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土壤磷研究
1
作者 苗毓鑫 成彩霞 +2 位作者 范菊萍 石晓萍 施青山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4期18-21,35,共5页
为揭示祁连山典型流域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土壤磷的垂直分布格局、海拔分异特征及有机质对磷形态转化的影响机制,以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500~3300 m海拔梯度布设样地,挖掘土壤剖面并分层采集土样进... 为揭示祁连山典型流域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土壤磷的垂直分布格局、海拔分异特征及有机质对磷形态转化的影响机制,以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500~3300 m海拔梯度布设样地,挖掘土壤剖面并分层采集土样进行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测定,运用非线性回归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磷质量分数在低中海拔(2500~2900 m)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海拔3100 m处深层土因风化或矿化作用富集磷;速效磷仅在海拔2700 m处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他海拔无显著规律。全磷质量分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降趋势,在海拔2900 m处达峰值;速效磷则随海拔升高波动递减,在海拔3300 m处速效磷质量分数略高于3100 m处。速效磷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全磷与有机质无显著关联。海拔2900 m处的水热条件最利于全磷积累,高海拔处因低温与有机质吸附导致速效磷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 青海云杉林 土壤剖面 土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维俊 许尔文 +5 位作者 牛赟 杜军 王坤 任小凤 武秀荣 赵晶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林分结构调控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青海云杉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已建立的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对其林分结构和林下更新进... 【目的】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林分结构调控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青海云杉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已建立的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对其林分结构和林下更新进行调查,计算林分的大小比数、角尺度、密集度、聚集指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等空间结构参数及林下更新苗的植株密度、平均苗高、平均基径和平均冠幅等更新指数,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更新苗的影响。【结果】林分大小比数、角尺度、密集度、聚集指数、开敞度、竞争指数均值大小依次为0.481、0.545、0.799、1.141、0.363、4.334,更新苗的植株密度、平均苗高、平均基径和平均冠幅均值分别为1 347株·hm^(-2)、0.90 m、20.95 mm、0.72 m。青海云杉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与林下更新指数的关联度均大于0.5,与林下更新最为密切的空间结构参数为角尺度,其次为聚集指数、大小比数、密集度、开敞度、竞争指数。【结论】针对目前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经营现状,需要优先考虑以角尺度为主要调整目标的优化林分结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方案,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空间结构 林下更新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冯金元 蒋志成 +2 位作者 蒋志仁 赵维俊 王军梅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67,277,共8页
[目的]研究土壤因子和林分因子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深入理解祁连山区土壤碳循环机制,并为该地区碳平衡的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沿2700,2900,3100和3300 m海拔梯度设置样地,采集样地内土壤和林分数... [目的]研究土壤因子和林分因子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深入理解祁连山区土壤碳循环机制,并为该地区碳平衡的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沿2700,2900,3100和3300 m海拔梯度设置样地,采集样地内土壤和林分数据,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在海拔间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和线性拟合分析土壤有机碳与土壤pH值、容重、质量含水率、温度、郁闭度和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置换多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异的因素。[结果]①海拔高度2700 m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最高,为90.12~127.63 g/kg,海拔3100 m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最低,为62.17~70.50 g/kg。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为70.50~127.63 g/kg,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为62.17~90.12 g/kg。②所有土层土壤有机碳与pH值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温度、郁闭度和林分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质量含水率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线性拟合关系表现为容重最好,决定系数为0.81(p<0.01),pH值和温度决定系数分别为0.57(p<0.01)和0.32(p<0.01)。③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在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差异的影响中pH值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容重的影响在逐渐减小,林分密度影响逐渐增加。[结论]各土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呈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表层土壤有机碳变化幅度最大,深度土壤有机碳变化幅度最小。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及林分因子相关关系表现为:容重>pH值>温度>林分密度>郁闭度>质量含水率。pH值是形成不同海拔高度间土壤有机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因子 土层深度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典型乔木林空间结构分析
4
