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西秦岭地区重要金矿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家瑞 高永伟 +7 位作者 张忠平 谢建强 杨彦 余超 余君鹏 李通国 贾志磊 王晓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05,共18页
为满足当前形势下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开发与战略部署的要求,在甘肃省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资源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初步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建议。西秦岭岩金矿产地有223处... 为满足当前形势下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开发与战略部署的要求,在甘肃省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资源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初步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建议。西秦岭岩金矿产地有223处,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分布于甘肃南部的陇南、天水、甘南地区,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为主,在此基础上,修正了李坝、大桥、阳山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建立了早子沟、加甘滩、寨上、小东沟等4个典型矿床预测模型。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应用MRAS软件,圈定预测区179处,运用体积法,估算金矿预测量3512.107 t。相较甘肃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2013年),预测区增加了18处,预测量增加了461.03 t,新增主要分布于以地南、小东沟-天子坪一带等重点找矿地段,预测成果将为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资源特征 预测要素 预测模型 资源潜力 甘肃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可尔因矿田锂辉石伟晶岩成因:来自钾长石矿物学、微区地球化学和瑞利分馏模拟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费光春 谭心 +3 位作者 袁彦伟 陆雪 蔡云华 赵太平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1-2178,共18页
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位于四川西部,已探明多个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其中李家沟和党坝矿床规模达到了超大型。根据伟晶岩中主要矿物的组成,从可尔因岩体向外,水平方向可分为4个伟晶岩带,依次为微斜长石伟晶岩带(Ⅰ带)、微斜长石钠长石... 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位于四川西部,已探明多个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其中李家沟和党坝矿床规模达到了超大型。根据伟晶岩中主要矿物的组成,从可尔因岩体向外,水平方向可分为4个伟晶岩带,依次为微斜长石伟晶岩带(Ⅰ带)、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带(Ⅱ带)、钠长石伟晶岩带(Ⅲ带)和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带(Ⅳ带)。钾长石是可尔因岩体和不同伟晶岩带中的贯通矿物和造岩矿物,但其组构特征研究较为薄弱,对岩浆演化和稀有金属成矿的指示意义尚不明确。本文以可尔因岩体及各分带伟晶岩中的钾长石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矿物学特征、X射线粉晶衍射、原位微区成分(EPMA和LA-ICP-MS)和瑞利分馏模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可尔因岩体的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Ⅰ、Ⅱ、Ⅲ带伟晶岩→Ⅳ带伟晶岩,钾长石中的Li、Rb、Cs等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K/Rb比值减小,相较于二云母花岗岩,可尔因矿田的伟晶岩经历了更长的岩浆演化过程。Ⅳ带伟晶岩中钾长石条纹间距明显比Ⅰ-Ⅲ带伟晶岩中钾长石条纹间距小;钾长石的Ti温度计计算结果显示温度降低,表明可尔因伟晶岩演化后期残余熔体具有快速冷却的特征。花岗岩钾长石中P元素含量低于伟晶岩钾长石中P元素含量,指示随岩浆结晶分异,伟晶岩中P元素呈富集趋势。钾长石瑞利分馏模拟显示,从可尔因岩体到伟晶岩存在较好的岩浆演化趋势,指示李家沟和党坝等矿床的锂辉石伟晶岩属于结晶分异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伟晶岩 钾长石 微区成分 微量元素模拟 可尔因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加甘滩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田向盛 第鹏飞 +2 位作者 刘东晓 王建飞 何广武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40-51,共12页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为了确定金的载金矿物及其赋存形式,利用显微测试技术对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原生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观察,... 位于西秦岭夏河—合作断裂带南侧的加甘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为了确定金的载金矿物及其赋存形式,利用显微测试技术对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原生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观察,确定原生浸染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BSE)图像观察中均未发现自然金包裹体,故确定金在载金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为次显微不可见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次显微不可见金 加甘滩金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早子沟金矿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东晓 第鹏飞 +6 位作者 张鑫 王玉玺 汤庆艳 王金荣 龚全胜 梁志录 田向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对早子沟金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0.8~257.5℃,主要集中于150~230℃(平均为178.0℃),冰点温度介于-3.6^-0.1℃(平均为-1.6℃).由此计算得到盐度介于0.18%~5.86%(平均2.61%)... 对早子沟金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0.8~257.5℃,主要集中于150~230℃(平均为178.0℃),冰点温度介于-3.6^-0.1℃(平均为-1.6℃).由此计算得到盐度介于0.18%~5.86%(平均2.61%),密度介于0.78~0.97 g/cm3(平均0.91 g/cm3).对6件石英样品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V-SMOW)介于-99.8^-91.40,δ(18OH2O)介于-2.53~4.08,表明成矿流体可能由岩浆水或变质水与大气降水或地下水混合形成.黄铁矿样品的δ(34S)均为负值,具有较窄的分布区间,介于-14.2^-7.6,说明成矿物质可能由区域内的岩浆岩或变质岩所提供.早子沟金矿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中,此时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上涌,引发下地壳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岩浆作用晚期热液携带成矿物质向上运移,经受了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混合作用,最终,含矿热液在构造破碎带中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H-O-S同位素 早子沟金矿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花牛山群变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谢建强 第鹏飞 +3 位作者 杨婧 陈万峰 魏海峰 翟新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4,共11页
