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S的相量量测单元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若珠 张玲 +1 位作者 刘箫 刘峻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9期2405-2410,共6页
基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技术的同步相量量测单元(PMU)可以实时测量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介绍了PMU的测量原理以及其在电力系统电网稳定性监测与分析、广域测量系统(WAMS)、暂态稳定预测及控制、在线扰动识别、低频振荡的在线... 基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技术的同步相量量测单元(PMU)可以实时测量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角,介绍了PMU的测量原理以及其在电力系统电网稳定性监测与分析、广域测量系统(WAMS)、暂态稳定预测及控制、在线扰动识别、低频振荡的在线监测与分析、负荷参数辨识等方面的潜在的应用价值。为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量测单元(PMU) 同步相量 状态估计 广域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安玫 张珍珍 +3 位作者 陈钊 黄蓉 丁坤 董海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3-1610,共8页
针对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时序性等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基于稀疏卷积递推间隔-频率曲线法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将间隔-频率曲线法和稀疏卷积递推法相结合,评估光伏发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间隔-频率... 针对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时序性等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基于稀疏卷积递推间隔-频率曲线法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将间隔-频率曲线法和稀疏卷积递推法相结合,评估光伏发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间隔-频率曲线法对原始负荷和光伏出力的时变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获得短时间内的净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的累计概率、频率分布;然后,采用稀疏卷积递推法将净负荷曲线与发电机组的故障转移过程相结合,依次控制发电机组的运行,完成相应的卷积运算,并结合计算结果求得光热-光伏联合发电接入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和生产成本;最后,基于EPRI 36发电系统的仿真结果,发现光热-光伏联合发电对电力系统有一定的容量可信度,因此可替代一定的常规机组,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这也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因素 光热-光伏 稀疏卷积递推间隔-频率曲线法 随机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gARIMA模型的月度负荷预测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苏振宇 龙勇 赵丽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171,共6页
为探究离群值对月度负荷预测效果的影响,建立计及离群值影响的季节性ARIMA月度负荷预测模型(reg ARIMA),选择1999—2017年北京、甘肃等5省(市)的实际月度负荷数据,对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ARIMA模型相比,考虑了离群值... 为探究离群值对月度负荷预测效果的影响,建立计及离群值影响的季节性ARIMA月度负荷预测模型(reg ARIMA),选择1999—2017年北京、甘肃等5省(市)的实际月度负荷数据,对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ARIMA模型相比,考虑了离群值影响的reg ARIMA模型的3年样本内平均预测误差得到明显改善;应用reg ARIMA模型进行提前12期的样本外预测,预测精度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度负荷 负荷预测 离群值 reg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用超高频蝶形天线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沨 石倩 +2 位作者 刘烨 姚亚利 张广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针对电缆附件的结构及附件内部易发生绝缘故障导致局部放电的特点,设计了用于电缆附件局部放电信号检测的内置超高频超宽带蝶形天线传感器.仿真和实测表明,该蝶形天线的有效工作频带为350~585MHz.模拟实验表明该天线传感器灵敏度高、... 针对电缆附件的结构及附件内部易发生绝缘故障导致局部放电的特点,设计了用于电缆附件局部放电信号检测的内置超高频超宽带蝶形天线传感器.仿真和实测表明,该蝶形天线的有效工作频带为350~585MHz.模拟实验表明该天线传感器灵敏度高、性能优越,能在有效频率范围内检测到局部放电信号,可以用于电缆附件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附件 局部放电 蝶形天线传感器 超高频 超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秽潮湿状态下有机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项阳 郭洁 温定筠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A01期36-40,共5页
研究污秽潮湿状态下绝缘子表面电场特征可有效提高绝缘子可靠性。本文依据工频复数电场理论,选择合适的参量对污层的电气特征进行描述,建立污秽潮湿状态下绝缘子电场计算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均匀污层对有机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的影响,对... 研究污秽潮湿状态下绝缘子表面电场特征可有效提高绝缘子可靠性。本文依据工频复数电场理论,选择合适的参量对污层的电气特征进行描述,建立污秽潮湿状态下绝缘子电场计算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均匀污层对有机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的影响,对清洁干燥和污秽潮湿状态下的绝缘子电场分布进行实际测量,并对污秽潮湿状态下绝缘子表面的污层进行模拟。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得出结论:潮湿污层对绝缘子周围电场的畸变与污层的电导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复合绝缘子 有限元法 表面电导率 污闪 电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识别方法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战明 吕星 邵冲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11期1-5,共5页
