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TMEM182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1
作者 张明昊 王佟 +5 位作者 包鹏甲 黄纯 于沁冉 邓婧瑛 褚敏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9,共8页
为研究家牦牛TMEM182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家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TMEM182基因的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测定了该基因在牦牛心、肝、脾、肺、肾、脂肪、肌肉以及睾丸中的表达... 为研究家牦牛TMEM182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家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TMEM182基因的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测定了该基因在牦牛心、肝、脾、肺、肾、脂肪、肌肉以及睾丸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家牦牛TMEM182基因CDS区序列长690 bp,编码299个氨基酸;核苷酸相似性比对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的同源性最高,为99.7%,与猕猴的同源性最低,为85.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家牦牛TMEM182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48,为轻微酸性跨膜的疏水蛋白,主要分布于内质网中;同时,该蛋白存在12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和4个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与TM6SF1、MCTP2、TSPAN33和CDH15等蛋白存在主要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MEM182基因在家牦牛被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睾丸、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牦牛 TMEM182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和组织表达分析
2
作者 张梦帆 洛桑顿珠 +7 位作者 喇永福 任稳稳 马晓明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平措占堆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FABP4和FABP5基因对牦牛脂肪酸的调控机制,提升牦牛肉品质。【方法】采用RT-PCR扩增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 【目的】探究FABP4和FABP5基因对牦牛脂肪酸的调控机制,提升牦牛肉品质。【方法】采用RT-PCR扩增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BP4和FABP5基因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脂肪、肌肉和十二指肠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牦牛FABP4、FABP5基因CDS序列全长分别为393和408 bp,分别编码130和135个氨基酸,基于FABP4和FABP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牦牛与美洲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牛,与鸡的亲缘关系较远。FABP4和FABP5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推测其不是分泌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牦牛FABP4、FABP5氨基酸序列分别存在16和17个磷酸化位点,均以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为主;牦牛FABP4和FABP5蛋白均与PPARG、GOT2间存在互作关系,且其相互间存在互作关系。KEGG富集结果发现,FABP4和FABP5共同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上。FABP4和FABP5基因在牦牛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脂肪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了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明确了其分子特征。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与脂肪的沉积和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FABP4基因 FABP5基因 肉品质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分析
3
作者 何文斌 平措占堆 +10 位作者 张强 尼玛加措 王洪壮 余道宁 张梦帆 王彤 冯芬 喇永富 马晓明 洛桑顿珠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桑牦牛公牛的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比母牛高29.89%、40.35%、9.41%、11.24%、4.17%、40.05%。相比于其他牦牛肉,桑桑牦牛的肉色总体表现为亮度偏低,红度偏高,黄度偏高,肉质较韧。桑桑牦牛公、母牛肉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分别为0.39和0.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0.64和0.61,符合FAO/WHO评定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桑桑牦牛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为0.16,低于WHO推荐值,表明桑桑牦牛肉的脂肪酸含量不均衡。综上,桑桑牦牛产肉性能优良,肉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张犇 丁自强 +5 位作者 康彦东 赵索南 杨涛 白玛多杰 索昂求培 郭宪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18,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6岁牦牛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放牧组仅放牧,补饲组在放牧前和收牧后均补饲精料1 kg/头。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放牧...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6岁牦牛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放牧组仅放牧,补饲组在放牧前和收牧后均补饲精料1 kg/头。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放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16S rDNA测序表明,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厚壁菌门_A、疣微菌门、厚壁菌门_C及厚壁菌门_D是两组瘤胃液样本中的主要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拟杆菌属、Limimorpha、RF16及SFMI01是主要优势菌属。与放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瘤胃厚壁菌门、普雷沃氏菌属、SFMI01、UBA4334及UBA1711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拟杆菌属、RF16、UBA1067及纤维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补饲组瘤胃菌群在氨基酸生物合成、发酵、碳水化合物降解及羧酸降解通路的丰度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冷季补饲精料可改善放牧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功能,降低瘤胃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强能量供应、物质代谢及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补饲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BTG2基因CDS区克隆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5
