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土保持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及有效措施
1
作者 郭珉君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不断推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农业整体生产水平。在农业生产中,水土保持是重要因素,如果生产过程中水土保持不良,或者已经出现了水土流失问题,就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并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而良好的水...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不断推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农业整体生产水平。在农业生产中,水土保持是重要因素,如果生产过程中水土保持不良,或者已经出现了水土流失问题,就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并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而良好的水土保持不仅能够调节农业生产环境,还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水土流失的危害进行简要总结,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农业增产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治理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策略
2
作者 郭珉君 《河北农机》 2025年第9期103-105,共3页
新时期水土保持工程成为高质量发展内容的一部分。分析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推动水土保持有序展开,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从水土保持治理的角度出发,论述新时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水土保... 新时期水土保持工程成为高质量发展内容的一部分。分析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推动水土保持有序展开,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从水土保持治理的角度出发,论述新时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水土保持可以为新型农业模式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科学治理措施,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改良土壤;通过引进科学手段、运用先进技术来创新农业发展,以此来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本文在阐述新时期农业发展应该如何确保水土保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以从提高对农业生产中水土流失的关注度、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等方面入手,以保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治理 农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质量改良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梅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8期25-27,共3页
该文通过实施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恢复、有机施肥和合理灌溉等,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估,旨在探讨农业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 该文通过实施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被恢复、有机施肥和合理灌溉等,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估,旨在探讨农业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有效性,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水土保持 土壤质量 改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民 《河北农机》 2024年第9期139-141,共3页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良好维护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土流失作为制约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对水资源量的...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良好维护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土流失作为制约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对水资源量的减少、水质恶化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不容忽视。水土保持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地表微地形等手段,在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水文循环稳定、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保障水资源供应以及改善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水资源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土保持技术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梅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9期28-30,共3页
该文针对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特点,探讨了农业水土保持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该地区的具体应用。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优化水资源配置,农业水土保持技术有效缓解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中,土壤改良、节水灌... 该文针对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特点,探讨了农业水土保持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该地区的具体应用。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优化水资源配置,农业水土保持技术有效缓解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中,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技术和综合治理模式的应用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实践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北方干旱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水土保持技术 我国北方 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来渭河甘肃段径流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田晋华 李正勤 +3 位作者 柯浩成 梁靓 田孟涵 高金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89,共7页
分析径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是高效利用地区水资源的前提。为明确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渭河甘肃段径流的影响,利用Mann-Kendall方法和R/S方法,分析了渭河甘肃段径流、降水与气温等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利用小波分析对... 分析径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是高效利用地区水资源的前提。为明确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渭河甘肃段径流的影响,利用Mann-Kendall方法和R/S方法,分析了渭河甘肃段径流、降水与气温等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利用小波分析对径流的周期性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Mann-Kendall方法与累积距平法判定了径流变异年份,并将整个研究周期分为基准期与人类影响活动期;通过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1953—2010年,渭河甘肃段径流量与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2)径流突变出现在1991年,人类活动影响期较基准期径流量下降8.02亿m3,其中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减少贡献率为37.57%,人类活动影响占比62.43%。综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占据主导。研究阐明了渭河甘肃段未来水文气象变化趋势,并对径流变化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为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驱动因素 渭河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与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探究
7
作者 庞婧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6期103-106,113,共5页