采用锆石U-Pb方法在甘肃北山地区花牛山群中变英安岩中获得LA-ICP-MS U-Pb年龄为(454.7±0.87)Ma(MSWD=0.28),属晚奥陶世早期的产物,该年龄可为准确厘定花牛山群的沉积时代提供新的依据,从而将其修订为上奥陶统。同时岩石地球化学... 采用锆石U-Pb方法在甘肃北山地区花牛山群中变英安岩中获得LA-ICP-MS U-Pb年龄为(454.7±0.87)Ma(MSWD=0.28),属晚奥陶世早期的产物,该年龄可为准确厘定花牛山群的沉积时代提供新的依据,从而将其修订为上奥陶统。同时岩石地球化学具高碱、高铝,富集Rb、Th、U、K、Pb,亏损Nb、Ta、Ti,无明显δEu异常,显示出明显的火山弧岩浆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其形成与俯冲流体交代或俯冲沉积物的加入有关,与花牛山铅锌矿的喷流(气)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环境不同,因此,认为花牛山群并非花牛山铅锌矿的赋矿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弧 赋矿层位 锆石U—Pb年龄 变英安岩 花牛山群 甘肃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榆树沟山金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彦 黄增保 +2 位作者 郭小刚 许延龙 颜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9,共13页
榆树沟山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是祁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该金矿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脉热液蚀变关系密切。为了查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成岩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开展了锆石U-Pb定年... 榆树沟山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是祁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该金矿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脉热液蚀变关系密切。为了查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成岩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开展了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脉的岩性为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于阴沟群地层内构造破碎带中。该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23.5±3.5)~(422.8±3.4)Ma,指示岩浆侵位时代为晚志留世。岩石具有低TFe2O3(1.57%~2.43%)和MgO(0.91%~1.43%)含量,高Al2O3(15.66%~17.20%)含量和A/CNK值(1.10~1.29),属于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岩石。岩石富集Rb、Ba、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和Y、Yb等元素,具有高Sr含量(289×10^(-6)~486×10^(-6))和Sr/Y比值(65.1~95.3),低Y(4.11×10^(-6)~5.48×10^(-6))和Yb(0.38×10^(-6)~0.49×10^(-6)),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该岩体结晶锆石ε_(Hf)(t)为正值(+7.50~+11.0),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0.86~0.67 Ga,推测岩石起源于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榆树沟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脉形成于祁连山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晚志留世强烈陆内伸展作用诱发造山带新元古代新生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沿断裂带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晚志留世 榆树沟山金矿 埃达克岩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南缘多坝沟金矿区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玉玺 第鹏飞 +4 位作者 陈万峰 王金荣 张渊 沙鑫 王怀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34-150,共17页
多坝沟金矿是近年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发现的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矿区内出露的英云闪长岩侵入闪长岩中,金矿体主要赋存在英云闪长岩体内部的构造蚀变带中。笔者对矿区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金矿石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闪... 多坝沟金矿是近年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发现的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矿区内出露的英云闪长岩侵入闪长岩中,金矿体主要赋存在英云闪长岩体内部的构造蚀变带中。笔者对矿区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金矿石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闪长岩具有埃达克型花岗岩特征,英云闪长岩具有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特征,全岩δ^(18)O_(V-SMOW)‰为11.0‰~13.4‰。通过金矿石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具有多期峰值的变质年龄,^(206)Pb/^(238)U年龄值在422~1 284 Ma,这组年龄显示出闪长岩形成年龄为(497±13)Ma,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35.9±6.6)Ma,伴随构造热液活动的年龄,成矿年龄稍晚于英云闪长岩的年龄,矿区的2期岩浆活动与塔里木东南缘—阿尔金北缘早古生代2期主要成矿阶段一致,多坝沟金矿成矿阶段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表明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寻找与早古生代形成的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有关金铜矿床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坝沟金矿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找矿意义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车路沟斑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翔 黄增保 +5 位作者 刘子锐 慕洁 陈世强 胡妍 杨彦 梁凯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9-514,共16页
