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研究——以甘肃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树基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0,共4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人为本,依靠贫困群众,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可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服务,...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人为本,依靠贫困群众,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可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创新扶贫运行机制,创新管理组织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可借鉴的新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扶贫 整村推进 扶贫开发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经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树基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61-64,共4页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畜产品加工业的调查与研究,概述了畜牧业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加工业发展的阶段性,运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工业生产经营活动评价指标》中的7项指标,从7个方面对全省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同时,比照全省...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畜产品加工业的调查与研究,概述了畜牧业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加工业发展的阶段性,运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工业生产经营活动评价指标》中的7项指标,从7个方面对全省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同时,比照全省轻工业、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的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以对全省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作出客观评价。研究中,分析了全省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基础教育落后于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水平低;技术物质装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应变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差。提出了发展甘肃省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重视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基础教育;多层次技术开发与研究;畜产品加工业要建立稳定畜产品原料基地;重视贫困地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完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机制;产地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应成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品加工业 经济评价 甘肃省 工业经济效益 加工业发展 技术开发 市场应变能力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综述
3
作者 贾琼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73,共5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我们就农村小康建设与三农问题战略思路、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我们就农村小康建设与三农问题战略思路、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小康社会建设 三农问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讨论
4
作者 李树基 《甘肃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79-81,共3页
绿洲经济是大西北内陆河流域区域经济的重要特征。绿洲经济开发与发展 ,对西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甘肃河西地区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 ,开发规模扩大 ,移民增加 ,人口规模增长 ,水土资源不平衡的矛盾、工农业用水矛盾、城乡... 绿洲经济是大西北内陆河流域区域经济的重要特征。绿洲经济开发与发展 ,对西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甘肃河西地区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 ,开发规模扩大 ,移民增加 ,人口规模增长 ,水土资源不平衡的矛盾、工农业用水矛盾、城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矛盾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经济 可持续发展 甘肃 河西地区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用水模式 农业技术 农业信息化建设 小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灰色局势决策
5
作者 李锋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与方法,对甘肃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区域自然生态资源条件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确定了各区域及区域内不同地区农业系统发展的方向、重点及农业内部各业发展的优先序次。
关键词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 灰色局势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农”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树基 朱智文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 ,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 ,也是战略问题 ;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因此 ,如何从根本上...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 ,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 ,也是战略问题 ;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因此 ,如何从根本上破解“三农”这一难题 ,已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解决“三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重要性 形成原因 解决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时正新 《生态经济》 1987年第6期8-10,共3页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跨陕、晋、宁、蒙、青、豫七省区,总面积约67.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亿亩;人口85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100万左右。该地区是一个低阶性生态经济系统,其主要标志是:(1)生态系统中植被、水等基本要素相对缺损或短缺,...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跨陕、晋、宁、蒙、青、豫七省区,总面积约67.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亿亩;人口85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100万左右。该地区是一个低阶性生态经济系统,其主要标志是:(1)生态系统中植被、水等基本要素相对缺损或短缺,森林覆盖率只有6.1%,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400—500毫米,但年内分布不均,冬春初夏植物出苗时少雨,天然供水期错过作物需水峰值。人均地面水资源250—350立方米,低于全国年均数的7—10倍;(2)土质疏松、土地切割、破碎,水土流失是区域生态失调的关键,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生态经济型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战略 农田生态系统 水土流失面积 生态型 经济发展战略 农村产业结构 地面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地区财政支持科技示范园区调查与研究
8
作者 王建兵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在财政支农支出职能转变的新时期 ,就财政支农资金对示范园区投入的情况及产生的效益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 ,有利于提高支农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益 ,大大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科技示范园区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扶贫开发
9
作者 王建兵 《甘肃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21-22,共2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为甘肃省扶贫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向西部倾斜的有利条件 ,推行经济实体式开发扶贫模式 。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经济实体式 政策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