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横向支付制度的构想
1
作者 徐智 刘沛勋 +1 位作者 王强 李雅娴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4-6,共3页
甘肃省生态补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劣、时效性差、补偿标准单一等问题。结合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现状,建议将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划分为水源涵养类、土壤侵蚀类、防风固沙类、流域治理类四大类,基本包括了甘肃省水土... 甘肃省生态补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劣、时效性差、补偿标准单一等问题。结合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现状,建议将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划分为水源涵养类、土壤侵蚀类、防风固沙类、流域治理类四大类,基本包括了甘肃省水土流失的全部类型,也囊括了大部分地区和城市。根据“谁破坏谁赔偿,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建议构建由中央主导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并引入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以此作为区域间横向转移支付的评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横向支付 区域划分 水土保持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实现路径探索
2
作者 张麟 李鹏飞 +1 位作者 王丽云 马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0-81,83,共3页
水土保持率作为反映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成效的综合指标,已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和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为了给新时代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率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以甘肃省涉及的8个水土保持三级分区为基础,依据各分... 水土保持率作为反映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成效的综合指标,已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和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为了给新时代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率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以甘肃省涉及的8个水土保持三级分区为基础,依据各分区的水土保持功能定位及水土保持率现状值与远期目标值的差距,提出了全省“一带一廊两片”水土流失防治新格局(即祁连山若尔盖水源涵养带、河西农田防护防沙廊、黄河中游地区综合治理片、长江上游地区综合治理片),提出了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实现路径:1)祁连山若尔盖水源涵养带,以实施封育保护和草畜平衡为主,重视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销号;2)河西农田防护防沙廊,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主,重视耕地和裸土地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销号;3)黄河中游地区综合治理片,以生态自然修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重视耕地、林地、草地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销号;4)长江上游地区综合治理片,以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为主,重视耕地、草地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销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远期目标 实现路径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率远期阈值与阶段目标值确定 被引量:9
3
作者 靳峰 马涛 +3 位作者 秦伟 胡彦婷 牟极 戈文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为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确定未来30 a甘肃省水土保持综合目标并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布局和提质增效提供宏观依据,在全面分析甘肃省水土流失防治进程与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的要求,以2020年为基... 为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确定未来30 a甘肃省水土保持综合目标并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布局和提质增效提供宏观依据,在全面分析甘肃省水土流失防治进程与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的要求,以2020年为基准,通过空间分析和综合研判,复核确定了甘肃省水土保持率远期阈值和分阶段目标值。研究表明:1999—2020年,甘肃省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各行业协同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由26.14万km^(2)减少到18.39万km^(2),年均减幅为0.37万km^(2),其中风力侵蚀、水力侵蚀面积年均减幅分别为0.11万、0.26万km^(2),中度及以上高强度侵蚀向轻度侵蚀转变,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与土壤侵蚀强度双下降,反映出水力侵蚀防治成效显著、风力侵蚀因受多因素影响而防治难度较大。甘肃省水土保持率现状(2020年)值为59.83%,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自然规律与经济社会需求,经对不需治理、不可完全治理、可以完全治理的水土流失进行时空综合研判,确定的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阈值为66.38%;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因地制宜、自然修复、速率可行、进程合理、减量降级、提质增效的原则,确定的2025年、2030年、2035年水土保持率阶段目标值分别为61.34%、64.14%和6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远期阈值 阶段目标值 水土流失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时期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正华 李长春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8期41-43,共3页
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推动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甘肃省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一些... 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推动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甘肃省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短板,面临新的挑战。下一步要紧抓机遇,实行最严监管、防治水土流失,坚持综合治理、创新建管模式,保障淤地坝安全运行、推进“四变”改革,强化监管手段、加强监测工作,推动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高质量 甘肃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清洁小流域高质量发展探讨
5
作者 兰立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甘肃省自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从外部氛围到建设模式、建管机制、实施效果等都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区域所控、投资所限、部门协同不足、后期管护缺位等,导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下一步,甘肃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坚持因地... 甘肃省自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从外部氛围到建设模式、建管机制、实施效果等都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区域所控、投资所限、部门协同不足、后期管护缺位等,导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下一步,甘肃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措,突破传统水土保持范畴,合理确定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以满足不同水土保持区划和不同流域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产品 高质量发展 生态清洁小流域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效与思考
