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17年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晴 司红艳 +4 位作者 马玲 李银花 辜吉秀 王冬冬 何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183-1193,共11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耐药情况。方法 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采用整群分层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甘肃省30家县级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作为监测点,排除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且调查期间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或... 目的分析甘肃省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耐药情况。方法 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采用整群分层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甘肃省30家县级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作为监测点,排除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且调查期间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或不同意接受调查的肺结核患者,对培养阳性的≥15岁的肺结核患者分离的1931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初治患者分离株1815株,复治患者分离株116株)进行10种抗结核药品[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氧氟沙星(Ofx)、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的比例法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1931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总耐药率、耐多药率、单耐药率、多耐药率和广泛耐药率分别为26.26%(507/1931;95%CI:24.30%~28.22%)、8.44%(163/1931;95%CI:7.20%~9.68%)、11.39%(220/1931;95%CI:9.98%~12.81%)、6.42%(124/1931;95%CI:5.33%~7.51%)和0.41%(8/1931;95%CI:0.13%~0.70%)。其中,初、复治患者分离株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5.45%(462/1815;95%CI:23.45%~27.46%)和38.79%(45/116;95%CI:30.10%~47.84%)]和耐多药率[分别为7.82%(142/1815;95%CI:6.59%~9.06%)和18.10%(21/116;95%CI:11.10%~2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21;χ^(2)=11.623,P=0.001),且初治患者分离株在男性、中部地区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6.22%(284/1083)和24.96%(158/633)]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分离株[分别为41.49%(39/94)和51.43%(18/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41,P=0.022;χ^(2)=5.888,P=0.015)。对10种抗结核药品的总耐药率前3位依次为INH[16.78%(324/1931)]、EMB[15.38%(297/1931)]、RFP[10.10%(195/1931)]。据此估算,甘肃省每年新发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分别为2341~2764、665~940、5~70例。结论甘肃省结核病耐药情况严重,以一线抗结核药品耐药为主。同时,初治患者的耐药情况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监测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输注减轻输血对膀胱癌患者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石洁 高琲 +2 位作者 杨勇毅 杨兰 李晓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观察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输血对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围术期中拟行输血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输注组(Ⅰ组) 22例,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组(Ⅱ组) 26例。对两组输血前后的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 目的观察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输血对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围术期中拟行输血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输注组(Ⅰ组) 22例,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组(Ⅱ组) 26例。对两组输血前后的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率及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在输血前无明显差异,输血后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其中Ⅰ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高于Ⅱ组,两组患者输血后IAP较输血前升高,其中Ⅰ组IAP低于Ⅱ组。结论围术期输血可使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与悬浮红细胞相比,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输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输血对膀胱癌患者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 膀胱癌 输血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B_2和AB_2亚型血清学特征及人群分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段福才 王明禄 +8 位作者 周克礼 李大元 张秦永 马爱萍 杨荷英 李建华 刘园园 肖芳 高映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31-133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ABO血型B2和AB2亚型的血清学特征、遗传背景和人群分布。采用经典的血型血清学试验技术检测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血型,用自己研制的抗B1试剂血清对献血者进行B1/B2和AB1/AB2亚型分布调查。结果发现:先证者为AB2亚型、其子... 本研究旨在探讨ABO血型B2和AB2亚型的血清学特征、遗传背景和人群分布。采用经典的血型血清学试验技术检测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血型,用自己研制的抗B1试剂血清对献血者进行B1/B2和AB1/AB2亚型分布调查。结果发现:先证者为AB2亚型、其子为B2亚型,先证者血清中含有抗B1抗体;2 318名B型献血者中发现3名为B2亚型,826名AB型献血者中发现2名为AB2亚型;先证者及3名献血者家系调查B2抗原均具有血型遗传学特征。结论:B2/AB2亚型是家族遗传,B2和AB2亚型分别占B型和AB型的0.129%、0.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B2/AB2亚型 抗B1 人群分布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对瘦素诱导的HSC增殖和TIMP-1上调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正斌 李俊峰 +4 位作者 张立婷 薛双林 赵荣荣 周海莲 陈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3,667,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对瘦素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组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TIMP-1)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SC,分为溶媒组、溶媒瘦素组和黄芪总皂苷组。