鉴定
分子标记
-
Keywords
Solanum tuberosum
somatic hybrid
bacterial wilt
resistance evaluation
molecular marker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9
- 2
-
-
作者
贺玉平
戴经元
代鹏
胡西洲
林开春
-
机构
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
-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
基金
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资助
-
文摘
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等离子束辐射6、0Co-γ射线等诱变处理,对多杀菌素产生菌出发菌株C121进行诱变,通过菌块-薄层层析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和终筛,最终获得产素水平比出发菌株提高174%的高产菌株Co329。经HPLC测定其发酵效价达1260μg/ml。
-
关键词
多杀菌素
育种
原生质体
等离子束辐射
^60Co-γ射线
-
Keywords
spinosad
breeding
protoplast
plasma radiation
^60Co-γ irradiation
-
分类号
S47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马铃薯薯形突变体T-DNA插入侧翼序列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沈云龙
谢婷婷
柳俊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马铃薯》
2013年第3期129-135,共7页
-
基金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体系项目(CARS-10-P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73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课题(20100146120038)
-
文摘
以‘鄂马铃薯3号’为材料,通过试管薯快速转基因技术获得一个编号为pCL2b-2薯形突变系,本研究通过表型鉴定、侧翼序列扩增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分析该突变株表型变化控制机制。结果表明,该突变体的试管薯和温室收获块茎长宽比在p<0.05水平均显著大于野生型受体薯,其中试管薯长宽比为1.78,野生型试管薯长宽比为1.33;温室收获块茎长宽比为1.50,野生型块茎为1.29;利用hiTAIL-PCR技术对T-DNA插入位点两侧的侧翼序列分析表明,T-DNA插入编码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内部,该基因为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StIPT),暗示StIPT基因可能参与马铃薯薯形发育。
-
关键词
马铃薯
薯形
异戊烯基转移酶
-
Keywords
potato
tuber shape
isopentenyltransferase (IPT)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