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桑牦牛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分析
1
作者 何文斌 平措占堆 +10 位作者 张强 尼玛加措 王洪壮 余道宁 张梦帆 王彤 冯芬 喇永富 马晓明 洛桑顿珠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桑牦牛公牛的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比母牛高29.89%、40.35%、9.41%、11.24%、4.17%、40.05%。相比于其他牦牛肉,桑桑牦牛的肉色总体表现为亮度偏低,红度偏高,黄度偏高,肉质较韧。桑桑牦牛公、母牛肉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分别为0.39和0.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0.64和0.61,符合FAO/WHO评定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桑桑牦牛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为0.16,低于WHO推荐值,表明桑桑牦牛肉的脂肪酸含量不均衡。综上,桑桑牦牛产肉性能优良,肉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育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小勇 陈育忠 +9 位作者 党智 张贵男 杨银芳 王润丽 牟艳 庞生久 何克磊 王琴韦 南青卓玛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牦牛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高原反刍动物,其肉绿色无污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消费潜力大。本文主要从牦牛的品种和遗传改良、年龄、性别、饲养方式及营养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综述了影响牦牛育肥的关键因素,旨在为... 牦牛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高原反刍动物,其肉绿色无污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消费潜力大。本文主要从牦牛的品种和遗传改良、年龄、性别、饲养方式及营养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综述了影响牦牛育肥的关键因素,旨在为牦牛养殖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育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MYL 9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3
作者 马荣 喇永福 +6 位作者 包鹏甲 郭宪 路建卫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成述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0-1419,共10页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牛CDS区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在线软件对MYL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长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最远。MYL9蛋白分子式为C 858 H 1324 N 234 O 274 S 12,原子数为2702,理论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7.22和―0.772,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MYL9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中,具有17个特异性磷酸化位点。MYL9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表达,且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探究了MYL 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组织表达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牦牛MYL 9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MYL 9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MYL7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马荣 洛桑顿珠 +4 位作者 平措占堆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克隆西藏桑桑牦牛肌球蛋白轻链7(Myosin light chain 7,MYL7)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桑桑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其CDS区序列,并利用... 克隆西藏桑桑牦牛肌球蛋白轻链7(Myosin light chain 7,MYL7)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桑桑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其CDS区序列,并利用多种在线生物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桑桑牦牛MYL7基因CDS区长447 bp,共编码148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743H1155N187O237S7,原子数为2329个,理论等电点为4.37,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6.02和-0.364,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磷酸化位点11个,其中5个丝氨酸、5个苏氨酸和1个酪氨酸。MYL7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桑桑牦牛MYL7基因在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中均有所分布。蛋白高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桑桑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符合实际情况,说明MYL7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MYL7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乳品质特性分析
5
作者 张梦帆 洛桑顿珠 +7 位作者 喇永福 任稳稳 马晓明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平措占堆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桑桑牦牛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的特色牛种,已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深入开发利用桑桑牦牛乳产品,2023年8月份采集了10头桑桑牦牛的乳样,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奶牛乳及不同品种... 桑桑牦牛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的特色牛种,已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深入开发利用桑桑牦牛乳产品,2023年8月份采集了10头桑桑牦牛的乳样,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奶牛乳及不同品种的牦牛乳进行了营养成分对比。结果表明,桑桑牦牛乳的蛋白质含量为4.78%,脂肪含量为5.20%,非乳脂固体含量为11.71%,乳糖含量为5.17%,其营养成分含量远高于奶牛乳。与其他牦牛品种相比,桑桑牦牛乳的蛋白质及乳糖含量也比较高。桑桑牦牛乳的氨基酸总量(TAA)为4.88 g/100 g,谷氨酸的含量最高,为1.21 g/100 g,半胱氨酸的含量最少,为0.05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为1.90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2.98 g/100 g,EAA/TAA为38.93%,EAA/NEAA为63.76%。与奶牛及其他品种牦牛相比,桑桑牦牛乳是氨基酸含量最高的牛乳。桑桑牦牛乳中共检出14种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89.6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反亚油酸和γ-亚油酸,分别为0.84%和1.03%。综上说明,桑桑牦牛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着极高的开发利用潜力以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乳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桑桑牦牛CXCR2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申金伟 洛桑顿珠 +4 位作者 平措占堆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了研究牦牛CXCR2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机制,以西藏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CXCR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利用... 