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多样性调查
1
作者 张童 钱逸凡 +2 位作者 李文涛 黄治昊 崔国发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950-955,共6页
探究鳞翅目昆虫在连城保护区的分布,分析其生物多样性,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景观和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7—8月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鳞翅目昆虫调查,采用样线-网扫法和灯诱法共捕捉昆虫2416头,隶属17科... 探究鳞翅目昆虫在连城保护区的分布,分析其生物多样性,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景观和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7—8月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鳞翅目昆虫调查,采用样线-网扫法和灯诱法共捕捉昆虫2416头,隶属17科126种。其中,蛾类2055头,隶属于12科99种;蝶类359头,隶属于5科27种。本次鳞翅目昆虫调查与2003年第1次鳞翅目昆虫调查结果相比增加了3个科,分别是天蛾科(Sphingidae)、舟蛾科(Notodontida)和巢蛾科(Yponomeutidae)。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内蛾类优势种主要为夜蛾科(Noctuidae)、尺蛾科(Geometridae)等,蝶类优势种主要为蛱蝶科(Nymphalidae)和粉蝶科(Pieridae);采用灯诱法调查的蛾类昆虫在张家沟灯诱点昆虫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蝶类在小吐鲁沟和淌沟中的昆虫多样性指数最高。本次调查的数据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进行了补充,也为保护区的科研工作、病虫害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资源调查 鳞翅目 多样性 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召龙 李小刚 +5 位作者 梅丽茹 杜小发 宋璐 石志强 尚素琴 李秀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9-340,共12页
为明确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情况,采用样线法,共选定8条样线进行蝴蝶标本采集,并对保护区内不同生境蝴蝶的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标本998号,隶属7科60属102种。保护区内优势科主要... 为明确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情况,采用样线法,共选定8条样线进行蝴蝶标本采集,并对保护区内不同生境蝴蝶的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标本998号,隶属7科60属102种。保护区内优势科主要为粉蝶科(Pieridae)与蛱蝶科(Nymphalidae);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粉蝶科,包括箭纹绢粉蝶(Aporia procris)、绢粉蝶(Aporia crataegi)、秦岭绢粉蝶(Aporia tsinglingica)等。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内古北种占34.31%,东洋种占19.61%,广布种占46.08%,其中广布种占主导地位。各样线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样线Ⅴ(森林-灌丛-草甸)的科级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及个体数均为最高,样线Ⅲ(森林)的属级多样性指数最高,样线Ⅱ(森林-灌丛)均匀度指数、种级多样性指数最高。相似性结果表明: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Ⅷ(森林)的相似性系数最高(0.509 1),呈中等相似;样线Ⅱ(森林-灌丛)和样线Ⅳ(森林-灌丛),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Ⅳ(森林-灌丛)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230 8、0.229 7,位于极不相似区间,其余样线之间皆处于中等不相似。种-多度分析显示,保护区蝶类总体呈对数级正态分布,而样线Ⅴ与样线Ⅲ与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的吻合度较高,且样线Ⅴ的拟合效果最佳。表明样线Ⅴ(森林-灌丛-草甸)的生境条件优于其他样线,蝶类对其具有较高适应性。总体来看,保护区内生境良好,结构稳定,有利于蝴蝶群落生存。但不同生境及人为干扰等因素是影响蝴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应对保护区内生境加强保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使得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种-多度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巡护监测工作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小发 蔡万旭 +2 位作者 李小刚 李文涛 郁万达 《广东蚕业》 2024年第9期47-49,共3页
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日常工作,是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自然保护区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关键。文章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连城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连城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巡护监测工作现状进... 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日常工作,是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自然保护区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关键。文章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连城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连城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巡护监测工作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巡护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巡护监测工作的建议,以期为连城保护区改进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保护区 巡护监测 工作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状况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涛 满自红 +1 位作者 苏腾伟 黄治昊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141-143,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对保护区植被状况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保护区植被区系划分4个植被型,17个群系组,28个群系;植被呈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对保护区植被状况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保护区植被区系划分4个植被型,17个群系组,28个群系;植被呈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脆弱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综上所述连城保护区的区域代表性和特殊性较高,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保护区 植被状况、植被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种丝膜菌科真菌
5
作者 蒋长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2009年以来,实地调查采样甘肃省兰州市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经形态对比初步鉴定,整理出丝膜菌科6种真菌,调查为甘肃省连城镇丝膜菌科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型真菌 连城保护区 分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探讨
6
作者 蔡万旭 杨霁琴 +3 位作者 瞿学方 满自红 李文涛 李小刚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总结保护区社区共建现状,分析社区共建存在的问题,探讨以保护森林资源、实现乡村振兴为目的,构建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建的方法和思路。提出如何做好社区共建的对策,以促进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和谐发展,... 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总结保护区社区共建现状,分析社区共建存在的问题,探讨以保护森林资源、实现乡村振兴为目的,构建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建的方法和思路。提出如何做好社区共建的对策,以促进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和谐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共建 发展对策 资源保护 甘肃连城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长生 张晓梅 +1 位作者 张亮 朱学泰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3期15-21,共7页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产力、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连城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区域以森林生态保护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但其物种多样性和...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产力、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连城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区域以森林生态保护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但其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一直未进行系统研究。经过5年的调查、采集和分类鉴定,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收集到15科、20属、70种外生菌根真菌,并对这些物种在保护区内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8