作者 申金伟 赵雪 +4 位作者 路建卫 扎老 杨树猛 梁春年 成述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8,共9页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PCR克隆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技术,分析BTG2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全长453 bp,共编码150个氨基酸;BTG2蛋白的分子式为C748H1190N208O213S8,分子质量为16 761.42 ku,原子总数为2 367个;不稳定性指数为48.51,是不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为9.14;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占56.5%)和线粒体(占26.1%);氨基酸序列的1~108位有1个BTG1域;总平均亲水系数为-0.123,是亲水蛋白;共有1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与10个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间蜂猴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BTG2在成年公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和脾脏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肌肉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克隆了牦牛BTG2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其组织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BTG2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育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小勇 陈育忠 +9 位作者 党智 张贵男 杨银芳 王润丽 牟艳 庞生久 何克磊 王琴韦 南青卓玛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牦牛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高原反刍动物,其肉绿色无污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消费潜力大。本文主要从牦牛的品种和遗传改良、年龄、性别、饲养方式及营养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综述了影响牦牛育肥的关键因素,旨在为... 牦牛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高原反刍动物,其肉绿色无污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消费潜力大。本文主要从牦牛的品种和遗传改良、年龄、性别、饲养方式及营养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综述了影响牦牛育肥的关键因素,旨在为牦牛养殖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育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祁连牦牛屠宰性能及不同肌肉组织营养特性研究
7
作者 何文斌 扎西塔 +5 位作者 秦玉峰 马金保 赵敏慧 孔祥颖 胡林云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为揭示祁连牦牛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选择成年祁连牦牛公、母各5头进行屠宰试验,采取祁连牦牛的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部位的分割肉,测定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环湖牦牛、雪多牦牛和查吾... 为揭示祁连牦牛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选择成年祁连牦牛公、母各5头进行屠宰试验,采取祁连牦牛的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部位的分割肉,测定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环湖牦牛、雪多牦牛和查吾拉牦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祁连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51.20 kg,母牛为112.20 kg,公牛的活重、胴体重和眼肌面积分别比母牛高29.94%、34.76%和35.04%。祁连牦牛公、母牛的眼肌面积均高于环湖牦牛、雪多牦牛、肃南牦牛和查吾拉牦牛。祁连牦牛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均为0.39;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0.63、0.64、0.65;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分别为1.19、1.18、0.86,符合WHO推荐值;表明祁连牦牛肉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均衡。呈味氨基酸占比分析显示,祁连牦牛的背最长肌鲜味氨基酸占比最高,为26.80%。综上,祁连牦牛具有优良的肉用性能及遗传选育潜力,背最长肌风味浓郁,更具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牦牛 屠宰性能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米尔牦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包鹏甲 丁自强 +11 位作者 马晓明 喇永福 郭涛 郑新宝 马吉尔丁 道敏 周超 左二伟 孔思远 梁春年 郭宪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为揭示帕米尔牦牛种质资源特性,选取成年公母牛各5头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并与文献报道的查吾拉牦牛、环湖牦牛、大通牦牛、肃南牦牛、金川牦牛、九龙牦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317.00 kg)、胴体重(164... 为揭示帕米尔牦牛种质资源特性,选取成年公母牛各5头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并与文献报道的查吾拉牦牛、环湖牦牛、大通牦牛、肃南牦牛、金川牦牛、九龙牦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317.00 kg)、胴体重(164.16 kg)、眼肌面积(45.85 cm^(2))、屠宰率(51.32%)和净肉率(39.56%)比母牛分别高25.79%、29.60%、11.45%、2.23%和0.18%,母牛的肉骨比(4.48)比公牛高12.10%。与其他牦牛品种相比,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和胴体重比大通牦牛分别高3.31%和43.01%,比环湖牦牛分别高39.04%和61.10%;屠宰率比大通牦牛、环湖牦牛和查乌拉牦牛分别高13.49%、14.89%和6.01%;净肉率比大通牦牛和环湖牦牛分别高31.38%和15.13%,肉骨比比环湖牦牛高7.53%。帕米尔牦牛公牛肉的熟肉率(62.38%)、pH0值(5.86)、pH24值(5.46)和嫩度(10.04 kgf)比母牦牛分别高1.33%、1.21%、3.80%和9.61%,但母牛肉色的亮度(9.97)、红度(37.14)和黄度(10.73)比公牛分别高23.24%、4.44%和2.68%。帕米尔牦牛公牛肉的氨基酸总量(21.09 g/100 g)比大通牦牛和金川牦牛分别高13.39%和2.08%。帕米尔牦牛公、母牛肉的EAA/TAA均大于38.5%,EAA/NEAA分别为63.87%和63.19%。说明帕米尔牦牛肉不仅氨基酸总量丰富,而且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可见,帕米尔牦牛具有良好的屠宰性能及优良的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在今后的品种选育和育肥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优质肉块的产量、肉品质及营养价值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余道宁 王佟 +4 位作者 马晓明 张德荣 欧杰次仁 洛桑顿珠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采集西藏地区5个牦牛类群(西藏高山牦牛,类乌齐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娘亚牦牛)共49头牦牛的血样,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SNP变异检测结果表... 