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事件与降水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木齐 孟兴民 +3 位作者 庆丰 郭鹏 崔志杰 曾宇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事件高发区与暴雨中心、高发期与暴雨集中期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短时间强降水是激发该区域泥石流的主要降水类型,10 min雨强可以作为该区域泥石流预报因子,灾害事件当次降水量和10 min雨强的函数关系... 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事件高发区与暴雨中心、高发期与暴雨集中期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短时间强降水是激发该区域泥石流的主要降水类型,10 min雨强可以作为该区域泥石流预报因子,灾害事件当次降水量和10 min雨强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于估算研究区不同区域泥石流临界降水量.沟谷沿岸中、低植被覆盖下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千枚岩等软弱岩层区,在强降水条件下较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泥石流灾害,应在该区域加大防灾减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降水特征 暴雨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2”岷县漳县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与影响因子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冠 孟兴民 +3 位作者 乔良 谭龙 郭富赟 张永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0-760,共11页
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了M S6.6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基础设施破坏以及人员伤亡,并诱发了一系列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对此次地震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分... 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了M S6.6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基础设施破坏以及人员伤亡,并诱发了一系列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对此次地震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分布与主要特点进行概括。利用边坡地质灾害数量和面积发育率两个统计指标,对受灾最为严重的岷县灾区的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地质、地震因子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地质灾害隐患在高程为2200~2800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0°~15°缓坡内分布最多,坡向为S、SW和W的斜坡在地震作用下易诱发地质灾害,坡位为中坡的边坡内分布地质灾害数量最多;(2)软弱岩层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内泥盆系和二叠系板岩、灰岩岩组内分布近50%的地质灾害,面积发育率最大的则为新近系中厚层软弱泥岩、砂岩岩组。地质灾害主要沿发震断裂通过或距离较近的地方成片集中分布,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距离发震断裂20km以内的范围内;(3)震中距和PGA与地质灾害数量对应关系不明显,但是面积发育率整体趋势是随着震中距增加而减小,随着PGA增大而增加;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随烈度增大而增强;(4)越靠近公路和河流,地质灾害越易发生,集中分布区间分别为距公路0~800m和距河流0~6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分布 主要特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控制区判定方法和结果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平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7,共4页
在调查中,未发现地面沉降现象的情况下,结合地下水超采区多年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根据含水层厚度、岩性和水位降幅等资料,采用水文地质条件比拟法划定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控制区。对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控制区进行了分级,... 在调查中,未发现地面沉降现象的情况下,结合地下水超采区多年的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根据含水层厚度、岩性和水位降幅等资料,采用水文地质条件比拟法划定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控制区。对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控制区进行了分级,分级结果均为三级,并对地面沉降控制区进行了命名,可初步作为甘肃省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以便为制定地面沉降控制区地下水压采方案提供依据。首次提出了在没有地面沉降监测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水文地质条件比拟法 地下水超采区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时摄影+动态追踪技术的突发滑坡灾害观测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斌 徐新兰 +1 位作者 郭富赟 胡文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7-41,共5页
因突发灾害性滑坡具隐蔽性强、预判性低、摧毁性高、发生时间和地点不确定等特点,造成此类滑坡运移过程较难以视频方式记录,尤其是采用具可对比性价值的延时摄影记录观测方式。为解决记录难和分析应用价值不高的问题,对甘肃省舟曲县牙... 因突发灾害性滑坡具隐蔽性强、预判性低、摧毁性高、发生时间和地点不确定等特点,造成此类滑坡运移过程较难以视频方式记录,尤其是采用具可对比性价值的延时摄影记录观测方式。为解决记录难和分析应用价值不高的问题,对甘肃省舟曲县牙豁口突发滑坡采用定点定向延时摄影方法记录滑坡滑动过程,并通过动态追踪方法对视频内滑坡体上特征点进行移动追踪和轨迹提取,真实展示了滑坡运移过程中局部变化规律和块体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延时摄影+动态追踪”的滑坡观测和分析方法,可为滑坡地质灾害教学、研究和防治提供珍贵的现实观测影像素材和块体移动规律分析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摄影 动态追踪 突发地质灾害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与DRASTIC模型的民勤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建红 余启明 李平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2-887,共6页
在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了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影响最主要的7个因子,建立了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在利用GIS技术对各因子进行分级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分析... 在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了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影响最主要的7个因子,建立了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在利用GIS技术对各因子进行分级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到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受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含水层介质较好、包气带中无厚层黏性土分布等的影响,地下水脆弱性总体较高,易遭受农业种植、生活污水及工业生产污水渗漏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DRASTIC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民勤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栏目主持人前言
6
作者 殷跃平 孟兴民 +1 位作者 黎志恒 汪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城市地质灾害是地壳内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囤、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及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由于人口和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受灾损失巨大。因此,城市地质灾害... 城市地质灾害是地壳内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囤、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及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由于人口和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受灾损失巨大。因此,城市地质灾害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人口增长和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发展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灾害 主持人 城市化进程 栏目 动力地质作用 人类文明 人口增长 城市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言
7
作者 孟兴民 黎志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I0003-I0006,共4页
地质灾害是环境系统中的极端事件和过程,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随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的影响日益严重,灾难发生的频率、范围、复杂性和破坏能力也相应地急剧增加,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序言 人类社会 极端事件 环境系统 地质灾害 全球经济 世界人口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DRASTIC模型的嘉峪关市平原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平平 薛雅彬 +1 位作者 郎涛 王建红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嘉峪关市城市规划区内平原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影响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最主要的7个指标,建立了DRASTIC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绘制了各项指标分级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得到评价结果... 以嘉峪关市城市规划区内平原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影响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最主要的7个指标,建立了DRASTIC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绘制了各项指标分级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得到评价结果,并进行了分级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总体较好,其中城镇和工矿企业分布带地下水防污性能很好,新城乡—野麻湾东侧和大草滩一带地下水防污性能中等,泥沟村和北大河一带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差,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防污性能 DRASTIC模型 GIS 嘉峪关市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