作者 王兴怡 赵锦梅 +3 位作者 付殿霞 王子心 梁秦杨 李小刚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2,共9页
[目的]探究高寒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以期为祁连山东段森林水文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该地区常见的青杄林、祁连圆柏林、高寒灌丛、高寒草地4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及土壤水文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目的]探究高寒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以期为祁连山东段森林水文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该地区常见的青杄林、祁连圆柏林、高寒灌丛、高寒草地4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及土壤水文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不同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结果]青杄林枯落物蓄积量(4.60 t·hm^(−2))分别是祁连圆柏林(1.06 t·hm^(−2))、高寒灌丛(0.52 t·hm^(−2))、高寒草地(0.46 t·hm^(−2))的4.34、8.85、10.00倍;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04~7.99 t·hm^(−2),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0.56~3.76 t·hm^(−2),表现为青杄林(3.76 t·hm^(−2))最大,祁连圆柏林(1.51 t·hm^(−2))、高寒灌丛(0.84 t·hm^(−2))次之、高寒草地(0.56 t·hm^(−2))最小;在0~40 cm土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毛管持水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高寒草地植被类型区;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的最大值出现在青杄林植被类型区。[结论]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能力评价结果为青杄林(0.570)>祁连圆柏林(0.424)>高寒草地(0.402)>高寒灌丛(0.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功能 典型植被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文兰 孙学刚 +4 位作者 满自红 刘晓娟 卢镝 马开 江建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8,113,共8页
在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个方面,选取22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 在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个方面,选取22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中,景观资源质量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的权重值稍低于环境条件;在选取的22个评价指标中,森林植被权重最大,山体的权重略次之,山体与森林植被共同构成景观资源的基本框架;水体的权重位居第三;电讯、供电供水和地方产品对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最终得出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等次为二等,说明其景观资源总体水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观资源 层次分析法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异质性评价--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文兰 孙学刚 +2 位作者 满自红 刘晓娟 曹文侠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目的】为更详尽地掌握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资源情况,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比较各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的差异,以便为保护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方法】基于生态... 【目的】为更详尽地掌握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资源情况,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比较各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的差异,以便为保护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方法】基于生态旅游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次级自然单元为评价尺度,构建了由植物景观资源价值、环境条件、服务功能3个方面4个层次20个评估因子组成的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并通过分级量化指标,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内在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异质性评判标准和具体的评判方法;最后运用此方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4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进行评判.【结果】影响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权重最高的是植物景观资源价值(0.674),其次是环境条件(0.225),服务功能(0.101)的权重值最小;在选取的20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0.2043)权重最大,植物资源的珍稀性(0.1802)的权重次之,植物种类多样性(0.1443)的权重位居第三,可居留性(0.0010)对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植物景观资源综合价值评分吐鲁沟(8.3076)最高,其次是竹林沟(7.9723),岗子沟(7.9646)位居第三,苏都沟(3.8581)最小,这与实际情况吻合.【结论】植物景观资源价值是影响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的重要因素,而森林覆盖率对植物景观资源价值起着重要的影响;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沟系植物景观资源差别较大,其中吐鲁沟植物景观资源状况最佳,苏都沟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次级自然单元 植物景观资源 异质性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栖鸟兽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晓宁 满自红 +5 位作者 李文涛 杨霁琴 赵洋洋 张立勋 祁玥 赵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为了解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保护区内布设61台红外相机并开展调查工作。结果共记录到兽类4目9科15种,鸟类4目18科42种,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 为了解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保护区内布设61台红外相机并开展调查工作。结果共记录到兽类4目9科15种,鸟类4目18科42种,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斑尾榛鸡(Bonasa sewerzowi)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青鼬(Martes flavigula)、荒漠猫(Felis biet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对丰富度最高的5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兽类和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均较为明显,2018年6月最多,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受冬眠和迁徙影响相对较低。本研究提供了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部分地栖兽类和鸟类资源的最新现状,同时丰富了祁连山鸟兽调查数据,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红外相机在调查大中型兽类、地栖性鸟类以及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小型兽类和非地栖性鸟类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自然保护区 祁连山 鸟类和兽类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万旭 单立山 +2 位作者 瞿学方 李文涛 杜小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6期53-58,共6页