车路沟金矿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内。为了查明含矿斑岩体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本文以车路沟一带含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LA... 车路沟金矿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内。为了查明含矿斑岩体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本文以车路沟一带含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该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组成,对花岗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8.6±3.8Ma和433.0±3.8Ma,指示岩浆侵位时代为早志留世晚期。岩石Si O2含量为61.4%~68.6%,Al2O3含量为15.0%~16.7%,MgO含量为0.36%~2.95%,σ值介于1.20~2.03之间,A/CNK值为1.0~1.1之间,属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花岗岩类;具有弱负铕异常-正铕异常(δEu=0.90~1.18),高Sr(319×10^(-6)~549×10^(-6))含量和Sr/Y(36.6~77.5)比值,低Y(7.09×10^(-6)~10.2×10^(-6))和Yb(0.69×10^(-6)~0.89×10^(-6))含量,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该岩体的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变化于+12.7~+15.0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Hf)=461~563Ma,推测岩浆源区可能主要来自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新生洋壳物质。研究认为车路沟斑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后期,地壳持续加厚,诱发中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新生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在其不断上侵和演化过程中,形成车路沟斑岩体与其相伴产出的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志留世晚期 同位素地球化学 埃达克岩 车路沟金矿 北祁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夏河—合作成矿带早子沟金矿绿色矿山建设分析
9
作者 田向盛 侯翠霞 +3 位作者 姜桂鹏 于明海 吴锋 蒲万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7-1732,共6页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恢复生态系统基础上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子沟金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采矿...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恢复生态系统基础上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子沟金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采矿、选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均进行了科技创新,确保了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地方群众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及社区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绿色矿山企业,可为区域绿色矿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合作成矿带 早子沟金矿 绿色矿山 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辉长岩斜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漫 第鹏飞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678-686,共9页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是东准噶尔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蛇绿岩带沿卡拉麦里山呈NWW向展布,延伸约400km,主要由橄榄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和少量的硅质岩组成。选取蛇绿岩带西段呈团块状出露的辉长岩斜锆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得出,辉...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是东准噶尔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蛇绿岩带沿卡拉麦里山呈NWW向展布,延伸约400km,主要由橄榄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和少量的硅质岩组成。选取蛇绿岩带西段呈团块状出露的辉长岩斜锆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得出,辉长岩谐和年龄为(434.4±2.7)Ma(MSWD=0.87),加权平均年龄为(436.4±2.5)Ma(MSWD=0.59),属早志留世。截至目前,该年龄是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中测得的最早年龄,标志着卡拉麦里洋盆在早志留世就已经开始拉张形成,即在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所代表的洋盆闭合前,卡拉麦里洋盆就已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辉长岩 斜锆石 早志留世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南缘早二叠世角闪石岩的发现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东晓 王玉玺 +6 位作者 王金荣 李通国 陈万峰 张渊 何兆祥 张兵兵 贾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甘肃大红山北角闪石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东部新发现的一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岩矿鉴定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岩浆分异不明显、岩石类型单一、组分为角闪石岩、全岩,w(SiO_2)=41.64%~50.83%、w(K_2O)/w(Na_2O)=0.45... 