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物流产业人才供应与需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志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74-179,共6页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由各个层次专业人才组成的,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懂管理、会经营的队伍。但由于甘肃省物流产业起步晚,物流教育和社会培训相对落后,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等诸多因素,物流业人才不仅总量缺乏,结构上也...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由各个层次专业人才组成的,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懂管理、会经营的队伍。但由于甘肃省物流产业起步晚,物流教育和社会培训相对落后,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等诸多因素,物流业人才不仅总量缺乏,结构上也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物流产业 人才供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厉鹗与浙西词派词学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兵 王小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9,共7页
厉鹗是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词学理论家。在他手中,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体系更趋严密,词派建设意识更为自觉,创作内容更加丰富,词艺也更为精湛。他论词既推尊词体,宗法周邦彦、姜夔、张炎,倡导醇雅、清空词... 厉鹗是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词学理论家。在他手中,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体系更趋严密,词派建设意识更为自觉,创作内容更加丰富,词艺也更为精湛。他论词既推尊词体,宗法周邦彦、姜夔、张炎,倡导醇雅、清空词风,又强调寄托,注重词作的现实意义。厉鹗的词学理论既是浙西词派前期代表朱彝尊、汪森等人词学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又对浙西词派后期代表吴锡麒、郭麐等人的词学理论有所启发,在浙西词派词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鹗 浙西词派 词学理论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意象”论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国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书法艺术史 “意象” 中国传统哲学 文字符号 中国古典诗论 美学范畴 艺术门类 “意” “象” 书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厉鹗扬州交游考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兵 王小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5,共7页
浙派中期领袖厉鹗的文学活动极为密切地与他的交游联系在一起,构成其交游活动的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方面。厉鹗一生足迹,主要集中在杭州、扬州两地,其中尤以扬州的交游与文学活动最有意义。厉鹗在扬州除与"扬州二马"等著名盐... 浙派中期领袖厉鹗的文学活动极为密切地与他的交游联系在一起,构成其交游活动的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方面。厉鹗一生足迹,主要集中在杭州、扬州两地,其中尤以扬州的交游与文学活动最有意义。厉鹗在扬州除与"扬州二马"等著名盐商频繁交往外,还与寓居或时常往来于扬州的"扬州八怪"、全祖望、杭世骏、陈章等著名文人,以及盐官卢见曾等联系密切。深入考辨厉鹗的扬州交游活动,不仅可以明晰厉鹗的生平和思想,而且可以更好地认识厉鹗及其浙派在清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厉鹗 浙派 扬州交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法品评视角的审美定位及其延伸——兼评《书品》与《书谱》在书法品评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国俊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0-183,共4页
文章通过对庾肩吾的《书品》与孙过庭的《书谱》主题思想以及在书法品评史上的地位分析与比较,力图发掘并揭示出书法品评审美视角的变化及其规律。庾肩吾的《书品》,标志着书法品评审美视觉定位的真正形成;孙过庭的《书谱》,建立了以大... 文章通过对庾肩吾的《书品》与孙过庭的《书谱》主题思想以及在书法品评史上的地位分析与比较,力图发掘并揭示出书法品评审美视角的变化及其规律。庾肩吾的《书品》,标志着书法品评审美视觉定位的真正形成;孙过庭的《书谱》,建立了以大胆的抒情哲理与严格的艺术语言规则相统一的书法美学体系。如果说庾肩吾的《书品》是书法品评在审美视角方面的首次定位的话,孙过庭的《书谱》则是对书法品评在审美视角方面的重大提高和发展。庾肩吾的《书品》与孙过庭的《书谱》在书法品评的理论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品评 审美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遗书民间书法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国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敦煌遗书民间书法特征主要表现在,民间书法的书写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与融合,民间书法中大众与文人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民间书法对书体发展过程的佐证等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了率真与庄重共存、民间与经典互化、书写与书体同生的价值意义。... 敦煌遗书民间书法特征主要表现在,民间书法的书写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与融合,民间书法中大众与文人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民间书法对书体发展过程的佐证等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了率真与庄重共存、民间与经典互化、书写与书体同生的价值意义。敦煌遗书在书体字体无限变化和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最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汉字书写的演变过程,给后人揭示了以刻石为主要呈现形式的背后,客观地存在着先民徒手书写在纸卷上的书法真迹。它在书写中的丰富变化和字体及字型结构的演进过程,给书法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最佳也最真实的参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率真 庄重 民间 经典 书写 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