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猪肺疫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袁亚莉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5-15,共1页
-
文摘
猪肺疫是以败血症、咽喉炎和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猪疫病。故此,临床上又把该病称作猪出血性败血病、锁喉风。该病多为散发性,不像猪瘟那样传染猛烈,但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最常见于春秋两季。1病原猪肺疫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短小球杆状,有荚膜,用美蓝或瑞氏法染色的病料涂片,镜下观察可见菌体两端着色较深,中部较浅,为两极着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表现。
-
关键词
猪肺疫
中西医治疗
多杀性巴氏杆菌
革兰氏染色
预防
出血性败血病
胸膜肺炎
一年四季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简论规范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勇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8-58,共1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对动物食品安全问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绿色、环保、健康的食品成为消费者追求的食品理想。近些年来,重大人畜共患病,非法倒卖病死动物等一系列公共卫生及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解决动物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
关键词
动物食品安全
病死动物
人畜共患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
公共卫生
饲料添加剂
生活水平
拉网式检查
定点屠宰场
有毒物质
-
分类号
S851.2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猪丹毒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袁亚莉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6-26,共1页
-
文摘
猪丹毒病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疫病,俗称"打火印",该病的特征为高度发热和在皮肤上形成特异性疹块,慢性病例多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并导致发育停滞和恶病质。3—12月龄以内的猪发病最多,哺乳仔猪及老龄猪较少。本病常为地方性流行病,有时也能传播到广大的地区。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1病原猪丹毒的病原为极纤细的猪丹毒杆菌,形状呈直杆或稍弯杆状。
-
关键词
猪丹毒病
治疗
预防
化脓性关节炎
猪丹毒杆菌
心内膜炎
哺乳仔猪
伤口感染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牛口蹄疫中西医防控措施
- 4
-
-
作者
白海涛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56-56,共1页
-
文摘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黄”,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形成水泡为其特征。牛也属易感动物之列。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其发病急,传播快,蔓延广,可造成很大影响和损失。临床上主要是口腔病变而影响采食和咀嚼,引起患牛乏弱掉膘。蹄部病变影响站立和行动,年老体弱者往往因机体衰败而死亡。其病程表现一般为良性经过,一旦出现恶性表现,则可引起大批死亡。本文仅以牛口蹄疫为例,就对其中医治疗与大家作一探讨。
-
关键词
口蹄疫
患牛
口疮
水泡
口腔粘膜
蹄部
影响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对猪饲养关键控制点的探究
- 5
-
-
作者
董秀琴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广东蚕业》
2018年第9期25-26,共2页
-
文摘
尽管在经历"猪周期"后,总体范围内猪的饲养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猪的养殖在我国历史悠久,尤其在较偏僻的农村,猪养殖是家家户户不可少的,可以说全家的伙食改善都放在了一头"年猪"上。但纵观周边农户养猪,多为粗犷,在精细把握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无论是饲料利用率还是管理上均存有漏洞。文章谨以此为论,对猪饲养关键点控制进行分析。
-
关键词
猪饲养
关键控制点
探究
-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 6
-
-
作者
李艳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
文摘
为探究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肉鸡120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共35d,预试期7d,正试期28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2组及3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肉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的肌肉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的熟肉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3组的pH15min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
-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肉鸡
生产性能
肉品质
-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dditive
Broiler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农村散养户的生猪防疫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 7
-
-
作者
赵春生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畜禽业》
2012年第3期50-52,共3页
-
文摘
农村散养户的生猪饲养量在我国部分地区仍占生猪饲养量的70%左右,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村散养户以成本低、投资小、灵活多变的优势,占据了生猪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生猪散养户将会长期存在,搞好农村散养户的生猪防疫,对于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保障猪肉供给和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有紧迫而重大的意义。
-
关键词
生猪防疫
散养户
农村
社会经济条件
生猪市场
生猪生产
食品安全
农民收入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慢性胃炎的中草药治疗
被引量:7
- 8
-
-
作者
鲁国珍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34-34,共1页
-
文摘
猪的慢性胃炎为一类慢性的胃肠道疾病,如果猪得了慢性胃炎会出现胃肠道功能不正常的问题。中兽医把慢性胃炎叫作慢肠黄。这个病通常在一年的任何时候都能发生,小猪得病的几率要明显比大猪要高。这种疾病得病比较缓慢且得病的周期比较长,并且得此病的猪在早期时,其症状往往不是很显著,常常不容易被发现。患这种病的猪得病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气候的突然变化或者是吃了已经发了霉的饲料以及喝了脏水所导致的。
-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肠道
患病猪
中草药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绵羊肺腺瘤病的病理检查及临床诊断
被引量:4
- 9
-
-
作者
任晓明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60-60,共1页
-
文摘
绵羊肺腺瘤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局限于肺脏的肿瘤性疾病。本病具有明显的隐伏性和迁延性,以渐进性消痩、衰竭、呼吸困难、湿性咳嗽和水样鼻漏,以及肺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的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绵羊肺腺瘤病是一种独立的慢病毒感染。本病最初发现于非洲,在当地常以“驱赶病”作为病名,以后传人欧洲、美洲和亚洲。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养羊国家都有本病发生。我国在甘肃、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地,也有本病流行。
-
关键词
绵羊肺腺瘤病
临床诊断
病理检查
病毒感染
肿瘤性疾病
呼吸困难
细支气管
渐进性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羊贫血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张霞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119-119,共1页
