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背景下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教育引导——一项基于906份问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侯万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9,共4页
新媒体背景下当代青年政治意识的表达具有双重表现:一方面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日趋理性化,另一方面青年政治意识表达出现冷漠化。要实现青年教育引导工作的与时俱进,必须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互动中实现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既要从青年的政... 新媒体背景下当代青年政治意识的表达具有双重表现:一方面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日趋理性化,另一方面青年政治意识表达出现冷漠化。要实现青年教育引导工作的与时俱进,必须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互动中实现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既要从青年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任、政治利益等政治意识内容层面加以引导,又要对新兴媒体这一特殊传播方式予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新兴媒体 政治意识表达 教育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被引量:7
2
作者 侯万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0,共5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公民的各项权利。目前,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影响着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继续扩大。因此,不断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公民的各项权利。目前,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影响着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继续扩大。因此,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发掘民族区域自治在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功能无疑是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序政治参与 少数民族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被引量:3
3
作者 侯万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7,共4页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不仅是民族主义的核心,而且是推进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进程中必须直面的一对基本关系。民族主义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影响是双重的:其统一功能既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构建,又捍卫了这些民族国家的独立...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不仅是民族主义的核心,而且是推进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进程中必须直面的一对基本关系。民族主义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影响是双重的:其统一功能既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构建,又捍卫了这些民族国家的独立完整和利益;而民族分离、分裂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是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最大威胁。因此,应抑制和消解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引导其积极发展,推进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整合 多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民族分裂 民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结构形式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被引量:2
4
作者 侯万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53-56,共4页
政治整合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政治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结构形式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政治设计。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多民族政治整合的必然选择。但现阶段,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面临的新挑战对多民族中国的政治整合... 政治整合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政治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结构形式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政治设计。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多民族政治整合的必然选择。但现阶段,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面临的新挑战对多民族中国的政治整合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不断完善单一制对促进当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结构形式 多民族国家 政治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关系规范化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5
作者 侯万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6,共3页
如何理顺党政关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政治体制改革视角看,党政关系的规范化对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由于党政关系规范化方面的不足影响到我国政治体制的继续推进和深化。因此,有必要在深化政... 如何理顺党政关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政治体制改革视角看,党政关系的规范化对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由于党政关系规范化方面的不足影响到我国政治体制的继续推进和深化。因此,有必要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探究逐步推进党政关系规范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党政关系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契约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构——兼与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冉小平 高太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0-222,共3页
社会契约理论是西方社会源远流长的一种伦理文化思潮,蕴含了十分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与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有着异质性特征。契约精神的价值驱动与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会契约 和谐社会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回顾、现实难题与治理机制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侯万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8,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和"乡政村治"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的治理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乡政村治"作为我国当前乡村的治理模式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和"乡政村治"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的治理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乡政村治"作为我国当前乡村的治理模式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但在新形势下,"乡政村治"治理仍然面临二元权力不能有效衔接、不同利益不能合理平衡和多重关系不能科学协调等现实难题。从乡村社会的实际出发,以乡村治理的现实难题为突破点,"乡政村治"的重点应放在"乡政村治"治理中的权力有效衔接、利益合理平衡与权利(力)科学明晰等治理机制的优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政村治 治理机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初太祖成祖对西域和中亚丝绸之路的经营方略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慧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0-164,共5页
明袭元而建后,北方和西域被蒙古部族或蒙古后裔政权占据,为防范蒙古势力南下东进,明朝在北方以长城为界,西北以玉门关、哈密为界,划地而治。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明太祖成祖父子两代苦心经营,文武共用,恩威并举,积极主动与西域中亚地方... 明袭元而建后,北方和西域被蒙古部族或蒙古后裔政权占据,为防范蒙古势力南下东进,明朝在北方以长城为界,西北以玉门关、哈密为界,划地而治。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明太祖成祖父子两代苦心经营,文武共用,恩威并举,积极主动与西域中亚地方政权建立贡使关系和商贸往来,恢复了丝绸之路西域中亚段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中原政权与西域中亚历史交往的连续性,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 成祖 西域 中亚 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太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共3页
核心价值观是在所有价值观中居于核心的决定其他价值顺序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定因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精神文明 根本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密曼荼罗之艺术探微 被引量:2
10
作者 索南多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6,共5页
雄伟壮美的青藏高原孕育着世界上最迷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令世人惊叹不已。其中精美绝伦的藏密曼荼罗艺术,就是藏族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艺术家们所绘制的曼荼罗造型艺术,无论是在气魄... 雄伟壮美的青藏高原孕育着世界上最迷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令世人惊叹不已。其中精美绝伦的藏密曼荼罗艺术,就是藏族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艺术家们所绘制的曼荼罗造型艺术,无论是在气魄或规模上,还是在取材、形象的刻画上,表现力高超,想象力丰富,堪称人间绘画、工艺技术之精华。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地位,是十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曼荼罗艺术 青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