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橄榄单拷贝核基因遗传标记开发及应用
1
作者 谷秋微 雍巧宁 +6 位作者 王贵德 程葆昶 吕龙强 吕成华 邓煜 张建国 王兆山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具有固定差异的单拷贝核基因遗传标记,在油橄榄育种过程中对每个个体的每条染色体进行尖叶木樨榄遗传成分追踪,为油橄榄育种提供可靠的遗传背景信息和理论基础,也为辅助林木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方法]利...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具有固定差异的单拷贝核基因遗传标记,在油橄榄育种过程中对每个个体的每条染色体进行尖叶木樨榄遗传成分追踪,为油橄榄育种提供可靠的遗传背景信息和理论基础,也为辅助林木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方法]利用46个含固定差异的单拷贝核基因标记(single-copy nuclear markers)对3个居群(YGL、JYM、BC1)共117个个体进行扩增与测序并计算相应的遗传多样性,计算YGL、JYM两个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最后对BC1居群的异交参数及遗传成分进行估算。[结果]比对后46个遗传标记长度在604~992 bp之间。YGL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大于JYM居群,BC1居群的遗传多样性(π=0.0074,θ_(w)=0.0050)约为YGL居群的2倍。YGL、JYM两个居群间的F_(st)为0.7916,N_(m)为0.0745。Structure结构分析表明YGL与JYM两个居群之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BC1居群的异交率(t_(m))为100%,JYM、YGL的遗传成分占比分别为25.97%、74.03%。[结论]开发的46个含有固定差异的单拷贝遗传标记稳定可靠,能够明确追踪每条染色体的JYM遗传成分,并且可以粗略估计每个BC1个体中JYM的遗传成分占比。青藏高原隆起使得特提斯海消失,北半球气候发生重大变化。之后YGL和JYM两个居群经历了长期的地理隔离,造成两亚种之间遗传分化越来越高。经过人工杂交、回交,成功将JYM遗传成分引入育种群体,为以后油橄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尖叶木樨榄 单拷贝核基因标记 遗传成分追踪 异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油橄榄主栽品种含油率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贵德 邓煜 +5 位作者 张正武 张海平 赵强宏 刘婷 刘志峰 梁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甘肃省陇南市引种油橄榄的历史已有36 a,目前该市油橄榄的栽培面积与鲜果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为了进一步研究油橄榄品种的含油率、果实品质和不同加工设备的残油率,为确定企业加工设备选型而提供依据,采用外业调查及内业分析的方法,对甘... 甘肃省陇南市引种油橄榄的历史已有36 a,目前该市油橄榄的栽培面积与鲜果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为了进一步研究油橄榄品种的含油率、果实品质和不同加工设备的残油率,为确定企业加工设备选型而提供依据,采用外业调查及内业分析的方法,对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主栽品种鲜果样品的含油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油橄榄各品种含油率的大小依次为阿斯>佛奥>鄂植8>奇迹>莱星>科拉蒂>城固32;采收期前后相隔1月,除城固32以外,其余各品种的含油率均增加了7%~8%。文末还提出了有关该市油橄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主栽品种 含油率 测定分析 甘肃省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最适采收期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贵德 邓煜 +3 位作者 张正武 张海平 赵强宏 刘婷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3,86,共4页
在油橄榄果实生长发育后期,每隔10天测定甘肃省陇南市6个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生长量、单果重、成熟指数、果肉率、含水率、含油率,记录气温。2年测定结果表明,在陇南市武都白龙江河谷区,6个油橄榄品种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城固32在10月上... 在油橄榄果实生长发育后期,每隔10天测定甘肃省陇南市6个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生长量、单果重、成熟指数、果肉率、含水率、含油率,记录气温。2年测定结果表明,在陇南市武都白龙江河谷区,6个油橄榄品种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城固32在10月上旬,莱星、阿斯、佛奥在11月上旬,皮削利、鄂植8在11月中旬,除城固32外,其余品种采收期比陇南市目前制定的榨季晚10~15天;在保证油品质量的前提下,上述时期采收含油率平均提高3.42%,陇南市每年可多产橄榄油205 t;采收期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榨期50天,解决了总产量和加工能力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采收期 含油率 成熟指数 甘肃 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油橄榄优良株系选择 被引量:8
4
作者 邓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2,共7页