-
文摘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数量和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水平的综合病症。临床特征主要是黏膜苍白、心率加快和肌肉无力。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他疾病所伴发的一种综合症。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贫血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
综合病症
临床特征
羊
综合症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医治疗牛瘤胃积食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李振刚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5-55,共1页
-
文摘
瘤胃积食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是各种原因造成大量食物滞留于牛瘤胃,不能运转的一种疾病。以瘤胃容积增大、胃壁扩张、前胃运动神经紊乱为特征。多见于冬、春季节,以牛多见,尤以老龄、体弱、舍饲牛最为多发。
-
关键词
瘤胃积食
牛瘤胃
中医治疗
宿草不转
运动神经
中兽医
紊乱
前胃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牛钩端螺旋体病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何娟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5-25,共1页
-
文摘
牛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畜主要表现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症状、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等特征。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
-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牛
自然疫源性
血红蛋白尿
人畜共患
临床表现
传染病
-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羊传染性脓疱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4
- 13
-
-
作者
焦婷婷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4-34,共1页
-
文摘
羊传染性脓疱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羊传染性脓疱口炎,俗称羊口疮,是羊的一种主要以口腔黏膜发生脓疮、烂斑和疣状增生为特征的病毒性传势病。本病常继发坏死杆菌感染,主要危害幼龄羔羊,在很多养羊地区流行比较普遍。1流行病学1.1自然易感动物本病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危害幼龄羔羊,绵羊、山羊羔皆患。羔羊发病的年龄一般在数日至3月龄左右,但以1月龄左右羔羊居多。
-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羔羊发病
羊口疮
土霉素软膏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浅谈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5
- 14
-
-
作者
冯振兴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畜禽业》
2017年第3期13-14,共2页
-
文摘
布鲁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因该病常常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等症状,故又称传染性流产病,属于人畜共患病。该病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被国家列为二类疫病。综述布病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和危害,提出布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
关键词
布病
防治
措施
-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S85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羊肺炎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庞军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69-69,共1页
-
文摘
肺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实质炎症,这些原发致病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吸入性异物等,也可由上呼吸道疾病蔓延而来.各种羊均可患本病,其中以绵羊发病引起的损失较大,尤其是羔羊较为多发.1 发病原因1.1 感冒圈舍潮湿、闷热,天气突变,寒流侵袭,通风不良并有贼风侵袭等均可导致感冒,如护理不当,救治不愈,即可发展为肺炎.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羊肺炎
上呼吸道疾病
致病因素
发病原因
天气突变
通风不良
寄生虫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马巴贝斯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潘漳海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2013年第4期45-45,共1页
-
文摘
马巴贝斯虫病是由驽巴贝斯虫(旧名马焦虫)和马巴贝斯虫(旧名纳氏焦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临床表现发病急、发热、黄疸、贫血,呼吸困难和出血等症状。
-
关键词
马巴贝斯虫病
防治
血液原虫病
驽巴贝斯虫
马属动物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细胞内
-
分类号
S858.2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家禽卵黄性腹膜炎的防治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张婷婷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0-70,共1页
-
文摘
在临床上,卵黄性腹膜炎是高产蛋鸡最常见的疫病之一,发病后可导致产蛋量下降和死亡,少部分鸡出现卵黄性腹膜炎可能造成鸡群死淘率的增加,发病鸡增多则会给鸡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防范。
-
关键词
卵黄性腹膜炎
防治
家禽
高产蛋鸡
产蛋量下降
经济损失
死淘率
疫病
-
分类号
S858.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医治疗母猪产后不食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赵形霞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110-110,共1页
-
文摘
母猪产后不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机能紊乱性疾病,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病之一,表现为母猪只喝水而不吃食,粪便干燥,尿少色黄,继而泌乳量减少,仔猪吃不够乳汁,抵抗力下降,发生下痢,造成营养不良,使仔猪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全窝仔猪死亡,对于母猪自身出现身体消瘦,断奶后乏情或屡配不孕,严重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产后不食
母猪
中医治疗
仔猪死亡
断奶后乏情
营养不良
发育受阻
屡配不孕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刘琴琴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3-43,共1页
-
文摘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本病于1976年~1977年首先发现于比利时和英国的一些种猪场,在各种年龄的猪群中爆发了急性腹泻。其病原经查明是一种不同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类冠状病毒(CVL)。
-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防治
肠道传染病
急性腹泻
冠状病毒
种猪场
比利时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和牛囊尾蚴病病理和防治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王诚
-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22-22,共1页
-
文摘
猪囊尾蚴(猪囊虫)是寄生在人体的带科带属的猪带绦虫(有钩绦虫)的幼虫。牛囊尾蚴(牛囊虫)是寄生在人体的牛带吻绦虫(无钩绦虫)的幼虫。人是它们的终末宿主,猪、牛分别是它们的中间宿主。同时人体也可感染猪囊虫;因此,绦虫蚴病在公共卫生学上有重要意义。1病原1.1猪囊尾蚴1.1.1幼虫。成熟的猪囊虫呈椭圆形,约黄豆大,为乳白色半透明包囊,长约6~10mm,宽约5mm。
-
关键词
囊尾蚴
猪囊虫
囊虫病
猪带绦虫
孕卵节片
无钩绦虫
肉品检验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