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皮质醇激素变化致癌因性疲乏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忠信 米登海 +5 位作者 杨芳 温志震 刘小荣 王永祥 任维维 李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变化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8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疲乏组(50例疲乏患者)和非疲乏组(30例非疲乏患者),利用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化版(MFSI-SF)和疲劳症状量表(FSI)对患者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变化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8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疲乏组(50例疲乏患者)和非疲乏组(30例非疲乏患者),利用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化版(MFSI-SF)和疲劳症状量表(FSI)对患者进行评估。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COD-PAP法测定血清胆固醇浓度,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α2-球蛋白比值并计算血清α2-球蛋白浓度。结果:疲乏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非疲乏组[(119.68±5.34)nmol/L vs.(163.45±31.49)nmol/L,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高于非疲乏组[(104.50±17.15)ng/L vs.(51.43±13.24)ng/L,P<0.05]。疲乏组患者MFSI-SF评分与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867,P<0.001),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呈正相关(r=0.809,P<0.001);疲乏组患者F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747,P<0.001),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呈正相关(r=0.701,P<0.001)。疲乏组患者血清胆固醇[(1.25±0.70)mmol/L vs.(3.28±0.73)mmol/L,P<0.05]、白蛋白[(18.24±7.03)g/L vs.(37.40±8.05)g/L,P<0.05]和α2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疲乏组[(2.25±1.07)g/L vs.(5.36±1.09)g/L,P<0.05]。结论:疲乏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增高,而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恶性肿瘤患者机体低血清皮质醇激素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紊乱和癌因性疲乏的发生,血清皮质醇激素降低的机制与其合成原料血清胆固醇及其运载蛋白(白蛋白特别是α2球蛋白)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因性疲乏 皮质醇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PDGFR-α、Ki-67和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宁 李忠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8-949,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2000-01/2008-12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2000-01/2008-12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19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6例GISTs组织中PDGFR-α、Ki-67及CyclinD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危险度的关系。结果: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组间PDGFR-α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危险度组间Ki-67LI、CyclinD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CD117阴性或弱阳性病例中,PDGFR-α同为阴性或弱阳性病例23例(46.0%),PDGFR-α中度以上阳性27例(54.0%);146例CD117中度以上阳性病例中,PDGFR-α阴性或弱阳性118例(80.8%),PDGFR-α中度以上阳性28例(19.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评定指标,而Ki-67和CyclinD1可作为判断GISTs恶性程度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KI-67抗原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