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晋平
-
机构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所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0-252,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信息化发展基础,在对我国信息化发展思路、经验和特点的阐述的基础上,就我国发展信息化道路的基本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力图揭示出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发展路径所在,使我们对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有更清楚的认识。
-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信息化
发展
道路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信息存在方式的突变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
- 2
-
-
作者
刘珙
-
机构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所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
文摘
信息时代,信息化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稳性结构,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使人类逐渐认识到长期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论及哲学都是有限的。本文在研究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中,从信息时代思维方法论的嬗变,信息经济社会的系统分析,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性质及结构关系所提供的研究信息社会针对性的理论,以及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信息化开展综合性研究的方法等进行了哲学探讨。
-
关键词
信息的存在方式
系统科学方法论
哲学审视
-
分类号
B4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信息学范式架构的确立
- 3
-
-
作者
刘珙
-
机构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所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4-217,共4页
-
文摘
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时代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出现了以信息科学研究为对象的信息科学范式架构,范式架构是科学发现的逻辑、是研究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构架,范式架构的确立是从科学发展史和理论评估标准审视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条件,范式是那些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或发现的方法论规则或规范。本文提出和分析了信息学范式架构确立的四个层面或条件:技术及时代预测学的角度审视,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信息学学科方法论的形成与完善,形成学科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理论范畴构架。
-
关键词
信息学
范式架构
确立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唐、西蜀景物地位的提升与花间词境的生成
- 4
-
-
作者
王建疆
魏学宏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所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164,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项目<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嬗变看意境型诗歌的生成和流变>的部分成果(批号:04XZW002结项号:20070191)
-
文摘
在诗词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影响着诗歌意境的形成发展和优劣高低,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具体表现为情与景的关系。词在唐、五代发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导致情与景之间由工具化到对象化,再到主体化萌芽的某些微妙变化,景物描写在词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词开始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呈现出了悠远深长的意境,其词风也由开始的绮丽、缠绵走向清丽和含蓄蕴藉,甚至有的词境开始呈现出阔大浑厚。同时,景物地位的这种变化为后来词作启示了新的方向。
-
关键词
景物地位
花间词
词境生成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