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时间序列乡镇尺度人口密度估算及其变化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1
作者 孙玉杰 车向红 +2 位作者 王勇 徐胜华 罗安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高效获取精细化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城市规划、应急救援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缺少长时间序列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的问题,基于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土地利用和区县人口统计等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和特征优选方法,基于空... 高效获取精细化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城市规划、应急救援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缺少长时间序列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的问题,基于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土地利用和区县人口统计等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和特征优选方法,基于空间尺度不变性原理,构建乡镇尺度人口密度估算模型,并对2013—2022年上海市乡镇尺度人口密度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特征优选后乡镇人口估算模型的RMSE和MAE分别降低了8和13个百分点,R^(2)提升了4个百分点;不透水面面积比例、夜间灯光年亮度5%和50%分位数、耕地面积比例特征尤其重要,占总重要性评分的67.6%;2013—2022年间,上海市研究区低人口密度区数量呈显著线性降低趋势,中人口密度区数量保持稳定,高人口密度区数量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密度估算 夜间灯光 随机森林 特征优选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时空演变分析及模拟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薇 朱睿 +3 位作者 杨华庆 山建安 冯永林 尹振良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77,共16页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动的重要驱动因素,探究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提出变化环境下碳增汇适应性管理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评估了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双重影响下黄河水...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动的重要驱动因素,探究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提出变化环境下碳增汇适应性管理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评估了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双重影响下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时空动态。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土地利用以草地、林地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80%,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其他地类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转移类型包括未利用地转为草地,草地转为林地、耕地等。(2)198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碳储量增长区主要位于西部和中部海南,增加了573.5×10^(6) t,这与气候暖湿化和生态修复密切相关。而中部和北部的城市扩张区域是主要的碳储量减少区。(3)未来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生态保护情景中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显著。SSP119和SSP245情景下2030-205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增加294.83×10^(6) t和79.56×10^(6) 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增加364.8×10^(6) t和151.95×10^(6) t,低排放和生态保护情景下,有利于碳储量增加。(4)未来碳储量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未利用地转化为林地及耕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而碳储量减少主要与林地转化为草地、耕地有关,可见保护林草是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水源涵养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生态系统碳增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源涵养区 碳储量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地标显著度的商业建筑应急疏散地图设计——以地震疏散为例
3
作者 杜萍 张钊 +3 位作者 刘涛 杨晓霞 郭楠 李朋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1-1890,1901,共11页
传统室内疏散地图忽视个体的应急寻路行为和地图认知特点,难以满足当前商业建筑室内紧急疏散的需要.为此,以地震应急疏散为例,分析个体在商业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应急寻路行为;梳理应急寻路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地图认知压力源;基于空间信息供... 传统室内疏散地图忽视个体的应急寻路行为和地图认知特点,难以满足当前商业建筑室内紧急疏散的需要.为此,以地震应急疏散为例,分析个体在商业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应急寻路行为;梳理应急寻路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地图认知压力源;基于空间信息供需视角,提出疏散地图认知模型;确定室内应急疏散地图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兰州市某大型城市综合体为例,针对不同性别群体计算候选地标的显著度,实现地标分层提取,依据地图学相关理论,设计地震应急疏散地图;开展虚拟地理试验,评价地震应急疏散地图的可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疏散地图认知模型对制图者的地图设计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所采用的地标显著度计算方法适用性较好,顾及地标显著度的商业建筑应急疏散地图能够有效缓解个体的状态焦虑,提高地图认知效能和疏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寻路 室内疏散地图设计 地图认知 地标显著度 商业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双向LSTM模型对青藏高原NDVI预测
4
