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水利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玉菲 李元红 +1 位作者 刘佳莉 王军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65,共4页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均,水利发展受地域条件的影响非常显著。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甘肃省水利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模型,量化地研究了不同区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探讨了水利发展制约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均,水利发展受地域条件的影响非常显著。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甘肃省水利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模型,量化地研究了不同区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探讨了水利发展制约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甘肃省境内,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和用水结构是主要制约因素,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和水利投资有限是主要影响因素,长江流域影响水利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缺乏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城乡供水保证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发展 制约因素 层次分析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利发展主导因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佳莉 程玉菲 王军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09,111,共3页
以甘肃省水利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选取16项指标建立了水利发展主导因子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水利发展主导因子由3个主成分构成,即水资源条件和用水结... 以甘肃省水利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选取16项指标建立了水利发展主导因子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水利发展主导因子由3个主成分构成,即水资源条件和用水结构、水环境和水利投资以及水利工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发展 主导因子 主成分分析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河东地区气象-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玉菲 刘德地 +2 位作者 陈文 周婉 邢姝颖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干旱半干旱区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和脆弱区,研究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成灾机理分析。甘肃省河东地区是我国典型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维持农业生产,旱灾尤为突出。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探讨河东地... 干旱半干旱区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和脆弱区,研究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成灾机理分析。甘肃省河东地区是我国典型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维持农业生产,旱灾尤为突出。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探讨河东地区气象-水文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气象干旱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及陇东地区,较少发生季节型以上气象干旱;(2)水文干旱较气象干旱历时更长,多年尺度干旱时有发生;(3)不同季节气象-水文干旱滞时不同,春夏两季几乎无滞后,秋季约滞后1个月,冬季约滞后4个月;(4)陇中和陇东地区历史受灾/成灾面积较大。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的旱灾预警评估和旱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历史干旱灾害 干旱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水利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邓建伟 张新民 胡想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采用甘肃省消费额和甘肃国内生产总值的回归模型,引入乘数理论,建立了水利建设投资效益分析的乘数理论模型;采用宏观经济理论中的C-D生产函数,建立了弹性分析模型。应用两种模型得到了甘肃省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量化数据:乘... 采用甘肃省消费额和甘肃国内生产总值的回归模型,引入乘数理论,建立了水利建设投资效益分析的乘数理论模型;采用宏观经济理论中的C-D生产函数,建立了弹性分析模型。应用两种模型得到了甘肃省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量化数据:乘数理论分析“十五”前4年水利投入对GDP的贡献为129.03亿-136.13亿元;弹性分析模型得出“十五”前4年水利投入对GDP的贡献为148.79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投资 国民经济 乘数理论 弹性分析 生产函数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节水灌溉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小娟 李元红 刘佳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5,68,共2页
对甘肃省1996—2003年实施的节水灌溉项目进行了社会影响后评价。从项目满足社会需求程度、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效益分配效果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3个层次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典型项目分析表明:节水灌溉项目区调整了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 对甘肃省1996—2003年实施的节水灌溉项目进行了社会影响后评价。从项目满足社会需求程度、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效益分配效果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3个层次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典型项目分析表明:节水灌溉项目区调整了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面貌及农民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项目区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激发了农户对项目投入的积极性,还带动了周边村社及县域节水农业的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增效 灌溉技术 社会影响 后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庄浪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志春 王得虎 +1 位作者 刘佳莉 赵元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6期109-112,116,共5页
以庄浪河流域为背景,研究了流域水资源的特征、结构以及天祝、永登两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流域所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从管理机制、节水技术应用、跨流域调水、控制污染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庄浪河流域水资源可持... 以庄浪河流域为背景,研究了流域水资源的特征、结构以及天祝、永登两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流域所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从管理机制、节水技术应用、跨流域调水、控制污染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庄浪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节水 庄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新民 胡想全 邓建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共3页
依据区域水利规划的特点和甘肃省水利发展实际,建立了甘肃省“十五”水利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总指标、分类指标和主体指标组成。利用调查和统计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完成情况:总体指标评... 依据区域水利规划的特点和甘肃省水利发展实际,建立了甘肃省“十五”水利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总指标、分类指标和主体指标组成。利用调查和统计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完成情况:总体指标评分为0.877,规划完成情况较好,但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工程完成情况一般,防洪工程完成情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发展规划 “十五”计划 后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未来抗旱形势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卢书超 邓建伟 胡想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