基于2011年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利用遥感判读和现地调查的方法进一步细化小班,更新小班信息,通过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校对和调整,从8个方面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基于2011年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利用遥感判读和现地调查的方法进一步细化小班,更新小班信息,通过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校对和调整,从8个方面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宜林地占林地面积的9.36%,宜林地面积较小,可利用造林的宜林地较少;有林地各龄组面积占比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各龄组蓄积量占比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按优势树种(组)统计有林地面积为针叶类>混交类>硬阔类>软阔类,蓄积量为针叶类>混交类>硬阔类>软阔类,单位面积蓄积量为针叶类>软阔类>混交类>硬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现状 林地面积 蓄积量 地类 有林地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表型变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瞿学方 张小翠 +3 位作者 张育德 满自红 梁万福 陈学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6期31-34,38,共5页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杄、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杄、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4种类型的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青杄、白青杄、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大多数表型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分别对4种类型的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性状可分为4类,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表型性状可分为3类;麻衣松与白青杄、黑青杄不属于同一类,而与青海云杉比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植物 表型变异 表型性状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小翠 满自红 +3 位作者 张育德 瞿学方 梁万福 陈学林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197-201,共5页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杄种内、种间的竞争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杄种内竞争指数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远远大于种间竞争;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青杄>山杨>...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杄种内、种间的竞争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杄种内竞争指数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远远大于种间竞争;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青杄>山杨>桦叶四蕊槭>油松>柳树>红桦。竞争指数与对象木的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青杄胸径达到40 cm以上时,竞争指数变化很小。青杄的竞争指数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杆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郁万达 种培芳 +3 位作者 蔡万旭 李文涛 杜小发 缪伟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更好地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在现有文献查阅、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措施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从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连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措施,... 为更好地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在现有文献查阅、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措施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从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连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SWOT分析 资源保护 连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肝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长生 王龙 宗山海 《食用菌》 2013年第3期15-18,22,共5页
2006年以来,笔者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牛肝菌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发现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牛肝菌19种,该菌多发生在每年的7月初至9月下旬。
关键词 牛肝菌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及其保护 被引量:7
17
作者 瞿学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3期25-26,共2页
通过对连城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的介绍及生物资源组成的记述,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状况。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保护该区生物资源的5条措施。
关键词 生物资源 保护措施 连城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病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满自红 李文涛 付殿霞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主要保育了我国的青扦和祁连圆柏天然林。为掌握保护区内主要林业病害的基础数据,开展了对应的防控工作,自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对保护区内主要木本植物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林木...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主要保育了我国的青扦和祁连圆柏天然林。为掌握保护区内主要林业病害的基础数据,开展了对应的防控工作,自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对保护区内主要木本植物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林木病害种类总共有46种,其中叶部的病害有33种、枝干的病害有13种,主要是各种植物的叶斑病、叶锈病、溃疡病、腐烂病和枝枯病。其中发生严重的病害主要是杨树腐烂病、杨树叶锈病和青海云杉叶锈病,为此,提出了应采取相应的人工措施以干预病害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病害 病原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基于天王沟保护站266户区内居民调研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5期19-22,25,共5页
目前保护野生动物最常见的措施是就地建立保护区,但保护区的设立会限制农户使用自然资源,影响生计,从而导致保护区周边部分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产生消极态度。基于此,利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态度”专题调研的... 目前保护野生动物最常见的措施是就地建立保护区,但保护区的设立会限制农户使用自然资源,影响生计,从而导致保护区周边部分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产生消极态度。基于此,利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态度”专题调研的249份问卷,研究了区内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具有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但也有极少部分人对当前的工作效果不满意,并针对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区内居民 保护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种大型真菌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长生 《食用菌》 2014年第4期13-14,共2页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为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经笔者调查研究,整理出灰锤科、麦角菌科、
关键词 森林大型真菌 调查研究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