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持续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车克钧 杨全生 刘兴明 《甘肃林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8-22,共5页
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有效管理 持续发展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初步评价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郭生祥 汪有奎 张建奇 《甘肃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21-25,48,共6页
根据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数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的28.29万hm2森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天保工程... 根据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数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的28.29万hm2森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74.85亿元/a;从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所占比重看,从大到小依次为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森林防护、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生态效益 评价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志成 汪有奎 罗玉梅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1期7-9,共3页
选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大野口森林公园和马牙雪山生态旅游景区、窟窿峡生态旅游景区、康乐草原生态旅游景区等6个样地,对该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 选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大野口森林公园和马牙雪山生态旅游景区、窟窿峡生态旅游景区、康乐草原生态旅游景区等6个样地,对该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游客对土壤践踏严重,土壤孔隙度减低,容重增加,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减少,pH值增大,氮、磷、钾含量减少,肥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土壤 影响 祁连山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工程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艳龙 王作鹏 +1 位作者 刘海涛 张彦吉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8期44-47,共4页
天祝至青海互助公路工程两处避险车道道路工程建设对完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路网结构和交通安全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道路工程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 天祝至青海互助公路工程两处避险车道道路工程建设对完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路网结构和交通安全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道路工程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政策、法规及规范等,在野外调查和内业分析的基础上,计算相应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科学评价道路工程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减缓影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祁连山 保护区 道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零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20-24,59,共6页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331 9 hm2/cap,保护区可供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395 4hm2/cap,保护区人均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1.063 5 hm2/cap。研究表明: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科学可行的,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和新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一)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晓明 倪永清 +1 位作者 张建奇 汪有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2-387,共6页
1991~2000年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径97°25′~103°38′,北纬36°45′~39°30′)进行了蝶类种类调查,采制蝶类标本3500余号,已经鉴定出的有115种,分别隶属8科65属,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9种、粉蝶科25种、... 1991~2000年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径97°25′~103°38′,北纬36°45′~39°30′)进行了蝶类种类调查,采制蝶类标本3500余号,已经鉴定出的有115种,分别隶属8科65属,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9种、粉蝶科25种、眼蝶科25种、蛱蝶科25种、蚬蝶科2种、灰蝶科17种、弄蝶科10种,有32种为甘肃省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新记录 区系分布
全文增补中
遥感监测技术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管小英 潘欣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7期165-167,共3页
近年来,遥感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越来越突显,逐渐成为大范围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此,通过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19年卫星监测林地数据变化及变化地区人类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数据变化的自然与人... 近年来,遥感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越来越突显,逐渐成为大范围环境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此,通过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19年卫星监测林地数据变化及变化地区人类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数据变化的自然与人为原因,以此为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政府督查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并针对保护区开展遥感监测工作提出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建奇 白志强 +1 位作者 王善举 刘海红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贫困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最大的社区特征,也是制约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实现社区发展的途径和保障措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只有实现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贫困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最大的社区特征,也是制约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实现社区发展的途径和保障措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只有实现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保护区 社区共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水体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志成 蒋志仁 +2 位作者 罗玉梅 邸华 王小芳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1期37-39,共3页
选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的海潮坝水库、窟窿峡水库、冰沟河天池和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的朱岔峡溪流、焉支山森林公园的焉支峡玉溪、大野口森林公园雪峰下的无名溪流6个样地,对其水体的pH值、溶解氧(DO)、电导率(EC)和五日生... 选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的海潮坝水库、窟窿峡水库、冰沟河天池和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的朱岔峡溪流、焉支山森林公园的焉支峡玉溪、大野口森林公园雪峰下的无名溪流6个样地,对其水体的pH值、溶解氧(DO)、电导率(EC)和五日生化耗氧量(BOD5)指标进行了长达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随游客干扰强度的增加,保护区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DO)含量下降,电导率(EC)和五日生化耗氧量(BOD5)上升,污染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水体 影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草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可心 郭生祥 袁弘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42-45,共4页
