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金秋艳 马存世 顾振东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对甘肃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建设情况的分析,总结了保护区建设管理方面的成效,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甘肃省林业自然保护区下一步的发... 通过对甘肃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建设情况的分析,总结了保护区建设管理方面的成效,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甘肃省林业自然保护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系统 保护区建设管理 成就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玄参科植物新记录及其地理分布
2
作者 马存世 黄华梨 +3 位作者 张广忠 张露荷 金秋艳 杨宇翔 《甘肃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7-8,共2页
报道了甘肃省玄参科新记录水茫草属Limosella L.及新记录种水茫草Limosella aquatica L.,并介绍了其地理分布。
关键词 甘肃 水茫草属 水茫草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史生晶 高军 +2 位作者 王春霞 蒋震 陈学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儿保护区 维管植物 区系分析 地理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增福 高军 +3 位作者 马小强 白永兴 高云峰 陈学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4,共7页
本文首次报道甘肃分布的豆科苦葛属(Toxicopueraria A.N.Egan&B.Pan bis)、茜草科虎刺属(Damnacanthus C.F.Gaertn.)、茶茱萸科无须藤属(Hosiea Hemsley&E.H.Wilson)、茄科龙珠属〔Tubocapsicum(Wettst.)Makino〕4个新记录属,... 本文首次报道甘肃分布的豆科苦葛属(Toxicopueraria A.N.Egan&B.Pan bis)、茜草科虎刺属(Damnacanthus C.F.Gaertn.)、茶茱萸科无须藤属(Hosiea Hemsley&E.H.Wilson)、茄科龙珠属〔Tubocapsicum(Wettst.)Makino〕4个新记录属,以及豆科(Fab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茶茱萸科(Icacinaceae)、茜草科(Rubi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茄科(Solanaceae)、唇形科(Lami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13个新记录种——云南苦葛〔Toxicopueraria yunnanensis(Franchet)A.N.Egan&B.Pan bis〕、大头叶无尾果(Coluria henryi Batal)、坚核桂樱〔Laurocerasus jenkinsii(J.D.Hooker)Yüet Lu〕、长蕊杜鹃(Rhododendron stamineum Franchet)、无须藤〔Hosiea sinensis(Oliver)Hemsley&E.H.Wilson〕、短刺虎刺〔Damnacanthus giganteus(Makino)Nakai〕、针叶龙胆(Gentiana heleonastes Harry Smith)、海枫屯(Marsdenia officinalis Tsiang&P.T.Li)、浙赣车前紫草〔Sinojohnstonia chekiangensis(Migo)W.T.Wang〕、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Franchet et Savatier)Makino〕、浙荆芥(Nepeta everardi S.Moore)、裂苞香科科(Teucrium veronicoides Maximowicz)和具柄冬青(Ilex pedunculosa Miq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分布 被子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鸟类新纪录——丝光椋鸟
5
作者 白永兴 胡明虎 +4 位作者 马存世 刘建军 李辉 高云峰 张立勋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0-700,共1页
2015年3月31日13∶58,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野生动物调查过程中,于裕河保护站附近河边的一棵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树枝上发现1只体长约20 cm的银灰色鸟。为确认该鸟种类,在距其约20 m的地方,用Canon EF 100~400 mm进行拍... 2015年3月31日13∶58,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野生动物调查过程中,于裕河保护站附近河边的一棵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树枝上发现1只体长约20 cm的银灰色鸟。为确认该鸟种类,在距其约20 m的地方,用Canon EF 100~400 mm进行拍照(图1),地理坐标:32°59′54″N,105°29′06″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椋鸟 甘肃省 自然保护区 鸟类 野生动物调查 CANON 银灰色 臭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秋艳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在分析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湿地环境及湿地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管理现状 对策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秋季水鸟同步调查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蒋震 何丽萍 +1 位作者 高军 陈蓉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28-31,44,共5页
2016年10月23日和11月6日,在甘肃苏干湖、党河水库、盐池湾湿地、张掖黑河湿地、民勤红崖山水库、黄河兰州段、黄河靖远段、尕海湿地,对迁徙鸟类开展同步调查。观测到国家重点同步调查水鸟25种161824只,非国家重点调查水鸟23种,非国家... 2016年10月23日和11月6日,在甘肃苏干湖、党河水库、盐池湾湿地、张掖黑河湿地、民勤红崖山水库、黄河兰州段、黄河靖远段、尕海湿地,对迁徙鸟类开展同步调查。观测到国家重点同步调查水鸟25种161824只,非国家重点调查水鸟23种,非国家调查鸟类18种,其中以凤头潜鸭个体数量占绝对多数,斑背潜鸭为近年首次发现。进而对重要水鸟迁徙、分布趋势,以及甘肃省重要湿地的基本情况、干扰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甘肃省 秋季 同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鸟类新纪录——灰冠鹟莺
8
作者 蒋震 鲁明耀 +1 位作者 汪杰 高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5-665,共1页
