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定时节能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旭阳 田铭兴 +1 位作者 孙立军 潘存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6,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启停频繁的运行特点,从降低牵引能耗的角度出发,应用"四阶段"最优运行策略,得到各个阶段牵引能耗的计算公式。以牵引距离为自变量,将运行距离和线路条件等作为约束条件,设计了单列车站间牵引能耗计算方法。...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启停频繁的运行特点,从降低牵引能耗的角度出发,应用"四阶段"最优运行策略,得到各个阶段牵引能耗的计算公式。以牵引距离为自变量,将运行距离和线路条件等作为约束条件,设计了单列车站间牵引能耗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牵引能耗值和运行时间误差的权重和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牵引距离,从而得到各个阶段的运行距离,达到定时节能的目的。通过限制最大加速度值达到同时降低牵引能耗值和提高乘客舒适度的目的。通过算例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仿真分析,与实测值相比,定时节能优化情况下可节能22.45%;兼顾舒适度情况下,可节能21.99%。从仿真图可以看出,优化结果减少了工况转换次数,曲线更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定时 节能优化 牵引能耗 舒适度 遗传算法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区段列车耦合风场对接触网正馈线风振及寿命的影响
2
作者 张友鹏 王家安 +4 位作者 赵珊鹏 葛磊蛟 李小平 王思华 郝志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6-1699,共14页
为了探明大风区段列车耦合风场特性及其对正馈线风振和寿命的影响,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建立“高速列车-挡风墙-正馈线”联合三维流场模型和正馈线绞线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列车风、挡风墙尾流风和耦合风场下正馈线的舞动响应,并研究不同风... 为了探明大风区段列车耦合风场特性及其对正馈线风振和寿命的影响,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建立“高速列车-挡风墙-正馈线”联合三维流场模型和正馈线绞线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列车风、挡风墙尾流风和耦合风场下正馈线的舞动响应,并研究不同风荷载下正馈线的疲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通过有挡风墙的大风区段时,会形成更为复杂的耦合风场,且瞬时风速提升约20%;接触网正馈线最大舞动位移和最大应力幅值分别增大14.28%、44.96%;正馈线钢芯部分寿命缩短约74.42%。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揭示复杂高速风场下接触网风振及损伤机制,为接触网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正馈线 列车风 耦合风场 舞动响应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VMD-S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故障测距方案
3
作者 王思华 王羚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首先利用基于Logistic函数的循环位移小波阈值去噪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采用雪消融优化器(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结合VMD对信号进行有效分解。最后对分解后的高频分量进行S变换(S-transform,ST),选取对应频率下的幅值曲线进行波头标定。此外,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波速的测距算法。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双端柔性直流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对采样率要求低,且能耐受300Ω的过渡电阻和30 dB的噪声,在不同故障距离下均能准确进行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小波去噪 雪消融优化器 变分模态分解 S变换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um-范数判据的高速铁路车网电气耦合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母秀清 王英 +2 位作者 陈思彤 王迎晨 何正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253-3264,共12页
近年来国内相继出现多起高速铁路车网电气耦合系统电气量低频振荡,振荡严重时甚至导致动车组发生牵引封锁。针对这一问题,对产生低频振荡的高速铁路多CRH5动车组接入牵引供电网络耦合系统进行稳定性研究。首先,对我国AT牵引供电网和CRH... 近年来国内相继出现多起高速铁路车网电气耦合系统电气量低频振荡,振荡严重时甚至导致动车组发生牵引封锁。针对这一问题,对产生低频振荡的高速铁路多CRH5动车组接入牵引供电网络耦合系统进行稳定性研究。首先,对我国AT牵引供电网和CRH5动车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进行了数学建模,并获得了该级联系统的回比矩阵;其次,提出了一种针对该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改进的sum-范数判据;然后,深入分析了提出判据的保守性;最后,通过与不同的范数判据比较,进行了高速铁路多CRH5动车组接入牵引供电网络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改进sum-范数判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H5 型动车组 回比矩阵 改进 sum-范数判据 保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沙环境下接触网正馈线舞动响应研究
5
作者 赵珊鹏 张鹏飞 +4 位作者 张友鹏 葛磊蛟 刘源涛 李军丽 任丽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0-2292,共13页
