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酚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在棉籽粕发酵饲粮制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
作者 叶泽 季彬 +1 位作者 彭轶楠 王治业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1-98,共8页
试验从甘肃地区采集发酵饲粮样品,并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分离筛选细菌。通过显微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分析,得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FH-1。结果显示,FH-1菌株可以耐受pH值3.0的酸性环境和0.4%的牛胆盐,... 试验从甘肃地区采集发酵饲粮样品,并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分离筛选细菌。通过显微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分析,得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FH-1。结果显示,FH-1菌株可以耐受pH值3.0的酸性环境和0.4%的牛胆盐,在人工肠胃液中培养4 h后活菌数显著增加(P<0.05),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棉酚降解试验表明,FH-1菌株培养24 h对棉酚的降解率达到68.28%。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棉籽粕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底物与水分的比例1.0∶0.9、接种量10%、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96 h,此条件下棉酚的降解率为60.03%。与原料相比,FH-1发酵饲粮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降低,磷含量增加,乙酸、丁酸和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扫描电镜显示,FH-1菌株固态发酵棉籽粕植物组织皱缩坍塌。微生物菌群分析表明,与原料相比,FH-1菌株发酵饲粮中机会致病菌种类减少,有益微生物比例增加。研究表明,FH-1菌株发酵棉籽粕可以降低饲粮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改善饲粮适口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营养成分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道地药材根际固氮微生物分离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杜文静 刘锦霞 +4 位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武建荣 张建军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调研甘肃中药材种植区的固氮微生物资源,从党参、黄芪和当归3种药材种植地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固氮酶活性的微生物,单菌株纯化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后通过乙炔还原法检测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这3种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固氮... 为调研甘肃中药材种植区的固氮微生物资源,从党参、黄芪和当归3种药材种植地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固氮酶活性的微生物,单菌株纯化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后通过乙炔还原法检测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这3种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固氮微生物资源丰富,共分离得到28株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主要为根瘤菌属、芽孢菌属、单孢菌属、无色杆菌属和粘着箭菌属等,固氮酶活性为53.5 C_2H_2nmol·(h·ml)-1~295.3 C_2H_2nmol·(h·ml)^(-1),无色杆菌属的固氮酶活性较高。此研究为下一步筛选适合中药材生长的微生物固氮菌肥的菌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固氮根际微生物 固氮酶活 乙炔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主栽食用菌品种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龙 张铎 徐强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45,共2页
2008年6月~2010年8月,通过对甘肃省中南部地区主栽食用菌品种金针菇、香菇、平菇175个样品及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的灌溉用水和培养料(棉籽壳)的农药残留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滴滴涕、甲胺磷等剧毒和高毒农药、甲基托布津在3种主... 2008年6月~2010年8月,通过对甘肃省中南部地区主栽食用菌品种金针菇、香菇、平菇175个样品及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的灌溉用水和培养料(棉籽壳)的农药残留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滴滴涕、甲胺磷等剧毒和高毒农药、甲基托布津在3种主栽食用菌175个样品中均未测出;多菌灵、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等有少量残留,但均在检出限值以内;3个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均未检测出农药残留;3个生产基地的培养料(棉籽壳)中均测出多菌灵、氯氰菊酯及甲基托布津,其中陇南市康县阳坝镇食用菌示范生产基地培养料(棉籽壳)样品中还含有滴滴涕0.0635 mg.kg-1、溴氰菊酯0.010 mg.kg-1,均在检出限值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食用菌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彭轶楠 赵廷伟 +2 位作者 梁燕 王治业 季彬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8,共6页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和康地宝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最高,较不添加肥料(CK)分别提高了74.09%、350.69%、169.40%、190.75%;草坪种植各项生长指标数据显示,草坪质量高低顺序为复合微生物菌肥>康地宝>硫磺粉+过磷酸钙。通过比较施加微生物菌肥与其他类型改良剂对土壤pH、全盐量以及土壤养分和草坪生长的影响差异,得出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盐碱地改良效果最佳,适用于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治理修复,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复合微生物菌肥 施用 土壤改良剂 改良效果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婕 季彬 +2 位作者 彭轶楠 叶泽 王治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0-76,共7页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营养成分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甘肃优势作物规模种植土壤农药残留及风险评估