作者 苗毓鑫 武龙庆 +1 位作者 范菊萍 石晓萍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给水源涵养林的结构优化与生态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建立的15个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临时样地为研究对象,引入大小比数、角尺度、聚集指数和方差均值比等多维空间参数,采用样地网格化调查与每木检尺方... 为给水源涵养林的结构优化与生态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建立的15个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临时样地为研究对象,引入大小比数、角尺度、聚集指数和方差均值比等多维空间参数,采用样地网格化调查与每木检尺方法,结合北斗卫星定位与Winkelmass1.0软件计算空间参数,并利用t检验验证分布格局的显著性,系统解析典型乔木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祁连山典型乔木林分大小比数为0.439~0.516,75%样地趋近0.5,表明胸径竞争总体均衡,处于中庸状态;2)角尺度分析显示,整体以聚集格局为主,反映青海云杉种子扩散限制及微地形驱动的空间异质性;3)聚集指数与方差均值比进一步验证了聚集分布的普遍性。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结构以聚集分布为主,中庸竞争状态利于维持群落稳定性,但高聚集样地须优先实施抚育择伐以缓解资源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比数 角尺度 聚集指数 青海云杉林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吉拉柳灌木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5
作者 贺永岩 曾万祺 武龙庆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4期48-52,共5页
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吉拉柳(Salix gilashamica)灌木林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强动机制,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海拔33003500 m的吉拉柳灌木林为对象,通过分层采样测定不同海拔吉拉柳... 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吉拉柳(Salix gilashamica)灌木林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强动机制,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海拔33003500 m的吉拉柳灌木林为对象,通过分层采样测定不同海拔吉拉柳灌木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仝磷(TP)质量分数,结合化学计量分析碳氮比(C/N)、碳磷比(C/P)、氮磷比(N/P),并分析其垂直分布与关联性。结果表明:土壤SOC与TN质量分数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其中3500 m海拔的010 cm立层SOC达146.74 g·kg^(-1),TN为8.15 g·kg^(-1),呈现显著“表聚性”;TP质量分数(0.520.61 g·kg^(-1))在不同海拔及土层间差异不显著。C/P与N/P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而C/N变化较小:010 cm土层的C/N、C/P、N/P显著高于深层,而深层>3040 cm因淋溶作用或微生物活动导致C/P和N/P降低。SOC、TN与C/P、N/P呈极显著正相关,而TP与其他参数关联性弱。祁连山吉拉柳灌木林土壤碳氮积累受海拔梯度的调控,而确有效性不足可能成为生态系统养分限制的关键因子:表层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变化响应敏感,深层土壤则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 吉拉柳 土壤碳氮磷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21
6
作者 孙昌平 刘贤德 +2 位作者 雷蕾 王有科 张学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2,77,共6页
对甘肃祁连山4种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特性、凋落物持水量、林地土壤蓄水性能、土壤渗透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内土壤容重和孔隙度(0—60cm)差异较大,容重大小依次为:牧坡草地>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青海云杉林;总孔... 对甘肃祁连山4种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特性、凋落物持水量、林地土壤蓄水性能、土壤渗透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内土壤容重和孔隙度(0—60cm)差异较大,容重大小依次为:牧坡草地>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青海云杉林;总孔隙度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牧坡草地。林地间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表现一致,趋势表现为:高山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牧坡草地。不同林地间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量差别较大,4种林地的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牧坡草地。有效涵蓄量大小与土壤涵蓄降水量一致,4种林地变化范围为184.98~222.27mm,大小顺序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牧坡草地>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类型 土壤孔隙度 土壤渗透性 水源涵养 枯落物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经营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金良 郑小贤 +3 位作者 池建 王金叶 王顺利 常宗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等新理论与新方法 ,重新定位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功能地位 ,诊断了现阶段水源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经营对策 .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森林经营对策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文生态功能对比研究——以甘肃祁连山和云南元阳梯田水源林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蒋积荣 牛赟 苗毓鑫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2期4-7,共4页
选择甘肃祁连山和云南省元阳梯田水源林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对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枯落物平均厚度3.17cm,平均蓄积量为27.67t·hm-2;元阳梯田枯落物平均厚度2.33cm,平均蓄积量为6.86t·hm-2;前者比后者... 选择甘肃祁连山和云南省元阳梯田水源林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对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枯落物平均厚度3.17cm,平均蓄积量为27.67t·hm-2;元阳梯田枯落物平均厚度2.33cm,平均蓄积量为6.86t·hm-2;前者比后者的枯落物平均厚度大1.4倍,平均蓄积量大4倍。(2)祁连山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量为79.01t·hm-2,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94.05%;元阳梯田水源林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量为4.76t·hm-2,平均持水率为173.46%;前者比后者的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量大16.61倍,平均持水率大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蓄水量 持水率 祁连山 元阳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及其对气象因素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斌 许尔文 +3 位作者 袁浩 王顺利 敬文茂 马雪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69,共7页