由扰动引起的输电线路上0.1~2.0Hz的功率振荡,称为低频振荡。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低频振荡成为影响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问题。介绍了低频振荡的背景知识和一些基本概念;对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和评价... 由扰动引起的输电线路上0.1~2.0Hz的功率振荡,称为低频振荡。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低频振荡成为影响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问题。介绍了低频振荡的背景知识和一些基本概念;对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和评价了国内外针对低频振荡现象所采用的识别方法,重点分析了信号分析方法;阐明对于低频振荡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产生机理 识别方法 信号分 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的弱环配电网快速潮流计算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惠中 王伟 智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第3期1-4,53,共5页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引进,使得传统的潮流算法不再适用于新型网络。在对分布式电源运行机理和控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建立起适合潮流计算的各类分布式电源模型。根据广泛适用于辐射网的前推回代计算方法,引入节点等效...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引进,使得传统的潮流算法不再适用于新型网络。在对分布式电源运行机理和控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建立起适合潮流计算的各类分布式电源模型。根据广泛适用于辐射网的前推回代计算方法,引入节点等效注入电流模型来简化潮流计算,算例表明改进算法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弱环配电网潮流计算是有效和可行的,且计算速度上还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弱环网 前推回代法 等效注入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相似性的负荷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靠社 何优琪 +1 位作者 刘福潮 梁雅芳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第7期32-37,共6页
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负荷特性分类作为负荷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其分类方法便于掌握负荷变化规律,实现负荷的科学管理。为了提高负荷特性分类的效率,同时使分类满足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曲线相似性的电力负荷特性分类法,通过引... 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负荷特性分类作为负荷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其分类方法便于掌握负荷变化规律,实现负荷的科学管理。为了提高负荷特性分类的效率,同时使分类满足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曲线相似性的电力负荷特性分类法,通过引入日负荷曲线类相似精度,依据其阈值将日负荷曲线集划分成若干满足要求的负荷类别,无需依赖大量试算。经实测算例验证,此方法能较有效地提升负荷分类效率,并满足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特性分类 日负荷曲线 相似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含混合型新能源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9
作者 邵冲 杨勇 +3 位作者 牛浩明 徐宏雷 张旭军 杨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5-920,共6页
风力发电传统的并网控制方式是以最大功率跟踪为目标的电流源型跟网控制,而直流闭锁、换相失败等故障可能导致换流器端口的短时无功过剩并引发暂态过电压,危及运行安全。为探究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对并网电压稳定性的支持作用,建立了含构... 风力发电传统的并网控制方式是以最大功率跟踪为目标的电流源型跟网控制,而直流闭锁、换相失败等故障可能导致换流器端口的短时无功过剩并引发暂态过电压,危及运行安全。为探究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对并网电压稳定性的支持作用,建立了含构网型和跟网型新能源场站的送端电网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协调电压调节策略,考虑并网点电压并加入反馈环节调节风机变流器的无功控制参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动态无功功率储备。最后,在PSCAD平台上搭建相关仿真系统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端电网 构网/跟网型风电机组 暂态过电压 模型预测控制 协调电压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主导参数分析
10
作者 魏博 张妙静 +1 位作者 汤文 马喜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09-914,共6页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风电机组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低电压穿越能力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为识别低电压穿越期间风电机组主导控制参数,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主导参数分析方法。首先详细...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风电机组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低电压穿越能力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为识别低电压穿越期间风电机组主导控制参数,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主导参数分析方法。首先详细介绍了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的控制策略,并初步筛选出影响母线电压的无功控制参数;然后采用轨迹灵敏度提取参数与暂态电压之间的动态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以识别系统的主导参数;最后,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低电压穿越 轨迹灵敏度 主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kV线路投运后甘肃电网动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智勇 王官宏 +4 位作者 肖洋 朱方 岳雷 周喜超 晁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分析了2009年甘肃电网冬大及夏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通过频率小干扰计算发现甘肃陇南电网、河西电网及洛大电网存在局部电网内部及对系统的弱阻尼振荡模式。对存在低频振荡风险的电网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在模式相关机组上配置... 分析了2009年甘肃电网冬大及夏大运行方式下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通过频率小干扰计算发现甘肃陇南电网、河西电网及洛大电网存在局部电网内部及对系统的弱阻尼振荡模式。对存在低频振荡风险的电网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在模式相关机组上配置合适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阻尼。稳定计算表明,在给出的PSS的配置方案下甘肃全网没有出现低于3%的弱阻尼振荡模式,甘肃电网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励磁系统后续实测建模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稳定 PSS 振荡模式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类区域配电网降损潜力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维洲 汤红卫 +5 位作者 刘福潮 王贤湖 郑晶晶 唐巍 彭晶 杨德昌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5,共7页
