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酒泉风电出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74
1
作者 肖创英 汪宁渤 +1 位作者 陟晶 丁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64-67,共4页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是中国乃至世界规划建设的第1个10GW风电示范基地,开创了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超远距离输送的先河。文中利用甘肃酒泉地区实际测风资料和调度能量管理系统(EMS)实际运行数据,全面分析了酒泉地区的风资源特性,研究了风...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是中国乃至世界规划建设的第1个10GW风电示范基地,开创了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超远距离输送的先河。文中利用甘肃酒泉地区实际测风资料和调度能量管理系统(EMS)实际运行数据,全面分析了酒泉地区的风资源特性,研究了风电机组、风电场、风电场群和风电基地的出力特性,比较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风电出力特性的不同特点,得出如下大规模风电基地的出力特性:在长时间尺度下相关性明显,在短时间尺度下互补性明显。文中还根据大规模风电的出力特性分析了其对电网稳定和调频、调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 出力特性 调频 调峰 电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风电预测预报系统 被引量:36
2
作者 马彦宏 汪宁渤 +2 位作者 刘福潮 刘光途 王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88-90,共3页
为了解决甘肃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大规模风电并网难题,缓解电网运行、调度和电力市场管理的压力,文中从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总体方案,对建设风电预测预报系统方案中的数据采集、风能预测预报和风电预测预报... 为了解决甘肃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大规模风电并网难题,缓解电网运行、调度和电力市场管理的压力,文中从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总体方案,对建设风电预测预报系统方案中的数据采集、风能预测预报和风电预测预报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多种预测方法结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监测 风能预测预报 风电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模型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琛 李征 +1 位作者 蔡旭 汪宁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449-5460,5721,共12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暂态和中长期稳定都有重要影响,提出能够用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风电机组、风电场简化模型对于深入研究风电与电网暂态互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WECC、IEC、GE等研究机构已提出了各自的风电机组、风电场标准化通用模...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暂态和中长期稳定都有重要影响,提出能够用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风电机组、风电场简化模型对于深入研究风电与电网暂态互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WECC、IEC、GE等研究机构已提出了各自的风电机组、风电场标准化通用模型,但模型均较为简化,对于双馈风电机组建模没有考虑暂态过程中的变流器闭锁和转子crowbar投切等机制,导致外特性准确性不足,使得暂态稳定分析结果过于乐观。针对该不足,文中按多时间尺度模型简化原理,系统地推导双馈风电机组气动、机械及电气部分的简化模型,并着重探讨电网电压扰动强度与风电变流器"电流源–电压源–无源阻性"3种状态特性的关系,从而导出能直接用于暂态稳定分析的简化模型和Crowbar投入、切出代数判据,在保证仿真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模型暂态特性的精度。最后,通过与详细模型的仿真对比及与机组实验结果的对照,验证所提简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简化模型 暂态稳定 转子crowbar 变流器 多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风电预测预报阶段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建东 汪宁渤 +3 位作者 何世恩 刘光途 马彦宏 赵龙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6-69,共4页
为解决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调度运行问题,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介绍酒泉风电基地预测预报系统阶段性建设研究的实际情况及其处于研究初级阶段的运行情况。研究显示,目前虽然单个风电场预测预报误差很大,但... 为解决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调度运行问题,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介绍酒泉风电基地预测预报系统阶段性建设研究的实际情况及其处于研究初级阶段的运行情况。研究显示,目前虽然单个风电场预测预报误差很大,但由于地理分散效应显著,酒泉风电基地总体的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然而距离"误差小于20%的点(即测量值)所占比例至少为80%"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通过对各准确度指标的分析表明,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及"误差小于20%的点所占比例"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但它们与"预测与实测功率相关性系数"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以上工作将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乃至风电预测预报系统的实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预测预报 误差分析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电力视角下的风电消纳问题 被引量:32
5
作者 董永平 何世恩 +2 位作者 刘峻 周强 党养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针对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运行中出现大量弃风的问题,在分析其运行特点和弃风原因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无成本无碳排放的弃风电量作用为目的,提出了远近结合缓解风电弃风问题的综合措施,当务之急是缓解现阶段问题,提升风电就地消... 针对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运行中出现大量弃风的问题,在分析其运行特点和弃风原因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无成本无碳排放的弃风电量作用为目的,提出了远近结合缓解风电弃风问题的综合措施,当务之急是缓解现阶段问题,提升风电就地消纳能力。根据新能源的地理分布情况和负荷特点,分析了发展新能源供暖和电动车等措施的有效性。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电能替代的减排效益显著,并能提高社会生活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回归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 风电消纳 电动车 风电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理论与实际出力的比较研究——以甘肃酒泉桥东第一风电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晓清 陈伯龙 +2 位作者 杨丽薇 马明 惠小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1-436,共6页