我国西北兰新高铁沿途地区风力强劲及荒漠化严重,频繁遭遇沙尘暴的侵袭。为了探究强风沙环境对兰新高铁接触网正馈线舞动的影响,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建立接触网正馈线空气动力学计算模型,模拟得到正馈线位置处... 我国西北兰新高铁沿途地区风力强劲及荒漠化严重,频繁遭遇沙尘暴的侵袭。为了探究强风沙环境对兰新高铁接触网正馈线舞动的影响,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建立接触网正馈线空气动力学计算模型,模拟得到正馈线位置处风速及风仰角变化规律,并探究不同沙粒浓度及风速条件下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继而,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正馈线有限元模型,利用Davenport风速谱模拟正馈线处脉动风场,并对导线施加相应风荷载,分析正馈线在强风沙环境中的舞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沙粒相体积分数的增大,导线后的尾流震荡逐渐消失,流场的速度分布趋于平均化。导线的气动阻力系数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沙粒浓度的增加而呈明显递增趋势;气动升力系数较净风环境波动幅度减小,呈正负交替变化且趋近于0,具有随机性。同时,在沙粒浓度为4%,风速为20 m/s和30 m/s时,正馈线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出现峰值,相较净风环境增大了70.7%和38.6%,其动张力最高可达净风环境的155%。风沙流使得正馈线脱离自振频率且位移频谱增加,风速为15 m/s,沙粒体积分数为4%时,正馈线水平和垂直位移频谱增大约77.5%和11.3%。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揭示风沙影响下接触网附加导线舞动机理,为沙尘暴环境下接触网抗舞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环境 正馈线 欧拉两相流 体积分数 气动特性 舞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从博弈的配电网与多微网两阶段能源管理策略
6
作者 刘佳佳 田铭兴 毛旭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7-359,共13页
针对同一配电网下的多微网系统(MMG)的能源管理策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配电网与多微网两阶段能源管理策略:第一阶段计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Wasserstein分布鲁棒模型,引入虚拟储能,考虑微网间点对点(P2P)电能交... 针对同一配电网下的多微网系统(MMG)的能源管理策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配电网与多微网两阶段能源管理策略:第一阶段计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Wasserstein分布鲁棒模型,引入虚拟储能,考虑微网间点对点(P2P)电能交互,建立配电网与MMG系统的主从博弈管理策略,并采用Kriging元模型和改进的SCSO算法进行求解,实现配电网与MMG的能源协同管理;第二阶段在考虑MMG内部P2P电能交易的背景下,为最大化降低微电网运营成本,采用一种基于最大运行成本降低比例(MOCRR)分摊的共享能源价格出清与结算模型,通过ADMM算法对其进行分布式求解,有效保护多微网主体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最后,采用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微电网 能源管理 KRIGING SC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机电振荡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7
作者 任智强 田铭兴 +1 位作者 姜宇 邢东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8,共9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不平衡功率分配公式.根据多机系统小信号状态方程与特征根的关系,推导多机系统发电侧惯量计算公式.介绍单机系统发电侧惯量的计算方法,阐述惯量计算公式中的惯量比与固有振荡频率的测量方法.通过单机系统、双机互联系统、WSCC3机9节点系统、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系统中的发电侧惯量评估值与实际值接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发电侧惯量评估 惯量响应 机电振荡 小信号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阶梯式碳交易的牵引供电系统混合储能容量配置
8
作者 郭文凯 王果 闵永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60,共11页
在“双碳”背景下,为推动铁路行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一种以牵引供电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多源互补、新能源高效消纳等因素,构建含新能源发电系统、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框架... 在“双碳”背景下,为推动铁路行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一种以牵引供电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多源互补、新能源高效消纳等因素,构建含新能源发电系统、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框架,并给出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方案;其次,构建规划-运行模型,其中,规划层确定电-氢混合储能配置方案,运行层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以计算牵引供电系统的日运行成本;最后,利用改进海鸥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牵引供电系统与新能源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仅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方案和仅考虑电-氢混合储能方案相比,系统总成本分别降低48%与36%,弃风弃光率则下降11%与3%;与仅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搭配单一储能介质(蓄电池或氢储能)方案相比,系统总成本分别降低19%与40%,新能源消纳率则提升4%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新能源消纳 电-氢混合储能 改进海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研究
9