6
作者 靳虎甲 靳峰 兰立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1期6-8,共3页
甘肃省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排查认定的违法违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推进各项水土保持法定义务有效履行。在专项整治工作开... 甘肃省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排查认定的违法违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推进各项水土保持法定义务有效履行。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期间,将大批遗留的陈年积案“去存量”,强化了地方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水土保持社会监管格局逐步形成。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也暴露了部分地区监督与执法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旨在进一步提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监督执法 遗留问题 整治成效 长效机制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正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8期8-9,共2页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和应用工作的安排部署,甘肃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积极开展全省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有关工作。经深入分析研判,甘肃省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还存在工作任务繁重、技术难度高,工作涉及部门多...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和应用工作的安排部署,甘肃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积极开展全省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有关工作。经深入分析研判,甘肃省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还存在工作任务繁重、技术难度高,工作涉及部门多、收集数据难度大,科研支撑力度不足,市(州)县(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专班、联合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开展现场复核、发挥市县级主体作用等解决对策,以期为全省各市(州)县(区)研究水土保持率提供参考,为下一步落实水土保持率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目标确定 对策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8
作者 牟极 杨正华 +3 位作者 张芮 孙超 卢小霞 王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7期35-38,I0005,共5页
基于1956—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数据,分析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特征以及降水量与径流量、输沙量的关系变化,以兰州水文站为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希望为黄河流域... 基于1956—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数据,分析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特征以及降水量与径流量、输沙量的关系变化,以兰州水文站为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希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规划提供支撑。研究表明:①甘肃省黄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是1984年,输沙量发生突变的年份是1971年,表现出一定的前瞻性;②对比计算结果,双累积曲线法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水土保持措施减水效益为49.85%,减沙效益达到77.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措施 减水效益 减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汭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对策
9
作者 戴文渊 玛久草 +3 位作者 曹喆 张芮 安亚鹏 赵云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7期1-3,共3页
汭河流域是黄河上游甘肃段的典型小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承担着构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但流域内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易发区面积大、分布广,防治体系薄弱,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及水土保持现状,提... 汭河流域是黄河上游甘肃段的典型小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承担着构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但流域内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易发区面积大、分布广,防治体系薄弱,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及水土保持现状,提出了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思路、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标准体系、关注重点水利水保示范工程建设及布局、加强流域生态系统绿色生命线建设等对策,以促进汭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新形势 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西部干旱区环境因子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0
作者 马小强 徐智 王霞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7期78-80,共3页
选取甘肃西部干旱区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土壤、气候等因子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确定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得到以下结论:①有机碳与灌木均匀度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极显著负相关,与群落丰富度指数极显著正... 选取甘肃西部干旱区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土壤、气候等因子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确定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得到以下结论:①有机碳与灌木均匀度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极显著负相关,与群落丰富度指数极显著正相关。全氮、全磷与灌木所有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草本均匀度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群落丰富度指数显著正相关。②年均温度与灌木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及群落Simpson指数显著正相关,与灌木均匀度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极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与草本均匀度指数显著负相关,与草本丰富度指数、群落丰富度指数极显著正相关;年蒸发量与灌木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丰富度指数及群落均匀度极显著负相关;海拔与草本丰富度指数、群落丰富度指数极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与草本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及群落丰富度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气候因子 环境因子 干旱区 甘肃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农业灌溉用水效益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亦可 孙栋元 +5 位作者 杨俊 兰立军 惠磊 张文睿 周敏 靳虎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6,共9页
