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驱梅治疗时机的不同分成3组,其中早期组(孕<12周)38例,中期组(孕12~27周)32例,晚期组(孕≥28周)30例。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母婴RPR滴度、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胎传梅毒发病率。结果: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7.89%(3/38)、34.38%(11/32)和53.33%(16/30),其中早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妊娠期患者RPR滴度<1∶8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RPR滴度<1∶8的比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中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分别为0(0/38)、6.25%(2/32)及26.67%(8/30),早期组和中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在孕早期进行驱梅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母婴RPR滴度,并能有效阻断梅毒垂直传播,降低胎传梅毒的发生风险。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也较短,临床研究显示化疗与热疗的联合疗法效果较好。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GP)或紫杉醇联合铂类(Pacl...背景与目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也较短,临床研究显示化疗与热疗的联合疗法效果较好。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GP)或紫杉醇联合铂类(Paclitaxel and Cisplatin,TP)方案化疗联合热疗治疗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它检索。收集所有比较GP或TP化疗联合热疗与单纯GP或TP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选择适当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RCT,共952例NSCLC。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联合热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OR=3.84,95%CI:2.61-5.64)、1年生存率(HR=1.94,95%CI:1.21-3.12)和2年生存率(HR=2.05,95%CI:1.18-3.58)均好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组与单化组的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肝肾损害以及腹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化疗,GP或TP方案化疗联合热疗能提高中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和近期疗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不增加毒副反应,但本文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驱梅治疗时机的不同分成3组,其中早期组(孕<12周)38例,中期组(孕12~27周)32例,晚期组(孕≥28周)30例。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母婴RPR滴度、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胎传梅毒发病率。结果: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7.89%(3/38)、34.38%(11/32)和53.33%(16/30),其中早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妊娠期患者RPR滴度<1∶8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RPR滴度<1∶8的比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中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分别为0(0/38)、6.25%(2/32)及26.67%(8/30),早期组和中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在孕早期进行驱梅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母婴RPR滴度,并能有效阻断梅毒垂直传播,降低胎传梅毒的发生风险。
文摘背景与目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也较短,临床研究显示化疗与热疗的联合疗法效果较好。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GP)或紫杉醇联合铂类(Paclitaxel and Cisplatin,TP)方案化疗联合热疗治疗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它检索。收集所有比较GP或TP化疗联合热疗与单纯GP或TP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选择适当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RCT,共952例NSCLC。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联合热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OR=3.84,95%CI:2.61-5.64)、1年生存率(HR=1.94,95%CI:1.21-3.12)和2年生存率(HR=2.05,95%CI:1.18-3.58)均好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组与单化组的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肝肾损害以及腹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化疗,GP或TP方案化疗联合热疗能提高中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和近期疗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不增加毒副反应,但本文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文摘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Wan Fang及VIP 8个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TACE联合MW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员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RCT(1 3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联合组0.5年、1年、1.5年、2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均明显好于TACE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果分别为0.5年[RR=1.24,95%CI=(1.12,1.37)],1年[RR=1.50,95%CI=(1.38,1.62)],1.5年[RR=2.05,95%CI=(1.38,3.06)],2年[RR=1.97,95%CI=(1.65,2.36)],3年[RR=3.39,95%CI=(2.32,4.96)]。2联合组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完全坏死率和甲胎蛋白(AFP)的转阴率均高于单独TACE组,联合组的复发率低于单独TACE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果分别为完全缓解率[RR=2.53,95%CI=(1.45,4.41)],总有效率[RR=1.69,95%CI=(1.43,1.99)],完全坏死率[RR=2.51,95%CI=(1.87,3.36)],AFP转阴率[RR=1.49,95%CI=(1.28,1.73)],复发率[RR=0.28,95%CI=(0.15,0.52)]。结论相比较单用TACE治疗,TACE联合MWA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