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一)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晓明 倪永清 +1 位作者 张建奇 汪有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2-387,共6页
1991~2000年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径97°25′~103°38′,北纬36°45′~39°30′)进行了蝶类种类调查,采制蝶类标本3500余号,已经鉴定出的有115种,分别隶属8科65属,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9种、粉蝶科25种、... 1991~2000年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径97°25′~103°38′,北纬36°45′~39°30′)进行了蝶类种类调查,采制蝶类标本3500余号,已经鉴定出的有115种,分别隶属8科65属,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9种、粉蝶科25种、眼蝶科25种、蛱蝶科25种、蚬蝶科2种、灰蝶科17种、弄蝶科10种,有32种为甘肃省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新记录 区系分布
全文增补中
祁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汪有奎 贾文雄 +4 位作者 刘潮海 陈文 赵成章 王启尤 汪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6,共6页
利用1956—2009年祁连山北坡定位观测、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的气象、水文、森林、草原资料及相关文献,采用回归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祁连山北坡年气温的年际变化率为0.0334℃... 利用1956—2009年祁连山北坡定位观测、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的气象、水文、森林、草原资料及相关文献,采用回归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祁连山北坡年气温的年际变化率为0.0334℃·a-1,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87年以后气候明显变暖;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率为0.5702mm·a-1,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不太明显,在1976年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变;1956—2006年,祁连山北坡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党河和哈尔腾6个内流区河流域及大通河流域冰川面积减少17.7%,冰川厚度减薄5~20m,雪线上升100~140m,河西内流区冰川冰储量减少11.4%;东段冷龙岭有27条冰川在1972—2007年的35年间消失;1956—2009年,祁连山北坡出山径流变化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呈明显减少趋势,黑河流域略有增加,疏勒河流域增加趋势明显;1958—1988年间,祁连山北坡毁林草开荒面积达10.0万多hm2;1958—1980年,森林面积减少0.6万hm2;1989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不断加强保护培育,森林逐步恢复,至2008年有林地面积较1989年增加9.4万hm2;因受人为干扰特别是超载放牧影响,1958年以来,祁连山北坡有林地、灌木林及草原的质量一直处于退化状态,致使森林病虫危害严重,灌木林积雪和保水能力下降,草地产草量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状况,亟待加强保护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生态环境 变化趋势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山杨林病虫害调查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柏春 袁虹 +2 位作者 汪有奎 蒋志成 杨全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3,共6页
全面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的病虫害。查明山杨病害16种,病原19种,查到保护区病原新记录4种,甘肃省病原新记录3种;其中,真菌病原17种,节肢动物四足螨2种。查明取食山杨的昆虫有397种,其中,采到国内新记录2种、省内新记录32种、... 全面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的病虫害。查明山杨病害16种,病原19种,查到保护区病原新记录4种,甘肃省病原新记录3种;其中,真菌病原17种,节肢动物四足螨2种。查明取食山杨的昆虫有397种,其中,采到国内新记录2种、省内新记录32种、区内新记录94种。提出了山杨林病虫害的控制策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山杨林病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中继通信网在祁连山林区防火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兴明 张鹿鸣 +3 位作者 管德宁 马俊 马堆芳 赵海军 《森林防火》 2004年第3期33-34,共2页
简述了祁连山林区的自然状况,组建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相关背景;祁连山林区无线通信发展状况;超短波通信优势及存在的缺陷。论述了建立符合祁连山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具体步骤和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该超短波中继通... 简述了祁连山林区的自然状况,组建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相关背景;祁连山林区无线通信发展状况;超短波通信优势及存在的缺陷。论述了建立符合祁连山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具体步骤和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该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效果。提出了完善祁连山林区森林防火超短波通信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中继通信网 祁连山林区 防火通信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马鹿的饲料种类及其营养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全生 刘建泉 管德宁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马鹿 饲料 种类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的水分调节功能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金叶 王艺林 +1 位作者 金博文 车克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处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森林以独特的水文作用成为山前平原及川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典型山地森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群落青海云杉林为例 ,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森林调节小气候的水文规律及功能 ,揭示了森... 处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森林以独特的水文作用成为山前平原及川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典型山地森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群落青海云杉林为例 ,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森林调节小气候的水文规律及功能 ,揭示了森林对降水的分配调节作用。森林通过林冠层截留降水使到达林内的降水量减少、强度降低、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减弱 ,避免林内发生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通过林冠层遮蔽减弱太阳辐射降低了林内土壤蒸发 ,保持林内湿度较高、土壤含有较多水分 ,为喜湿耐荫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阴湿环境 ,并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 ;森林的蒸腾发散使同一高度林区上空的湿度比草地或裸地高 ,改变了局地大气环流 ,为降水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小气候 水文功能 干旱半干旱区 森林 水分调节功能 云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球果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付文斌 袁虹 +5 位作者 张元山 孙小霞 汪有奎 李进军 尹承陇 张辉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3-75,共3页
青海云杉 (PiceacrassifoliaKom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其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等影响 ,在祁连山北坡林区母树林内所造成的球果损失达 15 7%~ 2 1 3 % .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 .冻害因春末夏初降雪引起 .... 青海云杉 (PiceacrassifoliaKom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其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等影响 ,在祁连山北坡林区母树林内所造成的球果损失达 15 7%~ 2 1 3 % .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 .冻害因春末夏初降雪引起 .病害为鹿蹄草金锈菌 (Chrysomyxapyrolae (DC )Rostr .)所引起的云杉球果锈病 ,夏季多雨易发生 .虫害是稳定的致害原因 ,优势虫种为云杉球果小卷蛾 (PseudotomoidesstrobilellusL .) .虫害主要在 6~ 9月造成球果早落和种子被蛀 ,被害球果产种量下降 .球果早落造成的种子损失可达 8 0 4% ,保留的球果因虫害蛀食导致的种子损失率为 11 4%~ 5 3 0 % .建议在结实采种年份加强冻害预防和云杉球果锈病、种实害虫的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球果生命表 冻害 种子损失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耀荣 尹承陇 +1 位作者 汪有奎 李进军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0,共2页
经样地调查和林间试验 ,查明了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当前主要发生危害的病害有 3种 ,虫害有 1 5种 ,鼠害 1种 ,调查了不同病虫害的分布危害特点 。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子园 母树林 病虫鼠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蔬菜——沙芥菜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松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4期34-35,共2页
沙芥是沙区先锋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省等地,由于沙芥作为一种野菜,没有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轻,且营养价值高,倍受人们亲睐,开发潜力较大。通过对沙芥的特征、特性、营养和栽培技术的探讨,以及及经济和生态学价值的介绍... 沙芥是沙区先锋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省等地,由于沙芥作为一种野菜,没有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轻,且营养价值高,倍受人们亲睐,开发潜力较大。通过对沙芥的特征、特性、营养和栽培技术的探讨,以及及经济和生态学价值的介绍,旨在为沙芥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 特征特性 野生蔬菜 芥菜 栽培技术 利用 沙区 营养价值 参考 野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