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雪被动微波遥感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宝康 冯蜀青 +4 位作者 杜玉娥 杨鑫光 袁雷 周刊社 胡爱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43,共7页
被动微波遥感可用于进行全天候的积雪监测。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积雪被动微波遥感研究进展,比较了常用的被动微波传感器SMMR(Scanning Multichannel Microwave Radiometer)、SSM/I(Special SensorMicrowave/I mager)、AMSR-E(Advanced Mi... 被动微波遥感可用于进行全天候的积雪监测。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积雪被动微波遥感研究进展,比较了常用的被动微波传感器SMMR(Scanning Multichannel Microwave Radiometer)、SSM/I(Special SensorMicrowave/I mager)、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和MWRI(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的参数特征,指出目前积雪被动微波遥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干雪和湿雪的判别阈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仍难以确定;2)各气象台站的实测雪深值缺乏代表性;3)分辨率不高,无法监测浅雪区信息等问题;4)容易造成积雪范围估计过大、雪深过深等问题。另外,雪的密度、粒径、降水、寒漠、植被、冻土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演结果的精度。并对积雪被动微波遥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1)在积雪遥感业务监测中,对可见光和被动微波数据进行融合,可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2)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提高积雪遥感监测的精度和应用范围;3)随着积雪模型算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更高空间分辨率的AMSR-E和我国FY3卫星的被动微波数据MWRI的应用,被动微波遥感必将成为积雪监测的重要手段。4)被动微波遥感与可见光MODIS的积雪监测范围较为一致,当由于云的影响而无法得到满意的可见光影像时,则被动微波遥感就可发挥替代作用。5)被动微波遥感在积雪业务监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持续不断的地面监测和算法改进及验证是完善这项技术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被动微波遥感 研究进展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M/I的青藏高原东部雪深模型反演及积雪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正 刘宝康 +3 位作者 冯蜀青 杜玉娥 周秉荣 周刊社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46,共7页
雪灾是制约牧区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利用研究区1995—1996年、2000—2001年、2005—2006年10月到次年3月共3个积雪季的SSM/1日亮温数据和79个气象台站对应的地面实测雪深值,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的雪深模型,估算了... 雪灾是制约牧区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利用研究区1995—1996年、2000—2001年、2005—2006年10月到次年3月共3个积雪季的SSM/1日亮温数据和79个气象台站对应的地面实测雪深值,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的雪深模型,估算了积雪分布面积和积雪深度。研究结果表明:3个积雪季的月、旬积雪面积都是先增加,在12月到次年1月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少;各积雪季雪深以〈5cm为主,10月、次年2月和3月期间基本上没有〉10cm以上的积雪;从3个积雪季的旬雪深数据来看。各旬3个级别的雪深面积变化基本上都遵循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雪深〈5cm的积雪面积变化最大.〉10cm的积雪面积变化最小;3个积雪季5~10cm的积雪主要分布在青南的玉树、果洛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亮温数据 雪深模型 反演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固液相变过程的三维非稳态数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志峰 王德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4,共8页
对二元固液相变进行了传热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变换热及两相流动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求解。由模拟结果可见不同组分在固相和液相中的百分含量以及整场的温度、速度和压力分布等。
关键词 二元固液相变 非稳态 数值研究 太阳能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复合透光材料的研究
4
作者 封银平 朱永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前,国内常用的太阳能透光材料是普通平板玻璃,其含铁杂质约0.1—0.14%,可见区域透光率较高,而柴外区域和近红外区域存在较大的吸收。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透光材料,我们通过对高分子材料PVA与纤维状材料的预处理,复合得到一种增强透光... 目前,国内常用的太阳能透光材料是普通平板玻璃,其含铁杂质约0.1—0.14%,可见区域透光率较高,而柴外区域和近红外区域存在较大的吸收。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透光材料,我们通过对高分子材料PVA与纤维状材料的预处理,复合得到一种增强透光材料。它具有透光率高、重量轻、易运输和不易破碎、抗拉和抗震强度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复合透光材料 透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青海湖面积动态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宝康 卫旭丽 +5 位作者 杜玉娥 冯蜀青 梅朵 李昌玉 刘玉子 张加昆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我国大型湖泊、水库水体面积监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论述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段和单波段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水体识别模式,并根据该...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我国大型湖泊、水库水体面积监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论述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段和单波段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水体识别模式,并根据该模式提取了青海湖自2008年9月以来至2011年每年4至11月期间的水体面积。结果表明,1)2008―2011年,青海湖面积呈持续增大趋势,且2008―2010年增幅较小,而2011年青海湖面积增幅显著;2)2009―2011年,青海湖面积呈现有规律的季节波动,但2011年各季节面积均高于前3年同期;3)2008―2010年青海湖自9月开始至封冻前,面积逐月减小,且2009―2010年青海湖面积均在9月达到最大值;2011年与前3年相比,青海湖面积除7月与2010年同期大致相当外,其余各月面积明显偏大,且湖面至10月才达到最大值;4)2008-2011年的10月,青海湖面积变化较明显的区域位于青海湖的东岸和西岸,湖岸线分别向东、向西推进了130~630和100~600m,东岸沙岛湖季节性与青海湖连通;5)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近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青海湖周边河流的入湖径流量增加;青海湖周边人类生产活动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卫星 水体识别模式 青海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真空镀铝和湿法镀银玻璃镜的影响
6
作者 程发泉 胡季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14-216,共3页
一、前言 长期放置在室外的玻璃反光镜,其玻璃基底和反光膜材质受温度的影响十分微小,但作为太阳灶用的部件,其保护漆有机物及粘结剂沥青等,在温度的影响下产生热老化和热胀冷缩效应,在使用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室温以下至-3... 一、前言 长期放置在室外的玻璃反光镜,其玻璃基底和反光膜材质受温度的影响十分微小,但作为太阳灶用的部件,其保护漆有机物及粘结剂沥青等,在温度的影响下产生热老化和热胀冷缩效应,在使用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室温以下至-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灶 玻璃镜 反光膜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