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碳化钨和石墨改善真空熔覆Ni-Co基合金涂层的极化行为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贵荣 宋文明 +3 位作者 王建儒 张玉福 王富强 马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4-929,共6页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及Ni-Co+WC、Ni-Co+WC+Graphite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ZG45表面制备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随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不同Co含量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及Ni-Co+WC、Ni-Co+WC+Graphite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ZG45表面制备的Ni-Co基合金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随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自腐蚀电位相比ZG45至少提高了4.98%,腐蚀电流则降低了74.93%。在Ni-Co基合金熔覆层中添加WC和石墨(G)后其自腐蚀电位提高:同时添加WC和G时的自腐蚀电位相比只添加WC时提高了32.39%,腐蚀电流则降低了19.37%;且同时添加WC和G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比Ni-40%Co提高33.86%,耐腐蚀性能相比Ni-Co基合金得到了增强和改善。另外,在同时添加WC和G的试样的极化曲线上出现了钝化区,且其钝化区腐蚀电位宽度大于只添加WC的试样,说明前者的耐腐蚀性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石墨 镍钴基复合涂层 真空熔覆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牌气化炉失效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文明 薛小强 +2 位作者 杨贵荣 马颖 王纪兵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煤气化炉各个功能工段的运行工艺条件不同,整套装置的材质因其工况要求而不同,在整套设备运行过程中工况又是非常复杂多变的,文中以某石化厂的壳牌气化炉的实际运行工艺与条件为基础对其失效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shell气化炉... 煤气化炉各个功能工段的运行工艺条件不同,整套装置的材质因其工况要求而不同,在整套设备运行过程中工况又是非常复杂多变的,文中以某石化厂的壳牌气化炉的实际运行工艺与条件为基础对其失效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shell气化炉的气化反应段、急冷段、输气管段、反向段、合成器冷却段,因其不同的运行工况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回火脆化、热疲劳、冷凝腐蚀、高温硫化、冲蚀等现象,依此为依据对气化炉的失效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并总结了气化炉的结构特点及其检验要点,为安全运行制定周期检验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L气化炉 运行工艺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在CO_2/H_2O气液两相塞状流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文明 杨贵荣 +3 位作者 董雪娇 王富强 李健 马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121,共7页
采用自主设计动态腐蚀实验装置研究20#钢在CO_2/H_2O两相塞状流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利用失重法、SEM、EDS和XRD等手段对腐蚀试样进行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呈先小... 采用自主设计动态腐蚀实验装置研究20#钢在CO_2/H_2O两相塞状流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利用失重法、SEM、EDS和XRD等手段对腐蚀试样进行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呈先小幅减小、后快速增大、再明显降低的趋势,4h和8h分别达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值(2.074 6 mm/a)和最小值(1.898 8 mm/a);下管壁腐蚀形貌特征表明随时间延长腐蚀产物膜层由初始阶段疏松团絮状产物+细小针状产物组成含有微裂纹的单层腐蚀产物膜层逐渐转变为双层腐蚀产物膜,外层膜疏松其具有贯穿性裂纹,而内层膜相对致密并随时间延长致密度逐渐提高,EDS分析结果表明内层相对致密膜层的铁含量高于外层膜,属于富铁腐蚀产物,外层相对疏松膜层的碳氧元素含量之和相比内层膜较高;在同时间段上管壁腐蚀产物沿垂直流动方向呈条带状分布,由初始粗大疏松产物颗粒逐渐转变为具有规则排列特征的晶粒;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三种主要元素组成,主要组成相有Fe_3C、FeCO_3、Fe_3O_4、FeO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腐蚀 两相塞状流 产物形貌特征 腐蚀行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壳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冯萍萍 杨贵荣 宋文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49-252,共4页
板壳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腐蚀失效。对板壳换热器腐蚀区域进行表面形貌、微观组织、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板壳换热器的微观组织均为奥氏体+带状分布的铁素体,主要发生了点蚀和均匀腐蚀,壳程表面腐蚀比板程严重。凸起... 板壳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腐蚀失效。对板壳换热器腐蚀区域进行表面形貌、微观组织、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板壳换热器的微观组织均为奥氏体+带状分布的铁素体,主要发生了点蚀和均匀腐蚀,壳程表面腐蚀比板程严重。凸起剥落与局部腐蚀性介质富集及微振磨损有关。管板腐蚀的主要原因为介质中的氯离子与硫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腐蚀形貌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分压对20#钢在CO_2/H_2O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贵荣 宋文明 +4 位作者 董雪娇 张玉福 王富强 李健 马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57-1563,共7页
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XPS等分析方法在自主设计的动态腐蚀实验装置上研究了CO_2分压对20#钢在CO_2/H_2O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特征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 利用失重法、SEM、EDS、XRD和XPS等分析方法在自主设计的动态腐蚀实验装置上研究了CO_2分压对20#钢在CO_2/H_2O气液两相塞状流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特征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CO_2分压的增加腐蚀速率增加,0.04 MPa、0.28 MPa下分别达到腐蚀速率最小值(1.160 9 mm/a)和最大值(1.898 8mm/a);上管壁腐蚀产物随着CO_2分压的增加最终形成颗粒较大的节瘤状产物,下管壁腐蚀产物由球形颗粒形成初始致密的单层膜逐渐转变为由致密的内层膜和具有网状连通裂纹的片状疏松外层膜构成;经EDS元素分析可知上下壁面的腐蚀产物均由Fe、C、O三种元素构成,XPS分峰图谱显示C 1s、O 1s和Fe 2p均出现了三个拟合峰位,结合XRD分析可知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相有Fe_3C、FeCO_3、Fe_2O_3、Fe_3O_4、FeO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分压 两相塞状流 腐蚀速率 腐蚀产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45钢表面镍钴基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与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儒 杨贵荣 +4 位作者 宋文明 王富强 张玉福 李健 马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ZG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不同镍钴配比,以及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WC,石墨(G)+WC的镍钴基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以及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组织致密,与基体实现了冶金结合,G+WC... 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ZG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不同镍钴配比,以及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WC,石墨(G)+WC的镍钴基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以及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组织致密,与基体实现了冶金结合,G+WC/镍钴合金熔覆层中主要组成相有Cr_7C_3、Cr_(23)C_6、Ni_3Si、CrB、FeC_3W、WC、C和γ-Ni-Co固溶体,镍钴合金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比基体的好,且随钴含量增加而提高;随着WC或G含量的增加,WC/镍钴合金熔覆层和G+WC/镍钴合金熔覆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均先减小后增大;G+WC/镍钴合金熔覆层表面主要发生局部腐蚀,局部腐蚀坑主要出现在WC与G颗粒集中分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基熔覆层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