2016年4月12—16日,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五马保护站林区(105°24'37″E,33°08'33″N,海拔1 764 m)多次观测到1种鸟,该鸟顶冠纹灰色,金黄色眼眶,眼眶后侧有细断缝;无翼带;外侧尾羽下部白色,常能看到枕部起角,喜在居民... 2016年4月12—16日,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五马保护站林区(105°24'37″E,33°08'33″N,海拔1 764 m)多次观测到1种鸟,该鸟顶冠纹灰色,金黄色眼眶,眼眶后侧有细断缝;无翼带;外侧尾羽下部白色,常能看到枕部起角,喜在居民点附近的低矮灌丛活动。经查阅相关文献(郑光美,1976;郑作新,1978;王香亭,1991;陈服官等,1998;约翰·马敬能等,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鸟类 自然保护区 金黄色 居民点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笑属植物甘肃新记录种——峨眉含笑
9
作者 顾振东 王春霞 +1 位作者 高军 何明岗 《甘肃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8-9,共2页
记录了含笑属甘肃新记录种——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 Finet et Gagnep.,描述了该种形态特征与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西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
关键词 峨眉含笑 甘肃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阳的一个新寄主植物:盐爪爪
10
作者 陈金元 陈学林 +1 位作者 廉永善 王春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86,共2页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为中国锁阳科全寄生植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作用,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酸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等~([1]).锁阳的寄主有白刺属(Nitraria L.)~([2])、红砂属(Reaumuri...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为中国锁阳科全寄生植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作用,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酸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等~([1]).锁阳的寄主有白刺属(Nitraria L.)~([2])、红砂属(Reaumuria L.)~([2])、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 Bunge)~([3])及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Maxim.)Bobr)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锁阳科 盐爪爪 润肠通便 多裂骆驼蓬 寄生植物 白刺属 补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记录——黑尾地鸦Podoces hendersoni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振东 马存世 +5 位作者 王承勋 贾斌斌 任巧兰 许明 张杰 高军 《甘肃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11-12,19,共3页
首次报道了黑尾地鸦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该鸟为留鸟型,主要栖息在白刺、梭梭等荒漠植物群落中,取食荒漠植物果实及荒漠林昆虫,对控制荒漠林害虫的发生、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鸟的发现,说明其分布... 首次报道了黑尾地鸦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该鸟为留鸟型,主要栖息在白刺、梭梭等荒漠植物群落中,取食荒漠植物果实及荒漠林昆虫,对控制荒漠林害虫的发生、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鸟的发现,说明其分布区由原河西走廊的西端延伸到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地鸦 新记录 民勤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勇 龚大洁 +2 位作者 黄帅 高军 张明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9-591,共13页
参考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收集近年来甘肃省两栖爬行类相关研究文献,结合2018—2019年的野外调查,对甘肃两栖爬行动物名录进行了整理与修订,结果表明,甘肃现分布有两栖动物2目10科20属36种,爬行动物2目17科38... 参考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收集近年来甘肃省两栖爬行类相关研究文献,结合2018—2019年的野外调查,对甘肃两栖爬行动物名录进行了整理与修订,结果表明,甘肃现分布有两栖动物2目10科20属36种,爬行动物2目17科38属70种;与《甘肃脊椎动物志》相比,增加20种,删除10种;与《甘肃两栖爬行动物》相比,增加16种,删除7种;并对20个物种的归属或学名进行了修订。动物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物种28种(26.42%),东洋界物种56种(52.83%),广布种22种(20.75%);在动物地理省级分布区中,陇南南部山地省物种最多(69.81%),陇南北部山地省次之(29.24%),祁连山地省最少(5.66%)。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种40种;中国特有种42种。本文对甘肃分布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旨在更新及完善甘肃本土生物多样性名录,为甘肃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两栖爬行动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宇翔 马存世 +4 位作者 顾振东 何莉萍 金秋艳 王春霞 蔡明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39-42,共4页
