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多糖提取工艺优化与酒泉地产枸杞中多糖及其单糖组成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元 陈卫英 唐富天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以甘肃省酒泉地产枸杞为试验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优化枸杞多糖提取工艺,并对酒泉地产枸杞药材中多糖及其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开展单因素试验,并结合Box-Behnken... 以甘肃省酒泉地产枸杞为试验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优化枸杞多糖提取工艺,并对酒泉地产枸杞药材中多糖及其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开展单因素试验,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按照苯酚-硫酸法测定枸杞中总多糖,利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枸杞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显示,枸杞多糖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20(g∶mL),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0 min。采用上述工艺,酒泉玉门市柳河乡产的枸杞中多糖净提取率最高,为3.83%;利用苯酚-硫酸法和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别测定9批枸杞总多糖含量和自制枸杞多糖的单糖组成,酒泉玉门市花海镇和瓜州县布隆吉乡产的枸杞中总多糖含量较高,为3.21%和3.01%;自制枸杞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平均含量分别为0.62%、1.01%、3.59%、8.22%、3.59%、0.76%和4.79%,且玉门市和瓜州县产的枸杞多糖中单糖含量较高。枸杞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为其加工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节约了时间及经济成本;对酒泉地产枸杞的多糖及单糖组成进行比较分析,可为当地枸杞特色中药材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枸杞多糖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多糖含量 单糖组成 质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化痰口服液微生物检验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瑶 侯晓玲 +1 位作者 郭华荣 向雪娇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
研究清肺化痰口服液的微生物检验方法适用性,并建立其检验检测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通则1106和通则1107相关要求进行适用性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为试验菌,... 研究清肺化痰口服液的微生物检验方法适用性,并建立其检验检测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通则1106和通则1107相关要求进行适用性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为试验菌,大肠埃希菌为控制菌,对清肺化痰口服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需氧菌总数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1∶100),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平皿法,在计数方法验证试验中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检查采用常规法,其菌落生长良好且生化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上述验证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可用于清肺化痰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口服液 方法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跌打丸中非法染色剂金橙Ⅱ检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元 卢建龙 王秀梅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改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跌打丸中非法染色剂金橙Ⅱ检测方法中液相色谱洗脱条件。方法:通过调整原方法洗脱梯度的时间,确定非法染色剂金橙Ⅱ的最佳峰型和保留时间。结果:改进色谱洗脱条件后金橙Ⅱ色谱峰峰型明显优... 目的:改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跌打丸中非法染色剂金橙Ⅱ检测方法中液相色谱洗脱条件。方法:通过调整原方法洗脱梯度的时间,确定非法染色剂金橙Ⅱ的最佳峰型和保留时间。结果:改进色谱洗脱条件后金橙Ⅱ色谱峰峰型明显优于原方法。结论:改进后的液相色谱洗脱条件能使金橙Ⅱ对照品色谱峰峰型佳,分离度良好,供试品溶液中金橙Ⅱ出峰时间处无其他杂质峰干扰,专属性强,结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打丸 金橙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洗脱条件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中3种非法添加染色成分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朱顺娟 陈卫英 +3 位作者 魏伟 侯建忠 王小鹏 郭华荣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9-73,共5页
建立四神丸中胭脂红、酸性红73、赤藓红等3种非法添加染色成分的检测方法。TLC法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氨水-水(2∶2∶3∶1∶1)为展开剂,日光下检视;HPLC法采用Agilent 5TC-C_(18)(2)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以乙腈-0.02... 建立四神丸中胭脂红、酸性红73、赤藓红等3种非法添加染色成分的检测方法。TLC法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氨水-水(2∶2∶3∶1∶1)为展开剂,日光下检视;HPLC法采用Agilent 5TC-C_(18)(2)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以乙腈-0.02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5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14批四神丸样品中均未检出阳性样品。模拟阳性样品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胭脂红、酸性红73、赤藓红分别在12.92~77.57μg/mL、8.32~49.92μg/mL、5.28~31.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4%、97.20%、94.47%,RSD分别为2.60%、2.62%、2.05%(n=6)。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四神丸中3种非法添加染色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非法添加染色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胭脂红 酸性红73 赤藓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莳萝子及常见混淆品鉴别方法研究