为给中国油橄榄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资源,提出了中国油橄榄分类选优标准,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共选出优良系株41株,连续4年对所选优良系株的果实进行了观测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所选优株最大单果鲜质量9 g,最小1.49 g,平均3.46 g;最大... 为给中国油橄榄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资源,提出了中国油橄榄分类选优标准,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共选出优良系株41株,连续4年对所选优良系株的果实进行了观测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所选优株最大单果鲜质量9 g,最小1.49 g,平均3.46 g;最大单果干质量3.25 g,最小0.72 g,平均1.32 g;完全成熟果的最高含水率为48.1%,最低为23.4%,平均为35.75%。干果含油率最高的品种是皮削利,为51.4%。佛奥和皮削利的鲜果含油率超过了30%,分别达到了32.5%和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优良株系 选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用油橄榄果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邓煜 刘婷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餐用油橄榄果是广受欢迎的健康食品,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得这一传统食品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使得地中海口味的餐用油橄榄果很难登上中国人的餐桌。为了给油橄榄新产品的开发应用... 餐用油橄榄果是广受欢迎的健康食品,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得这一传统食品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使得地中海口味的餐用油橄榄果很难登上中国人的餐桌。为了给油橄榄新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从脱苦、脱涩、发酵、贮葳等工艺方面对国内外餐用油橄榄果加工工艺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外餐用油橄榄果工艺研究的方向和新方法,分析了国内餐用油橄榄果加工工艺研究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油橄榄种植区域增加、面积扩大和鲜果产量的快速增长,在国内餐用油橄榄果市场亟待开发的条件下,应立足国内市场开展"中式"餐用油橄榄果加工工艺研究,以研制出适合国人口味的餐用油橄榄果产品,这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用油橄榄果 加工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贵德 雍巧宁 +2 位作者 刘婷 赵强宏 逯晓敏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为了研究油橄种子播种最佳出苗率,对辐射育种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经验,经冷藏和赤霉素处理后,采用种子与种仁播种,冬季与夏季播种的方法,对出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44.65%,种子平均出苗率11.20%,种仁出苗高峰比... 为了研究油橄种子播种最佳出苗率,对辐射育种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经验,经冷藏和赤霉素处理后,采用种子与种仁播种,冬季与夏季播种的方法,对出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44.65%,种子平均出苗率11.20%,种仁出苗高峰比种子早90 d,种子发芽率与种仁饱满度(种仁质量/种子质量)占比越高,发芽率越高,呈正相关,树势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发芽率高,与生长势呈正相关。夏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8.79%,出苗率较低。冬季种仁播种出苗率高,出苗高峰期早,出苗整齐,适宜在育种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播种育苗 种子 种仁 出苗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和SSR标记的陇南油橄榄品种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悦 黄兰 +3 位作者 李金花 邓煜 张建国 曾艳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43,共11页
[目的]该研究对我国油橄榄主产区甘肃省陇南市现有品种进行了的准确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计算,为我国油橄榄种质资源引种和驯化、育种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3个SSR标记对来自83个油橄榄品种的110棵单株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的]该研究对我国油橄榄主产区甘肃省陇南市现有品种进行了的准确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计算,为我国油橄榄种质资源引种和驯化、育种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3个SSR标记对来自83个油橄榄品种的110棵单株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其中属于68个品种的90棵单株进行叶片、果实和果核形态性状的测定和分析,最后开展了基于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单株聚类和结果比较。[结果]陇南油橄榄表型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3和0.79;SSR分析发现83个品种包括78个不同的基因型,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83和0.754;这些基因型可分为3大组,基因型所属分组与其起源地有一定相关性;我国选育品种的基因型大多与起源意大利的品种分组更近;与基于表型的聚类树相比,基于SSR基因型的聚类树更倾向于将同一品种的不同单株聚在同一支。[结论]陇南共有78种不同基因型的品种,SSR标记比表型鉴定品种更具准确性,且能反映亲缘关系。该地区油橄榄表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较高,引种品种主要是来自地中海西部和中部国家,国内选育品种与意大利起源的品种相似;为更多样化可考虑引种或选育更多起源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表型多样性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品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不同气象条件对油橄榄生长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斌 何智宏 +3 位作者 周玉燕 张志刚 张正武 赵强宏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2期19-21,共3页