区域配电网降损方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损潜力的评估。针对A+~E类供电区域,综合考虑区域配电网能效特点,从高压配电网、中压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电网等方面着手,建立降损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A、B、C和P这4层指标:A层包括技... 区域配电网降损方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损潜力的评估。针对A+~E类供电区域,综合考虑区域配电网能效特点,从高压配电网、中压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电网等方面着手,建立降损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A、B、C和P这4层指标:A层包括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2个一级指标;B层包括高压配电网、中压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电网4个二级指标;C层包括静态指标、动态指标、损耗指标共14个三级指标;P层包括47个四级指标。在界定各指标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基础上,提出集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3种方法为一体的综合评估模型与方法。首先对P层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计算得C层指标的评价分值,规避了指标样本多维性和指标评价的主观性,再对A、B、C各层采用层次分析法;经实例验证,该模型为A+~E类区域配电网降损潜力评估辅助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配电网 降损潜力 主成分分析法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在甘肃电网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惠中 邓科 +1 位作者 王树东 郑伟 《农村电气化》 2008年第8期60-61,共2页
该文叙述了甘肃电网网架结构的现状和投入PSS(电力系统稳定器)对电网安全的必要性,并针对甘肃兰西热电厂9号机组投入的PSS对抑制低频振荡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励磁系统模型参数辨识、PSS参数设置和投运进行现场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参数... 该文叙述了甘肃电网网架结构的现状和投入PSS(电力系统稳定器)对电网安全的必要性,并针对甘肃兰西热电厂9号机组投入的PSS对抑制低频振荡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励磁系统模型参数辨识、PSS参数设置和投运进行现场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参数设置的正确性,最终得出该电厂投运PSS可抑制1.75Hz的本机振荡,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S 电网 低频振荡 励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干扰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故障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喜平 夏超浩 +3 位作者 徐宏雷 沈渭程 贾嵘 党建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4期90-96,共7页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此模型上分别模拟了电源侧扰动和电网侧扰动,通过分析扰动下光伏系统输出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暂态干扰下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特性。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扰动 并网逆变器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性水用于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波 仲崇山 +4 位作者 王维洲 廖志军 陈然 王一 孙小燕 《农业工程》 2019年第2期101-107,共7页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等离子体活性水是经过等离子处理过的水,它的酸碱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等参数与普通的水有很大不同。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等离子体活性水应用于农业的...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等离子体活性水是经过等离子处理过的水,它的酸碱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等参数与普通的水有很大不同。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等离子体活性水应用于农业的研究进展,如用于促进种子萌发、植物生长以及果蔬保鲜等。同时介绍了等离子体活性水生成装置,等离子体活性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产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等离子体活性水具有"活性"作用的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性水 种子处理 植物生长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在风电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石进辉 郑伟 拜润卿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5期97-101,共5页