以甘肃省桥东第一风电场为例,针对风电机与大气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单台风电机和整个风电场的理论出力与实际出力特征。结果表明:(1)单台风电机的实际出力与理论出力之比平均为0.7,而风电场的风资源利用率平均值约为50%;(2)在该... 以甘肃省桥东第一风电场为例,针对风电机与大气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单台风电机和整个风电场的理论出力与实际出力特征。结果表明:(1)单台风电机的实际出力与理论出力之比平均为0.7,而风电场的风资源利用率平均值约为50%;(2)在该风电场中风电机尾流效应造成风速下降62.4%;(3)风电场中风电机的实际出力空间分布特征与风速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减小,同时呈现中心小两侧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尾流效应 理论出力 实际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风电基地脱网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7
7
作者 汪宁渤 马彦宏 +2 位作者 丁坤 周识远 周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46,共5页
酒泉风电基地大规模脱网事故频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以大规模脱网事故的实测资料为基础,针对酒泉风电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了酒泉基地事故频发的直接、间... 酒泉风电基地大规模脱网事故频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以大规模脱网事故的实测资料为基础,针对酒泉风电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了酒泉基地事故频发的直接、间接和系统原因,从规划、管理、政策、标准和科技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组脱网 安全稳定 应对措施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风电跨区消纳模式及其外送方案 被引量:65
8
作者 汪宁渤 王建东 何世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82-89,共8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基地的开发利用,电力、电量消纳市场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首要问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循。文中就酒泉风电跨省跨区消纳的必要性、酒泉风电的消纳能力、风电接入的辅助服务需求、甘肃风电外送模式、甘肃风电外送功率调节... 随着大规模风电基地的开发利用,电力、电量消纳市场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首要问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循。文中就酒泉风电跨省跨区消纳的必要性、酒泉风电的消纳能力、风电接入的辅助服务需求、甘肃风电外送模式、甘肃风电外送功率调节方式、酒泉风电基地外送负荷特性和能源基地直送类型外送成本等基本观点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在多种约束条件下,风电、光电、水电、火电联合打捆外送是近期酒泉风电外送的最可行的选择,最后提出了促进大规模风电输送及消纳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风电 风电外送 风电消纳 市场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的不同控制策略对轴系振荡的阻尼作用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琛 李征 +2 位作者 高强 蔡旭 汪宁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135-144,19,共10页
在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与电网动态作用时,通常忽略轴系的柔性作用,采用集总质量块模型描述风机及其传动链。这主要是基于通过变流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轴系振荡的认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常用的机组控制策略都能通过变流器提供良好的电... 在研究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与电网动态作用时,通常忽略轴系的柔性作用,采用集总质量块模型描述风机及其传动链。这主要是基于通过变流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轴系振荡的认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常用的机组控制策略都能通过变流器提供良好的电气阻尼,在小扰动或暂态故障下激发的轴系振荡如果得不到有效抑制,将直接导致机组转速失稳,进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该文针对双馈机组在不同控制策略下对轴系振荡的阻尼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小信号控制模型分析得出结论:采用发电机转速反馈信号的转速控制模式和采用风轮转速反馈信号的恒功率控制模式能够提供良好电气阻尼,抑制轴系振荡。最后经PSCAD/EMTDC建模仿真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轴系 扭振 阻尼 控制策略 小信号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载能负荷提高风电就地消纳的需求响应模式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健 鲁宗相 +1 位作者 乔颖 陈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15-2123,共9页
弃风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的进一步发展,而高载能负荷具有一定的负荷平移和调节能力,可作为需求响应资源,参与消纳弃风。基于我国电网和高载能产业实情,提出了基于负荷平移和高载能负荷自备电厂出力调节的风电与高载能负荷联合运行机... 弃风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的进一步发展,而高载能负荷具有一定的负荷平移和调节能力,可作为需求响应资源,参与消纳弃风。基于我国电网和高载能产业实情,提出了基于负荷平移和高载能负荷自备电厂出力调节的风电与高载能负荷联合运行机制,建立了含有可平移负荷和自备电厂出力调节等需求响应方法的机组组合模型,并分析了自备电厂可调容量和可平移负荷大小等关键因素对于其发挥效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需求响应机制在促进风电就地消纳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风 高载能负荷 需求响应 就地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定子串联阻抗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主动穿越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琛 李征 +2 位作者 蔡旭 汪宁渤 丁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43-2951,共9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问题,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电网电压小值跌落时,通过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机组低电压运行能力,保证机组不间断运行;电网电压大值跌落时,通过转子并联撬棒(Crowbar)旁路转子变流器,保证机组不脱网,同时,网...