5
作者 侯建忠 朱顺娟 +3 位作者 李瑶 魏伟 侯晓玲 殷丽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7-70,F0003,共5页
建立莳萝子及常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以区分不同形状的莳萝子。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市售和采集的莳萝子、千里香、小茴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市售莳萝子实为毒芹子,市售千里香实为莳萝子。莳萝子、毒芹子、小茴香... 建立莳萝子及常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以区分不同形状的莳萝子。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市售和采集的莳萝子、千里香、小茴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市售莳萝子实为毒芹子,市售千里香实为莳萝子。莳萝子、毒芹子、小茴香3种药材在性状和显微上存在明显差异,莳萝子分果呈扁广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条脊棱,两侧的脊棱呈翅状;小茴香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毒芹子分果呈半圆球形,两侧的脊棱不呈翅状。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254 nm处检视,莳萝子薄层色谱图中仅可见与芹菜脑位置和颜色一致的斑点,毒芹子、小茴香中还可见其他斑点。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区分莳萝子及其混淆品,可为莳萝子、毒芹子、小茴香3种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莳萝子 毒芹子 小茴香 显微 薄层色谱 香芹酮 芹菜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盐炙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6
作者 王小鹏 马天翔 +2 位作者 刘文海 侯建忠 朱顺娟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建立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盐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盐炙机理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采用HPLC方法建立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生品和盐炙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 建立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比较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盐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盐炙机理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采用HPLC方法建立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生品和盐炙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色谱图进行处理,采用SMICA13.0软件对生品和盐炙品各10批样品共有峰峰面积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标定了2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9个色谱峰;通过OPLS-DA分析,共筛选出14个共有峰为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生品和盐炙品的差异性成分(VIP>1),分别为20号(反式茴香脑)、19号(α-蒎烯)、18号(川楝素)、15号(异川楝素)色谱峰(盐炙后响应降低),17号、14号、12号、6号(异槲皮素)、13号、16号(山奈酚)、5号、8号色谱峰(盐炙后响应增加),以及21号(槲皮素)、22号色谱峰(盐炙后新增加的色谱峰)。试验结果表明川楝子-小茴香盐炙前后成分差异显著,川楝素、异川楝素、反式茴香脑、α-蒎烯、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素可作为二者的差异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小茴香 盐炙 指纹图谱 多元统计分析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茴香橘核丸中7种成分
7
作者 侯建忠 李瑶 +3 位作者 朱顺娟 魏伟 侯晓玲 殷丽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茴香橘核丸中青皮、补骨脂、延胡索、木香、小茴香、八角茴香等多味药材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4.6 mm×250.0 mm,5μm)色谱柱,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茴香橘核丸中青皮、补骨脂、延胡索、木香、小茴香、八角茴香等多味药材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4.6 mm×250.0 mm,5μm)色谱柱,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290 nm(分时段切换),柱温31℃。结果显示,橙皮苷在60.42~362.55μg/mL、补骨脂素在4.88~29.25μg/mL、延胡索乙素在40.72~244.35μg/mL、异补骨脂素在5.20~31.20μg/mL、木香烃内酯在10.72~64.35μg/mL、反式茴香脑在6.28~37.65μg/mL、去氢木香内酯在11.90~71.4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2分别为0.9997、0.9993、0.9997、1.0000、0.9999、0.9998、0.9997,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0.33%~100.03%,RSD为1.26%~2.85%。该方法专属性强、测定结果准确,可为茴香橘核丸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橘核丸 含量测定 HPLC 分时段切换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的盐对炮制川楝子-小茴香药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8