采集西藏地区5个牦牛类群(西藏高山牦牛,类乌齐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娘亚牦牛)共49头牦牛的血样,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SNP变异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滤后得到7655923个SNP位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西藏地区不同牦牛群体之间的基因杂合度差异并不显著,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杂合度下降现象,类乌齐牦牛的观测杂合度最高,为0.3364;群体结构分析发现,5个牦牛类群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现象。说明目前西藏牦牛各群体整体存在遗传多样性下降的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群体保种工作,以确保不同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期玉树牦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自强 张犇 +7 位作者 郭韶珂 胡丽妍 裴杰 熊琳 索昂求培 杨涛 赵索南 郭宪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枯草期玉树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构成变化,为制定冷季精准补饲方案提供参考。在冷季随机选取1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放牧玉树牦牛(公母各半),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同时采集枯草期牧草,测... 本研究旨在探究枯草期玉树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构成变化,为制定冷季精准补饲方案提供参考。在冷季随机选取1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放牧玉树牦牛(公母各半),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同时采集枯草期牧草,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枯草期牧草中的粗蛋白含量为5.71%,粗脂肪含量为0.60 g/kg,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65.47%和38.60%。血清生化指标分析显示,公牦牛血清中的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肌酐含量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和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瘤胃微生物16S rRNA测序发现,母牦牛瘤胃液中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ota)和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而蓝菌门(Cyanobacteria)和Limimorpha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公牦牛(P<0.05)。LEfSe和随机森林分析显示,琥珀酸单胞菌属(Succinimonas)是公母牦牛之间重要的差异标志物种。综上说明,枯草期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应进一步补饲营养价值较高的饲草料,以满足玉树牦牛在冷季的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牦牛 血液生化指标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DJ-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金伟 路建卫 +3 位作者 赵雪 扎老 成述儒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白质理化性质等,再利用RT-q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基因的CDS区全长570 bp,共编码189个氨基酸;牦牛DJ-1结构域预测显示,在DJ-1氨基酸序列的29—168位中有1个含有Pfam的PfpI结构域;通过对DJ-1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分子质量20.03531 ku,原子总数2870,理论等电点6.84,不稳定系数28.37,表示为稳定的蛋白质;脂肪系数101.11,总平均亲水系数-0.004,为亲水蛋白,共有11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欧洲牛亲缘关系最近,与北极狐和宽吻海牛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表明,在成年美仁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在心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肝脏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DJ-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什旦牦牛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大伟 任稳稳 +4 位作者 喇永富 马晓明 秦玉峰 扎西塔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共5页
为探究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对阿什旦牦牛生长性状的影响,测定了92头阿什旦牦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采用qPCR检测了MEF2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EF2A基因拷贝数... 为探究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对阿什旦牦牛生长性状的影响,测定了92头阿什旦牦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采用qPCR检测了MEF2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与阿什旦牦牛的18月龄胸围、6月龄体长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18月龄体高呈显著相关(P<0.05);6月龄体长正常型极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P<0.01),18月龄体高正常型显著低于增加型(P<0.05)、胸围缺失型和正常型极显著高于增加型(P<0.01);MEF2A基因在阿什旦牦牛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综上,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可影响阿什旦牦牛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旦牦牛 MEF2A基因 拷贝数变异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ABP3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荣凤 黄纯 +3 位作者 扎老 路建卫 唐月琴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牦牛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成年牦牛和胎牛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该基因在牦牛育种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美仁牦牛的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PCR扩增FABP3基因,对得到的编码区... 