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天敌种类调查(二)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明 倪自银 倪永清 《昆虫天敌》 CSCD 2003年第2期68-74,共7页
本文报道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鞘翅目(Coleoptera)
关键词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 昆虫天敌 种类 鞘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天敌种类调查(四)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明 倪永清 倪自银 《昆虫天敌》 CSCD 2003年第4期153-160,共8页
本文报道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膜翅目 (Hymenoptera)天敌昆虫 1 7科 88种。
关键词 祁连山 自然保护区 膜翅目 昆虫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天敌种类调查(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明 张建奇 倪自银 《昆虫天敌》 CSCD 200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本文报道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翅目 (Diptera)天敌昆虫 7科 63种。
关键词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 昆虫天敌 种类 双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灾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4
作者 倪自银 汪有奎 +1 位作者 杨全生 袁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采取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遭受的灾害主要为全球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病虫鼠危害及火灾危害4种。以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变化是祁连山区灌木林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地域改变的主要原因。近、现代以来,人为的... 采取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遭受的灾害主要为全球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病虫鼠危害及火灾危害4种。以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变化是祁连山区灌木林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地域改变的主要原因。近、现代以来,人为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使灌木林面积在其自然分布区域内迅速减少,并导致病虫鼠害和火灾的严重发生危害,加剧了灌木林的衰退。提出预防和控制灌木林灾害的对策为:(1)全球合作,减缓全球环境变化;(2)加强管理,制止人为破坏;(3)积极防治,减轻病虫鼠害;(4)全面监控,预防森林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灌木林 灾害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大山生物资源多样性调查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刚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东大山自然保护站生物资源种类丰富。本文重点选用野外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从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两大角度调查研究了区域内生物资源多样性,结果表明:东大山共有野生植物46科102属152种,按照栽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用途可分为花卉... 东大山自然保护站生物资源种类丰富。本文重点选用野外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从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两大角度调查研究了区域内生物资源多样性,结果表明:东大山共有野生植物46科102属152种,按照栽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用途可分为花卉植物、药用植物、园艺植物、染料植物、蜜源植物等多种类型,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共计35科66属77种;还分布有3纲17目36科57属91种野生动物,包括哺乳纲、鸟纲与爬行纲一共三大纲目,以鸟纲种类最多。本文从严格实施“就地保护”、强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管理、强化法制建设三大角度提出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山自然保护站 生物资源 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工作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国虎 高文彬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5期255-256,共2页
指出了保护生态坏境,维护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保障。林业资源面对的主要威胁是火灾,无论是自然火灾还是人为火灾,都会给森林资源带来不可磨灭的损失。基于此,分析了甘肃祁连山地区新形势下林业防火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森林防火... 指出了保护生态坏境,维护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保障。林业资源面对的主要威胁是火灾,无论是自然火灾还是人为火灾,都会给森林资源带来不可磨灭的损失。基于此,分析了甘肃祁连山地区新形势下林业防火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森林防火的建议,并阐明了科学防火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资源 护林防火 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数量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丁国民 刘兴明 +1 位作者 倪自银 彭吉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41,共6页
用生存分析和静态生命表研究方法,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16个(20 m×20 m)样地,分析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种群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种群年龄结构不同,属顶级群落的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 用生存分析和静态生命表研究方法,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16个(20 m×20 m)样地,分析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种群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种群年龄结构不同,属顶级群落的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表现为衰退型种群;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为增长型种群.1~5龄级存活曲线较陡,种群死亡率较高;5龄级以后存活曲线相对平缓,死亡率较低.采用指数方程和幂函数对生存曲线的类型进行检验,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和标准化青海云杉林的生存曲线符合DeeveyⅢ型曲线;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的生存曲线符合DeeveyⅡ型曲线.种群数量变化的回归分析和青海云杉生态寿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海云杉种群存活数变化和生态寿命与种群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