为更好地助力祁连山国家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选取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分布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式大气负氧离子浓度自动监测仪和自动气象站,对其林内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为更好地助力祁连山国家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选取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分布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式大气负氧离子浓度自动监测仪和自动气象站,对其林内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内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为1429 cm^(-3),变化范围120~3480 cm^(-3),变异系数43.3%。2)春、夏、秋季负氧离子浓度分布均呈“W”形变化趋势,而冬季负氧离子浓度分布呈“M”变化趋势。春、秋、冬季负氧离子浓度峰值均出现在8:00-11:00,而夏季负氧离子浓度峰值出现在19:00-23:00。3)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平均值变化规律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其中冬季变化幅度最小,夏季变化幅度最大。4)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与负氧离子浓度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01),温度与负氧离子浓度呈正相关,但不显著(P>0.05);负氧离子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均呈线性关系,其中与温度的线性函数拟合效果差;负氧离子浓度随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氧离子 青海云杉林 气象因素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水文研究概述
10
作者 王荣新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5期61-63,共3页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生态监测数据及其研究成果,在流域尺度上,围绕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性、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及经验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冻土水文等领...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生态监测数据及其研究成果,在流域尺度上,围绕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性、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及经验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冻土水文等领域,尤其关注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分动态及时空分配、森林对降水及河川径流的调节、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水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河川径流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成彩霞 牛赟 +1 位作者 陈刚 李雯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8,104,共6页
通过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的地面气象观测,采用参数特征值算法、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和无偏估计等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月际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平均降水量、气温、相... 通过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的地面气象观测,采用参数特征值算法、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和无偏估计等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月际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平均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水面蒸发分别为374.06mm、1.62℃、60.91%、745.27hPa、2.52m/s、1633.14h、995.64mm,其年际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水面蒸发、风速、相对湿度和气压.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气温、水面蒸发、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气压.气温和水面蒸发与降水变化,属于强相关;气压年际变化不大,解释降水不明显,属于极弱相关.综合R2检验、F检验、t检验结果,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回归模型除10月份以外,其他月份在95%置信度区间上为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象因子 相关分析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西水林区典型灌丛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成彩霞 马剑 +5 位作者 赵维俊 王荣新 闫春鸣 任小凤 王有余 李晓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目的】探讨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祁连山灌木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祁连山西水林区分布的甘青锦鸡儿、鲜黄小檗、金露梅、箭叶... 【目的】探讨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祁连山灌木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祁连山西水林区分布的甘青锦鸡儿、鲜黄小檗、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和吉拉柳等5种典型灌丛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灌丛群落中设置固定样地,采集0~10、10~20、20~30、30~40、40~60 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计算化学计量比,分析不同灌丛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差异性,并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低海拔灌丛(甘青锦鸡儿和鲜黄小檗灌丛)相比,高海拔灌丛(吉拉柳和箭叶锦鸡儿灌丛)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较高,但pH值和容重均较小;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和吉拉柳灌丛土壤C/N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甘青锦鸡儿和鲜黄小檗灌丛(P<0.05);土壤C/P和N/P均表现为吉拉柳>箭叶锦鸡儿>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含量均对土壤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P<0.05),分别占土壤因子解释量的63.2%、22.0%和12.4%。【结论】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导因子,土壤N素是限制祁连山灌丛生长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典型灌丛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顺利 王金叶 张学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3-195,共3页
