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化疗肠损伤发生机制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爽 韩淑贞 +4 位作者 戴瑜婷 修明慧 杜籼芹 和建政 蔺兴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83-593,共11页
肠损伤是临床应用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的进一步应用,并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目前化疗肠损伤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中医药具有极好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化疗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 肠损伤是临床应用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的进一步应用,并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目前化疗肠损伤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中医药具有极好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化疗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损伤等造成肠损伤的相关机制,总结中医药防治的作用,将为防治化疗肠损伤的中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肠损伤 机制 中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诱导肠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康倩 修明慧 +6 位作者 张雪燕 杨丹 王树威 和建政 龚红霞 曹旺杰 苏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391-1402,共12页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高原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就高原低氧造成肠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高原低氧造成肠道形态学、肠道细胞、肠道菌群等肠稳态的改变,引起肠道炎症、氧化损伤等机制及中药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及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肠稳态失衡 抗缺氧 炎症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X-478通过调节HIF-1α介导的糖酵解增强肺癌放疗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杨更强 李洋洋 +4 位作者 李启杨 张尚祖 杨玥 周婷 张利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5-941,共7页
目的:研究PX-478增强肺癌放疗效果的有效性及分子机制。方法:将A549与H460细胞分为空白组、辐射组、辐射联合PX-478组。除空白组外,辐射组与PX-478组给予2Gy X射线辐照建立辐射模型,辐射联合PX-478组在造模后给予10μmol/L PX-478进行干... 目的:研究PX-478增强肺癌放疗效果的有效性及分子机制。方法:将A549与H460细胞分为空白组、辐射组、辐射联合PX-478组。除空白组外,辐射组与PX-478组给予2Gy X射线辐照建立辐射模型,辐射联合PX-478组在造模后给予10μmol/L PX-478进行干预,培养24 h。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IF-1α、GLUT1、HK2、PFK1、PKM2、LDH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辐射组A549、H460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凋亡率增加,HIF-1α、GLUT1、HK2、PFK1、PKM2、LDHA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辐射组相比,辐射联合PX-478组H460,A549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显著减弱,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HIF-1α、GLUT1、HK2、PFK1、PKM2、LDH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PX-478可以通过调节辐射后H460和A549细胞中HIF-1α介导的糖酵解过程,调节能量代谢,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改善放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X-478 放疗 糖酵解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雪燕 戴瑜婷 +5 位作者 王艺璇 何洋 何廷伟 刘永琦 和建政 修明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3,I0002,共11页
枸杞是一种药食两用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加工中。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糖类、黄酮类、花色苷类、原花青素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糖调脂、降压、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通过对枸杞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 枸杞是一种药食两用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加工中。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糖类、黄酮类、花色苷类、原花青素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糖调脂、降压、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通过对枸杞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的研究思路,从传统功效、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枸杞质量标志物预测,为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枸杞多糖 黄酮类 花色苷类 原花青素类 生物碱类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筛选膝骨关节炎模型鼠差异表达蛋白及右归丸延缓膝关节退变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安方玉 颜春鲁 +5 位作者 刘永琦 张艳霞 蒋国凤 邓婕 吕学颖 张蕾蕾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9,共11页
