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环境与社会科学研究
1
作者 马廷旭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122,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 ,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它在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造成冲击的同时 ,也开拓了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 ,如在文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 ,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它在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造成冲击的同时 ,也开拓了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 ,如在文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信息学等领域都产生了许多新的重大课题 ,重视和研究这些课题将是时代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大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网络环境 社会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与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37,共4页
人类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其潜能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 ,人的发展又总是被限定在一定的历史水平上。信息革命必然会引发思维和认知方法论的变革和革命 ,实践是人类思维科学和认知方法论的形成根源和发展基础 ,是人的生命... 人类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其潜能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 ,人的发展又总是被限定在一定的历史水平上。信息革命必然会引发思维和认知方法论的变革和革命 ,实践是人类思维科学和认知方法论的形成根源和发展基础 ,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体现。在信息革命中 ,出现了以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础 ,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的新的研究领域 ,文中分析了研究的四个层面。系统科学反映了人类思维科学和认知方法论的无限性、多层次性、综合性特征及在信息研究中的成就。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系统科学 思维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存在方式的突变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信息时代,信息化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稳性结构,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使人类逐渐认识到长期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论及哲学都是有限的。本文在研究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中,从信息时代思维方法论的嬗变,信息经济社... 信息时代,信息化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稳性结构,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使人类逐渐认识到长期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论及哲学都是有限的。本文在研究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中,从信息时代思维方法论的嬗变,信息经济社会的系统分析,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性质及结构关系所提供的研究信息社会针对性的理论,以及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信息化开展综合性研究的方法等进行了哲学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的存在方式 系统科学方法论 哲学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之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孟锦 张晋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路径,力图揭示出两者的异同所在,使我们对信息化的国际竞争格局及我国信息化发展趋势有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信息化 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晋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0-252,共3页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信息化发展基础,在对我国信息化发展思路、经验和特点的阐述的基础上,就我国发展信息化道路的基本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力图揭示出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发展路径所在,使我们对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有更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信息化 发展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几种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74,80,共4页
知识生产力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意识的不同 ,不同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走过了不同的道路 ,也创立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对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中 ,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日本... 知识生产力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意识的不同 ,不同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走过了不同的道路 ,也创立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对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中 ,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诸国及台湾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加以介绍、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信息化 模式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信息公开的流变及启示
7
作者 张晋平 孟锦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1-223,共3页
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经历了一个漫长历程,是政治民主与法制健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通过分析中外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加快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步伐,打造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 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经历了一个漫长历程,是政治民主与法制健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通过分析中外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加快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步伐,打造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信息公开 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滞后原因及对策建议
8
作者 张恒昌 张晋平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8-62,共5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滞后的诸多环境因素。
关键词 信息资源 数据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图书馆信息服务化发展策略
9
作者 宋雪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82-83,共2页
近几年来,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这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作为西北地区传统的主要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必须尽快与市场经济接轨,实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化。所谓图书馆信息服务化是指图书馆通过对文献进行深层... 近几年来,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这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作为西北地区传统的主要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必须尽快与市场经济接轨,实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化。所谓图书馆信息服务化是指图书馆通过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提炼,使文献的价值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图书馆 信息服务化 西北地区 信息服务机构 支柱产业 经济发展 信息产业 社会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学范式架构的确立
10
作者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4-217,共4页
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时代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出现了以信息科学研究为对象的信息科学范式架构,范式架构是科学发现的逻辑、是研究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构架,范式架构的确立是从科学发展史和理论评估标准审视一门学科的基础... 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时代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出现了以信息科学研究为对象的信息科学范式架构,范式架构是科学发现的逻辑、是研究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构架,范式架构的确立是从科学发展史和理论评估标准审视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条件,范式是那些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或发现的方法论规则或规范。本文提出和分析了信息学范式架构确立的四个层面或条件:技术及时代预测学的角度审视,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信息学学科方法论的形成与完善,形成学科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理论范畴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学 范式架构 确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学艺术
11
作者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
新时期文艺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引进和应用 ,文章对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艺学的关系从三个层次进行了论述 :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一般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具体文艺学范畴研究意义的系... 新时期文艺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引进和应用 ,文章对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艺学的关系从三个层次进行了论述 :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一般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具体文艺学范畴研究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并介绍了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艺学联姻所引起的文艺学哲学美学方法论的嬗变、演进趋势、存在的问题 ,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时代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便会在超越知性分析时代进入理性的自由王国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理性改变 ,科学与艺术的对立会逐渐消除 ,它们都必将向着“美的规律”靠拢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艺术的审美方法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系统科学方法论在中国当代文艺研究中的运用及发展 ,也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无情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方法论 文学艺术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期货市场监管模式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雪飞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2,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期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 ,违规事件屡屡发生 ,分析原因 ,不难看出 ,问题不在期货市场本身 ,而在于期货市场的监管上。
关键词 期货市场 监管模式 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西蜀景物地位的提升与花间词境的生成
13
作者 王建疆 魏学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164,共4页
在诗词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影响着诗歌意境的形成发展和优劣高低,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具体表现为情与景的关系。词在唐、五代发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导致情与景之间由工具化到对象化,再到主体化萌芽的某些微妙变化,景物... 在诗词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影响着诗歌意境的形成发展和优劣高低,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具体表现为情与景的关系。词在唐、五代发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导致情与景之间由工具化到对象化,再到主体化萌芽的某些微妙变化,景物描写在词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词开始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呈现出了悠远深长的意境,其词风也由开始的绮丽、缠绵走向清丽和含蓄蕴藉,甚至有的词境开始呈现出阔大浑厚。同时,景物地位的这种变化为后来词作启示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物地位 花间词 词境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的思考
14
作者 宋雪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72-73,共2页
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的思考●宋雪飞历史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制高点”。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巨大,资金严重短缺、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这种格局决定了我国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更具有战... 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的思考●宋雪飞历史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制高点”。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巨大,资金严重短缺、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这种格局决定了我国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本文拟对我国在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合理配置 人力资源数量 历史实践 经济起飞 合理开发 自然资源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玉门关与西域南北道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玉臣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2,52,共3页
汉代玉门关应在今布隆吉乡的南面 ,亦即汉代的冥水岸边。同时 ,提出了汉代通往西域的南北道的起点问题。当今布隆吉古城即玉门关 ,过流沙 ,至新疆哈密、吐鲁番为西域北道 ;自布隆吉古城向南约 40公里 ,为汉阳关。阳关位于南北两条山脉... 汉代玉门关应在今布隆吉乡的南面 ,亦即汉代的冥水岸边。同时 ,提出了汉代通往西域的南北道的起点问题。当今布隆吉古城即玉门关 ,过流沙 ,至新疆哈密、吐鲁番为西域北道 ;自布隆吉古城向南约 40公里 ,为汉阳关。阳关位于南北两条山脉的中间平川地带。由此西出 ,即为通往敦煌之道路。沿敦煌至罗布泊的古亭障 ,是通往西域南疆之路 ,即西域南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门关 西域南北道 布隆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