作者 王小鹏 朱顺娟 +1 位作者 侯建忠 魏伟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考察不同种类的盐对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筛选炮制辅料用盐提供参考。采用不同厂家、不同地区生产的盐,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对川楝子-小茴香(1∶1)药对进行炮制,采用HPLC方法测定各炮制品中川... 考察不同种类的盐对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筛选炮制辅料用盐提供参考。采用不同厂家、不同地区生产的盐,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对川楝子-小茴香(1∶1)药对进行炮制,采用HPLC方法测定各炮制品中川楝素、异川楝素、α-蒎烯、反式茴香脑的含量,采用SPSS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含量差异。结果显示,5种盐炙样品(S1~S5)中α-蒎烯和反式茴香脑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2样品中异川楝素和川楝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样品(P<0.01或P<0.05),其他组样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5种盐对川楝子-小茴香药对中α-蒎烯和反式茴香脑含量的影响相似,Y2号盐(低钠盐)炮制后样品中川楝素和异川楝素含量高于其他盐炙样品。因此,结合文献研究及药效安全性的考虑,优选除低钠盐外的普通盐作为川楝子-小茴香药对的炮制用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小茴香 炮制 辅料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技术在蛤蚧定喘丸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9
作者 伊辉 王小鹏 +1 位作者 朱顺娟 侯建忠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8-80,F0003,共4页
探讨显微技术在蛤蚧定喘丸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蛤蚧定喘丸执行标准规定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并新建未规定检验项目的其他8味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同时建立处方中麦冬混淆品山麦冬的显微检查方法。最终筛选出了处方中瓜... 探讨显微技术在蛤蚧定喘丸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蛤蚧定喘丸执行标准规定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并新建未规定检验项目的其他8味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同时建立处方中麦冬混淆品山麦冬的显微检查方法。最终筛选出了处方中瓜蒌子、紫菀、醋鳖甲、甘草、麦冬、炒紫苏子、炒苦杏仁、石膏等8味药材中镜检率较高的粉末显微特征,作为蛤蚧定喘丸的显微鉴别依据;研究并建立了中成药中麦冬和山麦冬的显微鉴别方法;12批样品中均能检出相应药材的显微特征,均未发现山麦冬的显微特征,表明样品质量在显微鉴别结果上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直观、经济,可更加全面地控制蛤蚧定喘丸的质量,提示传统的显微技术能够在指标成分缺乏或含量过低的中药的鉴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定喘丸 显微鉴别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对土茯苓饮片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向雪姣 马天翔 +4 位作者 杨燕梅 史光伟 朱顺娟 王海涛 朱丽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1-35,共5页
通过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确定可鉴别土茯苓饮片质量的指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被用于15批土茯苓饮片指纹图谱的建立,并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15批土茯苓饮片的差异性... 通过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确定可鉴别土茯苓饮片质量的指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被用于15批土茯苓饮片指纹图谱的建立,并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15批土茯苓饮片的差异性指标成分。结果显示,15批土茯苓样品指纹图谱具有9个共有峰,各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19以上,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良好;HCA结果表明15批土茯苓样品可被分成3类;PCA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能够较好地反映15批土茯苓样品的主要信息;OPLS-DA处理中变量重要性投影(VIP)筛选出的差异性指标成分依VIP值大小分别为色谱峰9号、2号、8号、1号、3号。当前市售土茯苓饮片质量不均,需划分质量等级;土茯苓饮片质控标准有待完善,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质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当归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2种主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元 顾崇梅 郭华荣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30-35,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当归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药材及其提取物中2种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药材及其水蒸汽...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当归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药材及其提取物中2种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药材及其水蒸汽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6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分析;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当归药材指纹图谱,16批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相似度均≥0.937;确定共有峰12个,并且药材中主成分阿魏酸含量为0.89~1.71 mg/g,藁本内酯含量为11.77~31.20 mg/g。CA将不同批次当归药材分为5类,反映了甘肃16个不同产区当归药材的质量特征;通过PCA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91.093%的4个主成分,得到决定当归药材质量的4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CA、PCA方法可以客观、全面、有效地用于当归药材的质量评价,为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指纹图谱 阿魏酸 藁本内酯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金银花微生物污染状况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晓玲 李瑶 +1 位作者 郭华荣 向雪娇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8-72,共5页
