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水利厅安排部署2017年水土保持重点工作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智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3期2-2,共1页
2017年2月7—8日,甘肃省水利厅在兰州召开全省水利局长会议,对2016年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总结,安排部署了2017年重点工作。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作 水利厅 甘肃省 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智 刘乃君 +2 位作者 姚进忠 雷升文 白振清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8期3-6,共4页
甘肃省作为国家战略性生态安全屏障,对西北乃至全国有着重要意义。甘肃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生态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等难题,迫切需要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分... 甘肃省作为国家战略性生态安全屏障,对西北乃至全国有着重要意义。甘肃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生态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等难题,迫切需要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分析了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现实背景,进行了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从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外部条件、基本原则和运行模式入手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水土保持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廷辅 段巧甫 +1 位作者 马劭烈 王威 《中国水土保持》 2000年第11期8-10,共3页
甘肃省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已完成退耕面积 5 33万hm2 。当前应认真解决好成活率、树种、种苗与有关政策问题 ,以达到预期目的。为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应处理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与综合治理的关系、与水的关系。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建设 退耕还林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实践及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勇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24,共3页
甘肃省是地处我国西北的内陆省份 ,干旱多灾 ,水土流失严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 3 8.9万km2 ,占总土地面积的 86%。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中 ,形成了小流域综合防治工程、水平梯田工程、水土保持绿色工程、水土保持拦蓄工程等四大工程体... 甘肃省是地处我国西北的内陆省份 ,干旱多灾 ,水土流失严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 3 8.9万km2 ,占总土地面积的 86%。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中 ,形成了小流域综合防治工程、水平梯田工程、水土保持绿色工程、水土保持拦蓄工程等四大工程体系 ,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3 6万km2 ,平均治理程度达到 16%。分析表明 ,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拦截降水 2 0 .61亿m3 ,减少土壤侵蚀量 2 .1亿t ,增产粮食 10亿kg。水土保持已成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瑞萍 牛旭红 +1 位作者 马春霞 吕怡邦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11期3-6,共4页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及开发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在对全省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庆阳市环县、镇原,平凉市崆峒、庄浪,定西市临...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及开发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在对全省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庆阳市环县、镇原,平凉市崆峒、庄浪,定西市临洮、陇西,天水市麦积、秦州4个市的8个县(区),采取现场察看、与有关部门及治理大户座谈等形式,专题开展了调研活动。调研组在总结各地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模式与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民间资本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类型划分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智 刘乃君 +1 位作者 雷升文 白振清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2期10-13,共4页
甘肃省作为国家战略性生态安全屏障,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生态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等难题,目前甘肃省已经出台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等政策法规,... 甘肃省作为国家战略性生态安全屏障,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生态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等难题,目前甘肃省已经出台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等政策法规,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根据甘肃省内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特点,探讨分类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分别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可不断推进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类型划分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甘肃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升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3,共2页
甘肃省有2个县被列入2002年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以下几点认识与思考:一是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作好生态修复规划;二是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三是科学配置... 甘肃省有2个县被列入2002年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以下几点认识与思考:一是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作好生态修复规划;二是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三是科学配置修复措施,标本兼治,确保生态修复有效推进;四是政府推动,扩大协作,整合项目,提高生态修复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试点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走廊新能源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靳虎甲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15-17,共3页
甘肃河西走廊是全国风能和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甘肃发展风力、光伏发电的重要基地。鉴于迅猛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对河西走廊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冲击的实际,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新能源建设项目在施工准备期、土建施... 甘肃河西走廊是全国风能和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甘肃发展风力、光伏发电的重要基地。鉴于迅猛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对河西走廊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冲击的实际,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新能源建设项目在施工准备期、土建施工期、机组安装及调试期的水土流失特点和危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能源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防护体系,总结了新能源建设项目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风电场 水土保持 河西走廊 荒漠戈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崔瑞萍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突出以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等,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km2,取得了显著成效。目...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突出以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等,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km2,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暴洪灾害频发,防洪能力薄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艰巨"、"生产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监测能力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多措并举,确保治理成果的巩固"、"建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综合治理现状 发展建议 长江流域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的制定过程与主要内容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绪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7期1-3,共3页
简单回顾了《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制定的过程,重点阐述了《条例》与新水土保持法的不同,新法明确规定的《条例》不再重复,新法原则性规定的《条例》做了细化和补充,新法授权地方制定的《条例》结合实际做了细化和补充。在制定《条例》... 简单回顾了《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制定的过程,重点阐述了《条例》与新水土保持法的不同,新法明确规定的《条例》不再重复,新法原则性规定的《条例》做了细化和补充,新法授权地方制定的《条例》结合实际做了细化和补充。在制定《条例》中突出"四抓四落实":抓好前期工作,落实立法项目;抓好协调工作,落实立法进度;抓好立法质量,落实政策措施;抓好宣传工作,落实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条例 制定 做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11
作者 杨万宏 李晓霞 王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16,共2页
1991~ 2 0 0 0年甘肃省开展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对全省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 10 3条小流域从治理方略、规划设计、生态建设、效益开发、经营管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均治理程度由 3 8 86%... 1991~ 2 0 0 0年甘肃省开展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对全省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 10 3条小流域从治理方略、规划设计、生态建设、效益开发、经营管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均治理程度由 3 8 86%提高到 77 70 % ;农、林、牧用地比例由基期的 43 17∶12 5 8∶4 5 0调整为 3 8 5 3∶2 9 0 5∶14 19;年人均纯收入由3 82 87元增长到 110 6 3 5元 ;推广应用面积达到了 73 11k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生态系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赋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9期6-11,共6页