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HSC增殖,利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作为探针检测HSC中...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对瘦素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组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TIMP-1)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SC,分为溶媒组、溶媒瘦素组和黄芪总皂苷组。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HSC增殖,利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作为探针检测HSC中的活性氧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HSC培养液中TIMP-1含量。结果黄芪总皂苷50、100、200μg/mL与溶媒瘦素组相比,明显抑制瘦素诱导的HSC增殖(P<0.01),抑制率分别达29.1%、66.7%和86.1%,同时能够抑制瘦素诱导HSC的活性氧产生(P<0.05)以及TIMP-1的分泌(P<0.05)。结论黄芪总皂苷可能通过下调瘦素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抑制HSC增殖以及TIMP-1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瘦素 肝星状细胞 增殖 组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期间血小板计数和P-选择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聂慧芳 刘宝庆 +3 位作者 张润玲 张玉春 张支风 袁春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71-573,共3页
探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保存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研究在 (2 2± 2 )℃条件下振荡和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有无差异。采用SysmexF 82 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计数 ,应用酶联免疫吸... 探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保存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研究在 (2 2± 2 )℃条件下振荡和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有无差异。采用SysmexF 82 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计数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量检测机采血小板上清液中P 选择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 ,振荡与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产品中血小板计数和P 选择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保存时间延长 ,振荡和静置保存的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和P 选择蛋白逐渐增多 ,其中两组内的血小板计数在保存 0 - 72小时以内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保存 96 - 1 2 0小时后与保存前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振荡保存组 0 - 72小时内 ,每相邻 1天之间P 选择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 ,其余各时间段均有显著性差异 ;静置保存组 0 - 72小时内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使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 ,对血小板制品的有效保存期以 3天为宜 ;②在 (2 2± 2 )℃条件下 ,振荡保存的血小板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优于静置保存的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计数 P-选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M抗体激活补体可致ABO血型误判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方丽华 杜宇平 唐朝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22-524,共3页
为了正确确定ABO血型和保证输血的安全 ,收集了两名献血员的血液样品 ,应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研究对ABO血型鉴定中抗体激活补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个ABO血型样品中正向型和反向型不相符 ,抗C3 血样均为阳性 ,抗IgG血样... 为了正确确定ABO血型和保证输血的安全 ,收集了两名献血员的血液样品 ,应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研究对ABO血型鉴定中抗体激活补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个ABO血型样品中正向型和反向型不相符 ,抗C3 血样均为阳性 ,抗IgG血样均为阴性。结论 :正向型和反向型不相符是由于抗IgM抗体激活补体所致 ,两例血型经试验最终定为O型。本方法对正确鉴定ABO血型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正反定型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1年兰州地区采供血状况与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水珊 柏淑英 +1 位作者 陈斌 谢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掌握兰州地区近10年采供血状况与献血人群分布特征,为完善血源招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兰州地区近10年建立了电子档案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2002-2011年无偿献血者登记表数据,采用全样本统计描述分析。... 目的掌握兰州地区近10年采供血状况与献血人群分布特征,为完善血源招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兰州地区近10年建立了电子档案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2002-2011年无偿献血者登记表数据,采用全样本统计描述分析。结果兰州地区人口献血率为1.07%;供血量年均增长率11.35%;献血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01%,供血量和献血人次环比、定基均呈持续增长态势。献血人群中男性占56.75%(250720/441789),18~40岁青壮年占92.23%(492525/533988);而其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献血者占82.95%(442954/533988);从职业分布看,学生所占比例最高44.47%(237464/533988),其次为其它职业者占23.36%(124722/533988),而作为社会主体职业的公职人员占的比例较少4.83%(25753/533988);三种献血方式中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占75.98%(405707/533988),亲友互助仅占1.67%(8907/533988)。结论兰州地区供血需求旺盛、献血人次增长较为缓慢。献血人群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亟待进一步完善血源招募对策,提高人口献血率,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状况 人群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