甘肃省干旱灾害存在发生频率高、随机性和不可避免性、季节性和区域性、持续性和连发性、严重性等特点,未来抗旱面临旱灾损失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程度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等问题。对甘肃省2020年中等干旱年、严重干旱年和... 甘肃省干旱灾害存在发生频率高、随机性和不可避免性、季节性和区域性、持续性和连发性、严重性等特点,未来抗旱面临旱灾损失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程度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等问题。对甘肃省2020年中等干旱年、严重干旱年和特大干旱年情景的供水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抗旱的应对措施:一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加强建设管理与监督保障;二是在政策制度方面制定积极的经费投入政策、探索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制定科学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旱灾保险制度等;三是在科技支撑方面开展有关抗旱问题的专题研究、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技术指导、针对基层开展技术培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缺水量 未来抗旱形势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集雨节水生产模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武福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7-171,235,共6页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和生产用水问题,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中不同降雨量地区集流面的集流效率、工程规模和不同类型蓄水窖工程的结构设计和造价进行了分析计算,对不同降雨量地区的不同生产模式和不同用(灌)水量与产出的经济效...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和生产用水问题,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中不同降雨量地区集流面的集流效率、工程规模和不同类型蓄水窖工程的结构设计和造价进行了分析计算,对不同降雨量地区的不同生产模式和不同用(灌)水量与产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集雨节灌和庭院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集蓄 日光温室 滴灌技术 种植 养殖 作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雨水利用人畜饮水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彦兆 徐晓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49,52,共3页
通过对雨水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在充分调研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雨水利用人畜饮水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分层次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甘肃... 通过对雨水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在充分调研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雨水利用人畜饮水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分层次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甘肃省雨水利用人畜饮水工程为例,通过对包括工程决策、组织领导、项目规划、施工过程、运行管理、实际完成、规划执行等实施环节的分析计算,评价了工程实施的总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人畜饮水工程 评价指标体系 效果指标 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建议
11
作者 郑文燕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8期96-100,107,共6页
大型灌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020年国家启动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目的是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围绕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存在问题、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重点提出模式创新... 大型灌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020年国家启动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目的是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围绕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存在问题、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重点提出模式创新、管理改革、水价改革、专业化运维4个方面的建议,旨在使大型灌区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助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续建配套 改造 建议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河道生态防洪调蓄补水方案研究
12
作者 樊新建 王彦虎 +3 位作者 张永明 贾昊 刘刚 龚真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研究季节性河道生态补水设计方案,以兰州新区水阜河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21软件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水位、流量下河道各断面流量变化及水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水位为0~0.2 m、流量为3.2~4.0 m^(3)/s时首次贯通时间与流... 为研究季节性河道生态补水设计方案,以兰州新区水阜河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21软件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水位、流量下河道各断面流量变化及水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水位为0~0.2 m、流量为3.2~4.0 m^(3)/s时首次贯通时间与流量削减率较低,长度超过2.1 km时流量削减率超过50%;水位为0.2~0.6 m,流量为25~55 m^(3)/s条件下,在保障行洪安全时最大可能减少冲刷破坏与流量削减率,长度超过2.7 km时流量削减率超过50%。表明合理的槽蓄量设计能够缩短河道贯通时间、降低流量削减率,提升调蓄补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河道 生态补水 槽蓄量 首次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十二五”水利科技需求与展望
13
作者 李元红 金彦兆 张新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59,共3页
甘肃省水利发展存在水资源保障能力低、民生水利基础薄弱、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不健全、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河西内陆区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障技术研究及长江流域... 甘肃省水利发展存在水资源保障能力低、民生水利基础薄弱、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不健全、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河西内陆区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障技术研究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利用方略分析。"十二五"期间,甘肃水利科研的重点发展方向将集中体现在为保障和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拓展水利服务功能、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科技 水资源管理 “十二五”规划 水利发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振娟 王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89,96,共6页
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引水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补偿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费分配4个方面探讨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直接成本测算模型测算水源区水... 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引水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补偿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费分配4个方面探讨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利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直接成本测算模型测算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标准,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测算相邻上下游之间的水利生态补偿标准,按因素法确定分配指标权重,估算出引水工程沿线涉及的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以及陕西省延安市可获得的年度补偿资金。结果表明:引水工程沿线可筹集资金主要涉及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合计为19 218.14万元;水源区水利生态补偿费用为2 119.69万元;相邻上下游间水利生态补偿主要对水质改善突出、节水效率高的县(区)进行资金补偿,总额为17 098.4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生态补偿 直接成本测算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白龙江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7号隧洞TBM前盾延伸改造及工作洞室施工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丽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22期57-58,共2页