运用"3S"技术对祁连山保护区范围内的草地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对草地资源现状、草地类型及分布范围,草地资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共分布草地面积98.6万hm2,有草甸草地、典型草地、荒漠草地、高寒草地4个类型13种... 运用"3S"技术对祁连山保护区范围内的草地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对草地资源现状、草地类型及分布范围,草地资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共分布草地面积98.6万hm2,有草甸草地、典型草地、荒漠草地、高寒草地4个类型13种草地;分析了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保护区草地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草地资源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火源特征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邸华 杨全生 +1 位作者 汪有奎 蒋志成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森林火灾或火情的发生主要由人为火源引起。火源主要产生于冬春季节,特别是在春季。火源空间分布多发生在阳坡地、林缘的草灌地。当前火源管理的重点应为非生产性人为火源。根据火源特点,提出了火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火源 种类 分布 管理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探讨
12
作者 王婷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3期25-26,共2页
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对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要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下文结合实践对祁连山保护区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 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对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要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下文结合实践对祁连山保护区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对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管理 措施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志银 袁虹 +2 位作者 潭雅枝 杨全生 汪有奎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
查明祁连山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10目40科219种8变种。其中,采集到区内新记录97种、新变形8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食蚜蝇科31种、瓢虫科24种、芫菁科20种、食虫虻科19种、步甲科16种、虎甲科10种、草蛉科8种、蚁蛉科8种。初步分析了它们... 查明祁连山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10目40科219种8变种。其中,采集到区内新记录97种、新变形8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食蚜蝇科31种、瓢虫科24种、芫菁科20种、食虫虻科19种、步甲科16种、虎甲科10种、草蛉科8种、蚁蛉科8种。初步分析了它们的种群特征及在维护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害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 种群特征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灾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倪自银 汪有奎 +1 位作者 杨全生 袁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采取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遭受的灾害主要为全球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病虫鼠危害及火灾危害4种。以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变化是祁连山区灌木林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地域改变的主要原因。近、现代以来,人为的... 采取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遭受的灾害主要为全球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病虫鼠危害及火灾危害4种。以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变化是祁连山区灌木林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地域改变的主要原因。近、现代以来,人为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使灌木林面积在其自然分布区域内迅速减少,并导致病虫鼠害和火灾的严重发生危害,加剧了灌木林的衰退。提出预防和控制灌木林灾害的对策为:(1)全球合作,减缓全球环境变化;(2)加强管理,制止人为破坏;(3)积极防治,减轻病虫鼠害;(4)全面监控,预防森林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灌木林 灾害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志成 孙小霞 +4 位作者 沈海岗 袁虹 裴雯 倪自银 朱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鳞翅目昆虫共38科632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夜蛾科190种、尺蛾科137种、螟蛾科67种、蛱蝶...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鳞翅目昆虫共38科632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夜蛾科190种、尺蛾科137种、螟蛾科67种、蛱蝶科29种、小卷蛾科27种、卷蛾科22种、眼蝶科22种、粉蝶科17种、天蛾科11种、灰蝶科11种、灯蛾科1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昆虫 祁连山保护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被引量:6
16
作者 倪自银 孙小霞 +3 位作者 汪有奎 金敏艳 朱杰 蒋志成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8,共4页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种类作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鞘翅目昆虫40科374种,种数较大的科有象甲科47种、叶甲科36种、瓢虫科37种、天牛科34种、齿...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种类作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鞘翅目昆虫40科374种,种数较大的科有象甲科47种、叶甲科36种、瓢虫科37种、天牛科34种、齿小蠹科29种、芫菁科22种、步甲科16种、吉丁虫科15种、鳃角金龟科14种、肖叶甲科11种、拟步甲科10种。概括分析了它们的生态学、经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昆虫 祁连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盛殿军 汪有奎 +3 位作者 王零 李进军 尹承陇 孙小霞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22-25,共4页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半翅日(Hemiptera)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半翅目昆虫13科71种,其中:盲蝽科16种、土蝽科1种、长蝽科8种、红蝽科1...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半翅日(Hemiptera)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半翅目昆虫13科71种,其中:盲蝽科16种、土蝽科1种、长蝽科8种、红蝽科1种、蛛缘蝽科1种、缘蝽科4种、同蝽科4种、蝽科21种、异蝽科1种、网蝽科3种、姬蝽科5种、猎蝽科3种、花蝽科3种。按食性分,植食性的59种,捕食性的12种。查清了它们的分布,分析了生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日 昆虫 祁连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现状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俊 《甘肃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介绍了祁连山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客观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简要论述森林防火的必要性、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途径以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森林防火工作做出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森林防火 必要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虫害及治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有奎 《甘肃林业科技》 1994年第4期71-77,共7页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种类较多,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生态效益下降。本文报道了区内当前发生的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分析了虫害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适宜本区特点的管理措施、治理策略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 森林 虫害 治理 祁连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Map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元鸿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12-213,219,共3页
该文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管理为目标。利用SuperMap作为GIS开发平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2003(C#.NET)为开发工具,收集整理数据,建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经过测试表明:系统安全可靠,... 该文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管理为目标。利用SuperMap作为GIS开发平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2003(C#.NET)为开发工具,收集整理数据,建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经过测试表明:系统安全可靠,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系统的建成为实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森林防火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GIS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