作者 王田戈 田铭兴 +1 位作者 尹路 田文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004-4016,共13页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动态实时变化的物理实体,构建高效数学模型,是实现电力系统系统级仿真和大型电磁设备一体化分析设计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为分析对象,提出一种兼顾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的电磁参数计算新方法—...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动态实时变化的物理实体,构建高效数学模型,是实现电力系统系统级仿真和大型电磁设备一体化分析设计的重要环节。该文以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MSCR)为分析对象,提出一种兼顾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的电磁参数计算新方法——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首先,基于网络图论和区域离散化思想,考虑铁心非线性与磁阀漏磁,建立MSCR二维磁网络模型。其次,根据MSCR的电磁耦合关系,采用受控源的方式建立其电磁耦合等效电路,并生成MSCR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基于此,对MSCR不同磁饱和度下的绕组电流与铁心磁通进行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实验测量结果比较,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三维有限元模型相比,MSCR的非线性动态电磁网络模型的计算速度为其50~240倍,存储空间仅为其1/10000~1/7000,在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下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可控电抗器的初期设计以及电力系统的系统级仿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 电磁网络模型 电磁参数计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CT算法的复杂背景下铁路接触网电力线自动提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友鹏 王文豪 +1 位作者 赵珊鹏 赵少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4-2243,共10页
针对视频监测得到铁路接触网图像背景复杂、目标细弱而使电力线提取困难、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背景特征和改进Ratio算子的区域链码(Ratio-based background features and chain code tracking,RBCT)电力线提取方法。首先,分析... 针对视频监测得到铁路接触网图像背景复杂、目标细弱而使电力线提取困难、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背景特征和改进Ratio算子的区域链码(Ratio-based background features and chain code tracking,RBCT)电力线提取方法。首先,分析接触网电力线图像背景特征,对不同类别背景图像进行灰度值分析、预处理加强来消除背景噪声并增强电力线目标。然后,利用分析得到的线特征检测阈值进行边缘检测,对电力线目标边缘做Ratio算子处理。最后,对检测得到目标边缘进行四方向链码聚类分析,识别电力线目标。结果表明,相比传统Canny、Ratio边缘提取方法,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和更高的电力线识别精确度。算法能够消除边缘检测出现的噪声,解决电力线检测中出现的断股、分裂问题,可准确完整地提取不同种类复杂背景下的电力线目标,具有较高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检测 灰度分布 图像预处理 Ratio算子 链码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区段开孔式挡风墙对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友鹏 冯强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3,共11页
兰新高速铁路常年遭受风灾,挡风墙的修建虽有效防止了列车倾覆,但加剧了接触网正馈线的舞动。针对大风区段既有挡风墙“防车不防网”的不足,通过设计一种开孔式挡风墙,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计算域模型,对挡风墙的防风效果进行评估,并仿... 兰新高速铁路常年遭受风灾,挡风墙的修建虽有效防止了列车倾覆,但加剧了接触网正馈线的舞动。针对大风区段既有挡风墙“防车不防网”的不足,通过设计一种开孔式挡风墙,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计算域模型,对挡风墙的防风效果进行评估,并仿真分析挡风墙孔隙率及开孔角度对于正馈线气动特性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挡风墙设置一定孔隙率后,会冲击挡风墙后形成的旋涡流场,使流场趋于平稳;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挡风墙尾流接触网正馈线位置处气流增速区范围大幅减小,且正馈线气动力系数呈明显降低趋势;当挡风墙孔隙率为0.3时,挡风墙背风侧风速残余系数为0.46~0.69,此时正馈线升、阻力系数下降率分别超过41.56%和24.59%;在孔隙率为0.3,且挡风墙设置150°开孔角度时,正馈线气动力系数相较其他角度降幅明显,从而对于正馈线的舞动可以起到进一步的抑制作用。研究成果可为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舞动防治及挡风墙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 挡风墙 防风效果 正馈线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区接触网线路参数对附加导线舞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珊鹏 陈智涛 +3 位作者 张友鹏 王思华 葛威 张鹏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针对大风环境下兰新高速铁路接触网附加导线发生剧烈舞动以及线间放电的现象,依据接触网附加导线结构特点,建立了附加导线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附加导线进行找形计算。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接触网附加导线处的随机风场,并对导线模型施加风... 针对大风环境下兰新高速铁路接触网附加导线发生剧烈舞动以及线间放电的现象,依据接触网附加导线结构特点,建立了附加导线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附加导线进行找形计算。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接触网附加导线处的随机风场,并对导线模型施加风荷载,利用无条件稳定Newmark法以及荷载增量法,分析接触网线路参数对附加导线舞动及线间距离的影响规律,并给出相应的舞动防治措施。结果表明:40 m及更小档距对导线在低风速及高风速下的舞动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将附加导线运行张力提高至6.5 kN,导线阻尼比提高至1.5%及以上能有效降低两条导线的舞动剧烈程度;接触网附加导线的档距过大,运行张力及阻尼比过小,将导致导线舞动时悬挂点张力过大,易引起导线掉线、断线等事故;随附加导线档距减小、运行张力及阻尼比增大,线间最小距离呈递增趋势;不同线路参数下(档距、运行张力及阻尼比)附加导线舞动时线间最小距离均随风速增大出现减小趋势。本研究可为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附加导线舞动及线间放电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特性 线间最小距离 附加导线 接触网 兰新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电颗粒动态积污的绝缘子电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成学 吕邦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5,170,共10页