甘肃大红山北角闪石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东部新发现的一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岩矿鉴定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岩浆分异不明显、岩石类型单一、组分为角闪石岩、全岩,w(SiO_2)=41.64%~50.83%、w(K_2O)/w(Na_2O)=0.45~0.66、w(K_2O)+w(Na_2O)=1.02%~2.81%,属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岛弧环境地球化学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年龄为273.6土4.8Ma.反映早二叠世受北侧古亚洲洋的汇聚碰撞,塔里木板块东南缘处于汇聚碰撞的岛弧环境向相对稳定的后造山环境方向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岩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 早二叠世 塔里木东南缘 大地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umbia超大陆裂解:来自塔里木克拉通东南缘大红山A型花岗岩的证据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玉玺 王金荣 +4 位作者 周小玲 王怀涛 第鹏飞 王晓伟 陈万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69-2386,共18页
笔者对塔里木克拉通东南缘大红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通过大红山花岗岩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732.3±7.4Ma,全岩δ18 OV-SMOW为7.6‰~8.6‰。岩体富硅(SiO2=71.14%~75.85%)、... 笔者对塔里木克拉通东南缘大红山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通过大红山花岗岩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732.3±7.4Ma,全岩δ18 OV-SMOW为7.6‰~8.6‰。岩体富硅(SiO2=71.14%~75.85%)、富碱(Na2O+K2O=8.32%~9.94%);稀土配分曲线呈显略右倾的"海鸥型"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8~0.30);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具有较高Rb(80.9×10-6~129×10-6)、Th(17.3×10-6~28.6×10-6)、Y(62×10-6~220×10-6)、Ga(28.1×10-6~44.6×10-6)和Nb(52.6×10-6~145×10-6)含量,较低的Sr(12.2×10-6~79.3×10-6)含量,Zr+Nb+Ce+Y和104×Ga/Al值均较高,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Sc/Nb-Y/Nb图解,大红山花岗岩为A1型花岗岩,是低压条件下形成。通过计算18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饱和温度,TZr为732.45~1128.33℃,平均为916.3℃,属高温花岗岩。大红山花岗岩是由挤压体制向伸展转变过程的地质记录,是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涌或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记录了塔里木克拉通在Columbia超大陆聚合后的高热事件,是克拉通大规模裂解初期阶段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氧同位素 大红山花岗岩 塔里木克拉通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克拉通Columbia聚合后大陆裂解的高热事件痕迹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东晓 王玉玺 +4 位作者 贾志磊 王晓伟 张翔 王军 马永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731,739,共6页
对塔里木克拉通大红山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的w(^(207)Pb)/w(^(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 732.3±7.4 Ma.大红山花岗岩的全岩δ^(18)... 对塔里木克拉通大红山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的w(^(207)Pb)/w(^(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 732.3±7.4 Ma.大红山花岗岩的全岩δ^(18)O_(V-SMOW)=7.6‰~8.6‰,它们富硅、富碱,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以及较高的w(Rb)、w(Th)、w(Y)、w(Ga)、w(Nb)和较低的w(Sr),w(Zr)+w(Nb)+w(Ce)+w(Y)和10~4×w(Ga)/w(Al)均较高,因此,它们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w(Sc)/w(Nb)-w(Y)/w(Nb)图解,大红山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通过计算18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饱和温度T_(Zr)=732.45~1 128.33℃,属高温花岗岩.大红山花岗岩是由挤压体制向伸展转变过程的地质记录,可能受地幔底辟作用,软流圈地幔上涌带来的热导致下地壳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记录了塔里木克拉通在Columbia超大陆聚合后的高热事件,是克拉通大规模裂解初期阶段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锆石饱和温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氧同位素 塔里木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铬矿床的合理勘查工程间距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建强 李通国 +5 位作者 高永伟 第鹏飞 张忠平 余超 苏秋红 高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15-225,共11页
勘查工程间距是最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现行的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中由于没有明确定量确定工程间距的方法,加之推荐的详查阶段沿走向的工程间距不尽合理,影响基本工... 勘查工程间距是最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现行的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中由于没有明确定量确定工程间距的方法,加之推荐的详查阶段沿走向的工程间距不尽合理,影响基本工程间距的确定、矿体的圈定和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导致矿产勘查工作可能出现质量隐患。对全国典型铁、锰、铬矿床勘查类型和实际勘查工程间距统计研究,采用动态分维几何学法(SD法)、地质勘探和生产勘探对比法等3种方法,分析铁、锰、铬矿床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确定的合理性,从经济、合理的角度,确定铁、锰、铬矿床基本工程间距,并推荐今后地质矿产勘查实践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 勘查工程间距 铁矿 孟矿 各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评估-全体数据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7
15