【目的】评估农业灌溉用水效益评估可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河西走廊2000~2020年统计数据资料,选取能反映农业灌溉用水效益评估的指标。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估算河西走廊21 a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以及... 【目的】评估农业灌溉用水效益评估可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河西走廊2000~2020年统计数据资料,选取能反映农业灌溉用水效益评估的指标。运用能值分析理论,估算河西走廊21 a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以及灌溉用水产生的效益值,并分析河西走廊农业灌溉用水效益影响因素,揭示了河西走廊农业灌溉用水效益时空变化规律与特征。【结果】从时间尺度看,河西走廊灌溉水效益分摊系数从2000年的0.492下降到2020年的0.427,多年平均值为0.453,总体呈现波动减小的变化趋势。从空间尺度看,各市年均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差异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武威市>金昌市,河西走廊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在空间方面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灌溉用水总效益值随着时间变化持续上升,农业灌溉单方水效益从2000年的0.62元/m^(3)增加到2020年的4.52元/m^(3),21年单方灌溉水效益增加了3.90元/m^(3)。影响因素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要成分,且不同主成分受不同因素影响。【结论】河西走廊2000~2010年用水效益呈增长态势,2011~2021年农业灌溉用水效益越来越好,研究成果可为河西走廊及其他区域节水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 效益分摊系数 用水效益 影响因素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河西走廊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可壮 陈天林 +2 位作者 丁爱强 韩芬 何倩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加快防治水土流失步伐,保护水土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安全,2020年甘肃省水利厅立项对河西走廊地区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系统梳理,在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以及已取得的水土流失防治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一体系,... 为加快防治水土流失步伐,保护水土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安全,2020年甘肃省水利厅立项对河西走廊地区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系统梳理,在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以及已取得的水土流失防治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一体系,两产业”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旨在为河西走廊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防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霞 杨正华 +5 位作者 张振鹏 路志强 孙超 王强 牟极 马春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0,共7页
[目的]探索疏勒河流域水沙变化特性,可为国家实施西部生态安全战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疏勒河流域昌马堡、潘家庄、党城湾3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资料,运用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 [目的]探索疏勒河流域水沙变化特性,可为国家实施西部生态安全战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疏勒河流域昌马堡、潘家庄、党城湾3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资料,运用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疏勒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规律。[结果]疏勒河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递增趋势,且输沙量增大趋势大于径流量,昌马堡、潘家庄、党城湾3个水文站径流量分别在1999年、2016年、1982年发生突变,昌马堡和潘家庄年输沙量突变均发生在1998年,党城湾输沙量没有突变;疏勒河流域3个代表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的演化特征,昌马堡径流量主周期为58 a,31 a,14 a,9 a和5 a,输沙量主周期为48 a,23 a,14 a,7 a和5 a,潘家庄径流量主周期为59 a,32 a,14 a,输沙量主周期为37 a,14 a,8 a和5 a,党城湾径流量主周期为42 a和5 a,输沙量主周期为16 a和8 a。[结论]疏勒河流域水沙总体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除党城湾的输沙量没有突变发生以外,其余站点水沙均有突变发生,同一水文站输沙量的突变的发生滞后于径流量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检验法 小波分析 径流量 输沙量 疏勒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俊 徐智 +5 位作者 兰立军 孙栋元 武兰珍 李晓霞 张军 王兴繁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8期25-28,共4页
选取庙龙沟流域威戎镇站、榆林沟流域庄浪站、田家沟流域泾川站逐月、逐年观测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线性倾向拟合法、累积距平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等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年内变化、年代变化... 选取庙龙沟流域威戎镇站、榆林沟流域庄浪站、田家沟流域泾川站逐月、逐年观测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线性倾向拟合法、累积距平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等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年内变化、年代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庙龙沟流域年降水量以0.28 mm/10a的速率增加,榆林沟流域和田家沟流域分别以5.71 mm/10a和15.74 mm/10a的速率减少。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9月份,期间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5%以上;年际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和不同极值变化特征;庙龙沟流域降水量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69年,榆林沟流域降水量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57年和1978年,田家沟流域降水量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57年和196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典型小流域 降水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切沟关键参数提取方法探讨
15
作者 徐智 曹喆 +5 位作者 孙栋元 王强 杨俊 王苗 王兴繁 武兰珍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3期38-40,共3页