为探索陇南市油橄榄种植产业最佳发展区域,对该市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4个流域建立的13个油橄榄扩区驯化研究试验点的基本情况、气象条件和油橄榄生长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各流域发展油橄榄种植产业适宜程度和各试... 为探索陇南市油橄榄种植产业最佳发展区域,对该市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4个流域建立的13个油橄榄扩区驯化研究试验点的基本情况、气象条件和油橄榄生长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各流域发展油橄榄种植产业适宜程度和各试验点不同等级适生区进行了排序,并提出了适宜各试验点的油橄榄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流域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传粉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陆欢欢 黄思程 +6 位作者 刘文平 邓煜 朱恒星 赵凯旋 魏玮 杨文华 黄敦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329-10337,共9页
油橄榄(Olea europaea)是一种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昆虫授粉是其风媒授粉的一种有效补充。为了解我国油橄榄主要种植区花期传粉昆虫群落差异、结构组成及分布规律,对全国13个典型样地油橄榄花期传粉昆虫进行调查... 油橄榄(Olea europaea)是一种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昆虫授粉是其风媒授粉的一种有效补充。为了解我国油橄榄主要种植区花期传粉昆虫群落差异、结构组成及分布规律,对全国13个典型样地油橄榄花期传粉昆虫进行调查与采集,采用物种优势度及多样性等指数对传粉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样地物种组成相似程度以量化传粉昆虫群落相似性。2020—2021年在全国油橄榄种植区共采集并鉴定出3目13科25属37种564只昆虫,优势度分析显示油橄榄优势传粉类群以蜜蜂科(Apidae)、食蚜蝇科(Syrphidae)或蜜蜂科、隧蜂科(Halictidae)两种组合常见;多样性分析显示重庆市万州区样地传粉昆虫多样性最高,西昌市海滨中路样地最低。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陇南市所属样地被聚为一簇;凉山州冕宁县样地、绵阳市松垭镇样地、重庆市奉节县样地、重庆市合川区样地的4个样地和西昌市南宁区样地、绵阳市三台县样地、重庆市万州区样地的3个样地分别被聚为一簇。因此,优势类群中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灰带管蚜蝇(Eristalis cerealis)等传粉昆虫可应用于油橄榄传粉服务,同时为保证油橄榄传粉昆虫多样性及传粉效果,应避免不合理的人为干扰和生境破坏。基于传粉昆虫多样性和群落相似度调查,重庆市万州区样地的自然背景可为传粉昆虫适生生境改造提供参考,并建议将西昌市海滨中路样地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灰带管蚜蝇等优势传粉昆虫将有效应对油橄榄花粉资源限制问题,后续油橄榄人工林的改造应着重考虑人为干扰和生境破坏对传粉昆虫的影响,而传粉昆虫对油橄榄座果率及产量提升的贡献可基于本研究展开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研究初步探明我国油橄榄传粉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为利用昆虫辅助授粉解决油橄榄坐果率低下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传粉昆虫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 被引量:66
10
作者 邓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油橄榄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用其果实冷榨而成的橄榄油是世界著名的食用植物油脂,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液体黄金"。中国从1964年开始引种,现已发展到12省市37个地级市67个市县,总面积8万hm2,已成为适生区的... 油橄榄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用其果实冷榨而成的橄榄油是世界著名的食用植物油脂,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液体黄金"。中国从1964年开始引种,现已发展到12省市37个地级市67个市县,总面积8万hm2,已成为适生区的新型特色产业。文中阐述了中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今后产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三极"发展势头强劲,长江"液体黄金带"将现雏形;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挂果关、丰产关"将有较大突破;初榨油生产线不断增多,鲜果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橄榄油的国内市场将转暖升温,与国外进口油的低价竞争将持续。文中同时提出了实现产业创新驱动的"十化"目标:提高认识,加大持续扶持力度,实现油橄榄产业发展常态化;打造中国长江"液体黄金带",实现我国油橄榄基地规模化;加强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整治,实现油橄榄园基础设施配套化;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力度,实现生产基地品种良种化;提升国产橄榄油的知名度,实现中国自主品牌名优化;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实现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强力支持研发能力建设,实现特色产品加工精深化;加强油橄榄科研团队建设,实现科技人才队伍专业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各级研发平台共享化;积极加入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实现中国油橄榄产业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产业 创新驱动 现状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9