目的利用同位素相对和绝对标记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技术筛选正常大鼠和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研究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模型鼠差异表达蛋白组织蛋白酶K(cathep... 目的利用同位素相对和绝对标记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技术筛选正常大鼠和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研究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模型鼠差异表达蛋白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凝血酶敏感蛋白-2(thrombospondin-2,TSP-2)、Rho蛋白依赖性肌球蛋白磷酸酶(Rho protein-dependent myosin phosphatase,Mprip)和钙调蛋白-1(calmodulin-1,CaM-1)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右归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0.17 g/kg)及右归丸高(4.8 g/kg)、中(2.4 mg/kg)、低(1.2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KOA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6周后分别给予干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右归丸干预组给予不同浓度的右归丸水煎剂,各组大鼠连续灌胃2个月,处死大鼠取膝关节。iTRAQ技术筛选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HE法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法验证各组大鼠软骨组织差异表达蛋白CtsK、TSP-2、Mprip和CaM-1等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共筛选出有意义的差异蛋白1000个(以差异倍数≥1.2或≤0.83为筛选标准),其中上调蛋白442个,下调蛋白558个。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分为59种功能类型,17种参与细胞成分,16种参与基因的分子功能,26种参与生物学过程,Pathway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核糖体、酪氨酸、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戊糖磷酸化通路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其Mankin评分、TSP-2、CtsK等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Mprip、CaM-1等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高剂量组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其软骨组织Mankin评分、TSP-2、CtsK等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Mprip、CaM-1等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的形成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CtsK、TSP-2、Mprip和CaM-1对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右归丸治疗效果可能通过下调TSP-2、CtsK和上调Mprip、CaM-1蛋白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膝骨关节炎 iTRAQ技术 差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思宇 李佳蔚 +5 位作者 李程豪 李玲 郭晴阳 邱璐 周世琴 刘永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世界各地人类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其目前传统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预后尚无法达到预期,因此亟须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手段。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被视为癌症的标志,恶性肿瘤细胞通过有氧糖酵...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世界各地人类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其目前传统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预后尚无法达到预期,因此亟须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手段。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被视为癌症的标志,恶性肿瘤细胞通过有氧糖酵解途径摄取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获取少量能量并生成乳酸。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作为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在肿瘤细胞的代谢改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证明LDH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具有高表达特性,在临床上其高表达常与肿瘤的预后不良和高转移率有关,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靶点。本文综述了LDHA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A 乳酸代谢 糖酵解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后骨破坏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雪林 明海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0-644,共5页
晚期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病率高,骨折、神经压迫、骨痛等并发症多,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肺癌骨转移后,癌细胞和骨组织微环境间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多种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其中,通过复杂的机制最终... 晚期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病率高,骨折、神经压迫、骨痛等并发症多,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肺癌骨转移后,癌细胞和骨组织微环境间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多种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其中,通过复杂的机制最终形成成骨性骨破坏、溶骨性骨破坏及混合性骨破坏。尽管目前对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在调控成骨/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骨溶解方面的确切分子机制及相互作用方式仍未阐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揭开肺癌骨转移后骨破坏过程的完整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肺癌骨转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治疗靶点。本文从溶骨性骨破坏、成骨性骨破坏和混合性骨破坏3个方面阐述近年来对肺癌骨转移后骨破坏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骨破坏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APS)及联合顺铂(DDP)抑制小鼠Lewis肺癌复发瘤生长的机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丹 李杨 +4 位作者 王雪林 王彦君 马寅瑞 陈彦文 明海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及联合顺铂(DDP)对小鼠Lewis肺癌术后复发瘤病理形态及转移相关蛋白CD44、CD62P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10只作为供瘤组,另外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50、100、200)μg/mL APS处理组、6 mg/...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及联合顺铂(DDP)对小鼠Lewis肺癌术后复发瘤病理形态及转移相关蛋白CD44、CD62P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10只作为供瘤组,另外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50、100、200)μg/mL APS处理组、6 mg/kg DDP处理组、3 mg/kg DDP联合(50、100、200)μg/m L APS处理组,每组10只。