基于黄土高原切沟形态特征、切沟影响因子分析,在归纳、总结、梳理切沟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切沟关键参数提取方法,介绍了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QuickBird影像目视解译法、SFM摄影测量法、最优尺度分割和阈值统计优化... 基于黄土高原切沟形态特征、切沟影响因子分析,在归纳、总结、梳理切沟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切沟关键参数提取方法,介绍了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QuickBird影像目视解译法、SFM摄影测量法、最优尺度分割和阈值统计优化、高分遥感立体影像的切沟关键参数提取方法,希望能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沟 关键参数 提取方法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河流域生态流量确定及预警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文睿 孙栋元 +3 位作者 曹晓萱 杨俊 周敏 赵文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生态流量是维护河流生态健康和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以大通河流域青石嘴站、天堂站、连城站、享堂站的长序列径流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采用基流比例法、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90%保证率法和7Q10法计算大通河流域生态流... 生态流量是维护河流生态健康和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以大通河流域青石嘴站、天堂站、连城站、享堂站的长序列径流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采用基流比例法、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90%保证率法和7Q10法计算大通河流域生态流量,同时研究流域生态流量预警方案和预警流量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基流比例法计算结果更具全面性和合理性,可以反映各年际各时段的流域生态流量;大通河流域生态流量的流量范围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1%~35%,相应的青石嘴站、天堂站、连城站和享堂站的生态流量分别为5.57~17.73 m^(3)/s、8.68~27.61 m^(3)/s、9.08~28.88 m^(3)/s和9.39~29.89 m^(3)/s,经过保障度分析,各水文站全年生态流量保障度达到90%;依据确定的生态流量,将生态预警划分为蓝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3个等级,并制定预警方案,该方案可以提高流量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优化水库调度,维护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预警方案 水文学法 基流比例法 大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模式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兰立军 杨俊 +5 位作者 李晓霞 孙栋元 贾玲 武兰珍 王兴繁 张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2期18-20,共3页
水资源是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为缓解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提高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分布不均等特点,分析了淤地坝工程存在的水资源需求... 水资源是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为缓解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提高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分布不均等特点,分析了淤地坝工程存在的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模式,提出拦蓄灌溉、雨水蓄集及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3种模式,为淤地坝工程水资源高效利用、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保障。并建议今后应着重加强对淤地坝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淤地坝水资源管理系统、雨水蓄集利用、淤地坝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拦蓄灌溉 雨水蓄集 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 淤地坝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县标准梯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峰 王彦武 +2 位作者 陈爱华 高金芳 陈天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为了探索标准梯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和思路,进而发掘标准梯田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价值潜力,从标准梯田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3个方面选择产品供给、土壤肥力保持、水土保持、土壤水分涵养、社会保障、休闲娱乐、人... 为了探索标准梯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和思路,进而发掘标准梯田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价值潜力,从标准梯田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3个方面选择产品供给、土壤肥力保持、水土保持、土壤水分涵养、社会保障、休闲娱乐、人文景观旅游等7项功能价值指标,运用机会成本法、价格替代法和市场价值法等,对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48628.20元/(hm^(2)·a),各功能价值指标大小顺序为土壤肥力保持>产品供给>土壤水分涵养>休闲娱乐>社会保障>水土保持>人文景观旅游;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05635.16元/(hm^(2)·a),占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的71.07%;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生产服务功能价值为38291.01元/(hm^(2)·a),占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的25.76%,仅是标准梯田综合服务价值的一小部分,可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选择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进一步提升其生产服务功能价值;庄浪县标准梯田的生活服务功能价值为4702.03元/(hm^(2)·a),仅占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的3.17%,生活服务功能的开发利用水平还较低,未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梯田 综合服务功能 生态功能 生产功能 生活功能 价值评估 庄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InVEST模型在生态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乔 宋玉 +3 位作者 魏彩芸 王璐漪 何文博 黄枭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2期34-39,I0007,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InVEST模型能够较好地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具有多模块和多层级的特点,产生的可视化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对检索的有关In...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InVEST模型能够较好地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具有多模块和多层级的特点,产生的可视化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对检索的有关InVEST模型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机构合作、文献共被引聚类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在2014—2021年有关InVEST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模型主要应用在大尺度的时空区域,研究机构多集中在高校;InVEST模型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评估、产水量、碳储量估算和水土流失4个模块,不同时段出现过年平均蒸散发量、水文、生物多样性保护、多生态系统服务和情景模拟等研究热点;InVEST模型的海洋生态系统评估模块还需进一步升级优化,研究尺度还需进一步拓展;预计开发综合评估模块将成为InVEST模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CITESPACE 研究方向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