11
作者 邓煜 刘婷 梁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4,共3页
为了梳理中国引种油橄榄50年的发展成就,从基地规模、产量产值、加工能力、种质资源、科技支撑、合作交流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油橄榄产业的现状,从政策支持、科学布局、良种培育、建设基地、推行标准、科技支撑、对外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 为了梳理中国引种油橄榄50年的发展成就,从基地规模、产量产值、加工能力、种质资源、科技支撑、合作交流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油橄榄产业的现状,从政策支持、科学布局、良种培育、建设基地、推行标准、科技支撑、对外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做强中国油橄榄产业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油橄榄 产业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油橄榄引种看我国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34
12
作者 邓煜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为了科学制定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论述了我国发展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优势和特点,分析了橄榄油的营养价值和市场动力,简述了我国油橄榄引种栽培的历史,指出了我国目前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木本食用油料... 为了科学制定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论述了我国发展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优势和特点,分析了橄榄油的营养价值和市场动力,简述了我国油橄榄引种栽培的历史,指出了我国目前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食用油料 油橄榄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餐用油橄榄果脱涩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婷 王茜 +5 位作者 海光辉 杜海峰 邓煜 高文兰 路丽娟 梁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7,共9页
为了优化餐用油橄榄果的脱涩工艺,以单宁消减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脱涩时间、碱液质量分数和脱涩温度对脱涩效果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确定了完整餐用油橄榄果和去核餐用油橄榄果的最优脱涩工艺参数... 为了优化餐用油橄榄果的脱涩工艺,以单宁消减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脱涩时间、碱液质量分数和脱涩温度对脱涩效果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确定了完整餐用油橄榄果和去核餐用油橄榄果的最优脱涩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完整餐用油橄榄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脱涩时间9.54 h,碱液质量分数2.85%,脱涩温度27.21℃,在此条件下完整餐用油橄榄果的脱涩率达到75.4%,感官评分为79,综合评分理论值为77.9。去核餐用油橄榄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脱涩时间7.48 h、碱液质量分数1.83%、脱涩温度28.48℃,此条件下餐用油橄榄果脱涩率为88.29%,感官评分为88.03,综合评分理论值为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餐用油橄榄果 脱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扩区栽培不同区试点土壤肥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斌 成娟 +2 位作者 周玉燕 张正武 赵强宏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第5期4-6,共3页
在油橄榄扩区驯化栽培的12个区试点采集土样,对土壤的pH值、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点土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区试点土壤pH值为中性到弱碱性,平均为7.36,符合油橄榄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全氮含量相对最低,... 在油橄榄扩区驯化栽培的12个区试点采集土样,对土壤的pH值、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点土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区试点土壤pH值为中性到弱碱性,平均为7.36,符合油橄榄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全氮含量相对最低,平均为0.0939%,全磷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0.098%;速效钾含量相对最高,平均为211.6mg/kg;土壤肥力大小与不同流域及土壤类型之间无关联,而与人为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在油橄榄扩区驯化栽培土肥管理上,依照各流域不同区试点土壤肥力状况,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改善油橄榄种植地土壤肥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扩区栽培 土壤肥力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