取供瘤组小鼠瘤组织制备Lewis瘤单细胞悬液接种于每只小鼠左侧后肢爪垫内侧皮下10 d后,切除爪垫瘤组织,建立肺癌术后复发转移模型;造模次日起给药,第16天脱颈处死。采用HE染色法观察术后复发瘤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复发瘤中CD44、CD62P和OP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处理组复发瘤组织坏死加重,尤以DDP联合200μg/mL APS处理组更明显,且各处理组CD44、CD62P和OPN蛋白的表达均有降低,以DDP以及DDP联合(100、200)μg/m L APS处理组最为显著。结论DDP联合APS能抑制Lewis肺癌细胞生长并降低瘤组织CD44、CD62P和OPN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APS) LEWIS肺癌 顺铂(DDP) CD44 CD62P 骨桥蛋白(O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模型鼠软骨组织显微结构及热休克蛋白90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安方玉 颜春鲁 +7 位作者 刘永琦 王继龙 赵磊 夏鹏飞 骆亚莉 王国文 赵崇博 邓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显微结构和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右归丸防治KOA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KOA模型组、...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显微结构和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右归丸防治KOA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KOA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和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KOA模型,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HE染色法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Makin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OL-Ⅱ)的表达;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和COL-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KOA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明显升高,软骨组织Hsp90α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1β、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COL-Ⅱ和Fn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KOA模型组相比,右归丸高剂量干预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和Hsp90α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Fn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右归丸中、高剂量组COL-Ⅱ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右归丸各干预组IL-1β、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仅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结论:右归丸通过下调Hsp90α的蛋白表达并上调Fn的蛋白表达来减缓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有效保护KOA模型大鼠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膝骨关节炎 纤连蛋白 热休克蛋白90Α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模型鼠软骨组织凋亡和基质降解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颜春鲁 安方玉 +7 位作者 汪永锋 刘永琦 蔺兴遥 蒋国凤 赵磊 蒋溪媛 吕学颖 石彪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凋亡和基质降解调控基因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右归丸防治KOA的机制.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KOA模型组,KOA+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硫酸氨基葡... 目的通过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凋亡和基质降解调控基因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右归丸防治KOA的机制.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KOA模型组,KOA+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硫酸氨基葡萄糖),KOA+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KOA模型,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HE染色法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Mankin评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B淋巴细胞瘤分子-2(B-cell lymphoma-2,Bcl-2)、B淋巴细胞瘤分子-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aspartate-specific cysteine protease-3,caspase-3)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软骨组织Ⅱ型胶原(collagenⅡ,COLⅡ)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KOA模型组、KOA+硫酸氨基葡萄糖组、KOA+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的Mankin评分别为0.33±0.073,4.92±0.539,2.76±0.317,3.05±0.253,4.14±0.159,4.38±0.621;COLⅡ评分分别为3.45±0.07,0.39±0.02,3.53±0.11,3.87±0.05,3.15±0.21,0.41±0.13;Bcl-2基因表达分别为2.22±0.08,1.00±0.08,1.75±0.05,1.83±0.11,1.67±0.03,1.12±0.09;Bax的基因表达分别为0.23±0.01,1.00±0.05,0.33±0.03,0.28±0.07,0.42±0.03,0.75±0.01;Caspase-3基因表达分别为0.18±0.01,1.00±0.03,0.26±0.05,0.21±0.02,0.36±0.02,0.83±0.07.