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天水市冬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的气象预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许彦平 姚晓红 +2 位作者 王从书 安炜 段永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利用1985-2005年天水市3个不同气候区气象、冬小麦条锈病病叶率和严重度等资料分析得出:天水条锈病菌主要在海拔1 300m以上区域潜育越夏,1 900m以下区域安全越冬;该地既有自生菌源,又有来自陕西宝鸡至甘肃陇南徽成盆地和西汉水流域流行... 利用1985-2005年天水市3个不同气候区气象、冬小麦条锈病病叶率和严重度等资料分析得出:天水条锈病菌主要在海拔1 300m以上区域潜育越夏,1 900m以下区域安全越冬;该地既有自生菌源,又有来自陕西宝鸡至甘肃陇南徽成盆地和西汉水流域流行区域菌源病菌的随风漂移侵入。锈病菌源量与严重度秋季以中南部山区最大,春季则以中部河谷半山-干旱区最大。统计分析建立了冬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数学模型,其历史拟合率达85%以上,其中重度半大流行发生年份历史拟合率在90%以上,预报准确率较高,服务效果显著,为冬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的气象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条锈病 发生发展 气象预测预报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东南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利用程度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蒲金涌 姚晓红 +3 位作者 胡利平 许彦平 刘彩花 汪丽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通过种植试验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模拟了紫花苜蓿生物量累积过程及土壤水分消耗过程,揭示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累积特点及其土壤水分利用规律。发现1年生紫花苜蓿在开花期物质累积以地上为主,干物质上/下比可达2.92;开花以后逐渐以... 通过种植试验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模拟了紫花苜蓿生物量累积过程及土壤水分消耗过程,揭示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累积特点及其土壤水分利用规律。发现1年生紫花苜蓿在开花期物质累积以地上为主,干物质上/下比可达2.92;开花以后逐渐以地下部分为主,到收刈期干物质上/下比为0.57。紫花苜蓿的田间贮水量小于粮食作物,耗水量大于粮食作物。紫花苜蓿的土壤利用率大干粮食作物,是小麦的2.1~2.8倍,玉米的2.0~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土壤水分利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