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土湖水面形成过程的荒漠植物群落演替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淑娟
袁宏波
刘世增
马剑平
-
机构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4期64-7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160116,31260129)共同资助
-
文摘
人工输水来恢复已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对阻隔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联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经过人工输水后3年的定位观测,分析青土湖的人工水域区群落组成、结构变化和环境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依水源呈现草甸-盐化草甸-荒漠三个梯度层,近水区为白刺群丛和芦苇群丛,向外是戟叶鹅绒藤群丛,再向外是沙蒿和一年生植物群丛。植物群落结构表现为密度增加和不同空间区的植物生活型变化。在距水面0-50m的地下芽植物芦苇数量激增,而距水面250-300 m之间,则是地面芽和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较大。青土湖输水引起植物群落演替不仅决定于原生群落类型,而且受地下水位和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化影响,在短期内形成依水的空间隐域植被梯度,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配置的多向演替。植物群落的时间演替序列为荒漠→草甸,而空间演替序列为荒漠→盐化草甸→草甸。
-
关键词
青土湖
输水
植物群落
演替
-
Keywords
Qintu Lake
formed water body
plant community
Succession
-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