通过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质化学元素分析表明:降水经青海云杉林林冠层作用后各化学元素总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幅最大的元素为Zn,其含量高出降水5 580mg/L,各化学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为Zn>Ca>K>Mg>Fe>P>Mn>Cu>N;降... 通过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质化学元素分析表明:降水经青海云杉林林冠层作用后各化学元素总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幅最大的元素为Zn,其含量高出降水5 580mg/L,各化学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为Zn>Ca>K>Mg>Fe>P>Mn>Cu>N;降水经灌木林冠层作用后各化学元素中Ca元素的增幅最大,高出降水含量1 737mg/L,各元素含量变化顺序为Ca>K>Mg>P>Fe>N>Mn>Cu>Zn;白大板流域径流中Mg、Ca、K的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为158 16mg/L,85 965mg/L和9 266mg/L;Fe、P、Cu的增幅较小,分别为0 335mg/L,0 033mg/L和0 013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水源涵养林区 水质特征 化学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西水林区草地土壤水势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志成 蒋志仁 +3 位作者 赵维俊 廖空太 罗玉梅 冯金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水势测定仪对其不同土层土壤水势进行了野外定位监测,并统计分析了草地在4—10月份土壤水势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对大气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因降水量的增加和季节冻土的消融,草地不同土层土壤水势...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水势测定仪对其不同土层土壤水势进行了野外定位监测,并统计分析了草地在4—10月份土壤水势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对大气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因降水量的增加和季节冻土的消融,草地不同土层土壤水势在4—7月份波动增加;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加上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的加强,8—9月份,10 cm土层的在8月份达到了最低值,其他土层在9月份达到了最低值;随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少,植被生长结束,10月份不同土层土壤水势又上升。草地土壤剖面水势拐点出现在30 cm处,在0~30 cm深度表现为增加,水势值增加了53.43 kPa,在30~60 cm深度表现为减小,水势值减小了32.73 kPa,草地土壤水蒸散发消耗发生在30 cm以下土层。大气降水明显影响草地土壤水势值,当降水量事件为小雨时,其土壤水势在0 kPa附近波动,其后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势亦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认识祁连山草地土壤水势变化特征和合理保护草地植被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土壤水势 降水量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森林对径流过程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毓鑫 王立 王顺利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0期131-132,共2页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试验区水文、气象及集水区径流变化的资料,分析研究了祁连山林区森林对径流过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祁连山林区因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及林地土壤层等对降水的作用,地表径流很少发...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试验区水文、气象及集水区径流变化的资料,分析研究了祁连山林区森林对径流过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祁连山林区因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及林地土壤层等对降水的作用,地表径流很少发生,主要为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一般径流的峰值出现在降雨峰值后2.5h。森林对径流过程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是降雨后径流的产流时间滞后,洪峰期径流量减弱;另一方面是森林的不同位置对径流形成机制具有不同的影响,导致产生不同的水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水源涵养林 径流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天然更新空间格局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济萌 刘贤德 +4 位作者 马瑞 赵维俊 敬文茂 许尔文 杨逍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7-2345,共9页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作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的建群种,在维系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探究其天然更新的空间格局时空动态特征对种群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在海拔2800 m、3000 m、3300 m的青海云杉林中...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作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的建群种,在维系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探究其天然更新的空间格局时空动态特征对种群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在海拔2800 m、3000 m、3300 m的青海云杉林中设置固定样地,并于2017年、2022年记录样地所有胸径<50 mm的青海云杉胸径、冠幅和坐标等信息。通过Ripley′s K函数、单变量标记点格局探究青海云杉胸径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再使用Moran′s I统计量和Zα统计量分析青海云杉胸径空间关联性特征,使用LISA聚类方法识别每个青海云杉的胸径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更新苗空间格局年际间变化整体呈现为聚集程度增加的趋势,2800 m样地聚集程度变化最大,3000 m与3300 m样地聚集程度变化较小,2017年2800 m和3000 m样地存在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出现的现象,2022年这种现象基本消失。(2)基于胸径的单变量标记点格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胸径对空间格局的影响,但随着聚集程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消失。(3)2800 m、3300 m样地的胸径空间关联性年际变化呈现为空间正自相关加强的趋势,在2022年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3000 m样地呈现为空间负自相关加强的趋势,在2022年表现出不显著的空间负自相关。(4)2800 m样地更新苗胸径集聚模式变化较大,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数量显著增加,3000 m样地更新苗胸径集聚模式变化不大,基本无显著空间关联性的植株,3300 m样地更新苗胸径集聚模式变化较大,高高集聚的数量显著增加。考虑到聚集程度的增加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包括消极的影响也包括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可以对呈现低低集聚的青海云杉幼苗进行适当剪除,减小种群的竞争压力从而提高幼苗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天然更新 空间分布 空间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降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金叶 王彦辉 +3 位作者 王顺利 于澎涛 张学龙 葛双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6-422,共7页