为了研究带电污秽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电场分布的影响及空气域电晕放电现象,以FXBW-35/7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搭建了AC-DC、湍流、带电颗粒相互作用及颗粒运动的耦合风洞模型,进行了带... 为了研究带电污秽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电场分布的影响及空气域电晕放电现象,以FXBW-35/7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搭建了AC-DC、湍流、带电颗粒相互作用及颗粒运动的耦合风洞模型,进行了带电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电场和空气域电晕放电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风速越大,迎风区积污速度快于其他区面;粒径增大时,迎风面积污严重,背风区积污很小,侧风区基本无变化;染污中迎风区伞裙表面的电位和电场畸变最为严重,背风区次之,染污后伞裙表面电位、电场有所缓和,迎风区较背风区严重;染污中,靠近高压端和低压端的一大一小伞裙周围空气域存在电晕放电风险,且在靠近高、低压端第一片大伞裙会发生电晕放电;染污后,靠近低压端的大伞裙根部1 mm范围、靠近高压端的整个大伞裙周围和小伞裙根部存在电晕放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带电颗粒 Comsol Multiphysics 电场分布 电晕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车载储能的牵引网有功协调运行与网压波动抑制策略
14
作者 苏照旭 甘永忠 +1 位作者 田铭兴 刘源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针对机车在起动、制动过程中对牵引网网压造成冲击引起网压不稳定的问题,首先提出计及线路电阻值参数受地理气候参数影响的牵引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其次,在车载超级电容电力机车的框架内提出网压波动抑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3种... 针对机车在起动、制动过程中对牵引网网压造成冲击引起网压不稳定的问题,首先提出计及线路电阻值参数受地理气候参数影响的牵引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其次,在车载超级电容电力机车的框架内提出网压波动抑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3种极端地理气象情景下供电范围内的机车端网压分布。结果表明,牵引网沿线地理气候参数对机车端网压影响不可忽略,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提策略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在有限的储能容量下对牵引网机车网压波动进行较好抑制,在供电范围内可避免机车端网压超过或低于牵引变流器允许网压范围,避免牵引封锁,提高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封锁 机车端网压波动抑制 地理气候条件 车载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斜拉绝缘子防舞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友鹏 张宸瑞 +2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王玉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05-3913,共9页
为解决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舞动问题,保障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开展了接触网正馈线斜拉绝缘子防舞有效性研究。以正馈线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力学建立正馈线有限元模型,施加导线自重负载对其进行找形计算,并对找形后的模型添... 为解决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舞动问题,保障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开展了接触网正馈线斜拉绝缘子防舞有效性研究。以正馈线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力学建立正馈线有限元模型,施加导线自重负载对其进行找形计算,并对找形后的模型添加相应的气动载荷,分析对比安装斜拉绝缘子前后正馈线的舞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以来风速度15 m/s为例,未安装斜拉绝缘子之前,正馈线舞动剧烈,垂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峰峰值分别为1.82 m和1.81 m;安装斜拉绝缘子之后,正馈线舞动峰峰值明显减小,最大张力减小到导线安全运行范围内,张力波动减小,证明安装斜拉绝缘子能够有效地抑制正馈线舞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 接触网正馈线 斜拉绝缘子 找形计算 气动载荷 舞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友鹏 王彤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8-1636,共9页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建立正馈线流场模型,分别针对无墙和有墙的情况,分析正馈线在不同风速下气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对气流有较强的汇聚作用,大幅增加了正馈线周...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建立正馈线流场模型,分别针对无墙和有墙的情况,分析正馈线在不同风速下气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对气流有较强的汇聚作用,大幅增加了正馈线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随着来风速度的增大,挡风墙后正馈线处风攻角也随之增大,当风速达到15 m/s 及以上时,攻角基本稳定在29°~30°之间。有墙条件下正馈线升力及阻力系数幅值加大且呈现无规律振荡,挡风墙对正馈线气动力的增大效应是导致正馈线发生低频高幅舞动的主要原因。挡风墙外形尺寸对于正馈线气动特性有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高度和截面宽度可一定程度改善正馈线气动特性,以减少舞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接触网 大风区 正馈线 挡风墙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光/储/燃料电池微电网能量管理 被引量:19