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问题,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电网电压小值跌落时,通过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机组低电压运行能力,保证机组不间断运行;电网电压大值跌落时,通过转子并联撬棒(Crowbar)旁路转子变流器,保证机组不脱网,同时,网侧变流器可注入一定无功电流。对于电网电压大值跌落问题,目前采取的穿越技术较为被动,Crowbar投入后,双馈发电机以感应电机/发电机方式运行,需要吸收一定无功,不利于电网电压恢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子串联阻抗的低电压主动穿越方案,不仅能保证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的不间断运行,而且能够通过转子变流器向电网注入接近额定的无功电流,支撑电网电压;通过优化定子串联阻抗值和控制器参数,机组故障运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低电压穿越 定子串联阻抗 内模控制器 有源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组的风电场动态建模 被引量:44
12
作者 夏玥 李征 +1 位作者 蔡旭 马彦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9-1445,共7页
根据某大型风电基地200 MW标准直驱机组风场的电气参数和出力数据,利用风机功率曲线求取等效风速,按照单机法思想建立了直驱式永磁机组风电场的单机聚合模型。运用DIgSILENT PowerFactory软件建模仿真,与详细风场模型、多机法聚合模型... 根据某大型风电基地200 MW标准直驱机组风场的电气参数和出力数据,利用风机功率曲线求取等效风速,按照单机法思想建立了直驱式永磁机组风电场的单机聚合模型。运用DIgSILENT PowerFactory软件建模仿真,与详细风场模型、多机法聚合模型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模型的可行性。此外,分析了风场集电线路对聚合模型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单机聚合法的适用性和建模过程中集电线路的取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风电机组 风场 单机聚合模型 多机聚合模型 DIgSLENT PowerFac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的稳定与控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琛 李征 +2 位作者 蔡旭 高强 汪宁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1-310,共10页
在侧重研究双馈风电机组与电网的动态作用时,双馈风电机组轴系可用等效两质量块模型表示。在外界扰动下,轴系动态以振荡方式呈现,并反映在输出功率上,由于这一振荡频率接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因此会对同步机组的功角稳定产生影响;不仅如... 在侧重研究双馈风电机组与电网的动态作用时,双馈风电机组轴系可用等效两质量块模型表示。在外界扰动下,轴系动态以振荡方式呈现,并反映在输出功率上,由于这一振荡频率接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因此会对同步机组的功角稳定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轴系振荡还会影响双馈风电机组自身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本文首先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对有功控制回路进行电气阻尼特性分析,得出双馈风电机组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下的负电气阻尼特性,不利于轴系稳定;随后,提出一种轴系镇定器,包含电气阻尼和电气刚度两个回路,增加电气阻尼可以使轴系振荡得到有效抑制,对双馈风电机组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有利;增加电气刚度,等效加强了轴系的耦合强度,可有效抑制转速振荡的幅值,有益于延长机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轴系振荡 轴系镇定器 功角稳定 电气阻尼 电气刚度 电气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 被引量:16
14
作者 解超 李凤婷 +3 位作者 路亮 王月林 何世恩 杨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92-3498,共7页
常规三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时重合成功率低,重合失败将对风电系统造成二次冲击。提出了一种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时线路实时工况,确定风电场侧投入的... 常规三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时重合成功率低,重合失败将对风电系统造成二次冲击。提出了一种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风电场单回送出线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时线路实时工况,确定风电场侧投入的替代负荷和风电场切机容量,有效增加了风电场侧维持暂稳的时间,提高了线路的重合成功率;在风电场侧加装充电电容,提出了基于充电电容的电压特征判定线路故障性质及运行状态判据,避免重合于故障状态造成二次冲击,并据此确定重合策略。以PSCAD/EMTDC为平台构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自适应重合闸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单回送出线 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 替代负荷 充电电容 故障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扰动量子粒子群算法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47
15
作者 陈道君 龚庆武 +2 位作者 金朝意 张静 王定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4-980,共7页
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克服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SVR)依赖人为经验选择学习参数的弊端,在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 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克服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SVR)依赖人为经验选择学习参数的弊端,在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中加入自适应早熟判定准则、混合扰动算子和动态扩张收缩系数,提出了自适应扰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 disturbance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DQPSO),并使用ADQPSO优化选择SVR的学习参数。实例研究表明,ADQPSO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鲁棒性好、计算耗时短,利用ADQPSO优化得到的SVR参数,可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neural network,RBFNN)相比,提出的ADQPSO-SVR能够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学习参数选择 自适应扰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孤网送出线重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月林 李凤婷 +3 位作者 辛超山 王婷 何世恩 黄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8-963,共6页
