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民族地区医院的战略思考
1
作者 洪海永 《中国医院管理》 2000年第7期52-52,共1页
甘南州人民医院建院4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软件建设缺乏力度,硬件建设投入不足,使医院的综合实力与兄弟地区医院相比差距甚大。发展和建设民族地区医院,提高其整体服务功能必须从社会事... 甘南州人民医院建院4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软件建设缺乏力度,硬件建设投入不足,使医院的综合实力与兄弟地区医院相比差距甚大。发展和建设民族地区医院,提高其整体服务功能必须从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医院 医院管理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彩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6-288,共3页
目的:评估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6例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掷骰子法将患者分... 目的:评估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6例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护理)和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每组各33例。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生命体征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滞留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H值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 重症肺炎 感染性休克 生命体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忠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各36例。对比两组肋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肺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肺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临床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在给予护理期间,综合护理方式的科学运用,可确保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并可确保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 综合护理干预 肺功能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秀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3-285,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规健康知识宣教与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分组法”... 目的:分析常规健康知识宣教与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干预)和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AHSMS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AHSMSRS评分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AHSMSR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预防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干预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肺不张等并发症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伤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健康知识宣教 肺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文 孙正义 全东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92-295,i006,共5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中的表达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脊髓神经细胞的作用。方法:将W iste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rhuEPO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rhuEPO处理组...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中的表达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脊髓神经细胞的作用。方法:将W iste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rhuEPO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rhuEPO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术前3h腹腔注射rhuEPO和生理盐水,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免疫组化和W 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EPO的表达变化;以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EPO在无损伤脊髓中即有少量的表达,SCII后8h表达显著上调,于12、24h(12h与24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达高峰,伤后3d表达逐渐下调,5d仍保持较高水平。rhuEPO处理组SCII后8h、12h及24h时神经细胞凋亡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EPO呈现时序性表达变化,可能是机体内源性神经保护的机制之一;EPO预处理能明显抑制SCII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与出血性脑损伤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利峰 胜利 +4 位作者 吴昇祥 殷袆隆 米友军 慈彩虹 雒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IL-1β、TNFα-和CRP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以25例腹股沟疝和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25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取脑脊液;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一组为脑出血模型组,另一组为假手术...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IL-1β、TNFα-和CRP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以25例腹股沟疝和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25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取脑脊液;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一组为脑出血模型组,另一组为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实验性脑出血后6、12、24、48、72、96小时等各时间点取各组脑脊液,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TNFα-和CRP的含量。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RP无明显变化;不同时间点兔脑出血模型实验组脑脊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CRP也无明显变化。结论:脑出血后IL-1β和TNFα-在脑脊液中持续时间较长,且含量显著增高,可作为出血性脑损伤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IL-1Β TNFα- 出血性脑损伤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