为探究甘肃黄河上游干旱区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成因,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祖厉河流域2020—2023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祖厉河流域2020—2023年水土流失总面积呈现逐年下降的规律,不... 为探究甘肃黄河上游干旱区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成因,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祖厉河流域2020—2023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祖厉河流域2020—2023年水土流失总面积呈现逐年下降的规律,不同类型水土流失面积大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水土流失总面积的减少主要集中在剧烈侵蚀水土流失类型。影响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然因素(地形与地质条件、气候变化、植被覆盖变化)和人为因素(工程建设、农业活动)。基于上述分析,在针对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对策中,提出了涵盖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社会公众参与的综合管理措施,以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厉河流域 水土流失 动态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风沙区不同灌木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彦武 孙浩峰 +3 位作者 于惠 陈爱华 高金芳 牛莉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8,186,共11页
[目的]研究风沙区灌木林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特征,定量评价不同固沙灌木林土壤质量,对风沙区合理选择固沙树种和指导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民勤风沙区选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红砂(Reaumuria songa... [目的]研究风沙区灌木林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特征,定量评价不同固沙灌木林土壤质量,对风沙区合理选择固沙树种和指导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民勤风沙区选取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Pall.) Maxim.)、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黄花矶松(Limonium aureum(L.) Hill.)为研究对象,以裸沙地为对照,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固沙灌木林土壤的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土壤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了不同固沙灌木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结果](1)民勤风沙区固沙灌木林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低,磷素缺乏,钾素含量较高,全盐量过低;与裸沙地相比,研究区各固沙灌木林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有所增加;0—20 cm, 20—40 cm, 40—6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以红砂最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各固沙灌木林表现趋势各不相同;(2)各固沙灌木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规律各异,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减小,但各土层间差异不显著;(3)固沙灌木林土壤养分、盐分、微生物和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密切,土壤养分、微生物各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4)不同固沙灌木林在不同土层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不同,0—20 cm土层综合得分排序为红砂>白刺>黄花矶松>沙拐枣>膜果麻黄>裸沙地,20—40 cm和40—60 cm均为红砂>白刺>沙拐枣>黄花矶松>膜果麻黄>裸沙地。[结论]红砂和白刺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最好,黄花矶松改善表层土壤质量的作用大于中下层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区 灌木林 土壤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彦武 牛莉婷 +3 位作者 张峰 高金芳 陈天林 王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0-196,共7页
研究黄土区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征,探讨坡改梯工程对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趋势和潜力,可为黄土丘陵区探索低投入、高效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在庄浪县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生态经济学方... 研究黄土区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征,探讨坡改梯工程对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趋势和潜力,可为黄土丘陵区探索低投入、高效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在庄浪县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生态经济学方法,界定了黄土区高标准梯田的生态服务功能,选取土壤肥力保持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土壤水分涵养功能3类生态服务功能,构建了高标准梯田生态功能的物质量模型和价值量模型,评估了高标准梯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结果表明:每公顷高标准梯田每年为人类提供了约119 667.00 kg的总物质量和114 046.53元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其生态功能价值可观;庄浪县坡耕地和高标准梯田的水土流失量分别为82.76,0.05 t/(hm^2·a),高标准梯田的水土保持量为82.71 t/(hm^2·a),坡耕地改造成高标准梯田对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有显著影响;高标准梯田单位面积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为3 831.67元/(hm^2·a),远低于土壤肥力保持功能价值(88 869.52元/(hm^2·a))和土壤水分涵养功能的价值(24 239.20元/(hm^2·a)),高标准梯田水土保持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升值潜力,应通过梯田产业结构调整,选择合适的经营发展模式,提高梯田单位面积收益,最大限度发挥高标准梯田的水土保持功能。黄土区高标准梯田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特征,文中为高标准梯田的生态功能价值核算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评估方法,研究结果有利于完善黄土区高标准梯田建设过程中生态功能的价值核算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效益,同时挖掘潜在的生态功能和价值,从而实现高标准梯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高标准梯田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服务价值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川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彦武 高金芳 +2 位作者 陈爱华 田晋华 柴媛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生态服务价值可以衡量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机制,对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关川河流域1990、2000、2015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构建了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生态... 生态服务价值可以衡量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机制,对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关川河流域1990、2000、2015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构建了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生态贡献率、生态服务价值变率和敏感性指数等评估指标,分析了关川河流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1)关川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为主;耕地面积先减后增,草地和水域面积先增后减,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递增。(2)1990—2015年,林地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和面积增加幅度最大,草地的面积减小幅度最大;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略有减小。(3)1990—2000年关川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1.89亿元,2000—2015年生态服务价值减少4.36亿元;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功能是关川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类型。(4)关川河流域草地和耕地的敏感性指数较高,对研究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增益的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较大;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变率最高,对流域总生态服务价值有重要影响。提高现有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和耕地的粮食产量,继续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不断发掘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可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影响评估 关川河流域 生态服务价值变率 敏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