风电基本不参与系统调频,送出线路因故障断开后,形成含风电的孤网带负荷独立运行。由于盈余功率的存在,孤岛系统的频率、电压等很快失稳,造成孤岛检同期重合失败。基于此,建立了孤网侧最大重合频率及重合时间的表达式,结合含风电孤网送... 风电基本不参与系统调频,送出线路因故障断开后,形成含风电的孤网带负荷独立运行。由于盈余功率的存在,孤岛系统的频率、电压等很快失稳,造成孤岛检同期重合失败。基于此,建立了孤网侧最大重合频率及重合时间的表达式,结合含风电孤网送出线的输送功率,基于等面积法则提出了满足重合要求的边界条件。结合风电场电气特性,提出风电场采用高周切机策略以增加孤网维持暂稳的时间,送出线采用基于最大合闸频率的准同期重合策略。最后构建了含风电的孤网模型,通过仿真验证重合策略的正确性,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重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送出线路 重合策略 高周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比的带并补电抗风电送出线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 被引量:12
17
作者 解超 李凤婷 +3 位作者 王宾 周识远 樊艳芳 陈伟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96-201,共6页
工程应用中,带并补电抗的风电送出线单相重合闸套用常规输电线路单相重合策略,重合前不判定故障性质,易重合失败,对所联风电场和系统造成二次冲击;现有输电线路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风电送出线时,易受其多变运行工况的干扰。文中... 工程应用中,带并补电抗的风电送出线单相重合闸套用常规输电线路单相重合策略,重合前不判定故障性质,易重合失败,对所联风电场和系统造成二次冲击;现有输电线路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应用于风电送出线时,易受其多变运行工况的干扰。文中通过对故障相有功、无功功率比故障前后变化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比的带并补电抗的风电送出线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表明,该策略能够适应风电送出线多变的工况,对送出线的故障性质做出快速、准确的判定,并且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送出线 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策略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并补电抗 故障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集群风电接入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探讨 被引量:26
18
作者 何世恩 郑伟 +1 位作者 智勇 拜润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4,共6页
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入了大规模建设和并网运行阶段。陆续发生的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暴露出风机自身和风电场并网等领域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技术标准,制造、施工、设计、调试和技术监督等多个环节的标准不能无缝衔接... 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入了大规模建设和并网运行阶段。陆续发生的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暴露出风机自身和风电场并网等领域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技术标准,制造、施工、设计、调试和技术监督等多个环节的标准不能无缝衔接,影响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立足于大规模集群风电场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大背景,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与智能电网的内在联系及有关电能质量标准及实际应用问题。为确保大规模风电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健全与之相适应且统一的电能质量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 集群风电场 并网 电能质量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基地的发展特点探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郑伟 何世恩 +2 位作者 智勇 拜润卿 周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7-61,共5页
针对2011年发生的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及2012年以来出现的严重弃风现象,结合大型工程一般发展规律,以酒泉风电基地为实例,通过分析其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暴露出的问题,探讨提出大型风电基地整体发展的几个特点。大型风电基地... 针对2011年发生的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及2012年以来出现的严重弃风现象,结合大型工程一般发展规律,以酒泉风电基地为实例,通过分析其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暴露出的问题,探讨提出大型风电基地整体发展的几个特点。大型风电基地开发是一项工程活动,必须遵循工程固有自然科学规律。大规模风电开发是复杂的技术和技术群的应用和集成,要按工程科学实施。大规模风电开发是目标要求明确的大型工程,成本、质量、效率必须三者并重。大规模风电受地理、当地经济和电网等多因素制约,应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建设、运行和用电的整体协调。为了保证大型风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其必须要与环境、生态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规划 大规模风电基地 风电发展特点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含大规模风电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鹏 刘文颖 +2 位作者 赵子兰 李波 汪宁渤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1,共4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电网无功电压优化初值影响较大,使无功优化求解不能充分考虑电压越限节点,而过早收敛,最终不能得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对含大规模风电的复杂电网进行无功电压优化。在算法流程... 针对大规模风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电网无功电压优化初值影响较大,使无功优化求解不能充分考虑电压越限节点,而过早收敛,最终不能得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对含大规模风电的复杂电网进行无功电压优化。在算法流程初期将类似遗传算法的变异机制引入其中,用以优化调整人工鱼群,在算法流程后期应用自适应可见域及步长的方法解决人工鱼群算法计算后期容易出现的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最后以接入大规模风电的甘肃电网为例,应用常规输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对文中的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进行实例验证,从而证明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并网 改进人工鱼群算法 电压波动 无功电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