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走廊绿洲边缘积沙带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研究
1
作者 樊宝丽 常兆丰 +5 位作者 张剑挥 朱淑娟 王强强 张大彪 唐进年 刘世增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7期40-43,51,共5页
了解河西走廊各地区积沙带的土壤水分状况是进行积沙带治理与评价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对整个河西走廊绿洲外围农田防护林积沙带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所选中的9个县(区、市)共计21个典型积沙带样点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 了解河西走廊各地区积沙带的土壤水分状况是进行积沙带治理与评价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对整个河西走廊绿洲外围农田防护林积沙带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所选中的9个县(区、市)共计21个典型积沙带样点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积沙带的土壤含水量在武威凉州区最高,古浪县次之,之后各积沙带的土壤含水量随着河西走廊自东往西的方向逐渐降低;2积沙带土壤含水量在0~100 cm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但变化平缓;3微地形对整个积沙带土壤水分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影响显著,积沙带土壤含水量在迎风坡最高,但在沙丘顶部与背风坡间的差异不显著;4河西走廊积沙带土壤含水量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程度依次为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沙带 土壤含水量 微地形 绿洲边缘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植物沙拐枣的母株和分株对风蚀沙埋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樊宝丽 马全林 +6 位作者 郭树江 张剑挥 张晓娟 张卫星 杜鹃 尉秋实 赵长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91-2497,共7页
以中国荒漠区优良的防风固沙克隆灌木沙拐枣为对象,研究了长期风蚀、沙埋环境下沙拐枣母株和克隆分株的同化枝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结果发现:(1)风蚀母株、风蚀分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 以中国荒漠区优良的防风固沙克隆灌木沙拐枣为对象,研究了长期风蚀、沙埋环境下沙拐枣母株和克隆分株的同化枝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结果发现:(1)风蚀母株、风蚀分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只有沙埋分株的一半左右,导致同化枝的长度、数量、簇数也仅是沙埋分株的一半,而且风蚀母株的果实宽和果实长也都最小,但浅沙埋有利于沙拐枣的生长和繁殖,表明严峻的风蚀对母株和分株的生长与繁殖都产生了胁迫,但浅沙埋有利于沙拐枣的生长和繁殖。(2)风蚀母株倒伏后同化枝的形态特征是基部优于中部优于顶部,表明严峻风蚀下母株的死亡是从顶部-中部-底部逐渐舍弃的过程。(3)母株的全部根系以及风蚀水平根全部裸露在外但依然能够存活,间接证明沙拐枣克隆整合的方向性——不仅可在分株间进行传递,分株-母株间也可进行传递,否则遭受严峻风蚀胁迫的母株和克隆分株会直接死亡。本研究结果为沙拐枣克隆生长对风沙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提供了基础,也是对植物克隆生态学在自然异质环境中研究缺乏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 克隆植物 同化枝 风蚀沙埋 克隆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土湖间断性水淹干扰对白刺沙堆土壤特性与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芝萍 安富博 +2 位作者 赵艳丽 刘淑娟 郭春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70-72,82,共4页
以青土湖过渡带3个不同立地类型(常淹水中的白刺沙包、固定白刺沙包、半固定白刺沙包)的白刺灌丛沙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测定了间断性水淹前后白刺群落土壤水分、土壤电导率、pH、白刺生物量等参数。结果表明,3种立... 以青土湖过渡带3个不同立地类型(常淹水中的白刺沙包、固定白刺沙包、半固定白刺沙包)的白刺灌丛沙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测定了间断性水淹前后白刺群落土壤水分、土壤电导率、pH、白刺生物量等参数。结果表明,3种立地类型的白刺沙包土壤电导率和pH随着深度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变化。常淹在水中的白刺沙包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较为平稳;固定白刺沙包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量在浅层(0~20 cm)相差较大,在较深层变化较小;半固定样地的各个部位土壤含水量相差不大。白刺的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距离水50 m、离水200 m、离水100 m、水中,这说明土壤水分对白刺沙包生长有重要的影响,距离水50 m为白刺生长最佳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水淹 土壤含水量 生物量 青土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春秀 王理德 +4 位作者 何芳兰 韩福贵 王方琳 张莹花 魏林源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2期7-10,共4页
通过对民勤绿洲1a、2a、3a、4a、5a、8a、15a、24a和31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退耕地在31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2种,14... 通过对民勤绿洲1a、2a、3a、4a、5a、8a、15a、24a和31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和机械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退耕地在31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2种,14科,其中灌木6种,草本26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8.75%、81.25%;其中藜科(6种)、菊科(4种),禾本科(4种)、蒺藜科(3种),4科植物占总物种数的53.13%.(2)不同年限退耕地0-40cm 范围内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经历了先增后减的一个变化过程,而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变化不太明显.(3)在退耕地0-40cm 土层范围内,各样地细沙粒的比例最大,粉粒和黏粒次之,粗沙粒的比例最小,但各粒径所占比例随退耕年限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退耕地 退耕年限 土壤物理性质 植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石松在我国的引种栽培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春秀 刘世增 +3 位作者 金红喜 满多清 李得禄 刘有军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意大利石松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及防风固沙树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通过从国外引进优质种子,在民勤治沙综合实验站温室大棚内进行意大利石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式对意大利石松容器育苗的发芽表现、发芽势等影响差异... 意大利石松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及防风固沙树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通过从国外引进优质种子,在民勤治沙综合实验站温室大棚内进行意大利石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式对意大利石松容器育苗的发芽表现、发芽势等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但发芽指数表现为浸种催芽高于堆放催芽,通过催芽处理可使得意大利石松种子缩短发芽时间;土壤基质对容器苗冠幅和生长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现为细沙土>中沙>粗沙>腐殖质混合物>耕作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石松 引种栽培 发芽率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