作者 刘宇航 庞国锦 +2 位作者 王学佳 孟令震 舒梦瑶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评估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数,提高NDVI预测精度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NDVI预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回归模型、组合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现阶段预测模型大多考...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评估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数,提高NDVI预测精度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NDVI预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回归模型、组合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现阶段预测模型大多考虑了单因素特征,对多特征研究较少,而引入气候因子的多特征深度学习模型有助于提升NDVI的预测精度。因此,文章利用CMIP6气候数据,构建BiLSTM+Attention模型,对青藏高原2023—2024年NDVI进行多特征预测。结果表明:LSTM+Attention模型与传统平滑模型Holt-Winters相比,预测精度较高,RMSE、R 2、MAE分别为0.058、0.832、0.055和0.068、0.791、0.062;融合气候因子的多特征BiLSTM+Attention精度评价表现最好,预测精度RMSE、R 2、MAE分别为0.052、0.891、0.051;相关分析发现,气温和降水是影响NDVI变化的重要因素,融合气候因子能够提升NDVI时序预测精度,RMSE、R 2、MAE分别提升30、11、2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STM+Attention模型 归一化植被指数 相关分析 多特征 青藏高原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敏感贝叶斯网络的角度阈值多元变化检测
5
作者 朱睿 李轶鲲 +2 位作者 李小军 杨树文 谢江陵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在遥感图像多变化检测领域中,后验概率空间变化向量分析(change vector analysis in posterior probability space,CVAPS)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变化检测方法。然而,CVAPS利用支持向量机来估计遥感图像像素的后验概率向量,易受到遥感图... 在遥感图像多变化检测领域中,后验概率空间变化向量分析(change vector analysis in posterior probability space,CVAPS)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变化检测方法。然而,CVAPS利用支持向量机来估计遥感图像像素的后验概率向量,易受到遥感图像中同物异谱、异物同谱、混合像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准确估计复杂像元的后验概率向量的强度和方向,并影响了其后多元变化检测的精度。因此,文章在CVAPS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解混合像元,并耦合上下文敏感的贝叶斯网络,使用角度阈值进行多变化类型检测的方法。当夹角小于一定阈值时,则判定该像素为该标准变化向量所代表的变化类型。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变化检测性能,取得了高于对比算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阈值 多元变化检测 模糊C均值 上下文敏感的贝叶斯网络 后验概率空间 变化向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耦合条带卷积和双注意力机制的彩钢板建筑物提取方法
6
作者 贺鹏程 杨树文 +1 位作者 单文超 杨海燕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彩钢板建筑物具有尺度差异大、类内颜色特征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彩钢板建筑物提取方法(MFEDNet)。在编码器部分,利用新构建的多尺度特征增强模块替代原始UNet双卷积操作,提高模型多尺度特征...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彩钢板建筑物具有尺度差异大、类内颜色特征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彩钢板建筑物提取方法(MFEDNet)。在编码器部分,利用新构建的多尺度特征增强模块替代原始UNet双卷积操作,提高模型多尺度特征感知能力的同时能获取更为广泛的上下文信息。在跳跃连接阶段引入双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特征的学习能力,其中的通道注意力模块有效增强了彩钢板建筑物类别颜色信息,解决了类内颜色特征不稳定问题。在自建的GCS数据集和开源CSS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了对比实验,precision和OA分别达到了87.02%、92.26%和96.55%、92.63%,显著高于对比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彩钢板建筑物,避免了误提及空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彩钢板建筑物 提取 条带卷积 双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图谱的地理学家人生轨迹时空分析与对比
7
作者 马荣娟 闫浩文 +2 位作者 禄小敏 毛富康 富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0,共9页
对地理学家的人生脉络进行可视化研究有利于剖析特定历史形态下人物的生命历程及人物关系。该文以明朝两位不同领域的地理学家王士性和徐霞客为例,首先基于GeoScene Online的个体轨迹进行空间可视化,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等空间分析... 对地理学家的人生脉络进行可视化研究有利于剖析特定历史形态下人物的生命历程及人物关系。该文以明朝两位不同领域的地理学家王士性和徐霞客为例,首先基于GeoScene Online的个体轨迹进行空间可视化,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两位地理学家人生轨迹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首都距、家乡距的基础上,探索性提出仕途距、游历中心距的概念,丰富了轨迹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并从时序角度分阶段构建个体的移动轨迹;重点运用知识图谱思想构建了地理学家的人生脉络全图进行联动分析,并结合地理学家的行迹、著述、故事和社会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地理学家的时空间行为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对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②地理学家的人生轨迹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复杂驱动力影响较大,特定的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及思想文化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塑造了地理学家的空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地理学家 人生轨迹 可视化 时空分布 GeoScene On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出租车OD流特征的城市犯罪时空分布预测
8
作者 张子皓 杜萍 +1 位作者 刘涛 李朋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城市犯罪是危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已有犯罪预测研究鲜有考虑城市人口动态,难以实现精准预测。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犯罪预测模型,同时考虑犯罪数据的近邻趋势特征、长期趋势... 城市犯罪是危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已有犯罪预测研究鲜有考虑城市人口动态,难以实现精准预测。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门控循环单元犯罪预测模型,同时考虑犯罪数据的近邻趋势特征、长期趋势特征及出租车流特征,并通过改进的时空特征通道注意力实现多特征数据的有效融合;在社区空间拓扑的基础上使用POI分布和社区间的出租车流共同表示社区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更全面地捕获犯罪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基于美国芝加哥市犯罪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盗窃犯罪预测的各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基线模型,且加入长期趋势特征和出租车流特征对盗窃犯罪预测结果提升显著;模型对伤害、刑事损坏及欺诈类犯罪的预测效果均较好,表明具备一定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预测 出租车OD流 深度学习 图卷积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非构造形变效应的青藏高原东北隅GNSS地壳垂直变形特征