为了研究牦牛CXCR2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机制,以西藏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CXCR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利用RT-q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桑桑牦牛CXCR2基因的CDS区全长876 bp,共编码291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在CXCR2氨基酸序列的1~245位有1个Pfam家族的7tm_1结构域;CXCR2蛋白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有5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区域,分子量32855.55 Da,原子总数4726个,分子式为C_(1524)H_(2416)N_(392)O_(374)S_(20),不稳定性指数29.45,表明该蛋白质为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9.86,脂肪系数120.27,总平均亲水系数-0.657,为疏水性蛋白,共有21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桑桑牦牛CXCR2基因主要分布于内质网(55.6%)、线粒体(22.2%)和细胞核(22.2%)中;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桑桑牦牛与瘤牛亲缘关系最近,与水牛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CXCR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FABP7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张娟香 张梦帆 +5 位作者 路建卫 扎老 唐月琴 张艳丽 赵雪 梁春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牦牛脂肪酸结合蛋白7基因(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以美仁牦牛为试验对象,克隆FABP7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以及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 【目的】为探究牦牛脂肪酸结合蛋白7基因(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以美仁牦牛为试验对象,克隆FABP7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以及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肌肉、脂肪)中的表达差异。以美仁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牦牛FABP7基因的CDS区序列,并使用多种软件和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FABP7基因在美仁牦牛8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FABP7基因编码区全长为399 bp,编码132个氨基酸,已上传至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基因序列号为OQ730164;分析牦牛FABP7蛋白显示,不稳定指数为26.27、理论等电点为5.38,脂肪系数73.71、总平均亲水指数-0.387,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FABP7蛋白中存在1个N-糖基化潜在位点和1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该蛋白没有信号肽区域,不存在跨膜结构;在氨基酸组分中缬氨酸含量最高(11.4%),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美仁牦牛FABP7基因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中;通过预测蛋白二、三级结构可知,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同源性比对发现,美仁牦牛和牦牛、牛的亲缘关系最近(100%),与蜥蜴的最远(91.67%),FABP7基因与FABP2、FABP4、FABP5、FABP6以及APOA4等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对机体的脂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qPCR结果显示,美仁牦牛的8个组织中FABP7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脾脏组织中低度表达。【结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美仁牦牛FABP7基因的编码区,且该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组织中表达最高,可为FABP7基因在牦牛后续的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FABP7基因 克隆 生物学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育种技术在牦牛育种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振宇 梁春年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0期31-41,共11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分子育种技术在动物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文主要探讨了分子育种技术在牦牛育种中的应用,简述分子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详细介绍了分子...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分子育种技术在动物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文主要探讨了分子育种技术在牦牛育种中的应用,简述分子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详细介绍了分子育种技术在牦牛遗传改良、品种选育和抗病力提高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为我国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提高牦牛育种效率、促进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育种技术 牦牛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Ihh基因组织表达分析、SNP检测及其基因型组合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天科 赵娟花 +4 位作者 裴杰 梁春年 郭宪 秦文 阎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了研究牦牛Ihh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组合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性,发现与牦牛生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同时进一步研究Ihh基因在牦牛和黄牛各个组织的分布和表达,试验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进行... 为了研究牦牛Ihh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组合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性,发现与牦牛生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同时进一步研究Ihh基因在牦牛和黄牛各个组织的分布和表达,试验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进行基因型分型和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同时,运用荧光定量PCR分析Ihh基因在牦牛和黄牛不同器官的表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Ihh基因在牦牛和黄牛的所有组织中均表达。然后采用SHEsis和PHASE软件对Ihh基因多态位点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多态位点单倍型组合与生产性状关联性分析。结果检测到牦牛Ihh基因外显子3的2个多态位点5855(C/T)和6383(G/A)。群体遗传学分析显示,2个多态位点均表现为高度多态(PIC>0.25);χ2检验表明,甘南牦牛和大通牦牛群体在两个突变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天祝牦牛在2个突变位点处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多态位点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2个突变位点之间存在强连锁平衡,有4种单倍型组合;基因型组合主要发现了3种。关联分析表明,Ihh基因2个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组合对牦牛体斜长、体高、胸围、管围和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CTGA基因型组合的牦牛个体在体斜长、体高、胸围、管围和体重方面显著高于CCGG和TTAA型(P<0.05)。因此,综上推断Ihh基因基因型组合与牦牛体斜长、体高、胸围、管围和体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Ihh基因 多态性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生产性状 荧光定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及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郭宪 裴杰 +1 位作者 王宏博 阎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256-6257,共2页