针对目前风电场单独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或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缺陷,设计了一个由大容量SVC和小容量SVG组成的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首先,阐述了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结构;其次,对本文采用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 针对目前风电场单独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或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缺陷,设计了一个由大容量SVC和小容量SVG组成的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首先,阐述了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结构;其次,对本文采用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实际风电场参数,对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补偿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动态无功补偿系统 补偿特性 抑制电压波动 斜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爬坡特征识别的短期风电功率集成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丁予 解佗 +3 位作者 马易晨 杨柳 李壮 何欣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133,共6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可以促进消纳、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而风电不确定性及功率突变的爬坡现象会导致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功率爬坡特征识别的短期风电功率集成预测方法。基于风... 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可以促进消纳、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而风电不确定性及功率突变的爬坡现象会导致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功率爬坡特征识别的短期风电功率集成预测方法。基于风电功率历史数据,利用爬坡定义将功率序列划分为上爬坡、下爬坡和非爬坡;考虑不同爬坡时序特点,选择适应其特征的预测方法,对上爬坡、下爬坡、非爬坡阶段分别使用SSA-BiLSTM模型、CNN-BiLSTM模型、LSTM模型进行预测;集成各段预测结果,得到最终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结果。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预测模型,所提集成预测方法能有效提升爬坡事件下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整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爬坡特征 集成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负荷补偿/激励机制的风电供需侧一体化随机调度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楠 刘涤尘 +4 位作者 董开松 王波 魏大千 朱振山 杨赟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0,27,共7页
电力系统中风电接入规模日益扩大,其对电网影响也显著增加。基于改进方案树理论,以概率方式对风电出力随机性、波动性进行货币化度量,建立了考虑柔性负荷补偿/激励机制的风电供需侧一体化随机调度模型。针对模型的随机特性,给出包含龙... 电力系统中风电接入规模日益扩大,其对电网影响也显著增加。基于改进方案树理论,以概率方式对风电出力随机性、波动性进行货币化度量,建立了考虑柔性负荷补偿/激励机制的风电供需侧一体化随机调度模型。针对模型的随机特性,给出包含龙贝格积分模块的改进帝国竞争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度方法可提高含风电系统的运行效益及系统的风电接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柔性负荷 激励 改进方案树 供需侧一体化调度 帝国竞争算法 模型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形态学的风电并网电压故障检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包广清 宋泽 +1 位作者 吴国栋 徐海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9-225,共7页
针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故障引起的风机大规模脱网问题,提出了基于柔性形态算子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去噪技术的电网电压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EMD对采样信号进行时频自适应预处理,从而确定噪声主导模态;然... 针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故障引起的风机大规模脱网问题,提出了基于柔性形态算子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去噪技术的电网电压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EMD对采样信号进行时频自适应预处理,从而确定噪声主导模态;然后,通过柔性形态学变换加阈值输出,有效放大信号奇异点,避免了因电网电压信号周期性变化和噪声引起的背景梯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现故障定位检测。通过对不同噪声强度的电压暂降故障信号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发现,随着信号信噪比下降,标准形态学方法的检测误差进一步增大,当信噪比达到25db时,甚至出现了误检现象,而柔性形态EMD检测方法仍然可以有效检测故障扰动的起止时间,表明该方法与标准形态学和小波阈值方法相比,在简化运算过程的同时可以获得更高的检测精度。最后,对某风电场并网点故障电压的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电网电压的瞬态故障信息,从而为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噪声 风力 风电并网 电压故障检测 信号去噪 柔性形态学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社会效益测评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琪 文福拴 +1 位作者 王维洲 贺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共10页
合理测评智能电网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对于引导智能电网的合理投资与科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运用资源经济学中的压力—状态—响应逻辑框架,对智能电网社会效益的产生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地讲,智能电网建设中各类新技术... 合理测评智能电网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对于引导智能电网的合理投资与科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运用资源经济学中的压力—状态—响应逻辑框架,对智能电网社会效益的产生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地讲,智能电网建设中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和效率,可将各项关键技术视为压力,以其引起的电力系统接受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等的提高作为过渡状态,根据变量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构建技术指标集和状态测评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智能电网社会效益测评体系。最后,以一个省级电力系统为例做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社会效益 测评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