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巴特尔 李兴勇 +2 位作者 王维平 张建生 丁永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01-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大鼠血浆内啡肽 (β EP)、内皮素 (ET)及脑水肿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 63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 ,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伤后半小时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大鼠血浆内啡肽 (β EP)、内皮素 (ET)及脑水肿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 63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 ,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伤后半小时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 (苏诺 ) 10mg/kg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分别于伤后 1、3、8、2 4d处死 ,以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的变化 ,放免法监测血浆 β EP、ET改变。结果 :实验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 ,血浆 β EP、ET轻度升高 ,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纳洛酮可以降低实验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浆 β EP、ET的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杰德 张治堂 张新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583-1585,共3页
目的:讨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3型)的方法及疗效的评估。方法:自2001~2007年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3型)56例。平均年龄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7h。氯氨酮或臂丛麻醉,俯卧位,... 目的:讨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3型)的方法及疗效的评估。方法:自2001~2007年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3型)56例。平均年龄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7h。氯氨酮或臂丛麻醉,俯卧位,患肢外展置于自制支架,肘窝正好位于支架边缘,前臂与床面垂直,变换角度牵引复位,从肱骨内、外上髁远端钻入克氏针至对侧骨皮质或肱骨髓腔。石膏托屈肘60~70度、前臂中立位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0例,6例失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随访13月。优46例,良3例,中1例。轻度尺偏3例,无Volkmann缺血挛缩,骨化性肌炎1例、针道感染2例,无骨折不愈合。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3型)微创、有效的方法,急诊手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穿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