在祁连山西水试验区排露沟林草复合流域分坡向和海拔设置26个雨量观测点,观测研究了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流域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降水充沛,冬春季降水稀少;(2)降水变化是大气环流和小气候及环境因子综合作... 在祁连山西水试验区排露沟林草复合流域分坡向和海拔设置26个雨量观测点,观测研究了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流域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降水充沛,冬春季降水稀少;(2)降水变化是大气环流和小气候及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月降水量(R,mm)与月水汽压(P,Pha)、气温(T,℃)、空气湿度(W,%)和水面蒸发(E,mm)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98.2063+11.7353P+1.1350W+0.0861E-2.2946T,相关系数为0.9486;(3)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2600~3300m百米平均递增率为4.95%,当海拔超过3300m及接近山顶时,降水出现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趋势;降水空间分布差异除受海拔影响外,还受坡向的影响,阴坡比阳坡降水多7%左右,处在相同海拔和坡向的植被类型差异对降水量的影响不显著;(4)模型Ⅱ能够较准确模拟流域降水动态变化,可以利用流域附近气象站降水观测值进行流域降水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复合流域 降水规律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监测指标与评估指标 被引量:21
18
作者 牛赟 刘贤德 +2 位作者 张学龙 王顺利 雷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生态监测数据及其研究成果,在流域尺度上,围绕水源涵养功能从水文和生态两方面进行了监测指标选择。同时,对水源涵养功能各水文指标进行了评估...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生态监测数据及其研究成果,在流域尺度上,围绕水源涵养功能从水文和生态两方面进行了监测指标选择。同时,对水源涵养功能各水文指标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监测包括2大类别、13个一级监测指标和48个二级监测指标,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包括8个一级评估项目和22个二级评估项目,并对二级评估项目进行指标量化。然后,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量化的评估指标与祁连山寺大隆流域、天涝池流域的22年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探讨,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评估指标。本研究是跨尺度、多种指标综合研究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评估的初步偿试,为将来综合运用多源数据和定位监测、遥感解译和模型模拟等多种方法研究水源涵养功能机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生态监测指标 评估指标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西水林区亚高山灌丛土壤入渗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维俊 刘贤德 +5 位作者 张学龙 金铭 王顺利 敬文茂 牛赟 马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利用双环法对祁连山西水林区的亚高山灌丛植被类型(吉拉柳、箭叶锦鸡儿、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进行了土壤入渗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灌丛植被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木林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吉... 利用双环法对祁连山西水林区的亚高山灌丛植被类型(吉拉柳、箭叶锦鸡儿、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进行了土壤入渗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灌丛植被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木林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吉拉柳的蓄水能力和入渗性能均好于其它灌丛类型,甘青锦鸡儿最小;不同灌木林土壤的初渗率在3.80~53.93mm/min,稳渗率在0.95~24.12mm/min,总体上是吉拉柳〉箭叶锦鸡儿〉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Kostiakov公式和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精度均高于Philip公式;土壤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自然含水量和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灌丛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森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贤德 牛贇 +2 位作者 敬文茂 孙昌平 成彩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在祁连山森林内外建立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对气温、湿度、土壤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子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同期林内外气象因子的差值来分析其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平均气温、土壤温度、降水...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在祁连山森林内外建立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对气温、湿度、土壤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子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同期林内外气象因子的差值来分析其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平均气温、土壤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相对林外明显偏低,但是,林内湿度相对林外偏高;(2)林内温差和湿度变化幅度明显较林外小,从生态环境学的角度揭示了森林小气候功能,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温度 湿度 降水量 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