与假手术组比较,KOA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Mankin评分明显升高,软骨组织Bcl-2基因表达降低,COL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KOA模型组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KOA模型组相比,KOA+右归丸高剂量干预大鼠软骨组织Mankin评分明显降低,KOA+右归丸中、高剂量干预大鼠软骨组织Bax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基因表达和COL-Ⅱ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KOA+右归丸高剂量组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仅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结论右归丸通过上调Bcl-2表达和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减缓COL-Ⅱ的降解,从而有效保护膝骨关节炎模型鼠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膝骨关节炎 凋亡 Ⅱ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管兔耳草总黄酮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柏龄 侯茜 +1 位作者 胡峰 张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短管兔耳草总黄酮(TF-LBM)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8月龄SAMP8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中、高剂量TF-LBM组5组,每组10只;8月龄SAMR1小鼠10只为正常老化组。低、中、高剂量TF-LBM组以(150、300、6... 目的探讨短管兔耳草总黄酮(TF-LBM)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8月龄SAMP8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中、高剂量TF-LBM组5组,每组10只;8月龄SAMR1小鼠10只为正常老化组。低、中、高剂量TF-LBM组以(150、300、600)mg/kg TF-LBM灌胃,阳性药物组以0.65 g/kg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模型组和正常老化组用溶解TF-LBM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计算各组小鼠定位航行潜伏期。行为学实验后进行取材,分别取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及海马CA1区组织进行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药物对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短管兔耳草总黄酮对小鼠行为学干预结果观察:与模型组相比,正常老化组、阳性药物组、高剂量组小鼠逃逸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正常老化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组织中IL-1β、IL-6、TNF-α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TF-LBM组IL-1β含量无明显差异,而中剂量TF-LBM组、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IL-1β含量降低。低剂量TF-LBM组、中剂量TF-LBM组、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IL-6含量均降低。低剂量TF-LBM组及中剂量TF-LBM组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TNF-α含量降低。与正常老化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TF-LBM组及阳性对照组IL-1β、IL-6、TNF-α含量均降低。结论短管兔耳草总黄酮可以使SAMP8小鼠行为学得到改善,TF-LBM能够降低脑皮层及海马CA1区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管兔耳草 黄酮类 炎性细胞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联合顺铂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庄梦婕 刘丹 +2 位作者 陈彦文 明海霞 李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及联合顺铂(DDP)对Lewis肺癌(LLC)移植瘤小鼠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CytC)和高温必需丝氨酸蛋白酶A2(Omi/HtrA2)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0、100、200)μg/mL APS处理组、6 mg/kg...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及联合顺铂(DDP)对Lewis肺癌(LLC)移植瘤小鼠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CytC)和高温必需丝氨酸蛋白酶A2(Omi/HtrA2)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0、100、200)μg/mL APS处理组、6 mg/kg DDP处理组、3 mg/kg DDP联合(50、100、200)μg/mL APS处理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80只均接种1×107LLC细胞0.2 mL于右前肢腋窝皮下,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次日起,治疗组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0.3 mL药物。每周注射1次DDP,其余药物每天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0 d,于第21天处死。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法检测移植瘤细胞中的Cyt C及Omi/HtrA2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100、200)μg/mL APS处理及3 mg/kg DDP联合(100、200)μg/mL APS的荷瘤小鼠肿瘤质量减轻。与模型组小鼠比较,200μg/mL APS联合3 mg/kg DDP小鼠的肿瘤细胞坏死最为明显,各处理组的肿瘤组织中Cyt C、Omi/Htr A2蛋白水平均增加,200μg/mL APS联合3 mg/kg DDP小鼠的肿瘤组织增加最明显。结论APS及联合DDP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可能与肿瘤细胞Cyt C、Omi/Htr A2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APS) LEWIS肺癌 顺铂 细胞色素C 丝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自噬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雪林 李杨 +2 位作者 刘丹 王彦君 明海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76-1680,共5页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APS)对人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黄嘌呤氧化酶(XOD)建立自噬模型,分别以APS(100、200、400)mg L-1浓度及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进行干预;CCK-8法、...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APS)对人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黄嘌呤氧化酶(XOD)建立自噬模型,分别以APS(100、200、400)mg L-1浓度及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进行干预;CCK-8法、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PS对人肺癌A549细胞自噬模型增殖、自噬体及自噬标记分子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生长加快,自噬小体数量增多,模型组LC3B及PI3K蛋白表达增高,p62及AKT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PS(200、400)mg·L^-1浓度组细胞生长减慢,自噬小体数量减少,LC3B及PI3K蛋白表达下降,p62及AKT显著性增高(P<0.05);与3-MA组比较,APS(200 mg·L^-1)浓度组LC3B蛋白表达下降(P<0.05),APS(400 mg·L^-1)浓度组PI3K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APS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的自噬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A549细胞 自噬 黄嘌呤氧化酶 PI3K/AKT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自噬并调节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雪林 李杨 +2 位作者 刘丹 王彦君 明海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黄嘌呤氧化酶(XOD)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的自噬作用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0μg/mL APS处理组、200μg/mL AP...