6
作者 陈玉坤 王治业 +3 位作者 巩晓芳 宋婕 郭琪 祝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0-1268,I0025,共10页
甘肃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区,主要优势作物有道地中药材党参、典型高原夏菜花椰菜、优质马铃薯和制种玉米等。为了解这些作物规模种植土壤农药残留状况,采用色谱、质谱等检测手段对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合非度量多维尺度方... 甘肃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区,主要优势作物有道地中药材党参、典型高原夏菜花椰菜、优质马铃薯和制种玉米等。为了解这些作物规模种植土壤农药残留状况,采用色谱、质谱等检测手段对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合非度量多维尺度方法解析不同作物土壤农药残留类型的空间差异,并运用风险商法(RQ)评估农药残留对土壤生物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除草剂乙草胺、莠去津和草甘膦均被检出,其检出含量分别为8.280~52.418、33.693~40.088和1.022~18.421μg·kg^(-1)。此外,在土壤中这3种除草剂的残留量较低。然而,不同作物规模种植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主要类型存在差异。乙草胺主要在党参种植区被检出,莠去津仅在玉米种植区被检出,而花椰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区均主要检测到草甘膦。被检出的32种有机磷类农药含量范围为0.369~3845.028μg·kg^(-1)。有机磷类农药在党参种植区被广泛检出,而在花椰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区则偶有检出。大部分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对土壤生物环境风险属于可接受范围(RQ值≤1)。在检测到的9种菊酯类农药中,溴氰菊酯检出含量范围为2.904~59.514μg·kg^(-1),该农药主要残留在马铃薯P2和花椰菜V3种植区土壤中。与其他菊酯类农药相比,溴氰菊酯具有较高的RQ值,但其土壤生物环境风险仍属于可接受范围。有2种有机氯类农药被检出,但其整体含量较低,土壤生物环境风险也处于可接受范围。研究区域土壤检出的残留农药类型较多,但农药残留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土壤生物环境风险可接受,这有利于甘肃优势作物的种植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优势作物 土壤 农药 残留特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菌剂施用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
7
作者 李永成 杨涛 +1 位作者 杜宏辉 张红霞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4期347-353,共7页
原原种是马铃薯种薯繁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提高合格原原种产量,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连栋温室中,采用比较试验的方法,将不同用量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混拌到蛭石基质中,用固定用量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叶面喷施,统计移栽脱毒组培苗的株高、茎粗... 原原种是马铃薯种薯繁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提高合格原原种产量,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连栋温室中,采用比较试验的方法,将不同用量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混拌到蛭石基质中,用固定用量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叶面喷施,统计移栽脱毒组培苗的株高、茎粗、叶数、原原种总产量、≥2 g原原种产量。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复合微生物菌肥3001.5 kg/hm^(2)+微生物菌剂HB 7.5 L/hm^(2)+微生物菌剂BX 7.5 L/hm^(2)的组合有利于移栽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常规施肥+复合微生物菌肥1001.5 kg/hm^(2)+微生物菌剂HB 7.5 L/hm^(2)+微生物菌剂BX 7.5 L/hm^(2)的组合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原原种总产量和≥2 g原原种产量。从≥2 g原原种产量和原原种产出与微生物菌肥菌剂投入比两方面综合分析,常规施肥和施用微生物菌剂HB 7.5 L/hm^(2)+微生物菌剂BX 7.5 L/hm^(2)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菌肥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的最佳施用量为100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复合微生物菌肥 繁育 原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力及神经传导相关酶系的影响
8
