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热变形模型对比分析
1
作者
郝朋程
张兵
+6 位作者
张志娟
赵田丽
刘广龙
陈乐
徐依
蔡军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8,共12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25~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真应变为0.85的条件下,对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变补偿的Arrhenius (SCA)、修正的Jo...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25~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真应变为0.85的条件下,对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变补偿的Arrhenius (SCA)、修正的Johnson-Cook (MJC)和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 (MZA) 3种本构模型,并对流变应力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层状复合材料流变应力呈加工硬化型,并随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降低而降低;在100℃/0.5s^(-1)、200℃/0.1s^(-1)和300℃/0.1s^(-1)条件下,层状复合材料组元层间变形较为协调;3种本构模型中,MZA模型的相关系数最高,R为0.99085、平均绝对相对误差最低,e_(AARE)为0.046966,更适合描述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
流变应力
宏观形貌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硝酸体系镍电解除铁渣氨浸脱硫新工艺试验研究
2
作者
田忠元
高晓婷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5,共5页
镍电解过程需要除铁,当采用硫酸体系进行镍电解时,一般采用黄钠铁矾法除铁,存在碱量消耗量大、产出的铁渣含镍高、进入铁渣中的镍和铁资源回收困难等问题。金川实验室尝试采用硝酸体系进行镍电解,此时铁以硝酸铁的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
镍电解过程需要除铁,当采用硫酸体系进行镍电解时,一般采用黄钠铁矾法除铁,存在碱量消耗量大、产出的铁渣含镍高、进入铁渣中的镍和铁资源回收困难等问题。金川实验室尝试采用硝酸体系进行镍电解,此时铁以硝酸铁的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可利用硝酸铁低温易分解的特点除去,但生成的铁渣含硫较高,铁资源无法直接回用。本文针对硝酸体系产出的铁渣提出了一种氨浸脱硫的新工艺,对影响脱硫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单一因子试验,并进行了扩大实验和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水用量3.0倍、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85℃、液固比6∶1、搅拌速度180~200 r/min的条件下,可产出含铁>58%,含硫<0.3%的铁精矿。该工艺浸出过程中的浸出剂可实现循环利用,生成的硫酸钙渣可销往水泥厂,生成的硝酸钙溶液用于回收硝酸,是一条清洁脱硫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解
硫酸体系
硝酸体系
铁渣
氨浸脱硫
铁精矿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热变形模型对比分析
1
作者
郝朋程
张兵
张志娟
赵田丽
刘广龙
陈乐
徐依
蔡军
王快社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功能
材料
加工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
中心
甘肃金川镍钴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226)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2TD-30)。
文摘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25~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真应变为0.85的条件下,对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变补偿的Arrhenius (SCA)、修正的Johnson-Cook (MJC)和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 (MZA) 3种本构模型,并对流变应力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层状复合材料流变应力呈加工硬化型,并随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降低而降低;在100℃/0.5s^(-1)、200℃/0.1s^(-1)和300℃/0.1s^(-1)条件下,层状复合材料组元层间变形较为协调;3种本构模型中,MZA模型的相关系数最高,R为0.99085、平均绝对相对误差最低,e_(AARE)为0.046966,更适合描述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关键词
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
流变应力
宏观形貌
本构方程
Keywords
1060Al/Al-Al_(2)O_(3)/1060Al laminat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flow stress
macroscopic morphology
constitutive equation
分类号
TG146.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硝酸体系镍电解除铁渣氨浸脱硫新工艺试验研究
2
作者
田忠元
高晓婷
机构
甘肃金川镍钴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金川
镍
钴
研究设计院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5,共5页
文摘
镍电解过程需要除铁,当采用硫酸体系进行镍电解时,一般采用黄钠铁矾法除铁,存在碱量消耗量大、产出的铁渣含镍高、进入铁渣中的镍和铁资源回收困难等问题。金川实验室尝试采用硝酸体系进行镍电解,此时铁以硝酸铁的形式存在于电解液中,可利用硝酸铁低温易分解的特点除去,但生成的铁渣含硫较高,铁资源无法直接回用。本文针对硝酸体系产出的铁渣提出了一种氨浸脱硫的新工艺,对影响脱硫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单一因子试验,并进行了扩大实验和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水用量3.0倍、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85℃、液固比6∶1、搅拌速度180~200 r/min的条件下,可产出含铁>58%,含硫<0.3%的铁精矿。该工艺浸出过程中的浸出剂可实现循环利用,生成的硫酸钙渣可销往水泥厂,生成的硝酸钙溶液用于回收硝酸,是一条清洁脱硫的新工艺。
关键词
镍电解
硫酸体系
硝酸体系
铁渣
氨浸脱硫
铁精矿
资源利用
Keywords
nickel electrolysis
sulfuric acid system
nitric acid system
iron residue
ammonia leaching desulfurization
iron ore concentrate
resource utilization
分类号
TF815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803.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热变形模型对比分析
郝朋程
张兵
张志娟
赵田丽
刘广龙
陈乐
徐依
蔡军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硝酸体系镍电解除铁渣氨浸脱硫新工艺试验研究
田忠元
高晓婷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