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7号隧洞是控制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施工进度和工期的关键性工程,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TBM(全断面掘进机)掘进方式进行施工。由于7号隧洞开挖断面为全断面细砂层,围岩无法自稳,TBM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坍塌严重... 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7号隧洞是控制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施工进度和工期的关键性工程,采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TBM(全断面掘进机)掘进方式进行施工。由于7号隧洞开挖断面为全断面细砂层,围岩无法自稳,TBM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坍塌严重,先后多次致使刀盘被卡、盾体被压而导致施工中断,严重影响工程工期。为减少刀盘掘进过程中的扭矩并实现TBM脱困,在已有学者提出的TBM前盾延伸改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比选了TBM前盾延伸改造的不同方式,并提出了TBM前盾延伸改造工作洞室施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施工 前盾延伸改造 工作洞室施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内养护高性能胶砂水化进程及微观结构研究
16
作者 魏熠 张永明 李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为探究高吸水性树脂(SAP)作为内养护剂,对低水胶比高性能复合胶砂体系水化进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将不同掺量的预吸水SAP掺入水胶比0.25的水泥-粉煤灰-矿渣复掺胶砂体系,分别采用等温量热法、化学结合水法、X射线衍射(XRD)测试胶砂体系... 为探究高吸水性树脂(SAP)作为内养护剂,对低水胶比高性能复合胶砂体系水化进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将不同掺量的预吸水SAP掺入水胶比0.25的水泥-粉煤灰-矿渣复掺胶砂体系,分别采用等温量热法、化学结合水法、X射线衍射(XRD)测试胶砂体系的水化性能,并采用强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胶砂体系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AP会延长水化诱导期,降低体系早期的累积放热量和放热速率,但会增大总放热量;在早期反应中,SAP会降低胶砂体系水化程度,但其释水功能能够促进后期水化,提高总水化度;胶砂早期强度随SAP掺量增加而降低,后期则随掺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SAP掺量超过0.3%时,试件抗压强度损失显著增大;SAP的加入未改变水化产物种类,但增加了胶砂硬化浆体中AFt和Ca(OH)_(2)的含量,增大了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外部层的扩散范围,边缘由密实转为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SAP) 低水胶比 内养护 水化进程 微观形貌 等温量热法 化学结合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邓建伟 金彦兆 李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对甘肃省现状农业抗旱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水库调蓄率、灌溉率、保收率、农村人均收入、投资率、节水率、旱作率、浇地率和抗旱资产等代表性指标,建立了适合甘肃省省情的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单目标分析方法对甘肃省... 对甘肃省现状农业抗旱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水库调蓄率、灌溉率、保收率、农村人均收入、投资率、节水率、旱作率、浇地率和抗旱资产等代表性指标,建立了适合甘肃省省情的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单目标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农业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河西内陆区各市农业抗旱能力较强,黄河、长江流域各市(州)农业抗旱能力较弱。评估结果可为甘肃省抗旱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抗旱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单目标分析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淤地坝工程的溃坝风险评价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瑞 张富 +3 位作者 周波 吕彦勋 王玲莉 赵秀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4,共6页
[目的]运用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模型,确定淤地坝工程发生溃决可能性的大小,为淤地坝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调研和对溃坝风险问题的梳理,形成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甘肃省淤... [目的]运用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模型,确定淤地坝工程发生溃决可能性的大小,为淤地坝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调研和对溃坝风险问题的梳理,形成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甘肃省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该模型包含水文风险(B_(1))、运行风险(B_(2))、管理风险(B 3)、工程风险(B 4)4个风险类型模块(其权重分别为0.12,0.13,0.12,0.63)及其下的16个具体评价指标;水面/泥面距拦泥坝高的距离(D 1)、剩余淤积库容(D_(4))、有无3个管理负责人(D_(7))、坝体变形(D_(12))分别是4个风险类型模块的最大权重评价指标;对各指标的评分标准作了规定,依据综合风险得分将输出的风险等级和预警等级各划分为3级。[结论]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模型由输入、分析和输出3个模块组成,层次清晰,架构明确。评估模型的构建可对汛期淤地坝工程风险的评价提供实时预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溃坝风险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丁林 张新民 +1 位作者 李元红 成自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5,共4页
生态水利是人类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生态水利学涵义及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在介绍上述成果的同时探讨了推进生态水利建设的措施,并对生态水利未来的发展进... 生态水利是人类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生态水利学涵义及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在介绍上述成果的同时探讨了推进生态水利建设的措施,并对生态水利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利学 建设措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及效应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佳莉 李元红 张新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节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以及效益、作用,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甘肃省1996年以来完成的77个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评价对象,从节水灌溉内涵出发,在全面分析基础上,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成功...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节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以及效益、作用,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甘肃省1996年以来完成的77个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评价对象,从节水灌溉内涵出发,在全面分析基础上,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成功度等方法构筑出6层次、16类、70项单因子指标的节水灌溉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项目执行过程、运行管理机制、技术适应性、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分析、目标与可持续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节水灌溉项目的后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增效灌溉 后评价方法 效应评价 综合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