作者 李晶 刘锦霞 +5 位作者 李娜 付麟雲 丁品 聂垚琰 武建荣 杨成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研究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并探讨黏虫幼虫神经传导相关酶系对黄帚橐吾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通过点滴法测定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结果显示:该精油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LC 50为4.584 mg/mL。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 研究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并探讨黏虫幼虫神经传导相关酶系对黄帚橐吾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通过点滴法测定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结果显示:该精油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LC 50为4.584 mg/mL。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精油对黏虫幼虫体内神经传导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C 50质量浓度的精油能显著抑制黏虫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精油可能对黏虫幼虫具有神经毒性,具备开发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乙酰胆碱酯酶 Na^(+)-K^(+)-ATP酶 生物农药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水增粮模式的河西灌区小麦浅埋滴灌及后茬复种技术
9
作者 王祎 刘强 +5 位作者 郭世乾 韩梅 贾蕊鸿 葛承暄 任永福 张靖 《中国种业》 2025年第8期195-198,共4页
基于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双核背景下,以河西灌区生产实践为例,综合小麦种植机械化整地、基肥施用,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要求、滴灌带布设,灌溉制度,病虫草害防控,测产及收获,后茬复种等环节,论述了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及后茬复种... 基于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双核背景下,以河西灌区生产实践为例,综合小麦种植机械化整地、基肥施用,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要求、滴灌带布设,灌溉制度,病虫草害防控,测产及收获,后茬复种等环节,论述了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及后茬复种全程技术,形成了河西灌区标准化、现代化、机械化的节水增粮高效模式,以期构建现代粮食作物高效节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增粮 小麦 浅埋滴灌 麦后复种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糟与菊芋渣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43
10
作者 任海伟 王莉 +4 位作者 朱朝华 孙安琪 王治业 李金平 李志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35-244,共10页
利用青贮原理将白酒糟和菊芋渣混合进行固态发酵,二者按照不同鲜质量比发酵10、30、60 d时,分别考察营养成分、木质纤维含量和发酵特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当白酒糟和菊芋渣以1.2:1和1:... 利用青贮原理将白酒糟和菊芋渣混合进行固态发酵,二者按照不同鲜质量比发酵10、30、60 d时,分别考察营养成分、木质纤维含量和发酵特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发酵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当白酒糟和菊芋渣以1.2:1和1:1.5比例发酵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相对饲用价值和生物降解潜力较高。发酵过程中pH值、乳酸和氨氮含量等特性参数均处于优良青贮品质范围,V-score评分均为优等。白酒糟或菊芋渣单独发酵期间主要以变形菌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混合发酵时则演变为以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细菌为主。总之,白酒糟与菊芋渣能通过生化互补特性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质青贮,综合考虑糟渣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处理效率等因素,实际生产中建议以1.2:1比例混合青贮发酵30 d为宜,可获得良好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发酵 菌群 白酒糟 菊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促生剂发酵玉米皮生产饲料蛋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季彬 祁宏山 +4 位作者 王治业 杜军国 曾杨 陈娟 祝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以玉米皮为基本碳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和白地霉联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真蛋白含量为主要目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菌液接种量7%,固态发酵培养基料水比1:1.8(g:m L),发酵温度31℃... 以玉米皮为基本碳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和白地霉联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真蛋白含量为主要目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菌液接种量7%,固态发酵培养基料水比1:1.8(g:m L),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80 h。在此条件下,真蛋白含量可达15.6%,是发酵前的1.9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 固态发酵 饲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甘肃籽瓜果醋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小锋 郭琪 +2 位作者 季彬 王洁 王治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6-77,90,共3页
以甘肃特产的籽瓜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制得了具有保健功能的籽瓜果醋。在榨汁过程中添加适量果胶酶,解决了出汁率低和果胶影响发酵过程的问题。添加适量增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增加了籽瓜果醋中酯类和不挥发酸的... 以甘肃特产的籽瓜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制得了具有保健功能的籽瓜果醋。在榨汁过程中添加适量果胶酶,解决了出汁率低和果胶影响发酵过程的问题。添加适量增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增加了籽瓜果醋中酯类和不挥发酸的含量,使制得的籽瓜果醋风味更加柔和纯正,并带有籽瓜独有的清香,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型果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果醋 混合发酵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锦霞 李晶 +5 位作者 李娜 杜文静 丁品 柳军玺 张建军 武建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1-195,219,共6页
