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抑酸药物增加医院感染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小亮 李芳斌 张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发生与应用抑酸药物间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医院8个科室12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感染组,从同期对应科室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250例非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病例-...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发生与应用抑酸药物间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医院8个科室12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感染组,从同期对应科室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250例非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采用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趋势χ~2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感染组抑酸药物使用率64.0%,对照组抑酸药物使用率37.6%,使用抑酸药物与发生医院感染关联强度的指标即比数比(OR)为2.950,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抑酸药物使用OR=2.556,医院感染发生与抑酸药物给药时间长短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与抑酸药物暴露间关联强度OR=2.871,非呼吸道感染病例与抑酸药物暴露间关联强度OR=3.319。感染组与对照组3种不同给药途径的构成比不同(P<0.05)。结论使用抑酸药物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相关性,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抑酸药物增加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发生危险性增大,抑酸药物暴露同时增加呼吸道感染与非呼吸感染发病风险。不同给药途径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抑酸药物 剂量-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杰 刘丽君 +3 位作者 杜绍财 李朝霞 卢青云 杨少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90-291,294,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筛选41例来自兰州的HCVRNA阳性患者血清样品,扩增HCV5′非编码区(5’NCR),得到257bp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并对这些产物进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参考序列比... 目的了解中国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筛选41例来自兰州的HCVRNA阳性患者血清样品,扩增HCV5′非编码区(5’NCR),得到257bp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并对这些产物进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参考序列比对,并作同源性分析和进化分析。结果 41例样品中共检出1b型感染25例(61.0%),1c型感染8例(19.5%),2a型4例(9.8%),1a型3例(7.3%),3b型感染1例(2.4%)。结论兰州地区的基因型分布以1b型为主,并首次在中国检出1c型感染,且感染率仅低于1b型;此外还检出2a、1a和3b;未检出4、5和6型等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肝炎 丙型 基因型 5’非编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干扰素α应答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杰 杜绍财 +5 位作者 饶慧瑛 李朝霞 田淑菊 毛维武 龚晏萱 屈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基因变异株的感染状态,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检测40例HCV 1b型中5'-NCR基因变异及9例干扰素α治疗患者中的5'-NCR基因...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基因变异株的感染状态,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检测40例HCV 1b型中5'-NCR基因变异及9例干扰素α治疗患者中的5'-NCR基因变异。结果在40例HCV 1b型中存在5种感染状态:(1)有MboⅠ切点24/40(60.0%);(2)无MboⅠ切点变异株5/40(12.5%);(3)有MboⅠ和无MboⅠ切点混合感染株7/40(17.5%);(4)有BamHⅠ切点变异株2/40(5%);(5)有MboⅠ双切点变异株2/40(5%)。对9例干扰素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5'-NCR变异株检测。5例干扰素α应答病例中,2例为2a型,3例为无MboⅠ切点的1b型。4例抗干扰素α病例中,1例为2a型,但在某节段存在着1b与2a混合状态,另3例为无MboⅠ。结论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单一的MboⅠ切点的样品,24/40(60.0%)可能是HCV野生株感染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干扰素Α 变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及其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文杰 李朝霞 +3 位作者 田淑菊 毛维武 龚晏萱 屈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NA)。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16例出现NA阳性,阳性率为17.39%,反弹组干扰素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而难治性丙肝患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CVRNA水平为NA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反弹与NA阳性率显著相关。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肝产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干扰素中和抗体 难治性丙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 5'非编码区基因突变对标准抗HCV治疗方案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毛维武 杜鹏 +4 位作者 张文杰 李静 屈延 石怀远 王艳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85-587,共3页
HCV属于黄病毒科成员之一,球型,有包膜,为单股正链线状RNA,基因组长约9600 bp,编码11种蛋白质,HCV基因包括5′非编码区(5′non-coding region,5′-NCR)、结构区、非结构区和3′非编码区(3′non-coding region,3′-NCR)... HCV属于黄病毒科成员之一,球型,有包膜,为单股正链线状RNA,基因组长约9600 bp,编码11种蛋白质,HCV基因包括5′非编码区(5′non-coding region,5′-NCR)、结构区、非结构区和3′非编码区(3′non-coding region,3′-NCR)4部分。学者们通过对 HCV RNA 的研究,已发现了6个基因型,80多个亚型[1-3]。在临床上对指导抗HCV治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突变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