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治疗肢体恶性肿瘤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建民 李晶 +1 位作者 韩飞容 付来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改进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可简化操作,缩短灌注时间,提高恶性肿瘤治疗安全性,本研究观察其对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97例肢体恶性肿瘤实施了隔离热灌注化疗。其中,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71例,均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灌注。... 目的:改进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可简化操作,缩短灌注时间,提高恶性肿瘤治疗安全性,本研究观察其对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97例肢体恶性肿瘤实施了隔离热灌注化疗。其中,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71例,均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灌注。骨肉瘤8例,软组织肉瘤18例。上肢22例,下肢75例。16例按传统方法手术,81例按改进方法手术。改进方法包括:改进动静脉插管方式,灌注液中加入扩血管药物、监控肌肉温度等。结果:灌注后均有病灶变软、变小、变薄。切除标本病检,23例瘤组织完全坏死,52例瘤组织大部分坏死,22例瘤组织小部分坏死。均行保肢手术。无手术死亡。无血栓形成。改进组无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灌注速度加快,肢体肿胀较轻。结论:经头静脉、大隐静脉断端插入静脉导管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未发现影响肢体血液回流。灌注液中加入血管扩张药可明显加快灌注速度,特别是上肢,能使肢体温度较快达到热化疗的要求。灌注中监控肌肉组织的温度不超过43℃,可以防止发生小腿或前臂肌肉坏死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 肢体恶性肿瘤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5和MMP-9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建澍 移志刚 +6 位作者 蒲彦川 宋建民 耿彬 康雅琼 马淑萍 安丽萍 夏亚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89-69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1例骨肉瘤组织和40例正常骨组织,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1例骨肉瘤组织和40例正常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K5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ERK5和MMP-9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ERK5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9%(61/71)、74.65%(53/71),均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2.5%(5/40)、10.0%(4/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RK5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Enneking分期和转移相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骨肉瘤组织中ERK5、MMP-9的阳性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表达组(均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小、Enneking分期、转移、ERK5和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Enneking分期、转移、ERK5和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可作为骨肉瘤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均P<0.05)。结论:ERK5和MMP-9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与骨肉瘤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二者可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rSj26GST疫苗抑制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健 李晶 +1 位作者 房修罗 景志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日本血吸虫rSj26GST疫苗抑制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含有rSj26GST编码基因的菌株E.coliBL21/p ET28a涂布LB/Kana/IPTG/X-gal平板,培养、收集细菌、超声碎菌、分离、纯化,分别取5μL进行SDS-PAGE,观察纯化结果,... 目的:日本血吸虫rSj26GST疫苗抑制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含有rSj26GST编码基因的菌株E.coliBL21/p ET28a涂布LB/Kana/IPTG/X-gal平板,培养、收集细菌、超声碎菌、分离、纯化,分别取5μL进行SDS-PAGE,观察纯化结果,采用BCA法测定重组蛋白的浓度。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感染对照组):于第0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50μL PBS及等体积福氏完全佐剂(CFA),第2、第4周每鼠皮下多点加强注射50μLPBS加等体积福氏不完全佐剂(IFA);B组(rSj26GST组),同A组,唯将PBS改为50μg(50μL)rSj26GST。上述两组分别于末次免疫2周后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2)条。C组(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攻击感染45 d剖杀小鼠,测量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的大小,采用ELIS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及层黏连蛋白含量。结果:rSj26GST疫苗组小鼠虫卵肉芽肿的直径为(191.6±26.3)μm,显著小于感染对照组的(267.7±28.6)μm(P<0.05)。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水平,rSj26GST疫苗组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rSj26GST疫苗具有一定的抗虫卵肉芽肿及降低免疫病理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rSj26GST疫苗 肝虫卵肉芽肿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us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鹏 杨杰 +2 位作者 彭小娟 李晓琴 梁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1-1482,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右足肿物渐进性增大10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发现右足肿物,约黄豆大小,后逐渐增大呈菜花样突起、反复破溃渗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期肿物破溃并伴局部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来甘肃省肿瘤医院就诊。查体:右足趾及足背...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右足肿物渐进性增大10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发现右足肿物,约黄豆大小,后逐渐增大呈菜花样突起、反复破溃渗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期肿物破溃并伴局部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来甘肃省肿瘤医院就诊。查体:右足趾及足背偏内侧见不规则肿块,表面脑回样表现;右小腿明显增粗,见增厚皮肤软组织悬垂(图1a)。右足X线摄片示:右足背及足趾背面区域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右足及踝部皮肤软组织明显增厚;右足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US综合征 变形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