【目的】分析牦牛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成年牦牛和胎牛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该基因在牦牛育种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美仁牦牛的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PCR扩增FABP3基因,对得到的编码区序列(CD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FABP3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是β-转角和延伸链;牦牛FABP3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属于具有一定亲水性的稳定蛋白;牦牛FABP3基因CDS区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显示,FABP3基因在牛属动物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牦牛与野牦牛和瘤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胎牛肝脏、脾脏、肾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成年牦牛,在成年牦牛肺脏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结论】克隆了牦牛FABP3基因,探究了FABP3基因在牦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牦牛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FABP3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MYL3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梦帆 路建卫 +2 位作者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YL3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参照)、睾丸、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牦牛MYL3基因CDS区长600 bp,共编码199个氨基酸,存在1个碱基突变位点,位于第165位(A>T)。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牦牛与普通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单峰驼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牦牛MYL3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有8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与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相关蛋白相互作用。RT-qPCR结果表明,MYL3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肌肉中次之,与除心脏外的其他组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MYL3基因可能与牦牛心脏发育有关,对肌肉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MYL3基因 肌肉生长发育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TBC1D7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15
作者 张娟香 欧杰次仁 +6 位作者 喇永富 马晓明 吴晓云 郭宪 褚敏 阎萍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探究西藏牦牛Tre2-Bub2-CDC16结构域家族成员7(TBC1D7)基因的特征及结构,利用RT-PCR克隆了TBC1D7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了TBC1D7基因在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 为探究西藏牦牛Tre2-Bub2-CDC16结构域家族成员7(TBC1D7)基因的特征及结构,利用RT-PCR克隆了TBC1D7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了TBC1D7基因在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及脂肪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牦牛TBC1D7基因的CDS区全长为882 bp,共编码29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牦牛与野牦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兔的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牦牛TBC1D7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亲水性蛋白,主要存在细胞核中,且该蛋白具有2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的高级结构由α-螺旋(65.53%)、延伸连(3.75%)、β-转角(3.75%)和无规则卷曲(29.96%)构成。qPCR检测结果显示,TBC1D7基因在西藏牦牛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TBC1D7基因 克隆 生物学分析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FABP7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娟香 张梦帆 +5 位作者 路建卫 扎老 唐月琴 张艳丽 赵雪 梁春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牦牛脂肪酸结合蛋白7基因(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以美仁牦牛为试验对象,克隆FABP7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以及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 【目的】为探究牦牛脂肪酸结合蛋白7基因(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以美仁牦牛为试验对象,克隆FABP7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以及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肌肉、脂肪)中的表达差异。以美仁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牦牛FABP7基因的CDS区序列,并使用多种软件和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FABP7基因在美仁牦牛8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FABP7基因编码区全长为399 bp,编码132个氨基酸,已上传至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基因序列号为OQ730164;分析牦牛FABP7蛋白显示,不稳定指数为26.27、理论等电点为5.38,脂肪系数73.71、总平均亲水指数-0.387,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FABP7蛋白中存在1个N-糖基化潜在位点和1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该蛋白没有信号肽区域,不存在跨膜结构;在氨基酸组分中缬氨酸含量最高(11.4%),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美仁牦牛FABP7基因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中;通过预测蛋白二、三级结构可知,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同源性比对发现,美仁牦牛和牦牛、牛的亲缘关系最近(100%),与蜥蜴的最远(91.67%),FABP7基因与FABP2、FABP4、FABP5、FABP6以及APOA4等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对机体的脂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qPCR结果显示,美仁牦牛的8个组织中FABP7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脾脏组织中低度表达。【结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美仁牦牛FABP7基因的编码区,且该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组织中表达最高,可为FABP7基因在牦牛后续的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FABP7基因 克隆 生物学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PID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17
作者 余道宁 王佟 +6 位作者 洛桑顿珠 平措占堆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张德荣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3,共8页