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是贯彻水土保持法、落实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的内在要求,考核指标的当地化是客观公正、科学合理评价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解决考核行政区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及危害的差异性,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 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是贯彻水土保持法、落实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的内在要求,考核指标的当地化是客观公正、科学合理评价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解决考核行政区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及危害的差异性,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多样性,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问题,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原则,从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监管和责任追究4个方面研究了甘肃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的赋值办法。该考核指标赋值标准可为甘肃省及同类地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目标责任 考核指标 指标赋值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执法成效与经验
13
作者 张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9-30,共2页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 ,甘肃省强化监督执法 ,通过开展执法试点、达标、规范化建设工作 ,狠抓“三权”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有效地遏制了人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关键词 甘肃 水土保持 执法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制度建设成效及主要做法
14
作者 贾绪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3期12-14,共3页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各地水土保持条例或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等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制度的建设情况将决定新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是否到位、扎实。甘肃省在认真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同时,积极开展《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制定工作,并于...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各地水土保持条例或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等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制度的建设情况将决定新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是否到位、扎实。甘肃省在认真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同时,积极开展《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制定工作,并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而后又结合实际陆续出台了《甘肃省水土保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甘肃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制定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为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介绍了配套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对甘肃在推进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制度建设中的做法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注重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突出工作重点,分类加快推进;加大宣传力度,夯实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配套制度 建设成效 做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成效与作用
15
作者 尚桢 《中国水土保持》 1998年第5期41-42,共2页
甘肃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采用分批抓执法试点.突出抓执法效果的办法,推动了全省水保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据统计,1989年以来,全省共审批水保方案2640件,生产建设单位... 甘肃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采用分批抓执法试点.突出抓执法效果的办法,推动了全省水保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据统计,1989年以来,全省共审批水保方案2640件,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资金5 000多万元,查处水保违法案件606起,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补偿费814.94万元,开展恢复治理示范工程50多项,实施预防管护面积6万多hm^2.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两大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取得了一定成绩.1 监督执法工作的成效1.1 开展了监督执法试点、达标工作自1990年开始,全省先后开展了三批水保监督执法试点县、一批监督执法达标县.试点、达标县的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县都成立了水保监督执法机构,配备了监督执法人员,制定了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度,编制了预防监督规划,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依法开展了水保方案审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补偿费收缴工作.庆阳地区实现了全区监督执法达标,临夏州开展了全州监督执法试点,西固区进行了城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截至1997年底止,全省已有51个县(区、市)通过了水利部流域机构和省上验收,验收成绩均在90分以上,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执法工作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守俊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0期29-34,共6页
为提高水土保持区划对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作用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布局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为指导,以乡(镇)为基本信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甘肃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的原则、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 为提高水土保持区划对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作用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布局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为指导,以乡(镇)为基本信息单元,采用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甘肃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的原则、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地貌特征、林草覆盖率、≥10℃积温、多年平均降水量、垦殖指数、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人口密度等水土保持功能分区的指标。在GIS软件中通过对乡(镇)分区指标的叠置分类、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的对比分析,将甘肃省划分为4个一级、6个二级、8个三级、23个四级水土保持功能区,确定了各功能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土地利用方向,为甘肃省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功能区划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监测评估在甘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项目中的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6,共3页
参与式监测评估强调尊重差异、平等协商,在“外来者”的协助下,通过受益主体积极、主动的广泛参与,实现受益主体的最大意愿,使项目成效可持续,达到受益成员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根据参与式监测评估方法,对甘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 参与式监测评估强调尊重差异、平等协商,在“外来者”的协助下,通过受益主体积极、主动的广泛参与,实现受益主体的最大意愿,使项目成效可持续,达到受益成员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根据参与式监测评估方法,对甘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静宁县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等,采用半结构访谈、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村民小组访谈等形式开展项目监评,以探讨参与式方法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监测评估 水土保持 世界银行 贷款 甘肃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水土保持50年成就辉煌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宝宿 马劭烈 王勇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2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甘肃 水土保持 1949-1999年 科学体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促进甘肃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绪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共2页
甘肃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8 6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 07%,每年输入江河泥沙5 47亿t,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和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充分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甘肃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8 6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 07%,每年输入江河泥沙5 47亿t,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和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充分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可以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能够通过有效的开发,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小康社会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甘肃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进忠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3期1-2,11,共3页
甘肃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危害重、治理难。多年来,甘肃立足省情,组织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梯田建设工程,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土地承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 甘肃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危害重、治理难。多年来,甘肃立足省情,组织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梯田建设工程,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土地承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水土流失治理进度缓慢,无节制的利用方式尚未彻底扭转,重开发、轻管护,重眼前、轻长远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缺失,资源占用成本和违法成本较低,突出表现在水土保持设施产权主体缺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不确定、水土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形成。在分析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措施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促进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制度创新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