对河北、安徽及四川3省10家不同企业、不同环节的20批中药饮片金银花进行检测,全面考察微生物污染程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8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20批中药饮片金银花采用常规平皿法(倾注法)进行... 对河北、安徽及四川3省10家不同企业、不同环节的20批中药饮片金银花进行检测,全面考察微生物污染程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8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20批中药饮片金银花采用常规平皿法(倾注法)进行需氧菌总数(TAMC)、酵母和霉菌总数(TYMC)、耐热菌总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及沙门菌检测,参照其他国家药典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检验,统计微生物限度污染情况。结果显示,饮片中TAMC与耐热菌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呈正相关系;5批样品检出霉菌,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尤为突出;15%的饮片耐胆盐革兰阴性菌N>103;50%的饮片检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均未检出。从考察结果看,亟需完善国内中药饮片分类体系,建立适合国内中药饮片的培养体系和标准,从而加强中药饮片种植和加工环节微生物污染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金银花 微生物限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光化学衍生法测定滋阴清热降糖丸中的黄曲霉毒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元 顾崇梅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0-63,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滋阴清热降糖丸中黄曲霉毒素AFG2、AFG1、AFB2、AFB1的含量。以Avantor Apollo C18(250.0 mm×4.6 mm, 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45∶5∶5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滋阴清热降糖丸中黄曲霉毒素AFG2、AFG1、AFB2、AFB1的含量。以Avantor Apollo C18(250.0 mm×4.6 mm, 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45∶5∶5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0μL。采用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黄曲霉毒素,FLD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50 nm。结果显示,AFG2、AFG1、AFB2、AFB1进样量分别在0.76~30.40 pg、2.16~86.40 pg、0.76~30.40 pg、2.08~83.20 pg范围内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5以上,加标回收率为80.6%~108.1%。该法可用于滋阴清热降糖丸中残留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滋阴清热降糖丸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光化学衍射-FLD法 滋阴清热降糖丸 黄曲霉毒素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艽花药材质量灰色关联分析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卫英 朱顺娟 +3 位作者 何元 王小鹏 刘尔加 胜利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76-81,共6页
建立不同产区小秦艽花药材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不同产区的11批小秦艽花药材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重金属(铜)、龙胆苦苷、异荭草苷含量进行测定... 建立不同产区小秦艽花药材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不同产区的11批小秦艽花药材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重金属(铜)、龙胆苦苷、异荭草苷含量进行测定,建立小秦艽花药材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11批药材水分含量为5.09%~5.58%,总灰分含量为4.33%~5.0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41%~0.97%,浸出物含量为30.19%~38.26%,重金属(铜)含量为7.43~9.38 mg/kg,异荭草苷、龙胆苦苷含量分别为0.20%~0.43%、3.89%~6.46%;11批药材的各指标性成分百分含量差别相对较小,相对关联度为0.379~0.576,大于0.5的有5个产地,质量评价较高,其中S8样品(肃北县盐池湾乡乌兰布勒村白夹子沟)相对关联度最大(0.576),质量评价为最优。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综合评价小秦艽花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艽花 灰色关联 不同产区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黑果枸杞与栽培品中11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伟 侯建忠 吕培霖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测定黑果枸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野生和栽培黑果枸杞中微量元素差异。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栽培黑果枸杞中锌、钙、铁元素的含量较高,野生黑果果枸杞中锰、镁元素的含量较高,有害元素铅、镉、砷、铜等均符合《... 目的:测定黑果枸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野生和栽培黑果枸杞中微量元素差异。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栽培黑果枸杞中锌、钙、铁元素的含量较高,野生黑果果枸杞中锰、镁元素的含量较高,有害元素铅、镉、砷、铜等均符合《中国药典》的限度要求。结论:该测定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为进一步研究黑枸杞中无机元素成分及栽培引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微量元素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中五味子虚假投料筛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伟 郭华荣 +3 位作者 侯建忠 朱顺娟 盛雪燕 吕培霖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建立筛查四神丸中南五味子掺伪五味子虚假投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0 mm, 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性,检测波长240 nm,测定五味子药材、南五味子药材和不同比例掺伪药材中五味子醇甲... 建立筛查四神丸中南五味子掺伪五味子虚假投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0 mm, 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性,检测波长240 nm,测定五味子药材、南五味子药材和不同比例掺伪药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峰面积,以五味子酯甲峰面积/五味子醇甲峰面积比值为R,作为五味子虚假投料的判定指标。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R值分别为0.034~0.082、17.864~29.044;掺伪药材和阳性样品的R值分别为1.032~9.870、0.147~1.623;5个厂家14批次的四神丸样品的R值为0.015~0.038,均未发现使用掺伪五味子投料。R<0.15作为判定四神丸中是否存在南五味子掺伪五味子投料的依据,可有效控制四神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五味子 南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虚假投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金银花的两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晓玲 李瑶 +2 位作者 郭华荣 向雪娇 陈卫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66-69,共4页