牦牛乳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特色产品。在分析牦牛乳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对牦牛乳的特点、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因素、牦牛乳产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深入开发与利用牦牛乳及提高牦牛乳产品的商品价值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牦牛乳 泌乳性能 乳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类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敏 刘洋 +2 位作者 杨富民 杨继涛 张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0-294,298,共6页
以牦牛肉为原料,以剪切力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为指标,考察了牛肉嫩化处理常用无机盐:氯化钙、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钠浓度及四种无机盐的处理时间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盐类在不同浓度、不同天数下对牦牛肉... 以牦牛肉为原料,以剪切力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为指标,考察了牛肉嫩化处理常用无机盐:氯化钙、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钠浓度及四种无机盐的处理时间对牦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盐类在不同浓度、不同天数下对牦牛肉嫩化效果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盐类和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牦牛肉剪切力影响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W-B剪切力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化,以减少盐用量和嫩化时间为目的,确定出CaCl2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2d;焦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4%,处理1d;焦磷酸二氢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5%,处理3d;三聚磷酸钠嫩化的最佳条件是浓度3%,处理4d。研究结果为牦牛肉的嫩化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嫩化 剪切力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宪 裴杰 +3 位作者 褚敏 包鹏甲 赵生军 阎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65-167,共3页
[目的]提高牦牛乳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牦牛乳产品的附加值。[方法]对青海高原牦牛乳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牦牛乳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谷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赖氨酸、甘氨酸、蛋氨... [目的]提高牦牛乳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牦牛乳产品的附加值。[方法]对青海高原牦牛乳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牦牛乳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谷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赖氨酸、甘氨酸、蛋氨酸和丙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牦牛初乳中总氨基酸含量(5.485%)显著高于常乳。在牦牛初乳和常乳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9种,不饱和脂肪酸9种。常乳中的油酸和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初乳。[结论]该研究可为牦牛乳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育肥对阿什旦牦牛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晓云 梁春年 +6 位作者 姚喜喜 李生福 张国模 马进寿 殷满财 刘更寿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研究舍饲育肥对阿什旦牦牛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4头4周岁的阿什旦牦牛,分为舍饲育肥组和放牧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半),饲养170 d后测定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结果表明:①育肥组公牛和母牛的宰前活重、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净... 为研究舍饲育肥对阿什旦牦牛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4头4周岁的阿什旦牦牛,分为舍饲育肥组和放牧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半),饲养170 d后测定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结果表明:①育肥组公牛和母牛的宰前活重、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肉骨比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②与放牧组相比,舍饲育肥组公牛和母牛背最长肌的p H45 min值、亮度L*24 h、黄度b*24 h、熟肉率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通过舍饲育肥可提高阿什旦牦牛的胴体性状,并改善牦牛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旦牦牛 育肥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体尺与体重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裴杰 褚敏 +9 位作者 包鹏甲 扎西卓玛 骆正杰 武甫德 梁春年 丁学智 王宏博 吴晓云 阎萍 郭宪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9-13,共5页
试验旨在通过大通牦牛体尺性状对其体重做较为准确的估计,剖分牦牛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选取了6~12月龄的88头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牛48头,母牛40头。测量各牦牛的体长、体高、胸围3个体尺指标,并称量其体重;采用逐步线性... 试验旨在通过大通牦牛体尺性状对其体重做较为准确的估计,剖分牦牛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选取了6~12月龄的88头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牛48头,母牛40头。测量各牦牛的体长、体高、胸围3个体尺指标,并称量其体重;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大通牦牛体重与体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大通牦牛公牛和母牛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94.708+0.766X_1+0.782X_2+1.229X_3和Y=-118.056+0.910X_1+1.106X_3,其中Y为体重(kg),X_1为体高(cm),X_2为体长(cm),X_3为胸围(cm),体重估计值与实际观察值差异不显著;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大于通过其他性状影响体重的间接作用,且胸围的间接作用在体高和体长对体重影响中做了主要贡献。通过研究结果可知,研究所得多元线性方程可以应用于大通牦牛良种选育实践,大通牦牛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其胸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体尺 体重 多元线性回归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AS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褚敏 焦斐 +7 位作者 吴晓云 阎萍 梁春年 郭宪 裴杰 丁学智 包鹏甲 朱新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利用PCR-SSCP技术,对甘南牦牛、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的FASN基因第3内含子进行SNPs筛选,并将筛选到的突变位点与牦牛部分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3个牦牛群体在第3内含子检测到g.5477 C→T的突变,由此产生3种基因型:HH、HG、G... 利用PCR-SSCP技术,对甘南牦牛、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的FASN基因第3内含子进行SNPs筛选,并将筛选到的突变位点与牦牛部分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3个牦牛群体在第3内含子检测到g.5477 C→T的突变,由此产生3种基因型:HH、HG、GG。相关性分析表明,HH基因型和HG基因型个体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HH、HG、GG 3种基因型对失水率、熟肉率、pH24值和剪切力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FASN基因 SNPS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角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春年 王宏博 +9 位作者 吴晓云 张国模 褚敏 殷满财 郭宪 包鹏甲 丁学智 马金寿 武甫德 阎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74-75,共2页