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黄嘌呤氧化酶(XOD)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的自噬作用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0μg/mL APS处理组、200μg/mL APS处理组及400μg/mL APS处理组,除对照组,其余4组均需XOD诱导24 h建立自噬模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态、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体数量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LC3B、mTOR、beclin1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自噬体数量增多,且LC3B、beclin1蛋白水平升高, mTOR蛋白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200、400)μg/mL APS处理组细胞自噬体数量显著减少, LC3B、beclin1蛋白水平降低, mTOR蛋白水平升高。结论 APS可降低XOD诱导的A549肺癌细胞自噬水平,并降低LC3B、beclin1蛋白表达、增加mTOR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A549细胞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 BECLIN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安方玉 颜春鲁 +7 位作者 张艳霞 金华 刘永琦 赵磊 夏鹏飞 成新平 靳安顺 杨晓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9-487,共9页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6周后给予药物干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按4.8、2.4、1.2 g/kg灌胃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0.17 g/kg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8周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大鼠。HE法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MP-14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PI3K、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MMP-14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ankin评分(4.92±0.539)、IL-6(4.66±0.02)、MMP-14(2-ΔΔCt值5.70±0.02、评分结果4.27±0.15、蛋白灰度值0.89±0.03)、PI3K蛋白灰度值(1.19±0.09)、pAkt蛋白灰度值(2.48±0.22)、NF-κB(蛋白灰度值2.14±0.17)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右归丸高剂量组大鼠Mankin评分(3.05±0.253)、右归丸中、高剂量组MMP-14(2-ΔΔCt值3.47±0.05、1.08±0.01、评分结果3.07±0.37、0.76±0.12、蛋白灰度值0.59±0.03、0.28±0.07)和pAkt(蛋白灰度值1.51±0.13,1.30±0.07)等指标均明显降低,右归丸各干预组IL-6(2-ΔΔCt值2.27±0.09、1.65±0.05、1.15±0.04)、PI3K蛋白灰度值(0.67±0.11、0.62±0.11、0.45±0.05)和NF-κB蛋白灰度值(0.73±0.16、0.65±0.19、0.62±0.13)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右归丸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中PI3K、pAkt、MMP-14和IL-6的表达达到治疗KO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膝骨关节炎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COVID-19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玉 靳晓杰 +7 位作者 赵磊 夏鹏飞 罗宏 李潮新 石生青 刘秀珠 张志明 刘永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6-1331,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方法 借助TCMSP和TCMID检索连花清瘟颗粒中连翘、金银花、麻黄所含成分,并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结合能力较高的成分,...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方法 借助TCMSP和TCMID检索连花清瘟颗粒中连翘、金银花、麻黄所含成分,并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结合能力较高的成分,分析其结合模式。通过SwissTarget数据库预测连花清瘟颗粒中各药材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构建“药材-归经”及“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模型,并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关键性成分。采用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Prism软件及Omicshare数据库绘制柱状图及气泡图。结果 连花清瘟颗粒中芹菜素、桔皮素、刺槐素、去甲麻黄碱、甘草查耳酮、大黄素甲醚、血清素与SARS-CoV-2 S蛋白具有较高亲和力,有10种药材归肺经;“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模型中包含12种药材、184个化合物、145个作用靶点;聚类分析得到51种关键性成分,主要为黄酮、黄酮苷、甾醇、蒽醌;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554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33条信号通路。结论 连花清瘟颗粒中芹菜素、桔皮素、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成分能与SARS-CoV-2 S蛋白结合阻止病毒的入侵,并与HARS、PIK3R1、AKT1、ESR2、PTGS2、HSP90AA1结合调控免疫、炎症等信号通路来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颗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物质基础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彦君 李杨 +5 位作者 王雪林 李欣泽 梁乾坤 陈彦文 杨玲玲 明海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对博来霉素所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阳性对照,20 mg/kg)及镰形棘豆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对博来霉素所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阳性对照,20 mg/kg)及镰形棘豆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经气管单次滴注博来霉素(5 mg/kg)进行造模;第15天开始,镰形棘豆总黄酮组和醋酸泼尼松组灌胃相应剂量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 d。