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自重湿陷变形的脉动液化机理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家鼎 张倬元 李保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提出了一种黄土自重湿陷的机理———地球脉动引起饱和黄土液化,简要地介绍了地球脉动的原理,并从土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地球脉动引起饱和黄土液化的过程。通过现场浸水试验、地球脉动的定时测量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揭示了脉动的幅值、... 提出了一种黄土自重湿陷的机理———地球脉动引起饱和黄土液化,简要地介绍了地球脉动的原理,并从土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地球脉动引起饱和黄土液化的过程。通过现场浸水试验、地球脉动的定时测量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揭示了脉动的幅值、卓越周期与液化程度的关系。最后还分析了影响脉动液化的因素,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液化的产生,从而导致黄土自重湿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自重湿陷 脉动液化机理 黄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倾巨厚层状岩体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卡毛措 陈冉升 +1 位作者 吴玮江 刘高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08-412,共5页
针对汶川大地震中产生的在反倾巨厚层状岩体中滑坡的特征,以甘肃武都寨子崖滑坡为实例,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面波测试成果,综合分析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中形成滑坡的条件,研究其特征和演化机制。不发育... 针对汶川大地震中产生的在反倾巨厚层状岩体中滑坡的特征,以甘肃武都寨子崖滑坡为实例,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面波测试成果,综合分析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中形成滑坡的条件,研究其特征和演化机制。不发育结构面、尤其不发育缓倾坡外结构面时此类边坡不具备产生重力滑坡的条件;此类斜坡在仅有水平地震力时同样不易形成滑坡,双向地震力共同作用时易产生地震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都寨子崖 地震滑坡 反倾层状岩体 稳定性 结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黄土高原典型区月径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庞佼 白晓华 +2 位作者 张富 刘雪峰 张佰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以黄土高原安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GIS和RS技术,建立了安家沟流域的气象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成功构建了基于SWAT模型的安家沟流域水文模型。以1982—1999年作为模型的率定期,2000—2010年作为模型的验证期,对模型进行了参... 以黄土高原安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GIS和RS技术,建立了安家沟流域的气象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成功构建了基于SWAT模型的安家沟流域水文模型。以1982—1999年作为模型的率定期,2000—2010年作为模型的验证期,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率定。其中率定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0.71)、相关系数R2(0.73)和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0.69)、相关系数R2(0.68)均达到模型模拟要求。结果表明:SWAT模型基本上能反映安家沟的月径流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期为安家沟流域水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径流模拟 SWAT模型 参数率定 安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后的黄土剪切特征变化(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M. UENO T. NISHIMURA +2 位作者 M. KATO H. NAKAMURA ZENG Si-wei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在中国甘肃省的黑方台阶地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人类定居和开垦活动,并自1968年发展为灌溉农业。随着灌溉的进行地面已出现沉陷和滑坡。地表沉陷是由灌溉水的充填引起黄土结构崩塌造成的。然而崩塌和湿润化对剪切特征的影响目前还... 在中国甘肃省的黑方台阶地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人类定居和开垦活动,并自1968年发展为灌溉农业。随着灌溉的进行地面已出现沉陷和滑坡。地表沉陷是由灌溉水的充填引起黄土结构崩塌造成的。然而崩塌和湿润化对剪切特征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为了研究湿化后的黄土剪切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对马兰黄土未经扰动和重塑土样的直接剪切盒测试。结果显示未扰动土样的粘合力和内摩擦角在湿润化后都下降了,而所观察到的重塑土的弹度参数只有少许变化。未扰动土的不饱合粘合力,据认为其受胶结物质的影响,在饱合后消失了。经灌溉的土的不饱合强度参数与未灌溉土相比表现出差异,它们可能受土壤水分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黄土 直接剪切盒测试 粘合力 内摩擦角 胶结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