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区中麻黄营养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满多清 廖空太 +1 位作者 杨自辉 张德魁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51-57,共7页
荒漠区天然中麻黄实生苗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高生长和萌蘖生长显著提高,第3年高生长减弱,达到其生物学高度,但萌蘖枝数仍成倍增加。3龄天然苗刈割后,第1年再生草高生长、萌蘖生长迅速;第2年高度继续增加,但趋于缓和,萌蘖枝数成... 荒漠区天然中麻黄实生苗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高生长和萌蘖生长显著提高,第3年高生长减弱,达到其生物学高度,但萌蘖枝数仍成倍增加。3龄天然苗刈割后,第1年再生草高生长、萌蘖生长迅速;第2年高度继续增加,但趋于缓和,萌蘖枝数成倍增加;第3年高生长量小,并达到其生境下的高度峰值,萌蘖枝数连续增加,但趋于缓和。对多年生天然中麻黄的刈割试验表明,同一立地条件下天然苗和刈割再生草都是生长3年后高度达到最大值,且高度峰值差异不显著;但萌蘖枝数却是多年生中麻黄刈割后再生草〉3龄苗刈割再生草〉天然苗。天然和人工中麻黄营养生长比较中。不同生境下中麻黄生物学高度不同。但同一生境下相似,但人工中麻黄高度显著大于天然的,高差达22~23cm。无论是天然苗、人工苗,还是天然苗刈割再生草、人工苗刈割再生草,3年内萌蘖枝数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人工中麻黄的萌蘖枝数显著大于天然的。通过改善生境条件,可提高单株生物学高度和萌蘖枝数。并科学控制刈割期,可大大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区 中麻黄 营养生长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