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3种裂腹鱼遗传多样性与地理种群分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娄晋铭 张智 +1 位作者 王太 高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84,共8页
于甘肃省境内长江水系、黄河水系和内陆河水系共8个采样点,采集3种裂腹鱼亚科鱼类——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祁连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和嘉陵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kialingensis)样本294尾,以线粒体Cytb... 于甘肃省境内长江水系、黄河水系和内陆河水系共8个采样点,采集3种裂腹鱼亚科鱼类——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祁连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和嘉陵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kialingensis)样本294尾,以线粒体Cyt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3种裂腹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与遗传分化情况进行研究。基于NJ和BI法构建的单倍型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黄河裸裂尻鱼构成单系,且具有较高支持率;而嘉陵裸裂尻鱼位于祁连裸鲤的分支内部。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70尾黄河裸裂尻鱼的Cytb基因共检测出2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17和0.00310;132尾祁连裸鲤的Cytb基因共检测出2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19和0.00982;92尾嘉陵裸裂尻鱼的Cytb基因共检测出1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06和0.00233。种群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裂腹鱼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该结果揭示了地理隔离对3种裂腹鱼有显著的阻隔影响,对整体的分化适应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资源保护管理中应当作为不同的单元分别加以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腹鱼 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艳萍 杜岩岩 +3 位作者 王太 虎永彪 娄忠玉 焦文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50-4956,共7页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是秦岭地区特有鱼类,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已对其造成严重影响,种群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秦岭细鳞鲑的群体遗传结构、演化历史、分布动态等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是秦岭地区特有鱼类,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已对其造成严重影响,种群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秦岭细鳞鲑的群体遗传结构、演化历史、分布动态等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线粒体D-loop区序列对秦岭地区6个群体(n=112)进行了遗传结构和群体演化分析。D-loop区扩增出的891bp序列在112个个体中,检测到42个变异位点,共26个单倍型;碱基序列总的单倍型多样度较高为0.883,核苷酸多样度为0.00799。AMOVA分析显示,60.05%的分子差异位于群体内,39.95%的分子差异位于群体间,Fst值统计检验表明,除那布大河群体与漳河群体和千河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余两两群体之间Fst值统计检验均为显著。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表明,6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按照渭河上游和渭河中游两个河段形成两个大的类群,且5个群体共享一个单倍型H2,表明这些群体具有相同的演化历史,为同一个祖先群体演化而来。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显示,秦岭细鳞鲑种群大小保持相对稳定,未经历明显的种群扩张。同时建议将渭河上游秦岭细鳞鲑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结构 种群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玛曲段似鲇高原鳅的种群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艳萍 娄忠玉 +2 位作者 王太 杜岩岩 焦文龙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9,共4页
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黄河上游玛曲段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扩增出560 bp的片断序列在39个个体中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共界定了10个单倍型。碱基序列总的单倍型多样度较高,为... 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黄河上游玛曲段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扩增出560 bp的片断序列在39个个体中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共界定了10个单倍型。碱基序列总的单倍型多样度较高,为0.861,核苷酸多样度为0.014 19。AMOVA分析显示,96.52%的分子差异位于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st)值统计检验和系统发育树都表明,3个地理群体之间尚未有显著的遗传分化。建议将黄河上游玛曲段似鲇高原鳅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 D—loop区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鲇野生与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4
作者 杨濯羽 杜岩岩 +4 位作者 娄忠玉 焦文龙 史小宁 苏子郡 王太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为了研究濒危鱼类兰州鲇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肌肉的营养价值与差异性,采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以及鲇(野生种)(Silurus asotus)各6尾,测定其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兰州鲇野生... 为了研究濒危鱼类兰州鲇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肌肉的营养价值与差异性,采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以及鲇(野生种)(Silurus asotus)各6尾,测定其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兰州鲇野生群体的灰分含量(0.55%)显著低于养殖群体(1.46%),蛋白质含量(19.50%)略高于养殖群体(18.36%),水分、粗脂肪略低于养殖群体;兰州鲇野生群体的氨基酸总量(53.69%)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23.76%)、非必需氨基酸含量(29.92%)均高于养殖群体(52.12%、22.94%、29.18%);无论是野生群体还是养殖群体,兰州鲇的谷氨酸含量(8.22%~8.43%)均显著高于鲇(野生种)(7.51%)。兰州鲇养殖群体的氨基酸评分最高(58.42分),兰州鲇野生群体次之(58.16分),鲇(野生种)最低(56.62分);兰州鲇野生群体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n-3和n-6脂肪酸含量均略高于养殖群体。本研究探明了兰州鲇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可以为兰州鲇规模化繁育及饲料配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野生群体 养殖群体 营养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物种有效性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岩岩 王太 +1 位作者 杨顺文 史小宁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细鳞鲑秦岭亚种25尾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598bp的序列,从Gene Bank下载黑龙江流域的尖吻细鳞鲑与钝吻细鳞鲑的同源序列,以近缘物种哲罗鲑为外类群,构建了中国细鳞鲑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特征讨论了细鳞鲑秦岭... 采用PCR技术获得细鳞鲑秦岭亚种25尾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598bp的序列,从Gene Bank下载黑龙江流域的尖吻细鳞鲑与钝吻细鳞鲑的同源序列,以近缘物种哲罗鲑为外类群,构建了中国细鳞鲑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特征讨论了细鳞鲑秦岭亚种的有效性。遗传结构分析显示,秦岭亚种与黑龙江流域两种细鳞鲑之间以及后两种细鳞鲑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02,0.0207,0.0199,明显大于细鳞鲑属种内遗传距离:0.0023,0.0033,0.0091。以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秦岭地区的细鳞鲑单独构成一个单系群,而黑龙江流域的两种细鳞鲑构成一个大的支系。以上结论证明了秦岭细鳞鲑已经达到了亚种水平的分化,该研究的结果支持形态分类上秦岭亚种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 分类地位 秦岭细鳞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边扁咽齿鱼Foxl2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濯羽 娄忠玉 +2 位作者 王太 杜岩岩 焦文龙 《甘肃畜牧兽医》 2018年第9期58-61,共4页
本研究通过分子手段克隆获得极边扁咽齿鱼Foxl2基因,并获得其CDS区序列,长度为915bp,预测编码304个氨基酸,并预测其编码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foxl2基因在雌雄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差异,发现该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较... 本研究通过分子手段克隆获得极边扁咽齿鱼Foxl2基因,并获得其CDS区序列,长度为915bp,预测编码304个氨基酸,并预测其编码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foxl2基因在雌雄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差异,发现该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较高,且在脑、眼、鳃中具有一定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极边扁咽齿鱼Foxl2基因在卵巢的发育和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边扁咽齿鱼 Foxl2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