作者 第鹏飞 王金荣 +5 位作者 张旗 杨婧 陈万峰 潘振杰 杜学亮 焦守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1-896,879,共6页
玄武岩作为一种大洋和大陆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其成因理论主要是在对大火成岩省研究的基础上奠定的,其构造环境判别的理论则主要是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本文利用GEOROC和Pet DB数据库对全球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 玄武岩作为一种大洋和大陆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其成因理论主要是在对大火成岩省研究的基础上奠定的,其构造环境判别的理论则主要是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本文利用GEOROC和Pet DB数据库对全球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和岛弧玄武岩(IAB)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早先的判别图判别效率不尽相同。部分判别图判别效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早先的研究大多是以典型案例的研究为基础展开的,没有考虑到大数据给出的结果,说明典型和抽样的代表性可能不足。通过对判别图解的研究和比较,并对部分判别图进行了改进,发现许多图解可以把IAB与MORB、OIB分开,但MORB和OIB之间仍然有一些重叠不易区分,并借此推测MORB与OIB源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利用大数据研究可以使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玄武岩 构造环境判别图 MORB OIB I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N-MORB和E-MORB分类方案对比 被引量:10
16
作者 第鹏飞 陈万峰 +3 位作者 张旗 王金荣 汤庆艳 焦守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4-274,共11页
N-MORB与E-MORB是大洋中脊玄武岩常用的分类,二者地球动力学意义不同,备受学术界关注。对于N-MORB与E-MORB的分类识别标志,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见解。MORB中可以根据Rb/Nd≤0.15、K/Ti≤0.11、(La/Sm)_N≤0.8、K_2O/TiO_2<0.09、ΔNb=1.... N-MORB与E-MORB是大洋中脊玄武岩常用的分类,二者地球动力学意义不同,备受学术界关注。对于N-MORB与E-MORB的分类识别标志,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见解。MORB中可以根据Rb/Nd≤0.15、K/Ti≤0.11、(La/Sm)_N≤0.8、K_2O/TiO_2<0.09、ΔNb=1.74+lg(Nb/Y)-1.92lg(Zr/Y)<0、(La/Sm)_N<1、100K_2O/TiO_2≤13等7种指标来识别N-MORB,否则为E-MORB。究竟何种标志区分效果较好、比较适合大多数MORB的情况?学术界对此还较少有人讨论。为此,本文尝试利用大数据方法,采用全球全体扩张中心数据,对上述7种标志进行对比,发现(La/Sm)_N<1的标志比较适合大多数MORB的情况。为此,我们将(La/Sm)_N<1和(La/Sm)_N≥1的所有数据,选取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Ba、Cs、Hf、K、Nb、Pb、Rb、Sc、Sr、Ta、Th、Ti、Tl、U、V、Y、Zr等31个元素,利用两两元素对数比值进行投图,并计算85%置信度的置信椭圆交叠率,共得出36856个元素对组合,根据最小交叠率的原则,得出使用稀土元素La、Ce、Pr、Sm和其他高场强元素Nb、Zr、Hf、Y之间的比值关系判别效果较好。我们又利用以上得出的8种元素进行投图判定,发现以La为分子或以La/Hf、La/Zr元素比值做为区分标志可以得出更好的结果。因此建议考虑应用以上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共同判定N-MORB与E-MO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ORB E-MORB 判别标志 La/Sm La/Hf La/Zr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石英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第鹏飞 汤庆艳 +5 位作者 刘聪 宋宏 张家和 刘东晓 王玉玺 蒲万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08-1621,共14页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有大量三叠纪的金矿床,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是其中最典型的两个矿床,其金资源量分别为116 t和154 t,均为特大型金矿床。早子沟、加甘滩金矿床均位于夏河—合作区域性逆冲推覆断裂以南。早子沟赋矿地层为三叠统古浪堤组...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有大量三叠纪的金矿床,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是其中最典型的两个矿床,其金资源量分别为116 t和154 t,均为特大型金矿床。早子沟、加甘滩金矿床均位于夏河—合作区域性逆冲推覆断裂以南。早子沟赋矿地层为三叠统古浪堤组,赋矿岩石为泥质板岩、条带状硅质板岩及粉砂质板岩;加甘滩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统隆务河组,金矿体赋存于长石石英变砂岩夹粉砂质板岩岩性段内。加甘滩金矿床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属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早子沟金矿床研究程度较高,但是对它的成因仍有不同的认识。石英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提供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的信息,通过对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开展石英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条件以及石英微量元素对金矿床形成的指示,为西秦岭造山带金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石英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总体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轻微亏损的特征,而且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高,重稀土元素内部分馏程度弱。早子沟金矿床成矿期热液石英中Rb与Li呈负相关,Rb与Cs呈正相关,而加甘滩金矿床热液石英中Rb与Li、Cs相关性不明显,表明早子沟金矿床石英中Li含量随流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Cs含量随流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大多数样品具有Eu负异常和弱的Ce正异常,表明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成矿温度较低。样品的(La/Yb);较大,反映成矿深度相对较浅。石英的Y/Ho值分别为25.14~30.14和23.40~28.94,指示成矿流体与地壳关系密切。大多数石英样品的Th/La和Nb/La值小于1,在大陆地壳标准化图解中具有明显的Sc负异常,Cr、W、Pb和U正异常,表明成矿流体富Cl^(-),相对富集Cr、W、Pb和U等元素。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分析,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石英 早子沟金矿床 加甘滩金矿床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