9
作者 赵立 苏小宁 +1 位作者 何月帆 石睿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8-1694,共17页
有效分离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非构造形变分量是精准提取地壳垂直形变分量的关键,然而目前采用的方法并未考虑到基岩测站和土层测站中非构造形变效应机理的差异性特征,通常采用统一的模型进行建模,导致建模结果不够准确.针对于此,本文... 有效分离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非构造形变分量是精准提取地壳垂直形变分量的关键,然而目前采用的方法并未考虑到基岩测站和土层测站中非构造形变效应机理的差异性特征,通常采用统一的模型进行建模,导致建模结果不够准确.针对于此,本文结合测站结构特点与热膨胀效应、环境负荷理论,认为基岩测站与地表松散物质下的基岩地质稳固连接,相较埋设于土层条件的测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受陆地水变化影响较小,且土层测站不具备因温度变化而引起位移的基岩结构,基于此分别构建两类测站的非构造形变改正模型.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及六盘山地区加密观测网共46个GNSS连续观测站的垂直坐标时间序列,通过改正模型降低非构造形变对GNSS垂直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准确提取出青藏高原东北隅垂直向地壳运动速度场.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非构造形变改正后,有96%的测站均方根值减小,有效降低了GNSS垂直坐标时间序列的离散程度.通过对改正前后的垂直时间序列进行函数模型拟合,对比分析其周年振幅与线性速率变化,发现改正后平均周年振幅减小37.7%,且拟合所得垂直构造运动速度发生变化,其中基岩测站速度变化量平均值为0.14 mm·a^(−1),土层测站速度变化量平均值达到0.51 mm·a^(−1),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改正模型的构建,有效提高了时间序列中构造运动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隅 环境负荷 基岩热膨胀 GNSS时间序列 垂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0
作者 何毅 刘涛 +1 位作者 闫浩文 孙建国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顺应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时代的人才需求,主要探讨了AI在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当前的微波遥感课程教学内容中前沿技术引入少、课程结构单一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提出... 为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顺应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时代的人才需求,主要探讨了AI在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当前的微波遥感课程教学内容中前沿技术引入少、课程结构单一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提出了AI支持下“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的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注重引入前沿AI技术内容、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化考核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微波遥感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测绘遥感人才,为相近课程提供借鉴和参考。该教学改革有效提升微波遥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培养出适应“AI+遥感”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人工智能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梯度下关中平原城市群耕地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差异
11
作者 孙震 孙钦珂 周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7,共12页
城市扩张引发的耕地破碎化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构建景观格局视角的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cultivated land fragmentation index,CLFI),结合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 城市扩张引发的耕地破碎化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构建景观格局视角的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cultivated land fragmentation index,CLFI),结合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权重法、圈层梯度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系统探讨了1990—2023年城市群扩张与耕地破碎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关联响应。结果表明:1990—2023年,关中平原城市群耕地面积减少6.01×10^(3)km^(2),其中4.30×10^(3)km^(2)转化为建设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46.62%,耕地破碎化主要集中于城市边缘和海拔较高的地区;各城市耕地破碎化在城乡梯度上的变化趋势显著,反映了不同城市的发展规模和阶段差异;耕地破碎化综合指数差值显示,1990—2023年耕地破碎化程度总体增加,咸阳市破碎化程度增幅最大且随距离递增,而多数城市的破碎化程度随距离递减。研究揭示了城市群扩张背景下耕地破碎化在城乡梯度上的时空演变规律,为耕地保护、科学规划城市扩展及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耕地破碎化 城乡梯度 关中平原城市群 CRITIC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过程中干旱区绿洲与绿洲城市空间协同演变及其模式分析
12
作者 韩宇晨 孙钦珂 +1 位作者 周亮 李宇昂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9-1479,共11页