[目的]通过对无角牦牛屠宰性状和肉品质的测定,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8月龄和30月龄的无角牦牛,进行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18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1.95%和48.53%,30月龄无角... [目的]通过对无角牦牛屠宰性状和肉品质的测定,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8月龄和30月龄的无角牦牛,进行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18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1.95%和48.53%,30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0.28%和49.68%。与其他地方牦牛品种相比,无角牦牛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产肉性能。[结论]利用当地牦牛品种为母本培育的无角牦牛在产肉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遗传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角牦牛 产肉性能 胴体重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南牦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包鹏甲 郎建英 +7 位作者 马晓明 喇永福 梁春年 郭宪 吴晓云 安玉峰 褚敏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高于环湖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屠宰率高于查乌拉牦牛和环湖牦牛,净肉率高于甘南牦牛和环湖牦牛,熟肉率高于天祝白牦牛、无角牦牛和雪多牦牛,肌肉剪切力低于无角牦牛,说明肃南牦牛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肉品质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南牦牛 肉用性能 肉品质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卵母细胞及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宪 丁学智 +2 位作者 王宏博 包鹏甲 阎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76-1581,共6页
旨在了解牦牛卵母细胞、早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相关基因mRNA表达规律,为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分子依据。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选取表达量存在差异的基因条带,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差异基因在卵母细胞... 旨在了解牦牛卵母细胞、早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相关基因mRNA表达规律,为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分子依据。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选取表达量存在差异的基因条带,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差异基因在卵母细胞、2-细胞、8-细胞和囊胚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条差异条带中,除桑椹胚期1个基因在GenBank中未检测到同源性外,其余3个基因分别与锌指MYND11(ZMYND11)、核小体组装蛋白1样1(NAP1L1)、核糖体蛋白L27(RPL27A)高度同源。ZMYND11基因在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8-细胞、囊胚阶段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NAP1L1基因在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囊胚阶段其表达量相对较低,而在8-细胞表达量急剧升高(P<0.05)。RPL27A基因从成熟卵母细胞经2-细胞到8-细胞随胚胎发育进程表达量逐渐降低,到囊胚期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基因ZMYND11、RPL27A和NAP1L1在牦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mRNA表达量存在时间性差异,可能与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及不同的生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早期胚胎 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娟珊牛与牦牛杂交后代泌乳量和乳品质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晓云 刘东花 +4 位作者 梁春年 郭宪 马晓明 褚敏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研究娟珊牛和牦牛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娟犏牛和甘南牦牛各10头,于2020年测定6—10月的挤奶量,并检测其常乳中乳蛋白、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娟犏牛在6—10... 为研究娟珊牛和牦牛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娟犏牛和甘南牦牛各10头,于2020年测定6—10月的挤奶量,并检测其常乳中乳蛋白、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娟犏牛在6—10月的产奶量为972.60 kg,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1);娟犏牛常乳中乳蛋白、乳脂肪、非乳脂固体和乳糖含量略低于甘南牦牛,但两者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娟犏牛乳脂中的正癸酸、月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芥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5或P<0.01)。综上所述,娟犏牛的产奶量优于甘南牦牛,且乳品质与甘南牦牛相当,更适宜于作为乳用犏牛在高寒牧区进行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娟姗牛 甘南牦牛 犏牛 产奶量 乳品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剪毛量及部分绒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包鹏甲 梁春年 +6 位作者 吴晓云 王宏博 郭宪 丁学智 褚敏 裴杰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65-67,共3页
试验测定了成年及2岁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的剪毛量及部分绒毛特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成年公牛分别可剪毛1.82 kg±0.13 kg和2.10 kg±0.43 kg,均极显著高于本品种母牦牛(P<0.01);成年无角牦牛公牛体侧毛长极显著... 试验测定了成年及2岁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的剪毛量及部分绒毛特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和无角牦牛成年公牛分别可剪毛1.82 kg±0.13 kg和2.10 kg±0.43 kg,均极显著高于本品种母牦牛(P<0.01);成年无角牦牛公牛体侧毛长极显著长于其母牦牛及大通牦牛(P<0.01),但大通牦牛成年公牛裙毛长极显著长于其母牛及无角牦牛(P<0.01),背部毛长在两类群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大通牦牛母牛的绒毛细度显著低于大通牦牛公牛及无角牦牛(P<0.05),粗毛及裙毛细度在两类群公母牛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类群2岁牦牛公母牛剪毛量、体侧毛长及裙毛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毛、绒、裙毛的细度在群体及性别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绒毛伸长率及断裂强力在不同牦牛类群、年龄及性别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剪毛量 断裂强力 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