棉铃虫食性杂,寄主广,为害严重又对现有农药易产生抗药性,为有效防控其对作物的为害,本文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甘南草原有毒植物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的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 棉铃虫食性杂,寄主广,为害严重又对现有农药易产生抗药性,为有效防控其对作物的为害,本文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甘南草原有毒植物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的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2~3龄幼虫有很强的拒食活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2.59mg/mL。当提取物浓度为10.00mg/mL时,拒食率可达95%以上;触杀和胃毒活性也较强,致死中浓度(LC50)在3.00mg/mL左右,浓度为10.00mg/mL时,校正死亡率均可达80%以上,而且3种作用的活性强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强。杀卵和熏蒸活性相对较弱,但浓度大于10.00mg/mL时也有比较明显的杀灭活性。本研究结果证明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可以有效防控棉铃虫幼虫的危害,为黄帚橐吾类农药的开发和棉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帚橐吾 棉铃虫 农药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优良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甘肃温室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娜 李晶 +3 位作者 付麟雲 刘锦霞 丁品 武建荣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了有效防控甘肃温室黄瓜枯萎病,获得生防效果较好的高效拮抗菌株,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大棚黄瓜枯萎病根际土分离多株菌株,通过平板拮抗试验、室内盆栽效果试验,得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Fuasrium oxypso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假单... 为了有效防控甘肃温室黄瓜枯萎病,获得生防效果较好的高效拮抗菌株,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大棚黄瓜枯萎病根际土分离多株菌株,通过平板拮抗试验、室内盆栽效果试验,得到1株对尖孢镰刀菌(Fuasrium oxypso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假单胞属菌株33-1,经鉴定33-1为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i)。结果表明,33-1具有很好的苗期防治效果,可达86.95%,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认为33-1有开发为防治温室黄瓜枯萎病生防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黄瓜 枯萎病 生防细菌 生防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4
15
作者 邵建宁 张文齐 +4 位作者 麻和平 刘彩云 王洁 彭章普 赵昊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79,共5页
从甘肃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筛选适合发酵乳生产的乳酸菌,对分离纯化的乳酸菌进行了发酵性能检测,筛选出产酸快、发酵活力高、凝乳时间短、后酸化能力弱、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筛选的6株菌株单菌发酵牛乳,均在6.5 h内凝乳,发酵乳酸... 从甘肃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筛选适合发酵乳生产的乳酸菌,对分离纯化的乳酸菌进行了发酵性能检测,筛选出产酸快、发酵活力高、凝乳时间短、后酸化能力弱、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筛选的6株菌株单菌发酵牛乳,均在6.5 h内凝乳,发酵乳酸度>70°T,乳酸菌活菌数>1×10~8 CFU/mL,发酵乳组织状态、滋味、气味等感官指标良好,可作为生产发酵乳的优良乳酸菌菌种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制品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畜禽粪便为基质的生物有机肥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娟 曾杨 +4 位作者 杜津昊 毛婷 季彬 祁宏山 王治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19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加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生物法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可实现农畜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治理的既定目标。该研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加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生物法将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可实现农畜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治理的既定目标。该研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以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的有效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最优发酵条件为新鲜羊粪∶玉米秸秆=1.0∶1.5(g∶g),初始含水率55%,复合菌液接种量20%、翻堆频率为每天一次。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堆肥发酵试验,其有效活菌数达到1.76×10^(8) CFU/g,有机质含量达到47.4%,水分含量为25%,pH值为7.39,粪大肠菌群数86个/g,蛔虫卵死亡率100%,符合我国生物有机肥的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生物有机肥 发酵工艺 固态发酵 有效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生物彩色图像自动分割新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义德 王兆滨 +1 位作者 张新国 祝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3-175,共3页