第29天,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肺泡炎症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p-JAK1、p-STAT1蛋白及JAK1、STAT 1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性细胞浸润评分、肺组织p-JAK1、p-STAT1蛋白与JAK1、STAT 1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镰形棘豆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及醋酸泼尼松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性细胞浸润评分、肺组织p-JAK1、p-STAT1蛋白与JAK1、STAT 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可能通过降低JAK1、STAT1表达改善IPF大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总黄酮 特发性肺纤维化 JAK1 ST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肺癌细胞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18
作者 明海霞 申明 +4 位作者 陈彦文 李杨 杨玲玲 梁乾坤 刘兆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 通过选择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该模型是否成功。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转移... 目的 通过选择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该模型是否成功。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转移前微环境模型。每日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运用高通量酶标仪检测小鼠体内肿瘤荧光信号。取小鼠肺组织观察转移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移前肺组织微环境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赖氨酰氧化酶(LOX)、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多功能蛋白聚糖(VCAN)、纤连蛋白(F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精神萎靡。模型组小鼠肺脏可检测到明确的荧光信号,且信号强度与造模天数呈正相关;14 d时模型组小鼠LOX、 MMP9、 VCAN、 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4 d时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肺间隙增厚,肺泡萎缩,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21天时可观察到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已形成转移病灶。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转移前微环境成熟时间约为14 d。结论 成功建立了Lewis肺癌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转移前微环境 肿瘤转移 动物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形棘豆总黄酮通过调控JAK1/STAT1/SOCS3信号通路减轻特发性肺纤维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欣泽 王彦君 +4 位作者 李杨 梁乾坤 陈彦文 杨玲玲 明海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5-912,共8页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FOFB)调控Janus激酶1(JAK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1(STAT1)/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信号通路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体外模型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含低浓度FOFB血清组...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FOFB)调控Janus激酶1(JAK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1(STAT1)/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信号通路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体外模型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含低浓度FOFB血清组、含中浓度FOFB血清组、含高浓度FOFB血清组和含吡非尼酮血清组,每组10只,并按照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取含药血清。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FL-1分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含低浓度FOFB血清组、含中浓度FOFB血清组、含高浓度FOFB血清组和含吡非尼酮血清组。采用纤维化诱导剂转化生长因子β1建立IPF体外模型,CCK-8法筛选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时间,进行最佳时间干预;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COL I)、Ⅲ型胶原(COL 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以验证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FOFB对细胞内粗面内质网的影响;RT-qPCR检测SOCS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JAK1、p-STAT1、SOCS3、TNF-α、IL-1β、ICAM1和MCP1的蛋白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时间为120 h。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COL I、COL Ⅲ和α-SM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提示模型建造成功;经过FOFB干预后,COL I、COL Ⅲ和α-SM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粗面内质网数量增加;经过FOFB干预后,粗面内质网数量逐渐降低,且其结构逐渐呈囊泡状。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p-JAK1、p-STAT1、TNF-α、IL-1β、ICAM1及MCP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CS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FOFB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JAK1/STAT1信号通路被显著抑制,其中p-JAK1、pSTAT1、TNF-α、IL-1β、ICAM1及MCP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OCS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FOFB在IPF体外模型中可能通过升高SOCS3表达而抑制JAK1/STAT1信号通路,从而延缓IPF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总黄酮 特发性肺纤维化 JAK1/STAT1/SOCS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