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河西地区发展戈壁农业的现实依据和实现途径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淑娟 孙涛 +2 位作者 王方琳 马剑平 严子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240-243,246,共5页
与传统耕地农业相比,戈壁农业是非耕地设施农业,不占用耕地,具有质量优、效益高等优势,其特点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具有可持续和循环经济的特点。甘肃河西地区戈壁分布面积广阔,从甘肃省的现实依据出发,探讨了河西地... 与传统耕地农业相比,戈壁农业是非耕地设施农业,不占用耕地,具有质量优、效益高等优势,其特点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具有可持续和循环经济的特点。甘肃河西地区戈壁分布面积广阔,从甘肃省的现实依据出发,探讨了河西地区发展戈壁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戈壁农业今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措施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戈壁荒滩发展戈壁农业对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农业 必要性 途径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德魁 马全林 +3 位作者 魏林源 胥宝一 宋德伟 王中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185-186,188,共3页
沙米是广泛分布于干旱或半干旱沙区的典型一年生植物,是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其凭借超强的生态适应力、丰富的营养成分、多方面的应用价值,成为了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本文介绍了沙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从生态价值、经济价值、饲用... 沙米是广泛分布于干旱或半干旱沙区的典型一年生植物,是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其凭借超强的生态适应力、丰富的营养成分、多方面的应用价值,成为了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本文介绍了沙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从生态价值、经济价值、饲用价值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综述了其应用价值,以期为沙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 营养成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莎豆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姜生秀 赵鹏 朱淑娟 《农学学报》 2023年第7期32-37,共6页
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莎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栽培油莎豆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油莎2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大田试验设计,研究了平作和垄作,以及行距30 cm、60 cm和90 cm对油莎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平作相比... 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莎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栽培油莎豆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油莎2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大田试验设计,研究了平作和垄作,以及行距30 cm、60 cm和90 cm对油莎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平作相比,垄作降低了0~20、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含量,随行距的增大,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养分含量均减小。(2)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莎豆株高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根长B1、B2和B3比A1、A2和A3分别增加了37.21%、39.24%和36.95%,分枝数分别增加了95.56%、62.09%和28.48%,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3.47%、44.23%和11.14%,根长、分枝数和叶面积在A1、A2和A3,以及B1、B2和B3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B1比A1、B2比A2、B3比A3单株粒数分别增加了26.58%、7.71%和17.34%,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19.81%、18.06%和60.00%,总产量分别增加了61.21%、35.71%和9.77%。同一种植方式下,随着行距的增大,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B2处理总产量最高,为7635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由此说明,垄作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供肥能力,更有利于油莎豆幼苗生长,并且行距选择60 cm,产量最高,是较好的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垄作 土壤养分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