结合新一代神经网络———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色彩空间分解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植物染色切片图像切实有效的自动分割新方案.该方案首次引入最大熵决策机制,同时充分利用了彩色图像的色彩信息,极大地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简化了传统算法... 结合新一代神经网络———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色彩空间分解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植物染色切片图像切实有效的自动分割新方案.该方案首次引入最大熵决策机制,同时充分利用了彩色图像的色彩信息,极大地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简化了传统算法的复杂度,缩短了运行时间,易于在实时系统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与传统的方案相比,分割结果比较准确.同时既保证了整体轮廓,又保留了重要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切片 PCNN 图像分割 边缘检测 色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玉卉 郭瑞 +6 位作者 杨阿丽 秦鹏 金辉 魏甲乾 冉永红 陈志荣 路等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为探究甘肃不同采样点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以及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真菌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揭示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根... 为探究甘肃不同采样点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以及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真菌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揭示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差异较大;9个采样点共有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为32个,特有的OTU数较多;迭部采样点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所有采样点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ete)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而纲、科、属水平优势类群各异。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子囊菌门与速效钾、谷氨酰胺酶、脲酶、硝态氮、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箭头方向一致,说明子囊菌门与速效钾、谷氨酰胺酶、脲酶、硝态氮、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正相关;Rozellomycota和Olpidiomycota与硒、铁、有效磷、氨态氮、脱氢酶呈正相关,与钙、多酚氧化酶、镁、pH呈负相关;壶菌门、unclassified_Fungi、Mortierellomycota与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硝态氮呈负相关。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酶活性影响较理化性质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羊肚菌 酶活性 理化性质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麝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涛 张迎梅 +1 位作者 罗时有 宋世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本文为分布在甘肃的马麝Moschus sifanicus和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调查总结。已查明省境内总麝数为55 414只,较1974~1976年下降64.25%。其中马麝13 464只,下降65.9%;林麝41 950只,下降63.68%。其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本文为分布在甘肃的马麝Moschus sifanicus和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调查总结。已查明省境内总麝数为55 414只,较1974~1976年下降64.25%。其中马麝13 464只,下降65.9%;林麝41 950只,下降63.68%。其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无节制地滥猎和价格的提高。调查认为:只有当麝的平均密度恢复到3只/km^2,总头数达15万只以上后,每年可以有计划地捕猎1.5万只才不会破坏资源。并建议停止破坏生态环境,建立麝自然保护区和开展人工养麝取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麝香 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及其附近地区黄鼠分类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涛 王香亭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文对分布在甘肃及其附近地区黄鼠的分类位置提出不同看法.从甘肃及其附近地区的4000余号标本中随机选出200号标本.证明这种黄鼠与其它种存在不同的特点.其不同之处为(1)体长为204毫米.尾长为66.6毫米,尾长约占体长的1/3;(2)雌体具乳头... 本文对分布在甘肃及其附近地区黄鼠的分类位置提出不同看法.从甘肃及其附近地区的4000余号标本中随机选出200号标本.证明这种黄鼠与其它种存在不同的特点.其不同之处为(1)体长为204毫米.尾长为66.6毫米,尾长约占体长的1/3;(2)雌体具乳头4对;(3)眶间宽约占颅全长的22%;听泡宽约为长的77%;(4)每胎平均4.4个;5、染色体2n=36,占94%,其中中部着丝点3对,亚中部着丝点14对.故分布在甘肃及其附近地区的黄鼠为 Citellus alachanicus Buchener 1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黄鼠 阿拉善黄鼠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