建立含有金银花的2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与控制检查法、标准的规定,分别采用常规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及薄膜过滤法对含金银花的鼻炎糖浆和退热口... 建立含有金银花的2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与控制检查法、标准的规定,分别采用常规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及薄膜过滤法对含金银花的鼻炎糖浆和退热口服液2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进行检查及方法学验证研究。结果显示,鼻炎糖浆、退热口服液均有抑菌作用。采用常规平皿法和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回收率低,不符合回收率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加菌回收率显著高于常规平皿法与培养基稀释法,符合回收率要求。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大肠埃希菌检查,均符合回收率要求。结果提示,所建立的方法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的相关规定,可用于这2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中药制剂 鼻炎糖浆 退热口服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慧洁 郭华荣 顾崇梅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建立滋阴清热降糖丸、金水咳喘康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取滋阴清热降糖丸、金水咳喘康胶囊各10 g,用TSB制成1∶10的供试液,混匀,采用平皿法进行检查,需氧菌采用1∶50、1∶100、1∶1 000 3个稀释度,霉菌、酵母菌采用... 建立滋阴清热降糖丸、金水咳喘康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取滋阴清热降糖丸、金水咳喘康胶囊各10 g,用TSB制成1∶10的供试液,混匀,采用平皿法进行检查,需氧菌采用1∶50、1∶100、1∶1 000 3个稀释度,霉菌、酵母菌采用1∶10、1∶100 2个稀释度,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测定回收率。控制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中规定检查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按上述方法进行验证,测定菌种回收率均为0.5~2.0,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满足要求。说明平皿法经验证有效,可用于这两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能有效控制药品质量,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热降糖丸 金水咳喘康胶囊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平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蒂质量标准完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伟 侯建忠 郭华荣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1-74,共4页
完善甜瓜蒂质量标准并提高。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甜瓜蒂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葫芦素B的含量,色谱条件: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 完善甜瓜蒂质量标准并提高。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甜瓜蒂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葫芦素B的含量,色谱条件: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8 nm。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葫芦素B的回归方程为:Y=1 367 962.09X+465.59,r=0.999 6,在0.0340~4.247 0 m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6%。说明该研究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为甜瓜蒂质量标准的修订完善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蒂 葫芦素B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艽花和根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顺娟 王小鹏 +3 位作者 卢建龙 朱丽明 胜利 陈卫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0-24,共5页
比较小秦艽花和根中化学成分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采用HPLC-DAD,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以1 mL/min的流速梯度洗脱,在245 nm、350 nm、254 nm波长处同时测定小秦艽花和根中龙胆苦苷、... 比较小秦艽花和根中化学成分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采用HPLC-DAD,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以1 mL/min的流速梯度洗脱,在245 nm、350 nm、254 nm波长处同时测定小秦艽花和根中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獐芽菜苷、马钱苷酸、异荭草苷、异牡荆苷等6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小秦艽根中獐芽菜苷、马钱苷酸、异荭草苷、异牡荆苷的含量显著低于花中的含量(P<0.01),根中獐芽菜苦苷的含量显著高于花中的含量(P<0.01),根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略高于花中的含量,但无统计学意义。6种成分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在96.81%~100.71%(n=6)。小秦艽花和根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可作为二者的差异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艽花 小秦艽根 多种成分 HPLC-DAD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