绿洲城市作为绿洲系统中承载人口集聚、经济活动与公共服务功能的核心空间单元,其扩张过程不仅受绿洲生态格局的制约,也在空间上推动了绿洲的演变。系统识别绿洲与绿洲城市的演变特征,是实现干旱区生态保护与空间开发协调发展的关键基... 绿洲城市作为绿洲系统中承载人口集聚、经济活动与公共服务功能的核心空间单元,其扩张过程不仅受绿洲生态格局的制约,也在空间上推动了绿洲的演变。系统识别绿洲与绿洲城市的演变特征,是实现干旱区生态保护与空间开发协调发展的关键基础。首先识别2000—2023年中国西北干旱区绿洲与绿洲城市空间面积分布,分析绿洲与绿洲城市的空间演变趋势,然后构建绿洲城市协同指数(Oasis city synergy index,OCSI),定量评估研究区绿洲与绿洲城市的协同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探究绿洲城市的扩张模式。结果表明:(1)2000—2023年研究区绿洲与绿洲城市的面积持续增长,但绿洲斑块数量有所减少,绿洲呈现“大型化、集中化”趋势。(2)绿洲城市协同演变趋势分类和OCSI计算结果发现,8个地区为趋势相似型,23个地区为趋势相反型,且2000—2023年绿洲与绿洲城市的协同度逐渐增强。(3)基于绿洲与绿洲城市协同趋势与OCSI综合评价结果得到,填充扩张与边缘扩张模式的绿洲城市协同度普遍较高,而跳跃扩张与沿河扩张模式的绿洲城市由于扩张方式分散或依水线蔓延,OCSI波动大,协同度较低。研究结果识别并揭示了西北干旱区绿洲与绿洲城市之间的空间演变关系,可为缓解干旱区绿洲人地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绿洲城市 协同指数 扩张模式 西北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搜救总覆盖率的渔船搜救可达性分析方法
13
作者 张维强 杨树文 +1 位作者 颜凤芹 贺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26,共10页
中国南沙群岛地理环境复杂多变,针对多情景、多因素影响下渔船搜救可达性计算不精确及搜救效率低问题,该文从时间维度视角,综合考虑海浪、风速、降水量与航速的关系以及渔船AIS轨迹点的分布特征、季节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平均旅行... 中国南沙群岛地理环境复杂多变,针对多情景、多因素影响下渔船搜救可达性计算不精确及搜救效率低问题,该文从时间维度视角,综合考虑海浪、风速、降水量与航速的关系以及渔船AIS轨迹点的分布特征、季节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搜救总覆盖率的综合搜救可达性评价模型。在遇险岛礁临近海域仅中国以及中国—南海周边国家联合提供快速救援的情景下,利用该模型计算8个港口、7个人工岛礁至遇险岛礁临近海域的综合搜救可达性,筛选出渚碧岛、公主港分别作为仅中国提供搜救、联合搜救情景下的渔船搜救基地,可为南沙海域渔船搜救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渔船搜救 可达性 AIS 搜救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混沌映射的遥感图像零水印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兵兵 闫浩文 +4 位作者 张黎明 徐欣钰 王小龙 严清博 侯昭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现有遥感图像零水印算法多为特定类型的遥感图像设计,普适性较差,且对水印组合攻击的鲁棒性不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混沌映射的遥感图像零水印算法。①对遥感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选取低频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②对变换后的图... 现有遥感图像零水印算法多为特定类型的遥感图像设计,普适性较差,且对水印组合攻击的鲁棒性不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混沌映射的遥感图像零水印算法。①对遥感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选取低频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②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分块,并对各子块进行Schur分解,通过比较每个子块上三角矩阵中第一个元素值和均值的大小构建特征矩阵;③利用一维Logistic映射置乱遥感图像,与特征矩阵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一个二值序列;①结合2D-LALM-Tent映射和Arnold置乱水印图像,对前述二值序列和置乱后水印的二值序列进行异或运算得到零水印。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不同类型遥感图像的适用性较好,且对水印组合攻击的鲁棒性较强,无精度损失,可用于多种类型遥感图像的版权保护,为遥感图像的共享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混沌映射 2D-LALM TENT映射 遥感图像 零水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和推土机距离的变化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江陵 李轶鲲 +2 位作者 李小军 杨树文 魏易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
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领域中,当遥感影像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时,变化检测精度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基于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有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能有效实现抗噪声变化检测,但是其人工训练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在实时场景中无法大... 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领域中,当遥感影像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时,变化检测精度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基于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有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能有效实现抗噪声变化检测,但是其人工训练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在实时场景中无法大规模应用。对此,文章将5种空间模糊C均值算法分别与推土机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 EMD)耦合,实现了5种具有较好抗噪声能力的无监督遥感变化检测算法,能够保证噪声污染下的实时变化检测精度。实验证明,与最近提出的KPCAMNet和GMCD无监督变化检测算法相比,所提出算法能更好地处理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的遥感影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 抗噪声 变化检测 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 推土机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特征不变量的高精地图零水印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明旺 张黎明 谭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5,共5页
高精地图作为车辆导航和自动驾驶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精度高、包含敏感信息、成本高等特点,其安全和保密至关重要。数字水印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工具,可以为高精地图数据提供认证和保护,但目前缺少针对高精地图的水印算法。该文根据... 高精地图作为车辆导航和自动驾驶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精度高、包含敏感信息、成本高等特点,其安全和保密至关重要。数字水印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工具,可以为高精地图数据提供认证和保护,但目前缺少针对高精地图的水印算法。该文根据高精地图的特性,提出一种高精地图零水印算法:根据高精地图用于表示车道信息的参数三次曲线数量确定水印索引;利用两个车道信息节点中参数三次曲线数量的奇偶性是否相同确定水印信息;结合水印索引依照投票原则构建特征矩阵,与加密后的水印图像进行异或运算生成零水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受到较高程度的几何攻击、增删攻击后仍能提取到较完整的水印信息,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地图 特征不变量 零水印 版权保护 Open DR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