17
作者 田铭兴 路涛涛 +1 位作者 贾志博 高云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5,共7页
为提高微电网自主参与电网运行和管理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光/储/燃料电池微电网。针对逆变器VSG控制与前级分布式电源及附加储能单元的协调配合问题,以储能荷电状态(SOC)为依据,分别设计了光伏和燃料电池VSG... 为提高微电网自主参与电网运行和管理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光/储/燃料电池微电网。针对逆变器VSG控制与前级分布式电源及附加储能单元的协调配合问题,以储能荷电状态(SOC)为依据,分别设计了光伏和燃料电池VSG的能量管理策略,使微电网响应电网需求参与一次调频且提供惯性的同时,实现了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输出、燃料电池发电的燃料平衡调节以及储能单元SOC的安全可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能量管理方案能够实现VSG控制与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的协调配合,在并/离网下都能保证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微电网 能量管理 恒功率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基准值比较的MMC电容电压优化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锋阳 强国栋 +1 位作者 高云波 张国恒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33,54,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是其稳定运行的关键,传统电容电压均衡策略计算量大,器件平均开关频率高。提出一种基于变基准值比较的电容电压优化均衡控制策略,由最近电平逼近调制计算出当前投入模块的数目,并根据投入模块个...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是其稳定运行的关键,传统电容电压均衡策略计算量大,器件平均开关频率高。提出一种基于变基准值比较的电容电压优化均衡控制策略,由最近电平逼近调制计算出当前投入模块的数目,并根据投入模块个数调节基准值,以此基准值为分界点将子模块电容电压序列分为两组,采用随机置乱算法对组内元素排序,根据桥臂电流方向,确定组间排序先后次序,最终确定投入模块信息。同时,通过电容电压优化函数选取合适的电容电压允许偏差阈值及调节因子,实现对器件平均开关频率和电容电压一致性的优化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基于MMC的三相逆变器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策略在取得良好均压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计算量,同时降低器件平均开关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电容电压均衡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 变基准值比较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架桥区段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思华 王宇 +1 位作者 李萍 陈天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5-1722,共8页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滚球法比电气几何模型法的计算结果更精确,过程更简捷。单线铁路的接触网避雷线高度明显高于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且随着高架桥高度的增高,避雷线的架设高度也随之增高,近似成线性增长。避雷线的高度还受到滚球半径的影响,滚球半径越大,避雷线架设的高度越低,设计避雷线高度需要采用合适的滚球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接触网 避雷线 电气几何模型 滚球法 滚球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区段接触网多跨距正馈线舞动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友鹏 王鹏 +2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张宸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12-3623,共12页
为分析大风区段接触网多跨距正馈线的舞动特性,以兰新高铁正馈线为研究对象构建其3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考虑悬垂线夹自由度对导线舞动的影响,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气动特性,由Davenport函数模拟随机风场。对比分析单跨... 为分析大风区段接触网多跨距正馈线的舞动特性,以兰新高铁正馈线为研究对象构建其3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考虑悬垂线夹自由度对导线舞动的影响,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气动特性,由Davenport函数模拟随机风场。对比分析单跨与多跨正馈线舞动的幅频特性,并对多跨正馈线中仅有一跨满足舞动条件的工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风速下,风速大于10 m/s时多跨正馈线的舞动幅值、平均应力均大于单跨;单跨以及风速小于或等于15 m/s时的多跨正馈线水平方向舞动幅值大于垂直方向舞动幅值;当风速大于20 m/s时,正馈线舞动幅值呈减小趋势,且在多跨正馈线舞动模式中存在2个半波。同时,受悬垂线夹自由度的影响,相邻跨正馈线之间存在舞动波的传递现象,导线易受相邻跨舞动波的影响而发生舞动。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正馈线舞动机理,也可为现场正馈线的舞动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区 挡风墙 正馈线 多跨距 舞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