为研究牦牛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基因(PID1)的结构及功能,并探究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桑桑牦牛PID1基因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对牦牛的7个... 为研究牦牛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基因(PID1)的结构及功能,并探究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桑桑牦牛PID1基因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对牦牛的7个不同组织包括心、肝、脾、肺、肾、背部肌肉及脂肪进行PID1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结果表明,牦牛PID1基因的编码区长度是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通过同源性比对,结果发现,牦牛与野牦牛之间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相似度达到100%;经过蛋白质分析发现,牦牛PID1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4.84 ku,理论等电点为6.30。根据不稳定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其不稳定性较高(47.96),属于一种不稳定蛋白质。该蛋白内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和23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RT-qPCR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个组织中都能检测到PID1基因的表达情况,其中在肺部表达量最高。该研究克隆了牦牛PID1基因,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研究了该基因在牦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究PID1基因在牦牛脂肪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PID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桑桑牦牛FGF1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18
作者 王佟 余道宁 +7 位作者 马超凡 张明昊 郑青波 陈伟基 马晓明 梁春年 阎萍 潘和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研究牦牛FGF1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桑桑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FGF1基因在牦牛心脏、... 为研究牦牛FGF1基因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以桑桑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FGF1基因在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桑桑牦牛FGF1基因的CDS区序列长468 bp,共编码155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发现,桑桑牦牛与牛和瘤牛的同源性最高(99.8%),与鸡的同源性最低(73.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桑桑牦牛FGF1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51,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该蛋白存在7个糖基化位点和29处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与FGF22、TGFB1和FGF17等蛋白存在主要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FGF1基因在桑桑牦牛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FGF1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MYL 9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9
作者 马荣 喇永福 +6 位作者 包鹏甲 郭宪 路建卫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成述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0-1419,共10页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牛CDS区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在线软件对MYL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长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最远。MYL9蛋白分子式为C 858 H 1324 N 234 O 274 S 12,原子数为2702,理论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7.22和―0.772,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MYL9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中,具有17个特异性磷酸化位点。MYL9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表达,且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探究了MYL 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组织表达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牦牛MYL 9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MYL 9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Akirin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20
作者 马荣 路建卫 +7 位作者 赵雪 扎老 成述儒 喇永福 吴晓云 包鹏甲 郭宪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67-273,共7页
为探究牦牛Akirin1基因的序列特征,详细了解其组织表达特性。以甘南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在线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qPCR技术检测Akirin1基因在甘南牦牛... 为探究牦牛Akirin1基因的序列特征,详细了解其组织表达特性。以甘南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在线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qPCR技术检测Akirin1基因在甘南牦牛心、肝、脾、肺、肾、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长579 bp,共编码192个氨基酸,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_(964)H_(1525)N_(275)O_(291)S_(8),蛋白理论等电点为8.91,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84.14,-0.822,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蛋白潜在磷酸化位点有29个,分别为14个丝氨酸,11个苏氨酸和4个酪氨酸;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蛋白高级结构主要由39.06%的α-螺旋和56.25%的无规则卷曲结构组成。同源性分析比对牦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符合实际情况,说明Akirin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具有一定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kirin1基因在成年甘南牦牛心、肝、脾、肺、肾、肌肉和脂肪组织均有所表达,而在肾脏组织中相对表达最多,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肌肉和肝脏组织中表达相对较少。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牦牛Akirin1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Akirin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