概述了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湿地面积、水资源状况、野生动植物分布等湿地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在强化湿地宣传、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治理、推进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该湿地公园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湿地资源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岷山地区羚牛的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震 连娥 +1 位作者 陈蓉 张英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2007~2010年,在甘肃岷山地区开展了羚牛的调查研究,为了清楚了解羚牛对栖身地的选择性,研究人员选用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的估算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羚牛的栖息环境明显受到坡位、坡度、海拔、植被类型及植被起源的影... 2007~2010年,在甘肃岷山地区开展了羚牛的调查研究,为了清楚了解羚牛对栖身地的选择性,研究人员选用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的估算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羚牛的栖息环境明显受到坡位、坡度、海拔、植被类型及植被起源的影响,其对20°~30°坡度并且处于上坡位的地理环境选择性强;而在坡向的选择性上不具明显偏好。活动范围集中在2 500 m以下的海拔区间,尤为偏好1 500~2 000 m的海拔区间;喜欢栖息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环境中,并且对原始森林具有明显偏好,其次为次生林。在数据分析及其他羚牛栖息地选择的因素组合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羚牛生境选择的生态因子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栖息地选择 甘肃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莉萍 马存世 +3 位作者 张世英 王建华 顾振东 金秋艳 《甘肃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6-53,32,共9页
调查了甘肃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大型野生真菌资源。经初步鉴定,该保护区分布大型真菌有2个亚门48科100属187种。其中:子囊菌亚门真菌有11科22属35种;担子菌亚门有37科78属152种。保护区内食用菌种类有109种,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数... 调查了甘肃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大型野生真菌资源。经初步鉴定,该保护区分布大型真菌有2个亚门48科100属187种。其中:子囊菌亚门真菌有11科22属35种;担子菌亚门有37科78属152种。保护区内食用菌种类有109种,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数的58.3%,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从致病和共生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保护区大型野生真菌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插岗梁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物种种类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莉萍 马存世 +4 位作者 金秋艳 胡明虎 白永兴 马小强 赵志峰 《甘肃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41-43,58,共4页
概述了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种类和组成;从加强栖息地保护、科研监测、开展合作交流、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 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兽类 濒危野生动物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永兴 胡明虎 +5 位作者 马存世 赵志峰 刘建军 马小强 金秋艳 何莉萍 《甘肃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54-57,41,共5页
对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该保护区鸟类有185种,隶属14目38科,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5种,其中:I级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24种。在保护区鸟类分布中,雀形目种类占61.6%,为绝对优势;在雀形目中,鹟科占42.1%,为... 对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该保护区鸟类有185种,隶属14目38科,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5种,其中:I级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24种。在保护区鸟类分布中,雀形目种类占61.6%,为绝对优势;在雀形目中,鹟科占42.1%,为优势科;根据保护区鸟类资源分布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 鸟类资源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发现鸟类新记录——大天鹅Cygnus cygnus
18
作者 马述宏 马存世 +3 位作者 张立勋 李文华 王佳河 王会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20-21,23,共3页
在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大天鹅及2只带1T37、1T46国际环志大天鹅的新记录。该鸟的发现,说明大天鹅在甘肃省的越冬范围由甘南高原延伸到河西走廊东端的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同时说明该湿地公园是其重要的迁徙途经地... 在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大天鹅及2只带1T37、1T46国际环志大天鹅的新记录。该鸟的发现,说明大天鹅在甘肃省的越冬范围由甘南高原延伸到河西走廊东端的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同时说明该湿地公园是其重要的迁徙途经地和越冬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 大天鹅 新记录 鸟类环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蛇类新纪录——红沙蟒Eryx miliaris
19
作者 赵多明 马存世 +4 位作者 张杰 高万林 胡生新 王承勋 李威龙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8-9,21,共3页
首次报道了Eryx miliaris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红沙蟒的发现,对于认识理解该保护区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红沙蟒 新记录 保护对策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2种鸟类新记录——石鸡Alectoris chukar、白背矶鸫Monticola saxatilis
20
作者 赵多明 马存世 +4 位作者 张杰 贾斌斌 胡生新 高万林 李锐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3,共3页
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首次发现的石鸡Alectoris chukar和白背矶鸫Monticola saxatilis 2种鸟类新记录,为进一步开展该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石鸡 白背矶鸫 新记录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